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比热容(26页)2025-2026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 比热容(26页)2025-2026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3节 比热容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通过探究实验掌握控制变量法,了解转换法的应用。
3.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4.会进行简单的吸热、放热计算。
知识点一:比热容
(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时间一样长吗?为什么?
(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同种物质的质量越大、温度升得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不同的物质,也是如此吗?例如水和食用油,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不一样长;所需要的热量不一样多。
不一样多。
思考
食用油、水、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温度计、烧杯、托盘天平、砝码、秒表
实验器材
加热相同质量的食用油和水,每隔2分钟测量并记录它们的温度。
实验器材
控制变量法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时间/min 0 2 4 6 8 10
食用油的温度/℃ 20 29 43 55 66 74
水的温度/℃ 20 28 35 43 48 54
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食用油多。
油温升高了26℃,加热时间4分钟
水温升高了26℃,加热时间8分钟
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转换法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质量和初温相等的油和水加热相同时间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但____升高的温度更高。
  如果把质量和初温相等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则____所需的时间更长。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吸收的热量更多。
  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不同
分析归纳
大量实验表明,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
怎样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
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与它的质量(m)和升高的温度( t)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 c 表示。
1.定义:
2.定义式:c=
(符号 c 表示比热容)
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单位:
比热容
4.物理意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或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水的比热容是 c 水= 4.2×103 J/(kg · ℃)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c/[J/(kg·℃)] 物质 比热容
c/[J/(kg·℃)]
水 4.2×103 铝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约0.84×103
煤油 约2.1×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蓖麻油 1.8×103 水银 0.14×103
沙子 约0.92×103 铅 0.13×103
比热容是反应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判断下列几种关于比热容认知的正误。
(1)1 kg沙石,温度升高1 ℃,大概要吸收920 J的热量。
(2)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3)同一种物质,比热容是相同的。
(4)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正确
错误,冰的比热容比蓖麻油的比热容大
错误,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正确,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为什么在同样的太阳照射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变化如此不同呢?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因此白天海水温度低,沙子温度高。
火焰山,是吐鲁番最热的地方,其表面温度最高曾达到八十多摄氏度。但一到晚上气温一下子就降到二十多摄氏度。
火焰山的温度计
沙子的比热容较小,在吸放热时,温度变化较大。故而白天与晚上温差较大。
这是为什么呢?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用水作为输送热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产生活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用水作为介质效果好。
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知识点二:热量的计算
根据比热容公式
1.物体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2.物体温度降低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t0 表示物体原来的初温度,t 表示物体的末温度。
c=
Q吸=cmΔt=cm (t-t0)
Q放=cmΔt=cm (t0-t)
3.各物理量单位的选择
根据公式 Q=cm (t-t0) = cmΔt
m 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
Δt 表示改变的温度,单位:
c 表示物质比热容,单位: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
kg

J/(kg·℃)
J
某家用电热水器(如图)水箱内盛有50kg水。已知水的初温为 20℃,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升高到60℃,这个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分析:
水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吸=cm(t-t0),我们应首先从比热容表格中查出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用水的初温和末温算出水升高的温度t-t0,即可求出电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
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
=4.2×103 J/(kg·℃)×50kg×(60℃-20℃)
=8.4×106J
反思:
在进行吸热或放热计算时,要注意区分初温t0、末温t、升高或降低的温度Δt,防止计算时数值代入错误
4.热平衡
(1)概念: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若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
(2)热平衡方程:Q吸 = Q放
比热容
热量的计算
定义: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J/( kg ℃)
物理意义: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比热容
比热容的应用
Q吸=cm(t-t0)
Q放=cm(t0-t)
比热容的定义式:c=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作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C
2.为了比较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性能,用如图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要保证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
B.实验中,若升高的温度相同,则加热时间长
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C.实验中,若加热时间相同,则温度升高较多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D.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液体升高的温度比较
B
3.使20 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2.1×103 J/(kg·℃)]
解:m冰=20 g=20×10-3 kg,Δt冰=0℃-(-10℃)=10℃,冰吸收的热量:
Q吸=c冰m冰Δt冰=2.1×103 J/(kg·℃)×20×10-3 kg×10℃=420 J;
由题知,冰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由水降温放热提供,即
Q吸=Q放=c水m水Δt水,Δt水=5℃-0℃=5℃,
需要水的质量
m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