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 选择性必修1 化学能 (易于存储、携带) 热能 (还有什么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能 化学反应给我们带来什么?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卫星电源 飞机电源 电动汽车电源 笔记本电源 手机电源 手表电源 常见的化学电源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电能 电流:电子的定向迁移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 Zn + 2H+ === Zn2+ + H2↑ Zn与稀H2SO4反应中的能量主要为热能散失掉了。 微观有序 宏观混乱 可持续做电功 解决办法:氧化与还原拉开距离 实验步骤1 实验步骤2 实验步骤3 实验步骤4 现象:锌片上出现无色气泡,铜片没明显现象 锌片溶解、铜片上产生气泡 锌片溶解、铜片上产生气泡,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有电流产生。 结论: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实验:锌片 + 铜片 + 稀硫酸 观察:铜片一段出现气泡 分析: 铜片:2H+ + 2e- === H2↑ 锌片: Zn - 2e- === Zn2+ 电子沿导体传输,更容易 电子流出的一极:负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正极(+) 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正负极的确定 负极: 正极: + — 2、电流的形成 电极反应: 锌片(负极): Zn-2e-=Zn2+(氧化反应) 铜片(正极): 2H++2e-=H2↑(还原反应) e- 铜电极附近H+减少,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铜电极附近定向迁移,而阴离子向锌电极附近定向移动。 电池总反应: Zn+2H+=Zn2++H2↑ Zn+H2SO4===ZnSO4+H2↑ H+、Zn2+ ? 正负极的判断 正负极反应 总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 离子迁移方向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电极材料 Zn Cu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式 反应类型 反应现象 电子移动方向 电流方向 阴阳离子移动方向 负极 正极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Zn - 2e- = Zn2+ 2H+ + 2e- = H2↑ 从负极(Zn) → 经外电路 → 正极(Cu) 从正极(Cu) → 经外电路 → 负极(Zn) 不断溶解 有气泡产生 持续的电势差,是提供电能的核心 需要两个分开的电极 问题:电势差从哪里来? + - 任何金属与水的界面上,同时存在: Zn - 2e- === Zn2+ / Zn2+ + 2e- === Zn 金属活泼性不同,失去电子能力不同。 越活泼越容易失去电子。 在外电路流动 ZnSO4 CuSO4 电子流出 负极 电子流入 正极 问题:为什么还是没有电流产生? 溶液中出现电荷积累 没有形成持续的电势差 K+ Cl- 电场力让阴阳离子自动迁移 规律:+ + / - - 实验现象: 锌片 ,铜片上有红色固体生成,质量 ,溶液颜色 ,电流计指针发生 ,用温度计测量两烧杯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逐渐溶解 增加 变浅 偏转 构造 ①两个半电池; ②电极材料(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和 溶液。 ③两个隔离的半电池通过 连接起来。 电解质 盐桥 工作原理 电极 反应现象 逐渐溶解 铜片上有______物质析出 电极名称 ____极 ____极 得失电子 ____电子 ____电子 红色 负 正 失 得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电子流向 电子______ 电子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反应 ______反应 电极反应式 电池总反应 流出 流入 氧化 还原 盐桥(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成分:含有KCl 饱和溶液的琼脂。 ? (2)离子移动方向:Cl?移向_______溶液(负极区),K+ 移向_______溶液(正极区)。 ? ZnSO4 ? CuSO4 ? (3)盐桥的作用 ①形成__________; ②平衡两侧溶液的______,使溶液保持________; 闭合回路 电荷 电中性 ③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反应,相比单液原电池,有利于最大程度 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金属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两电极都接触电解质溶液 (3)正、负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 × × × 1.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的是( ) 稀硫酸 A 稀硫酸 B 硫酸铜溶液 C 乙醇水溶液 D BC 2.下列烧杯中为稀硫酸,其中铜电极能产生气泡的是( ) A B C D A 根据原电池原理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2.根据现象判断: 一般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有气泡放出的一极为正极; 3.根据两级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 4.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 5.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判断: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问题1:盐桥必须得有盐吗?“金属”桥行不行? 电子不下水 离子不上岸 问题2:为何不直接在锌上产生H2? H+在正极得电子无阻更快 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纯锌: 粗锌:含有杂质,自身有微电池,反应快 问题3:需要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吗? 必须有 水中溶解的氧气可以自发氧化大部分金属 Fe / C / NaCl溶液 问题4:电极就是指电极材料吗? 2FeCl2 + Cl2 === 2FeCl3 负极: 正极: 电极 = 电极材料+ 与材料接触的物质 较小离子浓度,金属失电子易 较大离子浓度,金属失电子难 盐桥 0.09 V Ni 负极 Ni 正极 C(Ni+)=1.00×10-3 M C(Ni+)=1.00 M e- e- 浓差电池 2Fe2+ - 2e- === 2Fe3+ Cl2 + 2e- === 2Cl- 自然界的浓差电池 电鳗:电细胞两侧离子浓度差异,产生电势约0.1 V,数千个串联,甚至可高达500 V。 用电鳗的电电电鳗,会把电鳗电死吗? 如Mg—Al—HCl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 注意:在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时,既要考虑金属活泼的强弱也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Mg; Mg—Al—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 Al 总反应:Mg + 2HCl ====MgCl2 + H2↑ 总反应:2A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 练习: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Mg—Al—盐酸 (2)Mg—Al—NaOH溶液 (3)Fe—Cu—FeCl3溶液 (4)Zn—Cu—CuSO4溶液 负极:2Al - 6e- + 8OH- ==== 2AlO2- + 4H2O 正极:6H2O + 6e- ==== 3H2 + 6OH- Fe3+、Fe2+、H+氧化性比较 1.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盐桥中盛装的是含有 KNO3 饱和溶液的琼脂凝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B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B.盐桥可以用导线代替 C.盐桥中的NO3? 进入甲池 D.电池总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二、原电池:从概念原理→应用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对于酸性电解质,一般是负极金属的活动性 ,正极金属的活动性 。 例如:a和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a为 极,b为 极,金属活动性:a b。 较强 较弱 负 正 > 例外:①Mg/Al/NaOH溶液。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行,活泼性较弱的Al反而为负极。 ②Fe、Al常温下遇浓硝酸会钝化,Fe、Cu或者(Al、Cu)用导线相连放入浓硝酸所构成的原电池,活泼性较弱的Cu反而为负极。 一定要注意环境的影响。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构成原电池的反应速率比直接接触的反应速率 。 快 思考: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若纯锌与粗锌(含Fe、C等)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哪种方法产生氢气的速率快? (2)若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常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为什么? 3. 金属防腐 为了避免某金属腐蚀(金属单质失电子被氧化),可以将该金属与其它金属相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而被保护。 4.设计原电池 理论上,任何自发的 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氧化还原 设计思路 把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反应,从而确定电极反应 以两极反应为原理,确定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 画出示意图(盐桥原电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高效的原电池装置(含盐桥)设计流程如下: 第一步:先分析总反应,寻找氧化剂、还原剂和环境。 第二步: ①若氧化剂、还原剂是固体一般直接做正极负极材料;电解质就选不直接和电极发生反应的电解质溶液即可,②若氧化剂、还原剂为溶液中的某种粒子,则二者分别为两个半电池的正极、负极对应的电解质溶液。电极就选导电而又不会与电解质反应的导体即可。 ③若氧化剂、还原剂是气体,则需要寻找Pt(或石墨)载体,将气体分别通入正极、负极。电解质就选不直接和电极以及气体发生反应的电解质溶液即可。 1.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 ,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 确组成是( ) ? 选项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B C D C 2.有A、B、D、E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 ;当A、D组成原 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 ,则 A、B、D、E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D A.A>B>E>D B.A?>B>D>E C.D>E>A>B D.D>A>B>E ? 3.依据Cd(Hg)+Hg2SO4????????????3Hg+Cd2++SO42? 反应原理,设计出韦斯顿标准电池,其简 易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D A.电池工作时Cd2+ 向电极B移动 B.反应中每生成a?mol?Hg转移2a?mol 电子 C.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Cd(Hg)?4e?????????????Hg2++Cd2+ D.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Hg2SO4+2e?????????????2Hg+SO42? ? 4.设计原电池Cu+2Fe3+===Cu2++2Fe2+,在方框中画出能形成稳定电流的半电池形式的装置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负极材料:____,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 正极材料:_____,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 ? ? Cu Cu-2e-===Cu2+ 碳棒 2Fe3++2e-===2F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