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修V2.1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的主要特征。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3.学会综合分析并说明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重难难点】1.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2.四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1.图文结合、仔细认真阅读课文,双色笔标注重难点和疑点知识。2.自习阅读学习目标、独立完成预习案(40分钟完成)。3.通过预习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教材助读】一.分析我国的干旱灾害。1、特征;2、形成原因:3、危害:二.我国的洪涝灾害:1、形成原因:2、分布特点:三、影响我国的寒潮1、概念:2、多发季节:3、原地:4、路径:5、危害:四、影响我国的台风1、原地:2、构造:3、多发季节:4、路径:5、危害:【预习自测】:1.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A.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C.东南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案【质疑探究】探究一:讨论: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探究二:读图观察: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有何特征?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小结:课后训练案一、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主要灾害类型和灾害多发的原因。二.比较说明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我的收获】选修V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的主要特征。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3.学会综合分析并说明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重难难点】1.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2.四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1.图文结合、仔细认真阅读课文,双色笔标注重难点和疑点知识。2.自习阅读学习目标、独立完成预习案(40分钟完成)。3.通过预习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教材助读】一.阅读课本43页图文资料“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思考以下问题:1.分析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2.强冷空气的源地在哪里 移动方向如何?3.指图中说出入侵我国的三条寒潮路线。4.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二.影响我国的台风:1、什么是台风:2、能量主要来源:3、构造:4、发生季节:5、路径:6、影响:【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案【质疑探究】探究一:阅读教材44页材料“寒潮危害我国一例”和45页材料“‘白灾’和‘黑灾’”,思考我国各地区寒潮带来的灾害有何不同 探究二:寒潮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难道寒潮对人类就没有有利的影响吗?探究三:阅读表格“1951—1990年我国各地区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次数”,分析问题: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寒潮912701098884强冷空气活动230320259201184合计3215903682892681.哪一个地区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次数最多 2.地形对冷空气活动有什么影响 探究四:阅读台风构造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1)台风由哪部分组成 (2)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3)海上船只遇到台风时,是否可进台风眼里避难 课后训练案一: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二: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图①影响我国的台风形成源地在哪里 移动方向如何?②读图说出: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有几条?移动规律如何?③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④历史上台风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次完全相同的路径,你能说出影响台风路径改变的因素吗?三、①台风能带来哪些灾害 ②怎样辨证地看待台风灾害 ③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有什么变化趋势 【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1 学案 湘教版选修5 .doc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2 学案 湘教版选修5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