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2025秋)新旧 课标 比较 2022年 版课标 ●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课程目标)●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课程内容)2011年 版课标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要求,辩证地看待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懂得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 素养目标: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培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 学业质 量标准 能够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导入新课在这100多年里,中国从极度衰败、受尽列强的欺凌蔑视、濒临灭亡的边缘,到重新站起来,开始大踏步地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几代中国人前仆后继、顽强奋斗的结果。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阅读感悟结合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当时北平学生的悲愤情绪,也揭示了整个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前夕的危机感。它激励了无数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而斗争。体现了那一代爱国青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1.热爱祖国是我们的美好情感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国”字的演变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疆域人口兵器田地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国”字的演变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领土,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疆域,以大“囗”代表。政权2.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的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下列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成立三沙市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市辖西沙区人民政府和南沙区人民政府,对巩固南海主权特别是南沙群岛主权,以及服务三沙人民和我国渔民,确保南海航运大通道畅通,尤其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政治利益下列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保护文化遗产文化利益下列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为了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了保障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经济利益下列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人民空军实行空防合一的体制,主要目的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以维护国家利益。保卫祖国领空安全利益(2)我国的核心利益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知识卡片:小结:1.什么是国家利益?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答: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我国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为什么说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答: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丧失意味着国家解体和灭亡;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是主权国家人民生息繁衍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材料一 2024年8月8日,菲律宾空军1架NC-212型飞机不顾中方反复警告,执意非法闯入中国南海黄岩岛空域,干扰中国正常演训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警告驱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2024年11月10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材料三 2024年12月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代理副秘书长马蒂亚斯交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和相关海图。该《声明》及相关海图将在联合国网站公布。此次交存既是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履行公约义务的国际实践,也是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正当之举。【教师小结】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黄岩岛维权行动是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典型缩影。在政治上,我们以法律声明宣示主权;在军事上,以专业行动捍卫安全;在国际上,以公约履约争取支持。维护国家利益需要多维度发力,既要有坚定的决心,也要有智慧的策略。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侵犯,捍卫主权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3)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主权 领土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 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怎样的关系?黄旭华的故事——《赫赫而无名的人生》1958年,黄旭华还没来得及跟家人告别就赶赴北京,研究核潜艇得去海上,因为机密和危险,必须远离人烟,从此,他与父母联系的唯一办法,就只有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信箱。阔别30年,归来已是沧海桑田。父亲和兄弟已过世,母亲已是90高龄,全靠妻子一人养育3个女儿长大,直到国家解密,母亲才知道这30年来,黄旭华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忠孝能否两全?黄旭华的做法对我们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有何启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二者相辅相成、高度统一。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怎样的关系?议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故事和自身感受,谈谈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怎样的关系?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如何统一的。议学任务:每组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展示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并进行小组分享。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知识卡片:小结:3.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二者相辅相成、高度统一。国家发展为人民幸福提供保障,人民奋斗推动国家利益实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人民共同需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者高度统一。国家发展繁荣,人民生活才有希望、感到自豪;国家利益受损,人民利益也会受损害,人民会遭受奴役、欺辱。议学小结:教师总结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二者高度统一。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实现。3.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1)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2)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如何实现国家利益?《两代人的 “敦煌梦”:守护文化根脉的人民力量》20 世纪 60 年代,樊锦诗放弃北京优渥条件,扎根敦煌,面对风沙侵蚀、壁画脱落等困境,带领团队用数字化技术抢救文物。如今,年轻一代研究院成员如李晓洋,放弃城市工作,加入 “文物修复” 团队,用 3D 建模技术还原壁画色彩,让千年文化以新形式传承。如何实现国家利益?议学活动:(1)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愿意扎根沙漠?他们的行动如何体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2)从樊锦诗到李晓洋,两代人的坚持反映了“实现国家利益”的哪些关键因素?议学小结:(1)扎根原因:① 对国家文化根脉的热爱与责任感(如樊锦诗所说 “敦煌文物是国家的瑰宝,守护它是我们的使命”);② 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的结合 —— 通过守护敦煌文化(国家利益),实现自身对文化传承的理想(个人追求)。利益统一体现:① 国家利益层面:敦煌文物保护关乎文化主权与民族精神传承(对应文档中 “国家利益涉及文化领域,关系民族生存”);② 人民利益层面:文物的永续保存让后代能感受历史底蕴,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体现 “国家利益反映人民共同愿望”)。。议学小结:(2)人民艰苦奋斗:两代人扎根边疆、克服物质匮乏与技术难题,体现 “国家利益依靠人民奋斗实现”( “国家利益只有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创新赋能:从早期数字化存档到 3D 建模技术,体现 “人民智慧与时代技术结合,推动国家利益实现”;党的引领与国家支持:① 党和国家设立敦煌研究院、出台文物保护政策(如《文物保护法》),回应人民对文化传承的需求(“党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② 国家投入资金与技术资源,凝聚人民力量(如 “文物修复团队” 的组建),体现 “党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强国力量”。知识卡片:4.如何实现国家利益?答: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真正实现。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力量。板书设计第1课时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放弃科考,从求学南京水师学堂到留学日本,从攻读医学到弃医从文,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在青年时代为实现拯救中国人民于危难的抱负而数次改志愿。这说明他A.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的志愿B.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利益紧紧联系起来C.从自己的个人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志向D.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放在国家利益之上 B 选择题( )2.祖国的边境线上,有最壮美的风景,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成千上万的边防战士,用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为祖国筑起钢铁长城。这告诉我们A.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B.国家利益要完全服从个人利益C.维护国家利益必然以生命为代价D.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完全一致 A ( )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乌克兰危机和加沙冲突延宕,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叠加······作为当代青年,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们应该①心怀爱国之情,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②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努力学习,世界的局势变化离我们中学生还比较遥远 ④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A ( )4.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戍边将士用血肉之躯捍卫祖国领土B.某男子旅游时在景点上乱涂乱画C.小夏将自家的闲置房屋进行出租 D.小阳的哥哥依法维护自身的财产权 A A.要理性地、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 B.爱国活动会扰乱社会秩序,应坚决禁止C.公民要杜绝不良行为,共同建设祖国 D.爱国行为与害国行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5.下列漫画《暴力“碍”国》说明 A ( )6.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当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时,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这告诉我们①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重 ②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③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就不能考虑个人利益 ④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 )7.美国抱持冷战思维、搞小集团政治,在涉台、涉海、核武器政策等问题上对中方妄加指责,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这传递出①我国对美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严正回应 ②我国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的立场和原则 ③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旗帜 ④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 )8.肖某从事国防工程设计的工作,在网上看到有关自己参与设计的国防工程的帖子后,他认为,“别人的信息都不准确,自己从事过这项工作,有责任发表一篇权威的文章”,结果造成了重大机密的泄露,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对此,下列认识不恰当的是A.“负责任”的肖某泄露重大机密威胁了国家安全,损害了国家利益B.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C.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需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D.从事国防工作的人员,需要切实履行普通人无须履行的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D ( )9.2024年4月14日,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国家安全机关公布典型案例,呼吁全社会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共筑反间防谍的钢铁长城。这警示我们A.在网络上发布负面言论的都是外国的军事间谍B.要增强维护国家荣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C.要对所有泄露国家机密的人判处死刑D.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D ( )10.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下列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红: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B.小涛: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必须抵制外国商品,使用国货C.小华: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D.小睿:要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