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第 2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备人 XXX 备课时间 2025年8月 授课时间1.课时内容分析本课题设置三个话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一个话题:“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指出权利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第二个话题:“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意义,强调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理念。 第三个话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 这三个板块在逻辑上层层递进: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本课学习第二个话题。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 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与内容,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学习目标确定1.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2.增强自觉履行公民法律义务的意识。 3.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认真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难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师:对,劳动、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哪些基本义务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就业权和取得报酬权。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权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参加社会劳动的公民有权根据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报酬。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文化活动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自由、文艺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生1:劳动、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通过法条内容发现引出本节课内容。 任务一: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 1.阅读第35页第一段正文,思考: (1)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哪三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了哪三个方面? 师:宪法具体规定了公民哪些基本义务呢?我们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看看。咱们小组开火车读读有关的条文。 3.完成第35页“活动园”的练习 4.看动画故事:孙园一家 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5.观看有关纳税的“相关链接” (教材第36页的“相关链接”) 生1: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生2: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义务。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 生1:孙园爸爸做得对,饭店工作人员做得不对,因为依法纳税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生2: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告诉饭店工作人员“依法纳税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然后坚持要开发票。 认识公民的义务,知道公民义务和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 懂得我们每个人都享有权利,同时也需要承担义务。 通过了解孙园爸爸在饭店结帐时坚持开发票的故事,懂得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明白不履行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提醒学生遵守法律。自觉履行义务。任务二: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1.师: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来看看丁飞爸爸的成长经历。 2.丁飞爸爸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学生分析他曾经享有过哪些基本权利,履行过哪些基本义务。 ①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情景。 ②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从部队复员后,我来到企业工作。 ③服兵役的义务——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 ④政治权利和义务——这是我去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发言时的情景。 丁飞爸爸的成长经历,涉及的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受教育权、服兵役的义务、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被选举权和监督权,说明公民的基本和义务与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任务三:认真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 1.师: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以下案例就是不履行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事例。 3.梳理小结: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4.师:基本权利的实现需要国家的保障。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38页“活动园”的练习。 课堂总结 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充分享受权利,也要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案例1 2004年4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偷税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偷税罪判处北京晓庆文化艺术责任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710万元,以偷税罪判处被告人靖军有期徒刑三年。 晓庆公司不做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事情——依法纳税,公司和公司负责人受到法律制裁。 案例2 曲某是一名“高学历”的小偷,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此前已多次在自家小区门口盗取他人快递。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法院以盗窃罪,对曲某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扣押在案的赃物发还被害人。 曲某偷快递,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情,也受到法律制裁——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 涉及的权利谁享有这种权利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情景1受教育权叶知秋家庭、社会、国家机关情景2监督权崔鹏程国家机关情景3社会保障权吴立敏一家行政机关(政府)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还要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通过呈现生活中涉及权利的情景,图文结合,我们比较容易理解情景中所涉及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这些权利的行使是由国家提供保障的。5.板书设计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作业1:宪法中还有一条规定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你知道是什么内容吗 请写出来。(劳动和受教育。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作业2:查看资料,说说宪法中关于受教育是怎样规定的。7.教学反思与改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