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上 题目 《营造清朗空间》 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的第二框题。本框聚焦网络的双重影响、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实践路径以及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从“认知网络利弊”“掌握理性用网方法”“践行网络责任”的视角,理解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对个人健康成长及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意义。通过观察生活场景 、网络现象(如 AI 造谣、信息茧房等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明确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具体要求,掌握辨别网络信息、抵制不良内容、恪守道德法律的方法,培养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意识和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担当。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网络有较高接触度,已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和信息接收能力,但对网络的双重性认识不够全面,往往只关注网络带来的便利,而对其可能衍生的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问题缺乏足够警惕。从学情看,学生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常出现被无意义信息吸引、陷入时间黑洞或是只关注感兴趣内容、形成信息茧房等情况,且在面对虚假信息、恶意内容时,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有待提升。同时,部分学生对网络自由存在误解,认为“在网络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网络言论需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存在“言行失范”的潜在风险。因此,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熟悉的网络场景和典型案例,帮助其从实际体验中深化对理性用网的理解,增强网络媒介素养和责任担当意识。核心素 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国家倡导的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理解传播网络正能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作用。 2.健全人格:树立文明上网、理性表达的道德意识,拒绝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传播。 3.法制观念:明确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强化“网络非法外之地〞 的法治意识,学会依法用网。 4.健全人格:培养信息筛选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避免陷入“信息茧房〞,保持理性独立的网络人格。 5.责任意识:增强维护网络环境的责任感,主动传播正能量,参与网络文明建建设。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教学难点:提升媒介素养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新闻——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按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自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 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网信办将重点整治八大网络乱象,包括春节造谣低俗内容、自媒体造谣误导蹭流量等。 从严打击恶意蹭炒误导公众问题 为持续深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乱象,进一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行为。 设问:国家为什么要开展“清朗 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教师引导:信息真实健康、秩序规范有序、生态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有利于美好网络生活的建设。 结合新闻热点,让学生知道国家网络“清朗”行动的内容和目的,引出本节课主题。环节一:观察生活1.情境对话 奶奶:现在,人们有空就看手机、玩电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家人之间相互陪伴、交流的时间都变少了。 爸爸: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充分利用时间。 设问: (1)你是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2)分组讨论网络对个人生活、家庭交流、学习成长的影响? 学习提示: 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 网络行为连连看: 学习提示: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 名词链接: 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教师引导归纳:我们应如何看待网络?P19 ①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 ②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在情景对话中,培养判断是非对错,从对比分析中获得新知识。 联系实际网络行为现象,引导学生把知识具象化。环节二:合作探究1.情境创设 :周五晚,七年级学生小明用电脑查资料时,突然弹出“注册即送648元游戏礼包”的广告。他好奇点击后,被引导下载了一款名为《幻境战场》的手游。游戏中“每日登录奖励”“限时副本任务”等机制让他欲罢不能。为提升角色战力,小明不仅花光零花钱充值装备,还熬夜刷副本,甚至将周末的科技馆实践活动抛之脑后——那是他期待已久的机器人编程体验课。 三天后,小明因通宵游戏上课昏睡被老师批评,这才惊觉自己既未获得广告承诺的礼包,又错过了亲手组装机器人的机会,连小组实践作业也未能完成... ... 设问: (1)沉迷于网络游戏给小明带来了什么后果?你有过哪些类似的困扰吗? (2)小明的遭遇启发我们在参与网络生活时应注意些什么? 名词链接: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教师引导归纳:我们应如何选择网络信息?P20 ①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 ②我们也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 新闻播放:网信办公开曝光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设问:(1)结合新闻片段,说说网络谣言有何危害? (2)请说说在网络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虚假、不良信息? 学习提示:可能会误导公众,引起人们的恐慌 ;损坏他人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等。 图片分享:网络生活中的那些不良信息 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师引导归纳:我们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信息?P21 ①原因: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②做法: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3.案例: 2025年3月10日,网民徐某强(男,36岁)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使用软件中的AI智慧生成功能,编造“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并发布,造成谣言迅速传播扩散,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日。 思考:有人说我有言论自由权,所以在网络上我想说什么都可以,对此你怎么看? 教师引导归纳:我们怎样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P21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②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 ③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④不泄露他人隐私。 ⑤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 ⑥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视频链接:2025年“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 配文:2025年“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上,《钱学森的AI课》,“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同样以数字人形象出现,给观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向大家讲述中国科技从“一穷二白”到领跑全球的艰辛历程,鼓励新一代年轻人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谱写科技强国的宏伟篇章。这场AI课不仅展现了数字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是通过科技手段传承了钱学森的科学家精神,也成为AI从技术工具升维为文化载体的正能量创作范例。 思考:这体现网络具有什么作用?(传播正能量) 教师引导归纳: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P22 ①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 ③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④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 通过案例分析,理性看待网络的影响 结合社会新闻,学会辨别生活中的不良网络信息,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学会辩证思考权力的正确使用方法,要对自己的言论内容负责。 运用网络+科学家精神的案例,拓展学生运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渠道思路。环节三:案例观察课堂小结(共26张PPT)新闻导入按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自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 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网信办将重点整治八大网络乱象,包括春节造谣低俗内容、自媒体造谣误导蹭流量等。 从严打击恶意蹭炒误导公众问题 为持续深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乱象,进一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行为。国家为什么要开展“清朗 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议一议第一单元 珍惜青春时光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3.2营造清朗空间清朗空间定义:信息真实健康、秩序规范有序、生态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核心素养目标01政治认同:认同国家倡导的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理解传播网络正能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作用。02道德修养:树立文明上网、理性表达的道德意识,拒绝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传播。03法制观念:明确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强化“网络非法外之地〞 的法治意识,学会依法用网。04健全人格:培养信息筛选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避免陷入“信息茧房〞,保持理性独立的网络人格。05责任意识:增强维护网络环境的责任感,主动传播正能量,参与网络文明建建设。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9-22,完成下面的预习目标,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画重难点知识,限时3分钟。1.我们应如何看待网络?2.我们应如何选择网络信息?3.我们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信息?4.我们怎样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生活观察现在,人们有空就看手机、玩电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家人之间相互陪伴、交流的时间都变少了。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充分利用时间。(1)你是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2)分组讨论网络对个人生活、家庭交流、学习成长的影响?问题网络使用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网络行为连连看:为获取游戏装备,向陌生人提供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暑假利用网络课程、教育平台补充课堂知识胡乱充值游戏和打赏主播,造成家庭财产损失熬夜玩暴力和竞技类游戏,无心向学参与线上AI设计、短视频创作等活动在社交平台嘲讽、辱骂他人,或传播攻击性内容正确行为错误行为启示: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是否浏览?是否合适?是否正确?是否有用?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笔记区1.我们应如何看待网络?P19①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②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周五晚,七年级学生小明用电脑查资料时,突然弹出“注册即送648元游戏礼包”的广告。他好奇点击后,被引导下载了一款名为《幻境战场》的手游。游戏中“每日登录奖励”“限时副本任务”等机制让他欲罢不能。为提升角色战力,小明不仅花光零花钱充值装备,还熬夜刷副本,甚至将周末的科技馆实践活动抛之脑后——那是他期待已久的机器人编程体验课。三天后,小明因通宵游戏上课昏睡被老师批评,这才惊觉自己既未获得广告承诺的礼包,又错过了亲手组装机器人的机会,连小组实践作业也未能完成... ...合作探究(1)沉迷于网络游戏给小明带来了什么后果?你有过哪些类似的困扰吗?(2)小明的遭遇启发我们在参与网络生活时应注意些什么?思考忘记看书忘记运动...成绩下滑没时间收拾没空交朋友没精神上课错过比赛学习提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合作探究笔记区2.我们应如何选择网络信息?P20①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②我们也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新闻播放(1)结合新闻片段,说说网络谣言有何危害?(2)请说说在网络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虚假、不良信息?思考可能会误导公众,引起人们的恐慌 ;损坏他人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等。网络生活中的那些不良信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方法与技能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1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2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3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夸大其词的内容往往不可靠。4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5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010305不随意扫不知名的二维码不随意留联系方式慎重填写问卷020406密码要有差异电脑要安装防火墙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方法与技能笔记区3.我们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信息?P21①原因: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②做法: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2025年3月10日,网民徐某强(男,36岁)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使用软件中的AI智慧生成功能,编造“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并发布,造成谣言迅速传播扩散,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日。合作探究有人说我有言论自由权,所以在网络上我想说什么都可以,对此你怎么看?思考笔记区4.我们怎样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P21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②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③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④不泄露他人隐私。⑤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⑥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2025年“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上,《钱学森的AI课》,“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同样以数字人形象出现,给观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向大家讲述中国科技从“一穷二白”到领跑全球的艰辛历程,鼓励新一代年轻人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谱写科技强国的宏伟篇章。这场AI课不仅展现了数字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是通过科技手段传承了钱学森的科学家精神,也成为AI从技术工具升维为文化载体的正能量创作范例。合作探究这体现网络具有什么作用?思考传播网络正能量笔记区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P22①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③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④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知识小结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2.我们要学会选择网络信息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3.2营造清朗空间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全面看待网络?5.传播网络正能量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了解网路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全面看待网络?如何营造清朗空间?随堂练习1.下列属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是( )A.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B.随意转发末经证实的消息C.利用网络学习科学文化知识D.在网络上恶意攻击他人C随堂练习2.下列行为符合 “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要求的是( )① 小林刷短视频时,跳过娱乐八卦,收藏学科知识点视频② 小美只关注 “同观点” 的博主,认为 “和我想法不同的都没必要看”③ 小刚把课余时间用来学习网络编程课程,少刷无意义直播④ 小宇每天花 3 小时玩游戏,理由是 “放松比学习重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随堂练习3.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 )A.恪守道德、遵守法律B.网络自由、无拘无束C.拒绝网络、回归现实D.沉迷网络、随波逐流A随堂练习4.2025年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以《真相来了:这些都是谣言》为题,报道了四起典型网络谣言案件。网络谣言会影响当事人的信誉,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公共利益。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①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网络监督和管理工作②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提高媒介素养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自觉抵制网络谣言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环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秋3.2《营造清朗空间》.pptx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docx 《钱学森的AI课》.mp4 新闻:2025清朗行动.mp4 新闻:滥用AI网络造谣.mp4 科普:什么是信息茧房.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