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第 3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备人 XXX 备课时间 2025年8月 授课时间1.课时内容分析本课题设置三个话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一个话题:“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指出权利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第二个话题:“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意义,强调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理念。 第三个话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 这三个板块在逻辑上层层递进: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本课学习第三个话题。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 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2.学习目标确定1.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3.理解我国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教学难点:我国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4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师:这是宪法第二章内容。在这里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权方面的知识。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任务一: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1师: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16年9月29日,中国发布了第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看看, 人权行动计划里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目录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生1:从目录看出,国家有计划、依法全面推进我国的人权事业。 生2:行动计划不仅为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而且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终明白“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是国家重视人权的表现。任务二: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成就 1.师:由于国家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人权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师: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在这一天,红领巾小学六(1)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咱们看看去。 3.梳理小结: 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正文第2自然段,了解我国的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学生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出示40页活动园) 人权除了包括公民个人的权利,还包括某些特殊群体的权利;从权利的内容看,人权的内容多于法律规定的权利。 通过探究分享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障人权做出了努力。 通过教材文本阅读和活动分享,让学生认识到《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及五大目标的相关内容。 任务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事业 1.师: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2.梳理小结 课堂总结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宪法的一项原则,中国积极推进本国的人权事业发展,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发展。 认真观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在推进国际人权事业做出的努力。 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活动园”的练习。 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不仅使中国人民享有充分的人权,而且为全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维护人的尊严,丰富人权多样性,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通过时政资料,分析、明确知识点内容,同时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通过连线的方式,认识相关国际公约与内容规定,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权问题的重要性。5.板书设计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作业1:结合本课所学,搜集身边的人权故事; 作业2:制作手抄报,分享给同学。7.教学反思与改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