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素养目标1.会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会说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重点勾股定理的由来.【自主预习】1.你身边哪些物体或场景中藏有直角三角形 至少举出两例,并描述出它们的“直角边”和“斜边”.2.用直尺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再用直尺测量斜边长度.思考:①测得的斜边大约是多少厘米 ②计算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32+42),再和斜边的平方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米和8米,斜边应该是多少米 1.已知△ABC的∠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B=90°,则有关系式 ( )A.a2+b2=c2 B.a2+c2=b2C.a2-b2=c2 D.b2+c2=a2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长为 ( )A.5 B.12 C.13 D.17【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阅读课本本课时“思考·交流”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图1-2左侧图形中,设正方形A,B,C的边长分别为a,b,c,则a= ,b= ,正方形A和B的面积都是 ,正方形C的面积为 ,则a2+b2= ,c2= ,则a2+b2 c2. 2.其余三个图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否符合问题1中的规律 3.由问题1和问题2可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 的平方. 1.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为24,斜边为25,则另一条直角边为 ( )A.4 B.6 C.7 D.102.在Rt△ABC中,已知其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且满足(a-5)2+|b-12|=0,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知识点二: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阅读课本本课时“尝试·思考”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图1-1中的三角形为 三角形. 2.利用勾股定理计算钢索的长为 米. 3.如图,这是一棵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的面积分别为5,3,则最大正方形C的面积是 ( )A.15 B.13 C.11 D.8利用等积法和勾股定理巧解三角形问题例 如图,在△ABC中,∠ACB=90°,AB=5 cm,BC=3 cm,CD⊥AB于点D,求CD的长.变式训练如图,在Rt△ABC中,∠ACB=90°,BC=12,AC=16,CD⊥AB于点D.求CD的长.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预学思考1.直角三角板:两条短边是直角边,较长的边是斜边.楼梯台阶:台阶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为直角边,台阶斜面为斜边.2.①5 cm.②与斜边的平方相等.3.10米.自学检测1.B 2.C【合作探究】知识生成知识点一1.3;3;9;18;18;18;=2.符合.3.平方和;斜边对点训练1.C 2.13知识点二1.直角 2.10对点训练3.D题型精讲例 解:因为△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B=5 cm,BC=3 cm,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52-32=42,所以AC=4 cm.又因为S△ABC=AB·CD=AC·BC,所以CD===(cm),故CD的长是 cm.变式训练 解:因为在Rt△ABC中,∠ACB=90°,BC=12,AC=16,所以AB2=BC2+AC2,所以AB=20.因为CD⊥AB于点D,所以CD===9.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