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第七课中华一家亲核心素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道德修养)反对民族分裂,绝不做对民族团结和发展不利的事情,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法治观念)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意识)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民族名称知多少”的接龙游戏除了上述少数民族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3.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怎样的?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1.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分布格局?6.党和国家如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和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自主学习7.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材料二:据统计,全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左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规模前所未有。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观察图片,阅读材料。思考:我国各民族形成了怎样的分布格局?材料一:西藏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等45个民族及未识别民族成分的僜人、夏尔巴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1.83%。中华民族是一家探究与分享探究一:民族大家庭1.我国各民族分布格局。提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对习近平主席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思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材料二 2025年1月19日,在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30年来,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对口援藏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怎样的方针?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提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材料一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第四条规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及其相互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政治基础前提条件前提条件物质基础物质保证民族团结必然结果各民族共同繁荣深化拓展194919541984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确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1984年10月1日,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正式施行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思考:山东省支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点拨: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山东省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自1994年,山东省先后担负起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及其下辖的桑珠孜区、白朗县、昂仁县、聂拉木县、南木林县5个地区的重任。30年来,山东先后选派10批、共657名干部人才进藏开展工作,累计投入援藏财政资金61.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608个,全力推动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打造了白朗蔬菜、齐鲁教育、鲁藏百村幸福家园、雅江北岸生态林等一批典型。概况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形成要求平等团结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互助和谐知识归纳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指示时表示:“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尽管毛南族人口较少,“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的一员。”材料一: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56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56个民族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材料三:人民币上有八种文字,这八种文字分别是:汉字、盲文、英文、阿拉伯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你能认出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字吗?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平等的理解。6.民族平等的表现。民族平等的表现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提示:①对民族地区照顾≠违背民族平等原则。②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③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异。社会地位平等法律地位平等思考回答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点拨:(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7.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思考: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点拨: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存在差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相对落后。思考:观察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点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探究与分享探究二:家和万事兴2024年部分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表1.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在8年脱贫攻坚期内,中央财政对民族8省区投入近3000亿元,占全国的45%实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边境建设工程,振兴边境、富裕边民(4)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1)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2)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3)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思考:图片中的做法表明我国如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点拨:2.我国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阅读下面图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建立起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建立起健全的医疗服务、妇幼保健、疾病防控、藏医藏药等服务体系;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思考:结合材料说明国家是如何支持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点拨: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阅读思考点拨: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思考回答思考:我国是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小结:我国采取的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图别克镇阔尔吉勒尕村,有一对民族兄弟,他们是维吾尔族的吐尔逊·托开依和汉族的周恩瑜。2014年,周恩瑜将旧房子拆掉准备盖新房,只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吐尔逊得知后,第一时间为周恩瑜一家人腾出了两间房子。平时吐尔逊·托开依身体有什么不适,周恩瑜便第一时间带他去看病。农忙季节,兄弟俩也会一起在农田地里干活,一起讨论种植技术。吐尔逊·托开依:“我们兄弟俩商量好了,合伙盖一座养殖圈,一起发展养殖业,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思考:材料中两位民族兄弟的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提示: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促进伟大的祖国繁荣发展。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民族情谊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方针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制度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共同繁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分布格局法律地位平等宝贵传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社会地位平等加大支持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发展教育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根本利益要点梳理请同学们对本课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1.贵州省的凯里市居住着苗、侗、汉、水,瑶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该市某社区党员服务队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解决生活困难,社区创建“民族之家”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解决住房、技能培训和随迁子女入学等难题。这说明( )A.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B.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D.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A2.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 )A.美美与共,天下大同B.民族区域自治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D3.2025年1月15日,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介绍,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66.6亿元已提前下达,支持民族地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说明我国( )①消除民族地区的发展差别②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③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④扩大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政治权利A. 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③④C4.川藏铁路是从四川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到拉萨,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造价约2166亿元。全线贯通后,川藏两地的交通时间将从目前的40多个小时缩短至13个小时左右。川藏铁路及其配套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建设川藏铁路( )③能够有效推动西部尤其是川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①有利于巩固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②体现了各民族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能够加快西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年级汉族学生于青淼,经常同妈妈一起探望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结亲的亲戚,经常给维吾尔族妹妹哈迪恰 斯依提精心准备礼物。这表明于青淼( )A.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B.弘扬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自觉履行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D.敢于同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pptx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