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坐井观天》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井、观”等生字,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等词语的含义。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对话时的不同语气。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坐井观天”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全面、客观看待事物的思维能力,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读写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读好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理解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天空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天空中白云飘荡、鸟儿飞翔、日出日落等美丽景象,引导学生仔细观看。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天空美不美呀 那你们觉得天空有多大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3.教师接着说:“今天,有一只小动物也和我们一样在讨论天空的大小,不过它的看法和大家可能不太一样,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只小动物,看看它是谁吧!”此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口井,然后在井里画一只青蛙,引出课题《坐井观天》,并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天空的视频,营造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先谈谈对天空大小的看法,为后文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形成对比,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提出初读要求: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读。带拼音认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读准字音。去拼音认读:去掉生字词的拼音,让学生再次认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认读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词语分类认读:将生字词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如动词、名词等,让学生有规律地认读,加深记忆。4.教师重点讲解易错字和难写字。“井”:采用象形字的方法进行讲解,展示“井”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其字形的由来。强调书写时要注意横画的长短和间距,中间一竖要写直。“观”:分析字形结构,左边是"又”,右边是"见",表示用眼睛看的意思。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注意左右结构 的比例和笔画的顺序。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书写,边写边强调书写要点,学生跟着书空。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5.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说话,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例如,用“井”组词“水井、井口”,并让学生用“水井”说一句话,如“村子里有一口古老的水井”。设计意图:明确初读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朗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认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认读效果。重点讲解易错字和难写字,采用象形字、分析字形结构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字形。让学生用生字组词、说话,能够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中有哪两个主人公 它们在争论什么 2.音频播放结束后,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述:"课文中的两个主人公是青蛙和小鸟,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句子和想法。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5.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6.引导学生对比青蛙和小鸟的观点,提问:“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设计意图:通过听朗读音频,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有针对性地思考,提高阅读效率。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对比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四、课堂小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生字词、课文的主人公以及它们争论的话题。2.表扬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认真书写生字,多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一行,要求书写规范、工整。2.朗读课文,读给家长听,并和家长交流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快速认读,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2.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的优点和不足。3.提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为什么它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字词和朗读课文,巩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再次提出青蛙和小鸟不同观点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导入新课。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1-3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是怎么相遇的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回答:“有一天, 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在井里,小鸟在井沿上,它们俩碰上了。”教师讲解“井沿”的意思,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青蛙的话要读出自信、固执的语气,小鸟的话要读出友好、诚恳的语气。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练习朗读,最后指名学生进行展示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解”井沿”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对话,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不同性格特点,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学习第4-6自然段学生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分析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青蛙整天坐在井里,它的视野受到井口的限制,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所以它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它看到的天空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它认为天很大。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蛙在井里看天和小鸟在天空中看天的不同视角,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再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对话,要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和小鸟的耐心劝说。可以采用男女对读、小组竞赛读等方式,增加朗读的趣味性。设计意图:通过默读思考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视角,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青蛙和小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多样化的朗读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3.学习第7-8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思考:青蛙相信小鸟的话了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 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分析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什么不同。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它觉得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小鸟在说大话;小鸟的“笑”是善意的笑,它觉得青蛙因为坐在井里而见识有限,很想帮助青蛙。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次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对话,要读出青蛙的固执和小鸟的真诚。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青蛙和小鸟的“笑”,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它们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三、深入探究,领悟寓意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青蛙如果一直坐在井里,它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2.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坐井观天”的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样,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局限于自己的小范围,要 像小鸟一样,站得高,看得远,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青蛙这样“坐井观天”的人或事。例如,有的同学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有的地方只注重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等。4.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做一个眼界开阔、善于学习的人,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不要做坐井观天的青蛙。”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和全班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四、拓展延伸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 2.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情景写下来,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情景并进行写作和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课堂小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青蛙和小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坐井观天”的寓意以及拓展延伸的内容。2.表扬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积极表现和精彩发言,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六、布置作业1.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2.阅读一篇与”眼界开阔”相关的文章,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