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秋八年级上册7.2 践行平等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秋八年级上册7.2 践行平等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第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遵德守法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7.2 践行平等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道德修养:培养热爱自由、珍视自由的感情,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努力践行平等,懂得依法维权。
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能够依法维权。
责任意识:提高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水平,珍视自由、追求相对平等。反对特权,能平等地承担起法律规定的义务。
导入新课
地域歧视
性别限制
身高歧视
结合上图,思考这样做是平等对待吗?
城乡同票同权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城乡平等
结合上图,谈谈什么是平等?平等的地位是怎样的?
(1)含义
1.平等的含义及地位
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2)地位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内容。
生活中,人们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
不容亵渎和侵犯。
2.平等的表现
(1)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第一款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
结合上述规定,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
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由于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获得社会帮助等方面,会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获得特别的关照。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平等原则和精神,相反,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
相关链接
给老幼病残孕让座
对贫困学生实行生活补贴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上图,谈谈平等有何重要作用?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
3.平等的价值
媒体曾刊登了一则题为《一审被判死刑还该不该重金抢救》的报道:被告人因犯抢劫罪一审被判处死刑,上诉期间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垂危,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看守所将其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并承担了数万元医疗费用。当时,此案引起激烈争论,很多人认为这是在作秀,不应该浪费国家有限的财力去救治一个死刑犯。
思考:死刑犯在执行死刑前出现急病重症,到底需不需要救治?
上海浦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应届毕业生小丽(化名)在应聘某公司时,对方却在打开简历3分钟后就回复“未通过筛选”。问其原因,公司表示“我们想招男的”,讽刺的是招聘信息上明明未作性别要求。小丽认为该公司以性别作为筛选条件侵犯了她的平等就业权,于是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小丽精神损害赔偿金3000元。
思考:这对我们有何启示?我们如何对待不平等事件?
4.如何践行平等
(1)平等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4.如何践行平等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这损害了公民的平等权利,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谁在助长“网红特权”歪风?
“我是网红,我师弟是‘垫底辣孩’,他1000多万粉丝,我280万粉丝。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我要求航空公司给我特殊照顾。”
一男子因不满航班延误,亮出自己网红的身份,指责空姐、质问机长名字,之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维权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思考:(1)你认为当下的“网红”是否拥有特权?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平等?
4.如何践行平等
(3)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归 纳 总 结
1.平等的含义及地位
2.平等的表现
3.平等的价值
4.践行平等的做法
课堂小结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1)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2)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践行平等
平等对待他人
增强平等意识,落实平等原则
坚持反对特权
( )1.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下列措施中体现平等的有
①某企业在招录人员章程中规定只招收男性
②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每人只能投一票
③某市规定退役军人持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
④一些平台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实施垄断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一、选择题
( )2.下图是在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所常见的爱心专座标识。对此标识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B.违背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要求
C.表明社会不可能实现公平 
D.违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
( )3. 2024年9月25日,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对西宁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青海省粮食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顾某某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被告人顾某某犯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案例说明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法制裁
A
( )4.对于老一代共产党人来说,“反对特权”绝非口号、绝不含糊。毛主席要求自己的女儿不可搭乘公家汽车,周总理绝不允许吃饭不交伙食费,刘少奇对地方同志提出对亲属照顾坚辞不受……这是因为特权
①是平等的大敌
②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③可能会危害人民利益,败坏社会风气
④都是犯罪,会受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 )5.2024年11月,司法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刘某某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刘某某作出逮捕决定。这表明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④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 )6.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生活中,我们要
①抵制不平等现象 
②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③追求自由,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 
④以法律为基本行为准则,平等对待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7.以下漫画中与“平等待人”直接相关的是
B
( )8.专题片《国家监察》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开播,就收获观众的广泛关注,并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下至基层违法公职人员,上至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某某,云南省委原书记秦某某等多名违法落马省部级干部在专题片中出镜忏悔,大量案件细节首次在片中披露。这反映了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国家干部的制裁更为严格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反腐工作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C
( )9.2024年11月2日,据湖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湖南省纪委监委对怀化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张某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张某某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对此最恰当的认识是
A.每个人的人格地位都是平等的
B.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公民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难度★★)
C
A   B   C   D
( )10.某班要出一期关于“平等”的展板。下列可作为配图的一项是
C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评论:网络直播不是法外之地,作为知名头部网络主播的黄某粉丝众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遗憾的是,在依法履行公民纳税义务上,她没有作出应有示范。要知道,在流量面前,法律不会打折;在法律面前,流量不能放纵。不管是谁,都别揣着侥幸走钢丝!越是拥有极高流量的网络主播,越要带头知法、懂法、尊法、守法,努力做好表率,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人民日报评论中画线部分的内容体现了什么法治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请你谈谈对这一法治原则的理解。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②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③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