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4.《科技力量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4.《科技力量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科技力量大》
主备人 XXX 备课时间 8.6 授课时间
1.课时内容分析
第二单元“学科学 爱科学”,是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其价值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的核心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思维,能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基础。其次是构建完整科学教育链条,本单元包含“科技力量大”“走近科学家”“从小爱科学”三课,形成“生活体验—精神引领—实践落地”的逻辑闭环,“科技力量大”通过古今生活对比、身边科技实例,让学生感受科技对生活与国家发展的影响;“走近科学家”以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真实事迹为载体,传递严谨求实、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从小爱科学”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小实验、小发明),将对科学的热爱转化为行动。最后是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跨越,不再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情境体验、榜样感召、实践探究,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让科学精神融入日常。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感知科技对生活的具体影响:引导学生识别冰箱、导航、智能手表等常见科技产品,理解其在居家、通讯、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实际作用,如冰箱延长食物保鲜期、导航优化出行路线等,进而认识到科技让生活更便捷、舒适。
2.学习目标确定
1.感知科技对生活的具体影响:引导学生识别冰箱、导航、智能手表等常见科技产品,理解其在居家、通讯、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实际作用,如冰箱延长食物保鲜期、导航优化出行路线等,进而认识到科技让生活更便捷、舒适。 2.理解科技对观念的改变:通过对比古代对自然现象的神话解释(如雷公电母)与现代科学原理(如雷电的形成),结合哥白尼日心说等案例,帮助学生明白科技如何用科学知识替代愚昧认知,推动人们观念向理性转变。 3.认识科技对国力的提升作用: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航空母舰等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在国防、经济、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与贡献,感知科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科技对生活的具体影响:引导学生识别冰箱、导航、智能手表等常见科技产品,理解其在居家、通讯、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实际作用,如冰箱延长食物保鲜期、导航优化出行路线等,进而认识到科技让生活更便捷、舒适。 教学难点: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科技的价值,培养从生活中发现科学、运用科学的习惯。
4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早上你们是被什么叫醒的呀?上学是怎么来的呢?中午吃饭是怎么解决的呢?” 2.教师总结:“同学们提到的闹钟、汽车、电饭煲等,都是科技产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科技的强大力量,看看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思想上以及国家发展中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板书课题:科技力量大) (二)探究新知 1.科技改变生活 (1)展示图片:课件中冰箱、导航的图片,以及智能手表、电动汽车、点读笔、校园一卡通、计算器、电话手表、智能电视等图片。 (2)小组讨论:“这些科技产品在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3)活动体验:“我的一天与科技”。 (4)教师拓展: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多科技产品,如日常居家类的智能门锁,移动通讯与信息类的智能手机,健康与医疗类的电子体温计,出行与交通类的高铁,教育与学习类的学习平板等,它们都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舒适。 2.科技改变观念 (1)情景导入: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片段,引出 “爱科学” 小组与孙悟空关于雷声和闪电的对话。 (2)教师讲解:古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研究手段,人们无法理解自然现象,便产生了一些神话传说。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用科学知识解释了这些现象,改变了原来的观念。 (3)举例拓展:介绍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地心说的故事,以及青霉素的发现改变人们对炎症的认识等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科技如何改变观念。 3.科技提升国力 教师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服务,已在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应用;我国已有 3 艘航空母舰,体现了我国造船和舰载机技术的发展。 教师总结:科技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三)课堂总结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科技改变生活,让生活更便捷舒适;科技改变观念,用科学知识打破误解;科技提升国力,彰显国家实力。 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从此爱科学、学科学,未来用智慧和双手创造更多科技奇迹,让生活更美好,为祖国添力量。”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 “科技” 一词。 小组讨论:“这些科技产品在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如冰箱能让食物保存更长时间,导航让出行更方便等。 学生根据工作表,记录自己一天中使用的科技产品,并在小组内分享这些产品带来的便利。之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级展示。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别扮演 “爱科学” 小组和孙悟空,重现对话场景。 小组讨论:“为什么古代的人们会认为雷声和闪电是雷公电母造成的?现在我们知道科学的解释是什么?” 学生观看展示图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航空母舰、“嫦娥六号”、“奋斗号” 等的图片。 小组合作:“我为祖国高新技术代言”。每个小组选择一项我国的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航天育种、新能源汽车等),讨论其用途、创新和贡献,撰写代言词并在班级展示。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通过谈话引出本课的主题。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到生活中还有很多科技产品。 通过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片段,引出 “爱科学” 小组与孙悟空关于雷声和闪电的对话。 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我国航天取得成就。
5.板书设计
4.科技力量大 科技改变生活:便利、舒适(冰箱、导航、智能手表……) 科技改变观念:科学解释自然现象(雷声闪电、日心说……) 科技提升国力:北斗、航母、航天……(国防、经济、农业……)
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思考:这些科技产品在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7.教学反思与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