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核心素养认可我国环境基本国策;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绿色发展道路。(政治认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道德修养)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法治观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健全人格)在生活中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责任意识)下面是一位同学摘录的诗文,让我们大声朗读并感受它们的意境。导入新课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想到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意境。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5.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践行绿色生活,青少年应该怎么做?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自主学习海上捕捞种庄稼草原放牧林场伐木开采矿山思考:图片中的各种活动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自然养育人类1.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保护自然教学目标探究与分享探究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与必要条件人类应保护自然,并对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美国遭遇冬季风暴侵袭印度尼西亚西火山喷发中国河北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思考:地球向人类敲响警钟,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菲律宾遭遇台风“杜苏芮”侵袭欧洲极端高温地球对人类的“报复”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滥挖矿山导致农田重金属污染毁林开荒造成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思考:阅读以上图片和材料后,你受到什么启示?人类破坏自然的恶果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乱排乱放造成河流污染点拨: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④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知识归纳智慧选择生命共同体免受惩罚生存与发展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①自然是生命之母。③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适当控羊的数量,使牧场的草够羊吃的。第二种做法:尽可能多地增加羊的数量,不考虑草是否够羊吃的。思考:牧民两种做法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提示:(1)第一种做法,会使草原茂盛,羊的数量逐渐增多;第二种做法,会使草原退化,羊的数量越来越少。(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4.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事例感悟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历程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会议宣言》。1982年5月,人类环境特别会议通过《内罗毕宣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2002年8-9月,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此缔约方会议通过《巴黎协定》。点拨: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环境保护的国际共识阅读思考思考:通过环境保护的国际共识和人类文明的基本历程,你受到什么启示?思考: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该怎么做?点拨:(1)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2)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基础: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2)准则:以自然规律为准则。(3)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4)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5)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知识归纳点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2025年1月26日,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1亿亩,包括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森林质量稳步提升。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实现稳中有升。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我国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探究与分享探究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2.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浙江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余村村民靠山吃山,开矿、砍伐树木,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开矿炸山伤亡不断、污染空气到处是灰;山林破坏,水土流失等事件频发。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都是昙花一现致富道路1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开办绿色农家乐,建设“美丽乡村”。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致富道路2通过余村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对比,谈谈你的看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太阳能光热电站碳交易大厅智能工厂海绵城市污水处理厂湿地修复思考:以上图片启示我们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阅读与思考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②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点拨:①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③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材料三:陈某犯污染环境罪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七万元,同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全国耕地保护任务目标为18.65亿亩,保持到2035年不变。材料二:目前,中国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提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材料四:《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中要求,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思考: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阅读思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提示: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阅读思考思考:结合教材知识,说明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我们应如何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富民。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知识归纳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措施尊重自然规律基础、准则、目标基本国策 发展理念原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严守红线、底线、上线生命共同体、智慧选择、生存发展、免受惩罚原因:措施要点梳理请同学们对本课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1.安徽薛家洼地处长江岸边,经过搬迁拆迁、种草植树、修改江岸等系统整改,华丽“变身”生态游园,成为安徽省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张重要“名片”。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②开发利用自然须遵循自然规律③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彻底改善④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2.2025年14日至15日,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明确,2025年,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我国持续开展这些工作,是因为( )①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③良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所有人的自觉行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3.在中部某市黄河流域,一条重要支流穿城而过,当地违规批准征收土地建设湿地景观公园,不仅占用耕地开挖水面,还配套建设国学馆,广场古镇等。对此下列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A.小红:违规建设没关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B.小丽:这一做法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C.小强: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守住耕地红线D.小飞:占用耕地建立湿地公园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体现C4.广东珠海某厨余垃圾处理场用上了“虫专家”,他们培育了一种像蛆虫一样的“黑水虻”,从幼虫到成虫能吃自身体重上万倍的食物(厨余垃圾),然后将成虫加工转化为饲料,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这一科研成果( )①促进了资源再生,绿色循环发展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③彻底解决了厨余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④全面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5.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行为值得点赞的是( )①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②践行“光盘行动”,减少浪费③教室电灯在人离开时不及时关闭④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pptx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