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秋八年级上册4.2 遵守规则课件(34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秋八年级上册4.2 遵守规则课件(34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遵德守法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政治认同:
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道德修养:
增强规则的意识,提高自律能力,提高文明素养。
责任意识: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素养目标
重难点:如何遵守规则
学习重点:
理解遵守规则需增强规则意识、依靠他律与自律、坚定维护规则及积极完善规则。
学习难点:
理解他律与自律的相互作用及规则改进的必要性,并将规则意识转化为自觉守规、护规的行动。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29-33,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道法
增强规则意识的原因和要求?
01
什么是自律和他律?
02
如何维护规则?
03
完善规则的原因和要求?
04
新课导入
推向舆论浪尖的“顺风车”
社会百态
你对该事件中赵女士、司机的行为作何评价?
事件回顾:19岁女大学生赵女士在天津蓟州大学城上学,2024年12月30日考完试计划回家,她订好12:55的飞机,并在嘀嗒平台预约10:30的独享顺风车前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一开始与车主商量好走高速自己承担30元费用,后车主称车上可能有亲友,赵女士同意只出15元高速费。赵女士因事迟到,10:51才与车主出发。途中车主接到电话要中途下高速取家人病历,赵女士觉得会耽误赶飞机时间而不满,双方发生争吵,11:10左右车主将赵女士扔在高速上。赵女士随即向嘀嗒平台投诉。
探究新知
#女生被顺风车扔高速公路“错误行为分析”
缺乏法律意识:在高速公路上无故停车并将乘客扔在高速上,违反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辱骂乘客侵犯了乘客的合法权益。
违背契约规则和职业道德规则:司机为了搭载其他乘客擅自改变行程,违反了与乘客之间的合同约定;未能保持专业态度,采取了过激行为。
违背契约规则:赵女士与车主约定10:30出发,然而她让车主等待,直到10:51才与车主见面出发,迟到了21分钟,明显违反了和车主事先的约定,这需要为自己的迟到负责,补偿车主等待的时间损失。毕竟车主按约定时间到达,却只能等待女孩。
通过司机、赵女士行为错误分析,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规则?
A.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司机:
赵女士:
探究新知
这句话启示我们如何树立规则意识?
这句话对意思是说一个人内心有所畏惧,说话时才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行为上才能知道轻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这句话强调了敬畏心、自律和合规行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言行上要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以避免逾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笔记整理
【笔记】 1.增强规则意识的原因和要求?P29 ①②
原因: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要求: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道法
探究新知
事件结果和警示,对我们遵守规则有何启示?
#女生被顺风车扔高速公路“事件警示”
天津市公安局蓟州分局对李某某(司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依法作出罚款并予以记分,对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嘀嗒出行也将涉事车主账号永久封禁。
对司机的警示:
对乘客的提醒:
在运营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遇到事冷静处理,与乘客友好协商,不能采取极端行为。同时,要坚守契约精神,按照约定完成行程,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乘客也应遵守契约,有时间观念,准时到达约定地点。遇到问题时,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不能隐瞒真相、误导公众。
自 律
他 律
B.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①含义:他律: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自律: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②作用: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博物馆展厅内,小轩正认真欣赏展品,身后传来刺耳的谈笑声 。两位游客站在展柜前,边拍照边大声争论鼎的年代,周围参观者纷纷侧目。小轩想起博物馆“保持安静“的规则,深吸一口气,转身朝那两人走去,准备提醒 。
镜头一:察觉喧哗
小轩快步走近,先轻声说“不好意思,打扰一下”。待两人看过来,他笑着指了指墙上“安静参观”的标识,又压低声音:“这些文物经历了千年,我们小声交流,才不辜负它们的故事呀。”两人脸一红,连忙道歉,立刻降低音量,改用耳语交流 。
镜头二:礼貌提醒
在我国,公共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文明参观,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然后,也有极少数人存在大声喧哗、随意触碰展品等不文明行为。
据北京日报7月22日报道,记者近日探访北京多家博物馆发现,随着客流量的大幅提升,一些不文明现象随之显现。不少观众感叹,在博物馆里安安静静地观展,越来越难了。记者发现,博物馆里还出现了直播带货的声音。部分旅行社或研学团将“直播间”搬进展厅,售卖博物馆讲解服务、研学项目等产品。
针对博物馆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某博物馆邀请观众参与撰写“参观须知”。请你结合小轩的行动和上述新闻思考如何撰写?
参观须知
一、保持安静
(1)轻声交谈:在博物馆内避免大声喧哗或高声接打电话,以免影响他人参观。
(2)关闭手机铃声: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或振动模式,避免干扰参观氛围。
二、尊重展品
(1)禁止触摸:为了保护展品的完整性和安全,严禁触摸或攀爬任何展品。
(2)保持距离:观赏展品时避免身体接触或过于靠近展品,以免对展品造成意外损坏。
三、遵守秩序
(1)排队等候:在热门展区遵守排队秩序,避免推搡或争抢。
(2)不随意走动:按照指示牌和工作人员的引导参观,以免影响其他访客和展区的正常秩序。
劝导的技巧
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人身安全到威胁时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
遵守规则的要求 ★★
C .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①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1.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D、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家庭暴力的定义(第二条)
行为范围: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侵害的行为。适用关系:配偶、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等家庭成员,同居关系也参照执行(2020年司法解释明确)。
强制报告制度(第十四条)
责任主体:学校、医疗机构、居委会等发现家暴需及时报案,否则可能担责。
案例:教师发现学生身上有伤,追问得知家长施暴后报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1.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2006年1月1日,中国废止《农业税条例》,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此举直接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业现代化,标志着“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型。配套政策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和农业补贴,促进农民增收,但也带来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等后续挑战,需通过乡村振兴等政策进一步平衡发展。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中国铁路儿童票身高标准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原1.2~1.5米儿童半价票改为1.2~1.5米半价,6岁以下或1.2米以下免费。新规兼顾年龄与身高,6-14岁儿童可凭证件享受优惠,更公平合理。这是铁路部门继2021年后再次优化儿童票政策,惠及更多家庭出行。
1.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2.我们应该怎样改进规则?
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课堂小结
遵守规则
如何遵守
A.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B.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C.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D.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   )1.下图形象地说明了
一、选择题
 A 
①规则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②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③无限制的自由最终导致伤害 
④拥有自由能激发社会的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小明同学爱唱歌,他经常午休时在集体宿舍唱歌,老师劝导他不要这样做,小明却说:“唱歌是我的自由,谁也管不着。”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对他说
①自由就是随心所欲 
②自由受道德、法律、纪律的约束 
③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④公民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   )3.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同学说,规则像道路上的斑马线,像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上的安全带。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①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规则是在人们达成共识基础上形成的 
④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   )4.2024年3月5日,为期40天的2024年铁路春运圆满收官。春运期间,铁路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霸座、醉酒滋事等违法犯罪,破获涉票案件140余起、“盗抢骗”案件440余起,查处各类违法人员1.17万人,有效净化了站车治安环境。这说明了
①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②人们建立社会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③遵守规则需要自律,要增强规则意识,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④公民应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   )5.山东聊城湖南路植物园是观赏郁金香的胜地,引得诸多游客纷纷拍照打卡。在“脚下留情”的牌子旁,本没有“道”的花田硬生生被游人走出一条“路”。对此,你的看
法是
①我们要发自内心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②迎合游客所想,积极改进规则,满足游客一切需要 
③加强自我约束,克服不良行为,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规则是在逐步达成默契的基础上形成的,走别人走过的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   )6.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一次离职时,僚属为避人耳目,在深更半夜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下了一首诗,巧妙地加以拒绝:“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叶存仁的故事启示我们
①要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②要树立底线意识,拒绝不良诱惑 
③要将慎独作为自己唯一的行为准则 
④没有外人监督时,便可任意妄为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A 
(   )7.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畅通“生命通道”提供法律保障 ②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消防通道 
③小区物业要严格公正执法,惩处“占道”行为 
④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   )8.2024年3月22日下午,田某出于网络炫耀,在明知机场设有禁飞区的情况下操纵无人机,非法闯入某机场禁飞区域,对机场及航班起降过程进行航拍。目前,田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③破坏社会秩序需要担责
④我们要维护和改进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   )9.右边漫画《转变》最能体现的是
A.参与规则的制定 
B.自觉遵守规则
C.坚定维护规则 
D.积极改进规则
 D 
A.要参与制定规则
B.要自觉遵守规则
C.要坚定维护规则
D.要积极改进规则
(   )10.对右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D 
二、非选择题
11.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蕴含了什么道理?
①漠视规则最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②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漫画警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国家、社会:①加强宣传教育,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营造遵守规则的社会氛围。
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反规则的行为作出相应的惩罚。
个人:①严于律己,加强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②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中国铁路儿童票身高标准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原1.2~1.5米儿童半价票改为1.2~1.5米半价,6岁以下或1.2米以下免费。新规兼顾年龄与身高,6-14岁儿童可凭证件享受优惠,更公平合理。这是铁路部门继2021年后再次优化儿童票政策,惠及更多家庭出行。
1.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