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修V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并能说出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解决措施。2.理解世界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造成的直接危害,理解环境污染问题增加了哪些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3.学会分析导致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人为因素。【重难难点】1.重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2.难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1.图文结合、仔细认真阅读课文,双色笔标注重难点和疑点知识。2.仔细阅读学习目标、独立完成预习案(40分钟完成)。3.通过预习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教材助读】1.阅读教材23-24页“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的原因。(2)土壤侵蚀的概念和危害。(3)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危害。2.阅读教材24-28页“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的危害。(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臭氧层耗竭的主要原因和危害。(4)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和危害。3.阅读教材28-29页“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内容,回答:请以大都市建设、采掘地下矿产资源、山区工程建设、大型水库建设为例,阐述其引发的灾害和产生的原因。【预习自测】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作用严重,使得红土地区放眼望去一片红色,故称为“红色荒漠”。据此回答1-2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环境污染()2.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A.产生新的环境,不易引发自然灾害B.使生态系统走入良性循环轨道上来C.使环境更稳定,不易引发自然灾害D.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3.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12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893起,造成124人死亡、51人失踪、9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有7起。与去年同期相比,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增加59.1%。地质灾害巨大的原因是①城镇建设②修建道路③乱垦滥伐④进入地质活跃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案【质疑探究】探究一:图解生态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度和成灾强度。探究二:图解土壤侵蚀的原因和危害。探究三:图解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影响。【我的收获】课后训练案内蒙古西部地区盛产发菜,被称为“发菜之乡”。但近年来,国务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及地方政府多次联合发出通告,在内蒙古草原上禁挖发菜。据此回答1-2题。()1.禁挖发菜的原因是A.发菜稀少,保护珍稀植物B.保护植被,防治土地荒漠化C.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D.食用发菜,有害身体健康()2.内蒙古高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最不可取的是A.开发东部丰富的煤炭资源B.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C.植树种草,保护生态D.扩大牧场载畜量,提高牧民收入例题9.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3-4题。()3.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4.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