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School life 第5课时Integration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School life 第5课时Integration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教学评一体化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2 School life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5课时 Integration 课型 综合课
语篇研读(教材分析)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本单元围绕 “学校生活” 主题,包含多类语篇。有 Toby 对比美国学校与阳光中学的文字描述,涉及班级规模、教室使用、教材及作业资源获取等差异;还有关于午餐时间、地点、食物的听力及文本内容,如 Millie 和 Toby 对中日美学校午餐的交流;以及 Millie 和 Toby 讨论学校生活特别之处的对话,和建议信撰写相关内容,如 Millie 给校长的建议信及学生需完成的建议信写作任务,同时还有对学校生活不同方面(到校 / 放学时间、课程数量等)的调查及学习评价、拓展阅读推荐。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呈现不同国家(美国、中国等)学校生活的多维度对比,如校园设施、课程安排、午餐等,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学校生活的多样性,培养跨文化理解与包容意识。借助建议信等写作任务,促使学生思考如何改善自身学校生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语言知识在真实交流场景中的运用,加深对学校生活意义及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以 “学校生活对比” 为主线,从文字对比(Toby 的学校描述 )、听力与表格填写(午餐对比 )、对话交流(学校生活特别之处 )到写作实践(建议信 )、评价与拓展阅读,逐步推进。运用对比、举例、分类等手法,如在描述学校差异时用对比结构突出不同,在建议信中按 “引言 - 主体建议 - 结论” 的格式组织内容,借助图表(午餐对比表格 )、对话示例辅助信息呈现与理解。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具备基础的学校生活相关词汇(如 class, lesson, lunch 等 ),掌握简单的句子结构用于描述日常校园活动,对自身学校生活有丰富的实际体验,能进行基本的对比和交流。 【未知】对不同国家学校生活的系统性差异了解不足,在复杂比较结构(如 as...as 、数量比较的准确运用 )、国家相关词缀(-ish, -ian 等 )的灵活掌握上存在欠缺,对于建议信这类应用文体的规范撰写不熟悉,跨文化视角下深度理解和分析学校生活差异的能力有待提升。 【能知】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比较结构和国家词缀词汇描述不同学校生活差异,熟练完成建议信等应用写作,借助多样语篇深入理解跨文化校园生活,提升语言运用和文化认知水平,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对比学习、模仿写作 )来强化知识吸收。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能准确运用 as...as 、fewer/less/more 等比较结构描述不同学校在班级规模、课程安排、午餐等方面的差异。熟练掌握国家相关词缀(-ish, -ian, -ese, -n ),正确转换国家名与国籍、语言词汇并用于交流。能规范撰写建议信,清晰阐述改善学校生活的建议及理由,运用恰当的书信格式与表达。 2.学习能力:掌握对比学习、模仿写作、合作探究等学习策略,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与实践活动,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思维品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学校生活,提升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在提出改善学校生活建议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4.文化意识:深入理解中美等国家学校生活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如教育理念、饮食习惯等。尊重不同国家学校生活的独特性,树立全球视野与文化包容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运用比较结构(as...as 、fewer/less/more )描述学校生活差异。熟练掌握国家相关词缀(-ish, -ian 等 ),正确进行国家名与国籍、语言词汇的转换。理解建议信的结构与规范,能撰写清晰合理的改善学校生活建议信。 教学难点:精准区分 fewer(修饰可数名词 )与 less(修饰不可数名词 )在描述学校生活差异时的用法。深度理解不同国家学校生活差异的文化根源,并用英语清晰表达分析观点。撰写建议信时,合理组织建议内容、充分阐述理由,实现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的融合。 易错点: 比较结构误用:如 as...as 结构中形容词误用比较级(as taller as ),fewer 与 less 修饰名词时混淆(less students )。国家词缀拼写错误:如 Vietnamese 拼写遗漏字母,对特殊国家词缀转换(如 Swiss )记忆不清。建议信格式与表达不当:遗漏书信必要部分(如结束语 ),建议阐述缺乏逻辑性或理由不充分。 易忘点: 建议信的规范格式与常用表达:如开头 “I am writing to...” 、阐述建议时 “First...Second...” 等逻辑连接词的持续运用。 拓展点:深入探究其他国家(如英国、日本 )学校生活特色,对比分析与中美学校的差异及文化成因,制作文化对比海报或报告。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学生能理解 Toby 新帖及 Nancy 提问内容,掌握校园生活对比相关基础表达(如 class size、lunchtime 等词汇及简单问答句式 );激活校园生活对比旧知,产生探究中美校园差异及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学生能通过系列阅读、听力及文本补全活动,掌握新词汇、语法知识(依教材内容定,如特定词汇含义、语法结构 );提升阅读(获取信息、推理判断等 )、听力(抓取关键内容 )、文本理解与预测能力;熟悉 Toby 日记等文本的语言风格与内容逻辑。 任务一:Lead in 1.情境创设 展示 Toby 新帖:“Hey! I'm Toby, an exchange student. I just compared school lif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Are you curiou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nshine Middle School and my American alma mater Let's chat in the comments!” 并搭配中美校园场景图(阳光中学教室、美国学校教室 )。Nancy向Tobby提问“What's the difference in class size ”“Do you have the same lunchtime ” ,教师引导 Toby用简单句子回应,激活校园生活对比话题,顺畅引出本节课探究内容。 任务二:Presentation 1. Read and choose the answer.
2. Read and judge.
3. Read and learn. 4.Read and predict.
5.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6. 情境创设
Toby wrote a diary entry.
7. Complete it below with the information in Parts B1 and B2. 任务一:
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能否准确理解帖子和问题,并用简单句子回应类似话题(可随机提问学生复述 Toby 回应或模仿问答 )。 任务二: 查看学生在 Read and choose the answer、Read and judge 等活动中的答题正确率;观察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时抓取关键信息的表现;评估 Complete it below 任务的完成质量(内容准确性、语言规范性 ) 。
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情境(社交平台新帖、学生提问 )和视觉素材(中美校园图 ),营造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降低知识准入门槛,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出本节课探究主题,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以多样阅读、听力任务为载体,由浅入深(读选答案 - 读判断 - 读学习 - 读预测 - 听填空 - 文本补全 )搭建语言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接触不同形式语篇中,逐步内化新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同时为后续输出任务积累素材与语言储备 。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学生能运用所学词汇、句式,在模拟对话(Millie and Toby 话题 )、结对练习(谈论校园生活 )、问卷填写任务中,准确描述校园生活,熟练进行交流;深化对校园生活相关内容的认知,提升语言运用的流利度与准确性。 任务三:Practice 1. 情境创设
Millie and Toby are talking about what makes their school lives special.
3. Read and learn.
3.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your school life. Use the conversation below as a model.
4. Complete the survey with th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school. Sunshine Middle School has asked each student to write a suggestion letter on how to improve school. life for students. 任务三: 倾听学生结对交流时的对话,评估语言运用准确性(词汇、语法 )、流利度及内容完整性;检查问卷填写的信息准确性、语言规范性 。
设计意图 创设贴近教材主题(校园生活 )的实践情境,从模仿对话到自主交流、信息填写,让学生在 “学 - 用” 衔接中巩固知识,通过真实语言输出(谈论自身校园生活、填写问卷 ),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为后续建议信写作积累真实素材 。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学生能理解建议信写作任务(投稿小红书官号 );掌握建议信结构(通过拆解米莉信件 );尝试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撰写结构清晰、内容合理的建议信,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增强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为校园生活提建议 )的意识。学生能回顾本节课核心知识(词汇、语法、校园生活对比内容、建议信写作 )与技能(听、说、读、写 );梳理知识逻辑,深化理解,形成知识体系;反思学习过程,明确优势与不足。 任务四:Production 1. 情境创设
“Toby 鼓励大家把问卷建议整理成‘正式建议信’,投稿阳光中学小红书官号!”
2.Read and answer.
呈现米莉的建议信,开展“建议信拆解与知识解析”:让学生标注信的结构。 3. Read Millie's suggestion letter to the head teacher of Sunshine Middle School. ①Read for the structure.
②Write your article about your best friend. 任务五:Summary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The phrases we have learned. The sentences we have learned. 任务四: 检查学生标注建议信结构的准确性;评估撰写建议信时结构完整性(引言 - 主体 - 结语 )、建议合理性、语言表达规范性(词汇、语法、语气 ) 。 任务五: 观察学生总结发言时对核心知识的涵盖面、梳理清晰度;查看学生自我反思内容(如优势、不足阐述 )的合理性 。
设计意图 以真实任务(投稿建议信 )为驱动,通过拆解优秀范文(米莉信件 ),让学生明晰建议信写作要点;从知识解析到自主写作,逐步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校园生活、积极参与校园建设的责任感,实现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情感态度的融合 。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强化记忆与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培养元认知能力,为后续学习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强化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 。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完成教材中关于学校生活差异比较的词汇、语法练习题,准确填写国家名与国籍 / 语言词汇转换练习。 巩固比较结构和国家词缀基础知识,强化语言知识记忆与简单运用。 通过机械性练习,夯实课堂所学基础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核心语言点,为后续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提高题: 根据课堂所学,用英语撰写短文对比自己学校与 Toby 美国学校在两个不同方面的差异,运用正确的比较结构和国家相关词汇。 提升学生在语篇中运用比较结构和国家词缀词汇的能力,锻炼语言组织与逻辑表达。 将基础语言知识融入语篇写作,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连贯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学校生活差异的理解。
拓展题: 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如澳大利亚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学校生活特色,制作英文海报。 培养学生跨文化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文化意识与全球视野。 通过项目式学习,整合语言知识与文化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策略运用能力,强化文化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学反思
亮点:本次教学以项目式学习(Project - based Learning,简称 PBL )理念为指引,围绕校园生活主题,构建了从情境引入到实践产出的完整语言运用链。在任务推进中,充分依托教材内容,如借助 Toby 交流帖、米莉建议信等文本,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同时,融入跨文化视角,通过中美校园生活对比激活话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差异、表达观点中,自然运用英语开展交流,强化跨文化理解与语言输出能力,让英语学习跳出单纯语言知识传授,走向真实语境下的综合素养培育。 不足:在任务三 “Practice” 环节,小组结对练习 “谈论校园生活” 时,出现部分学生语言储备不足、交流停留在简单词汇堆叠的情况。反思发现,虽提供了对话示例,但对基础薄弱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支持不足,未提前预设分层提示(如补充更多替换表达、情境化词汇卡片 ),导致互动质量参差不齐。此外,任务四 “Production” 中建议信写作,对 “正式语气、礼貌表达” 的指导深度欠缺,部分学生信件语言偏口语化,未精准体现建议信文体特征。 改进:后续教学中,针对语言实践任务(如结对交流 ),提前准备分层语言资源包: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 “核心词汇 + 常用句式模板” 卡片(如谈论校园设施可备 “Our school has... It’s really helpful for... ” );为中等水平学生设计 “拓展表达清单”(补充同义替换、复杂句式 );为高阶学生布置 “创意表达挑战”(如用比喻、对比修辞描述校园 )。通过分层支持,让不同能力学生都能在互动中有效输出,提升课堂参与获得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