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延续文化血脉课件(共34张PPT)+视频素材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延续文化血脉课件(共34张PPT)+视频素材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1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核心素养
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政治认同)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道德修养)
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辩证认识文化现象的能力,并能做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断和选择。(健全人格)
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责任意识)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
想一想:
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世代相传。
导入新课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5.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它包括哪些内容?又有什么特点?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中华文化有什么重要性?
自主学习
7.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有什么特点?
8.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重要性?(或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9.青少年应如何践行中华美德?
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汉族的春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瑶族的盘王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雪顿节、景颇族目瑙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节日,如:古尔邦节等......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藏族望果节
瑶族盘王节
思考: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和文化,表明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点拨: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
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汉族春节
探究与分享
探究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形成。
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中华文化?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2.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2.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独具特色的________,浩如烟海的__________,名扬世界的_________,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特点: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
文化典籍
科技工艺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读一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句话的不同断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阅读感悟
中外文明发展对比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结果
古埃及 公元前3500年 波斯入侵,古埃及灭亡 烟消云散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雅利安化
古巴比伦 公元前3000年 先后希腊化、罗马华、伊斯兰化 面目全非
古中国 公元前2100年 未曾中断,延续至今 流传至今
思考:通过对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展的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为什么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中断过?中华文化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知识归纳
中华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建设、改革时期)
革命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
(熔铸于)
(植根于)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华文化的有何重要性。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为悠久,最大且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日。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辞旧迎新、拜神祭祖、祈福纳祥、亲友团圆、欢庆娱乐和品尝美食为一体的民俗最大节庆。
自古及今,每当春节来临前夕,中华儿女们,不论身处世界何方,那怕是天之涯,海之角;不论每个人时下的状况及处境如何,都会不约而同拖着沉重的行囊,从世界的四面八方向生养自己的故土如潮水般涌来!
5.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精神标识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灵魂
精神追求
精神标识
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为
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提供
精神动力
增添自信
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
自信和自豪
中华文化有何重要性?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视频《文化自信关乎民族复兴》
6.坚定文化自信。
1.什么是文化自信?
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自2002年以来,我国每年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这一比赛吸引了110多个国家的上百万名青少年参加,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2024年10月28日晚,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总决赛暨颁奖仪式在天津举行。来自102个国家的181名中小学选手齐聚北京、天津两地,共同参与了一场中文学习交流盛宴。选手们游览长城、颐和园、故宫、天安门等中国代表建筑,体验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皮影戏、戏曲等非遗文化,这些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与传承。
思考: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7.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
——孟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战国时期
北宋时期
清朝时期
新中国
孟子、范仲淹、林则徐生活在不同时代,但他们的忧乐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
探究与分享
探究二:美德万年长
1.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讲仁爱、重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中华传统美德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讲仁爱、重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文化基因。
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重要性
2.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使

王羲之助人卖扇
徙木为信
甄彬还金
程门立雪
黄香温席
管鲍之交
海瑞罢官
3.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点。
阅读下面图片
特点: 内 涵 丰 富 博 大 精 深
律己宽人
扬善抑恶
处世
准则
自尊互敬
助人为乐
和乐
风范
诚信守法
见利思义
高尚
情操
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
伦理
道德
忧国忧民
道济天下
爱国
情怀
奋进
品格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点
◆◆
株洲市某学校学生照顾残疾同学7年
焦作市某村的小学生头顶烈日摆摊,义卖帮助孤寡老人
石家庄市某学生捡到手机,请父母联系到失主并归还
辉县市某学校11岁学生主动提出捐献骨髓,救助父亲
永州市最美孝心少年胡思思坚强、勤奋,担起家庭重担
阅读下面的图片。
4.青少年要努力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弘扬美德,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知识归纳
精髓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价值
特点
中华传统美德
灵魂
精神追求
精神标识
精神动力
自信自豪
原因: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
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措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践行:责无旁贷、身体力行
中华文化
应坚定
延续
文化自信
对中华民族:熔铸了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融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文化基因
对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价值
要点梳理
请同学们对本课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1.春晚,《典籍里的中国》以创新的手法,将《论语》《尚书》等传统文化经典搬上荧屏,用当代的方式与厚重的历史握手,让“典籍活起来”,活在中国人的心中。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无法相互交流
③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④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分别是琮琮、莲莲和宸宸。这三个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杭州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科技元素:琮琮以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为原型,莲莲以西湖为灵感来源,宸宸则以京杭大运河为原型。由此可见,杭州亚运会的举办( )
①促进了体育事业发展,彻底满足了人民需求
②迅速完善了健身设施,实现了健康中国目标
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D
3.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天水市考察时指出,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将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 )
①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②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因为它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④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侵蚀和渗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4.“守护好幸福家园”是西藏卓嘎、央宗姐妹的家风传承。父亲常说,“玉麦是国家的土地,我们一定要守好!”在父亲带领下,姐妹俩先后入党,放牧巡山。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是玉麦乡第一个大学生,从西藏大学毕业后,考上了玉麦乡的公务员,继续守边固边。他们一家三代人诠释了(   )
①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②勇于担当的精神 
③中华传统美德内涵单一 ④浓浓的爱国情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A
5.适量点餐、剩餐打包是消费,是节俭;点一桌子剩一半扬长而去,是浪费,是典型的败家。与材料观点一致的选项是 ( )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6.“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林章羽、何秀巡姐弟俩,在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积极向上、孝老敬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林章羽、何秀巡姐弟俩用行动彰显的传统美德是( )
A.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B.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生存法则
C.单打独斗、唯我独尊的处事准则
D.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