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9张PPT)南亚与印度教 学 目 标聚焦考点 考向分析1.掌握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学会分析南亚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2.认识南亚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3.理解印度的人口问题,掌握印度的工农业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1.结合气候因素分析南亚季风气候特点、成因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2.结合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印度的农业问题。3.结合工业区位因素考查印度新兴工业的区位条件,如班加罗尔的区位条件。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全国卷)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位置和范围01一、南亚1、位置范围70 E80 E90 E10 N30 N(1)、海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南部, 以南, 以北,西临 ,东临 。喜马拉雅山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2)、经纬度位置:70 E~90 E10 N~30 N大部分位于热带一、南亚【读图指南】 在图中找出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西高止山脉、东高止山脉、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南亚七国名称及克什米尔地区。 描绘:70°E、80°E、90°E经线,30°N纬线,北回归线,赤道。1、位置范围一、南亚1、位置范围(3)、范围:范围: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陆岛)马尔代夫群岛(珊瑚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拉克沙群岛等内陆国:临海国:岛 国:与中国接壤: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印度人口过亿的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类国家喜马拉雅山印度半岛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一、南亚1、位置范围(4)、板块位置: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地震南亚的板块构造位置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有两个作用的“结点”区域“结点”区域是板块之间受力最强的地区,引发地震的概率相对较高一是位于帕米尔高原二是位于阿萨姆地区( 我国云南、西藏和缅甸交界地区自然环境特征02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全国卷)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一、南亚2、自然特征----地形①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南坡一部分,北高南低,地势起伏大②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③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低矮)西高止山东高止山三大地形区思考1:描述南亚的地形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试解释成因。西部略高,东部略低由西向东倾斜一、南亚2、自然特征----地形地势:北部地表崎岖,起伏大;中部地形平坦;包括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喜马拉雅山南麓喜马拉雅山北麓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全国卷)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 ℃);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 北部为:高原山地气候西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三大气候类型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 印度洋亚洲赤道北回归线印度洋亚洲赤道北回归线冬季风夏季风6-9月,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降水丰富,为雨季。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亚欧大陆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南亚地区偏转成东北风,为旱季。旱季分冻季和热季,凉季为每年10月-次年2月,热季为3-5月。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问题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次年5月)(10-2月凉季,3-5月热季)雨季(6-9月)【问题3】孟买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的原因?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难以形成降水;降水少,天气晴朗,对太阳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问题2】描述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 【问题4】读图,描述印度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均;北部由西向东增多;南部由西向东减少(沿海多,内陆少)①描述印度降水分布特点②读图,分别说出印度降水丰富区、较少区、稀少区。丰富区:德干高原东西沿海、东北部及喜马拉雅山南麓;较少区:德干高原大部分地区;稀少区:西北部印度河流域。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 【问题5】分析西高止山西侧降水较东侧多的原因?德干高原降水西多东少原因夏季的西南季风来自海洋,水汽充足,遇到西高止山脉,为迎风坡,抬升作用强烈,降水多。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德干高原位于背风坡,较为干燥德干高原东、西两侧有比较高峻的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水汽的进入,因此德干高原降水偏少。【问题6】分析德干高原降水较少的原因?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差异:德干高原降水由西到东逐渐减少(沿海和迎风坡多);植被依次为(西侧雨林、中部草原、东侧季雨林)【问题7】“三怪”:热带季风气候区却出现热带草原景观?成因(水少的原因):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东、西两侧有比较高峻的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水汽的进入。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高原地形平坦,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小。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问题8】“一怪”:南亚热带季风的范围分布纬度偏高。可达30°N,甚至更高纬度?北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阻挡冷空气的入侵,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二怪”:南亚热带季风分三季:6—9月为雨季;10—次年2月为凉季;3—5月为热季。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历史上一年内降水最多的地方:1860年8月——1861年7月间曾下22987毫米的雨量。历史上单月内降雨量最多的地方:1861年7月一个月内曾下了9299.96毫米的雨量。1995年6月16日一天内的降雨量就达1563毫米成因:宽广的漏斗状谷地向南敞开暖湿的西南季风,经过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进入谷地时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夏秋季节,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形成丰富的降水。乞拉朋齐【问题9】南亚东北部年降水量多(世界雨极)的成因?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问题10】南亚西北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纬度低,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入侵气温高;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夏季西南季风受地形影响,水汽无法到达,降水少;河谷地势低平,水汽难以冷凝;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土地沙化。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问题11】南亚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季风具有不稳定性西南季风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异常年份来得晚去的早来得早去的晚雨期短降水少雨期长降水多旱灾水灾农业歉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雨季播种、旱季收获)不利: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治理措施:修建水利工程(雨季排涝,旱季灌溉)和贮水池一、南亚2、自然特征----气候冬季逆时针方向亚洲高压东北季风索马里暖流夏季顺时针方向西南季风亚洲低压索马里寒流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问题12】南亚季风气候对洋流的影响?一、南亚2、自然特征----河流印度河:源地--西藏自治区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地--喜马拉雅山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雅鲁藏布江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思考:恒河的水文特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三大河流一、南亚2、自然特征----河流【问题13】结合地形、气候,分析印度河与恒河的水文特征的异同?印度河恒河相同点: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主要在夏季;无结冰期不同点:印度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春汛和夏汛),恒河主要靠降雨补给(夏汛);印度河径流总量较小,恒河径流总量较大;印度河含沙量大,恒河含沙量较小。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上端,春季有大量的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只有一小段位于冰川地区,春季恒河流域降水少,雪山融水不足以形成汛期,而且恒河从发源地流出后进入地形平坦区域流速放缓,春汛很少发生。【探究】同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为什么印度河有春汛而恒河没有?一、南亚2、自然特征----河流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思考14】恒河三角洲为何能成为世界最大三角洲?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上中游地势高,落差大,流速快,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强;河口地势低平,且受海水顶托,流速慢,泥沙沉积;河口地势低平区面积广大。形成历史悠久一、南亚2、自然特征----河流【思考15】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水灾频繁的原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夏秋多飓风;地势低平,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汛期水量大;喇叭口形海湾,外宽内债,海水顶托不利于洪水入海;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作用减弱,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使河床抬升;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水利设施不完善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全国卷)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水网密集,水量丰富,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知识梳理南亚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大部分在10°N~30 °N之间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地形位置范围北部: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河流印度河:源自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的重要灌溉水源恒河:源自喜马拉雅山区、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恒河三角洲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每年6—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其中3月至5月气候干热热带沙漠气候:塔尔沙漠全年干旱农业生产与气候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强——涝灾,西南季风弱——旱灾人文地理特征03一、南亚3、人文特征1、人口南亚是世界人口最为稠密地区,总人口超过15亿。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均超过1亿。以白色人种为主。读右图,说出南亚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少;平原地区人口多,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少。二、印度印度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人口过多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重。1、人口二、印度2、农业南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黄麻、棉花等,其中恒河三角洲地区生产黄麻。印度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国,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二、印度2、农业有利条件:①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②地形区主要为恒河平原河和德干高原,地势平坦;③恒河平原为冲积平原,德干高原以火山土壤为主,土壤肥沃;④耕地面积广阔,亚洲第一;⑤发展农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并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⑥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消费需求大。不利条件:①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加之地势平坦,多旱涝灾害,②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人均产量不足。结合材料,根据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二、印度2、农业水稻 小麦分布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原因 水稻需要较多的水,平原地形,降水充足 耐旱能力较强。地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降水较少,日照充足小麦水稻二、印度2、农业种类 棉花 茶 黄麻分布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低山坡上 恒河三角洲原因 降水少,光照强,热量充足,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水源充足。 坡地排水好,气候湿润,雨水充足,酸性土壤 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棉花黄麻茶叶农 业问题探究1:印度国土面积比中国少,但是耕地面积却比中国多,原因是什么?印度地形以平原、地势较平坦的高原为主,耕地比重大;中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面积大。问题探究2:南亚(印度)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发展条件水稻种植业:劳动密集型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有利条件:①自然条件: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灌溉水源充足。②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不利条件: 季风的不稳定性: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② 农业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印度是世界上传统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之一,其中在恒河平原的不少地方,有深水稻种植。深水稻生长在 1~6 米深的水中,通常不会超过 8 米,最浅的约为50cm,茎可长达5~6米。生长的主要条件取决于水位、光照和土壤三大因素。有强烈的光敏感,在一定的水深和光照条件下开花,种子容易脱落,种子在光照和水深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其休眠期可长达数周。稻田可同时养鱼,其修长的茎能为鱼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脱落的谷粒和稻叶也是鱼喜爱的食物。同时深水稻种植还有一定的净化水体和防洪作用。思考:深水稻的单产比一般水稻低,但为什么恒河平原仍种植深水稻?问题探究3:印度的深水稻种植①恒河地势平坦低洼,雨季雨量充沛,易发洪涝,平原地区积水深;②粮食压力大,种植深水稻可降低洪涝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保证粮食生产安全;③深水稻田养鱼,利于食品供应的多样化二、印度【探究】印度的粮食危机据2021年全球饥饿指数(GHI)排名显示:印度在116个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101位,比朝鲜、苏丹、马里等国家排名还靠后,属“重度饥饿”。是世界上饥饿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思考:印度产生粮食危机的原因?应如何解决?原因: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农业科技水平低,单产低;水旱灾害频发,产量不稳。解决方法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兴修水利;合理、科学使用化肥农药。二、印度3、工业资源:矿产资源以铁、锰、煤等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其中:铁矿绝大多数为中等品位和高品位,铝土储量和煤炭产量居世界前列;铜矿、磷酸盐、石油、石膏、铀等矿藏。黄麻、茶叶产量巨大;利用热带自然优势,生产热带经济作物(芒果、香蕉、甘蔗、莲藕、棉花、天然橡胶等)。二、印度3、工业印度工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独立前:殖民统治时——采矿业、纺织业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完整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软件产业占世界20%,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二、印度3、工业钢铁工业中心中心城市:加尔各答分布地区: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区位条件:东北部煤、铁、锰丰富,且矿区临近、配合好。二、印度3、工业麻纺工业中心中心城市:加尔各答分布地区: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区位条件:地处黄麻产区,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市场广阔。二、印度3、工业棉纺工业中心中心城市:孟买分布地区:德干高原西北部区位条件:靠近棉花产区,同时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市场广阔。二、印度3、工业高新技术中心中心城市:班加罗尔分布地区:德干高原南部区位条件: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优美、高速交通便利二、印度3、工业印度软件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政府支持,信息技术发展早高校云集,人力资源丰富,高素质人才数量多英语普及基础设施完善开放性:硅谷有50%的工程师是印度人,且非常团结,在硅谷时间长二、印度4、文化泰姬陵印度人用餐二、印度4、文化“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二、印度4、文化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有三亿多头,约占世界的1/5。圣牛养老院风俗:奉“牛”为“圣兽”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全国卷)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微区域-东方海上十字路口-斯里兰卡1.简述斯里兰卡岛河流的流向特征并说明原因。从岛屿中心向四周流入海洋。这是由于斯里兰卡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但全年降水都较多,分析该国11月一次年4月降水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原因。11月一次年4月降水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原因是此时东北季风越过广阔的洋面,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水。3.说明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中北部,一边是马六甲海峡,另一边是波斯湾、亚丁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贸易航线,是东西方海运的必经之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微区域-中巴经济走廊1.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2.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3.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来源地:河流上游 (河源区)山地(高原) ;时段及类型:4一6月,积雪融水;7一9月,降水、冰川融水;10月一次年3月,地下水乙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印度河中下游下渗量大;灌溉水源不足。建设港口,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建设公路、铁路,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形成水陆联运通道等微区域-中巴经济走廊4.说明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5.说明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