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3.《安全记心上》主备人 XXX 备课时间 8.18 授课时间1.课时内容分析本课聚焦 “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和 “‘119’的警示”,分别从防溺水和防火灾两方面,围绕安全隐患识别、预防方法、自救求救技能展开,是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核心内容,助力学生筑牢安全防线。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掌握防溺水、防火灾的安全知识与技能,识别溺水、火灾隐患。2.学习目标确定(一)政治认同:感受国家、社会对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的重视,认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对社会安全保障的信任。 (二)道德素养:养成珍视生命、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自觉规避危险的道德品质,提升社会责任感。 (三)法治观念:了解与防溺水、防火灾相关的安全规范,树立依法保障自身安全的观念。 (四)健全人格: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培养冷静、理性、负责的人格特质,提升应对危险的心理素质。 (五)责任意识:明晰预防溺水、火灾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主动传播安全知识、践行安全行为。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防溺水、防火灾的安全知识与技能,识别溺水、火灾隐患。 教学难点:在实际危险情境中,准确运用防溺水、防火灾的自救求救方法,保持冷静理性。4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一段溺水、火灾事故的新闻简讯视频,提问:“这些事故多可怕!我们咋避免?” 引出 “不让溺水悲剧发生和‘119’的警示” 主题,导入新课。 活动一: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1. 新知讲解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 “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图文(陌生水域游泳、贸然下水营救的危险 )及相关链接案例,讲解:“溺水危害大,这些行为不能做。” 提问:“你知道哪些防溺水安全常识?” 2.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发放 “安全隐患排查卡”,呈现教材及拓展的溺水场景(如喷泉玩水、无家长陪同游泳 ),让学生分组查找 “安全隐患” 并说明危害,全班交流。 3. 新知讲解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正规游泳场所要求、游泳安全知识图文(热身、适应水温 ),讲解:“去正规场所,做好准备,能降低溺水风险。” 提问:“游泳前要做哪些安全准备?” 4.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防溺水要远离危险水域,去正规场所!遇到溺水别贸然行动!接着学火灾防范!” 活动二:“119” 的警示 1. 新知讲解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 “‘119’的警示” 图文(生活火灾隐患 ),播放火灾隐患动画,讲解:“生活中火灾隐患多,要警惕。” 提问:“你家或身边有哪些火灾隐患?” 2.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发放 “安全隐患排查卡”,呈现教材及拓展的火灾场景(如违规用电、玩火 ),让学生分组查找 “安全隐患” 并提出整改建议,全班交流。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 新知讲解(7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火灾自救求救方法图文(湿毛巾捂鼻、发求救信号 )及拨打 “119” 要点,讲解:“掌握这些技能,能在火灾中保护自己。” 提问:“火灾发生时,你会咋自救求救?”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 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火灾防范要警惕隐患,掌握自救求救方法!安全知识护我们平安,要牢记!” 观察图文,分享防溺水知识,初步梳理防溺水要点。 分组合作,辨析溺水隐患,深化对防溺水知识的理解。 结合生活,分享游泳安全准备事项,掌握科学游泳要点。 跟随总结,为学习 “‘119’的警示” 做铺垫。 回忆并分享火灾隐患,初步认识火灾风险。 分组合作,分析火灾隐患,强化对火灾防范的应用能力。 思考并交流自救求救方式,深化对火灾应对的理解。 跟随总结,强化火灾防范意识,明确行动方向。 借教材案例与生活分享,让学生直观认识溺水风险,建立防溺水认知基础。 通过场景辨析,强化学生对溺水隐患的识别能力,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借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正规游泳要求和安全准备,规范游泳行为。 归纳防溺水知识,自然衔接火灾防范教学。 借教材与动画,让学生直观掌握火灾隐患类型,建立基础认知。 通过场景分析,让学生掌握火灾隐患识别与应对方法,提升实践能力。 借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火灾自救求救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系统归纳火灾防范规则与技能,强化学生安全责任意识。5.板书设计13.安全记心上 —— 不让溺水悲剧发生和 “119” 的警示 不让溺水:远离危险水域;正规场所 + 科学准备;科学施救 “119” 警示:识别火灾隐患;掌握自救求救技能;及时报警 行动:学知识,防风险,保安全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制作 “防溺水、防火灾安全手抄报”,向家人朋友宣传安全知识。周末和家人开展 “家庭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查溺水、火灾隐患,记录并整改。7.教学反思与改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