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册2.3.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随堂练习一、夯实基础:1.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指的是( )A.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腰上的中线、腰上的高线、底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C.顶角的平分线、中线、高线三线互相重合D.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三线互相重合2.如图,中,,是中点,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B. C.平分 D.3.如图,在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C.平分 D.4.如图,是等腰底边上的中线,点在上,且,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5.某地地震后,某同学用下面的方式检测教室的房梁是否水平.在等腰直角三角尺斜边AB的中点O处拴一条线绳,线绳的另一端挂一个铅锤,把这块三角尺的斜边贴在房梁上,如果线绳经过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即判断房梁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理由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为45°B.等腰三角形的中线和高线重合C.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中线重合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重合6.如图,,,于,则 .7.如图,已知AB=AC,∠1=∠2,BD=5cm,则BC= cm.8.李老师在探究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时,部分板书如图所示,请帮他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结论 .9. 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点E在边AB上,EF∥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E=FE.二、能力提升:10.如图,在△ABC 中,AB=AC,D 是 BC 的中点,∠B=40°,则∠BAD=( )A.100° B.80° C.50° D.40°1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DE是△ABD的高线.图中与∠BAD相等的角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BE=C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AD平分∠EDF;(2)△EBD≌△FCD;(3)BD=CD;(4)AD⊥BC.A.1个 B.2个 C.3个 D.4个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1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点E是AC边的中点,点P是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PE最小时,∠CPE的度数是 °.15.如图,在四边形中,,E为中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2)已知,.当为何值时,点E在的平分线上?请说明理由.16.已知:如图,AD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中线,P是AD上任意一点.求证:∠ABP=∠ACP.17.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要求画图,写已知、求证、然后证明)三、拓展创新:18.周末,老师带同学去北京植物园中的一二﹒九运动纪念广场,这里有三座侧面为三角形的纪念亭,挺拔的建筑线条象征青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基于纪念亭的几何特征,同学们编拟了如下的数学问题:如图1,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四个论断“EA=ED,EF⊥AD,AB=DC,FB=FC”中选择三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真命题(补充已知和求证),并进行证明.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 .证明: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2.【答案】A3.【答案】A4.【答案】A5.【答案】D6.【答案】37.【答案】108.【答案】,平分.9.【答案】证明: AB=AC, AD⊥BCEF∥ACAE=FE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或14.【答案】6015.【答案】(1)证明:∵,∴,,∵E为中点,∴,在△ADE和△FCE中,∴,∴;(2)解:当时,点E在的平分线上,理由如下:连接,如图所示:由(1)知,∵,∴,∵,∴,∵,∴,∴平分,即AB=8时,点E在的平分线上.16.【答案】证明:∵△ABC中,AB=AC,AD为BC边的中线,∴AD是角平分线,∴∠BAP=∠CAP,在△ABP与△ACP中,,∴△ABP≌△ACP(SAS),∴∠ABP=∠ACP.17.【答案】证明:已知: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证明:如图,连接AD,∵AB=AC,D是BC中点,∴AD为∠BAC的平分线,又∵DE⊥AB,DF⊥AC,∴DE=DF,∴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18.【答案】解:已知:如图,EA=ED,EF⊥AD,AB=DC,求证FB=FC.理由:延长EF交BC于H.∵EA=ED,EF⊥AD,∴AH=H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AB=DC,∴BH=CH,∵FH⊥BC,∴FB=FC.故答案为EA=ED,EF⊥AD,AB=DC;FB=F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