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秋八年级上册7.1 珍视自由 课件(29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秋八年级上册7.1 珍视自由 课件(29 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第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遵德守法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7.1 珍视自由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增强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明确珍视自由需要关注他人的基本权利,做到尊重和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合法权利。
2.法治观念:在故事分析和案例讨论中,明确珍视自由,就要依法行使权利,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3.责任意识:学会通过事例故事,体验自由,学会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珍视自由,培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小组讨论:
导入新课
请你描述自由是怎样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无拘无束活力四射
自由自在地施展才能
自由自在潇洒自如
不受他人的奴役和支配
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
探究与分享
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们只有遵守社会规则,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结合上述对话,谈你赞同谁的观点?
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民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自由的内涵
一、认识自由
1.自由的地位及含义
(1)地位: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含义: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的自由;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不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相关链接
探究与分享
一位母亲意识到过度控制可能适得其反,于是尝试给予孩子更多自主权:取消手机使用限制,减少对学习过程的直接干预。孩子在这种信任氛围中逐渐建立起自我管理能力,将手机作为学习工具而非娱乐消遣,最终以松弛的状态考取年级第一。
结合案例,谈谈你对自由的价值的思考。
探究与分享
伯乐以"良马标准"对马匹进行烙铁、鞭打等驯化,最终导致马匹死亡;鲁国国君用九韶乐章和太牢宴席款待海鸟,却使海鸟惊恐绝食而亡。两个案例共同指向一个哲理:真正的自由源于对个体本性的尊重。人类常将自己认同的"美好"强加于他者,殊不知马需要旷野奔跑,鸟需要林中栖息。
结合案例,谈谈你对自由的价值的思考。
自由表现为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有尊严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
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自由的价值
(1)个人角度: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春节假期冰雪旅游持续火热,亚布力、阿勒泰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人气高涨,湖北、江西、浙江等地冰雪项目为南方冬季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南下旅游热度攀升,海南、广西、云南等“避寒”目的地吸引广大游客温暖出游。新春灯会、非遗展示、戏曲演出等成为外国游客体验中国春节的重要内容。
消费场景推陈出新,陕西西安《夜谭·白鹿原》山谷光影秀呈现震撼视听效果;宇树科技机器人春晚后亮相浙江乌镇,多地举办AI主题科技庙会,多个景区实现AI导览、拥堵预警等功能,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春节假期的“旅游自由”带来了什么。
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2)社会角度: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小周平时酷爱面食,单位附近的一家面馆经济实惠,于是小周便成了这里的常客。一天,他在店里点了一份牛肉面,加了面和卤蛋。吃到一半,他从面里发现了一根长头发,于是他便叫了一个服务员过来。小周本想要个道歉,换碗面,但对方似乎并没有道歉的意思,还称“有根头发很正常嘛,你还想怎么样?”
思考:从珍视自由的角度谈谈,小周应该怎么做?这一案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如何珍视自由?
(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自由意味着我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唐某在网上发表了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贴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虛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思考:请你对唐某行使言论自由,提出建议。
发新帖
小玫:唐某虽能逞一时口舌之快,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石头:言论自由必须以尊重和不侵害他人名誉权为前提,唐某咎由自取!
小聪: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就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后果。
3.如何珍视自由?
(2)依法行使权利。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正如有了轨道火车才能顺利地行驶,有了红绿灯车辆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
3.如何珍视自由?
(3)尊重他人的权利。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于人,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给电动车充电是个人的自由,但充电要遵守法律规范,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违规给电动车充电会给他人生命带来威胁。为规范电动车充电,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自觉按照规范给电动车充电。同时社会媒体宣传规范充电的重要性,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部门严格执法,对非法给电动车充电等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政府部门完善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方便广大群众。
归 纳 总 结
珍视自由
价值
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尊重他人的权利
怎么做
本 课 体 系
( )1.2024年10月21日,由上海开往盐城的G8988次列车运行至苏州园区站时,旅客邱某因未能及时下车,在车门关闭后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导致列车晚点7分钟。目前,邱某因涉嫌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该事件警示我们
①自由不能超出法治的范围 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③法治束缚自由,有法治无自由 ④自由是有限制的、有界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一、选择题
B
( )2.2024年11月4日,某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余姚市公安局针对造谣“公司董事长被调查”者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关行为人系利用信息网络教唆、煽动实施扰乱公共秩序违法活动,情节较重,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余姚市公安局决定给予相关行为人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B.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C.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D.法治保障社会正义的实现
A
( )3.“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下列名言警句中与这句话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A.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B.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诗话总龟前集》
C.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D.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
C
( )4.某服刑人员在谈感受时说:“自由和失去自由只是一墙之隔。高墙隔绝的不仅是空间联系,隔绝的更是无上的自由。”这说明
A.法治束缚自由,有法治不自由
B.自由是相对的,很难得到保障
C.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D.珍视自由,必须学会依法维权
C
( )5. 2024年11月6日,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10月部分不文明行为通报》:10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现并立即制止二十余起不文明行为,按情节严重程度对涉事游客进行了批评教育、一年内禁止入园、五年内禁止入园、终身禁止入园等处罚。这警示我们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③自由与法治相互对立,讲法治就没有自由 
④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 )6.观察右边漫画,你会对网络造谣者说

A.公民的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B.法治和自由是对立关系,有法治无自由
C.散播网络谣言,必须受到刑罚处罚 
D.自由有其边界,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网络造谣
D
( )7.风筝在风中的自由是靠线的束缚而获得的,一旦系着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这告诉我们
①离开了法律,公民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④经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为保障老年人、残疾人权益,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要求和鼓励有关经营者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该规定
①为老年人、残疾人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 
②落实了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③符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要求 
④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建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 )9.2024年11月5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阳市委原常委、贵安新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副主任唐某某受贿案,对被告人唐某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这告诉我们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调整生活中的所有行为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公民依法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A
①用人单位招聘时优先录用亲戚朋友 
②政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③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属座位 
④中学生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研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在课堂上,小毅和小慧对“平等”的理解产生分歧,以下事例能够支撑小慧观点的是
C
小毅:平等就是对所有人和事情无差别对待
小慧:平等是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