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情诊断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学校组织了一次“走进社区,共创美好家园”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情况。1. 活动当天,在社区的小广场上,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宜传展板。这时,一阵大风刮来,展板眼看就要被吹倒。你会( )。A. 赶紧躲开,怕被砸到B. 跑过去帮忙扶住展板,避免被吹倒C. 当作没看见,继续做自己的事D. 站在一旁观望2. 走进社区花园,你看到有小朋友随意践踏草坪,你会( )。A. 跟着一起踩,觉得好玩B. 不管不问,反正不是自己家的草坪C. 制止小朋友,告诉他要爱护花草D. 辱骂他们,驱赶他们3. 社区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需要大家分组去给居民讲解。你的小组中有同学不想参与,你会( )。A. 劝说他一起参与,告诉他这是很有意义的活动B. 同意他不参与,反正少一个人也没关系C. 向老师告状,让老师批评他D. 请求老师把他换到别的组4. 在和居民交流垃圾分类知识时,有居民提出疑问,你会( )。A. 不耐烦地回答,觉得对方很麻烦B. 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自己不想费口舌C. 随便说几句,敷衍过去D. 认真、耐心地解答,直到居民明白5.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清理活动现场。当看到有同学把垃圾随意扔在地上,你会( )。A. 也跟着扔,反正有人打扫B. 提醒同学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C. 自己默默捡起来,不吭声D. 指责同学,发生争吵6. 社区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时,发现一位居民遛狗没有拴狗绳,还让狗随地大小便。你会( )。A. 视而不见,继续做宣传活动B. 上前指责居民,要求立即清理C. 委婉地提醒居民文明养犬的重要性,并和他一起清理粪便D. 拍照曝光居民行为,在社区群里进行指责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学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开展了“家庭生活月”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请你来进行判断。7. 在“家庭沟通分享会”上,小宇总是打断爸爸妈妈的话,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宇认为这样能让爸妈快速了解自己的观点,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8. 活动中有一项任务是制作家庭文明公约。小欣和家人一起讨论,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共同制定了公约。这种做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9. 活动中还要求记录家庭中的温馨时刻。小辉发现最近爸妈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吵架。他觉得家里没有温馨时刻,没法完成记录。( )10. 在“我为家庭做贡献”环节,小敏主动承担了洗碗的任务,虽然洗碗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但依然坚持。小敏的做法体现了对家庭的责任感。( )11. 在家庭会议上,小阳对爸妈提出的一些家庭公约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拒绝参与讨论。( )12. “家庭故事分享会”中,小晨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时,只说开心的事,对于自己和父母之间的矛盾避而不谈。他觉得这样能维护家庭形象。( )三、连线题13. 将下列公共标志与其代表的含义用线连起来。禁止吸烟紧急出口节约用水禁止停车小心触电四、材料分析题14. 材料一:某小区准备开展“共建美好社区”活动,邀请居民参与。五年级学生小丽发现小区建设存在一些问题:①消防通道乱停乱放汽车、自行车;②许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不便;③楼道里经常有乱摆放的生活杂物。(1)请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生参与社区建设有什么好处?15. 材料二: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对话:小明:“我爸爸说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都不重要。”小红:“可是我妈妈让我参加各种兴趣班,说综合素质很重要。”小刚:“我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最重要,不用管别人怎么说。”(1)你如何看待这三种不同观点?请分别分析。(2)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如何平衡学习、兴趣和个人发展?16. 材料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发表讲话《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讲话中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请你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优良家风?(2)有哪些优良家风值得我们代代传承?(3)你家有哪些优良家风?请举一例来说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情诊断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学校组织了一次“走进社区,共创美好家园”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情况。【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学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开展了“家庭生活月”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请你来进行判断。【7题答案】【答案】×【8题答案】【答案】√【9题答案】【答案】×【10题答案】【答案】√【11题答案】【答案】×【12题答案】【答案】×三、连线题【13题答案】【答案】四、材料分析题【14题答案】【答案】(1)消防通道乱停乱放汽车、自行车:建议在消防通道设置醒目的“禁止停车”警示牌,并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巡逻,提醒居民及时移车。许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建议社区开办“智能手机小课堂”,由志愿者或小学生担任“小老师”,一对一教老人学习基本操作。楼道里经常有乱摆放的生活杂物:建议社区张贴“保持楼道整洁”通知,并每月组织一次“清洁日”活动,号召居民共同清理杂物。(2)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会关心他人;锻炼实践能力,提升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本领;增进对社区的归属感,促进邻里和谐;从实践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15题答案】【答案】(1)1、小明的观点(只重视学习成绩)优点: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专注学业能短期内提升成绩,符合当前升学评价体系。不足:忽视综合素质(如社交能力、创造力)的培养,长期可能限制发展潜力。单一目标易导致心理压力,缺乏抗挫折能力。2、小红的观点(强调综合素质)优点:兴趣班能拓宽视野,培养多元技能(如艺术、体育),增强未来竞争力。符合素质教育趋势,促进全面发展。风险:过度安排兴趣班可能挤压自主时间,导致疲劳或兴趣丧失。需注意兴趣班是否真正符合孩子意愿。3、小刚的观点(坚持自我选择)优点:尊重个体差异,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内在动机驱动的学习更持久高效。挑战:小学生认知有限,完全自主可能忽视关键能力培养。需家长适度引导以避免方向偏差。(2)平衡学习、兴趣与个人发展的建议1、学业为基础,但不唯分数保证课内学习质量,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如时间管理)。避免题海战术,注重理解与应用能力。2、兴趣发展需“质大于量”选择1-2项真正热爱的兴趣班,深度投入而非广泛涉猎。定期评估兴趣班效果,避免形式化参与。3、自主空间与引导结合每天留出1小时自由时间,用于阅读、探索或放松。家长通过讨论帮助孩子分析选择利弊(如“什么喜欢这件事?”)。4、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参与集体活动(如社团、志愿服务),锻炼沟通与合作能力。尝试项目式学习(如科学实验、手工制作),整合知识与技能。5、动态调整目标每学期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兴趣-休息”的合理比例。根据成长阶段灵活调整,例如升学关键期可暂缓非必要兴趣班。【16题答案】【答案】(1)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支撑我们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万家庭的好家风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庭不仅是身体的住处,更是心灵的归宿,好家风让家庭更温暖、和谐。(2)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兄弟姐妹友爱)、耕读传家(勤劳读书)、勤俭持家、知书达礼(懂礼貌,有教养)、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最重要)等。(3)我家有“勤俭节约”的家风。比如,妈妈会把洗菜的水存起来冲马桶,我也会把用过的练习本反面当草稿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