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2物质的转化【内容出处】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学习目标】通过知识回顾,能对酸、碱、盐、氧化物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以熟悉的含碳物质和含钙物质的转化为例,归纳相关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关系,建立物质转化模型,认识物质的变化规律。通过生活常见物质的制备的讨论,理解物质间转化的意义,培养用分类观及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评价】思考1、2,检查1思考3、4、5,检查2、3思考6【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本节课位于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在物质分类的基础上,以“思考与讨论”的形式,复习酸、碱、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如列举反应实例,说明反应类型等,进步巩固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加深对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考虑如何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最基本的依据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会改变,以含Ca、C元素的物质为例,认识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反应规律。同时强调,物质转化的价值在于制备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新物质,并指出工业生产中制取某种物质时要考虑的因素。本节课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学习:回顾归纳酸、碱、盐的性质→实例分析物质的转化→物质间转化的应用。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各类物质的转化关系模型。难点是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课中学习:【引入】任务一:酸、碱、盐的性质思考1:回忆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并列举反应的实例。讨论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什么呢?思考2:归纳碱和盐这两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检测1】正误判断(1)Cu可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2)由H2SO4可以与BaCl2反应,可类推HCl也可以与BaCl2反应( )(3)利用稀硫酸或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都可制取CO2( )(4)Na2CO3溶液遇酚酞变红,所以Na2CO3是碱( )任务二:物质的转化思考3:不同类别物质之间能不能进行转化呢?如何转化?请列举反应的实例。思考4:观察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归纳由金属单质到盐、非金属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Ca→CaO→Ca(OH)2→CaSO4 C→CO2→H2CO3→CaCO3【归纳总结】金属单质 + [ ] 碱性氧化物 + [ ] 碱 + [ ] 盐非金属单质 + [ ] 碱性氧化物 + [ ] 碱 + [ ] 盐【检测2】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____。(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5:根据要求写出一种含钠或含硫物质的化学式,讨论其相互转化关系。含钠的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含硫的单质 ,氧化物 ,酸 ,盐 。【检测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① C+O2 == CO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物质间转化的应用思考6:采用不同方法制取下列物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以 Fe、CuO、H2SO4 三种物质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取 Cu。(2)用 3 种方法制取 MgCl2。【课堂小结】【检测与作业】A组检测题1.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2.实现下列物质的转化时,只有加入酸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2(SO4)3 B.Zn―→ZnCl2 C.NaOH―→NaCl D.BaCl2―→BaSO43.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小明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一个没有壳的蛋。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 )A.醋 B.高粱酒 C.酱油 D.食盐水4.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A.CaO B.Na2CO3 C.CaCO3 D.CO25.无色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AgNO3溶液、CuO固体、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AgNO3溶液 CuO固体 NaOH溶液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A.NaCl溶液 B.Ca(OH)2溶液 C.稀硝酸 D.稀盐酸6.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部分变质,要除去变质生成的Na2CO3可以选择适量的( )A.Ca(OH)2溶液 B.稀盐酸 C.CaCl2溶液 D.Ca(NO3)2溶液7.下列变化,能通过加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AgNO3→HNO3 ②Fe2O3→FeCl2 ③Cu→CuCl2 ④Cu(OH)2→CuCl2 ⑤Fe→FeCl3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⑤8.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CCO2H2CO3CaCO3CO2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2CO3―→NaOH B.CaCO3―→Ca(OH)2 C.NaNO3―→NaCl D.FeSO4―→CuSO4B组检测题10.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物质 D.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11.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溶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酚酞溶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显现象稀盐酸 B.稀硫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12.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3.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3O4FeFeCl3 B.H2O2H2H2O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14.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X牙膏 Y牙膏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15.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 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