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肇源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沪昆高铁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
A.浙赣湘黔 B.浙皖湘黔 C.浙皖湘桂 D.浙赣湘桂
2.沪昆高铁的开通( )
A.有效缓解东部城市资源紧张 B.方便云贵高原鲜花外运
C.极大促进沿线地区人员流动 D.有效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当地人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红河哈尼梯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高粱 D.水稻
4.红河哈尼梯田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
A.冰雪融水 B.地下水 C.大气降水 D.黄河水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航空母舰。2024年5月8日,福建舰海试成功,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表明我国造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江南造船厂所处的工业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与辽中南工业基地相比,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突出优势是( )
A.土地租金低廉 B.矿产资源丰富
C.人才资源富集 D.水能资源丰富
7.我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水资源开发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创新造船技术④提升市场竞争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确定乙、丙两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河流
9.甲丁两地区都有棉花产区。相较于甲地区,丁地区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是( )
A.降水丰富 B.土地肥沃 C.昼夜温差大 D.水源充足
10.四地区中( )
A.甲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旱涝灾害 B.乙地区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土
C.丙地区太阳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资源丰富 D.丁地区景观自西向东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推行“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省份。该生产模式通过使用“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可自动进行精准的整地、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作业。下图为黑龙江省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能够自动精准( )
①播种②施肥③收割④预报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促进( )
①农业产量提高②农产品质量提升③土地面积扩大④农业科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淤地坝是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多建在山地、丘陵山沟的沟道内。山西省建设淤地坝的条件优越。下图山西省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山西省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盆地和丘陵 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盆地 D.丘陵和平原
14.山西省建设淤地坝工程的自然条件是( )
A.植被稀少 B.气候适宜 C.降水较少 D.沟壑纵横
15.淤地坝工程应对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河流污染 D.生物减少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著名古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均设在北京,体现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7.作为著名古都,北京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不属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长城 B.故宫 C.天坛 D.布达拉宫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完成下面小题。
18.长江入海口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少的时段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19.“鱼米之乡”中的“米”最可能指的是( )
A.稻米 B.土豆 C.红薯 D.小麦
20.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②地势低平③黑土广布④热量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粤港澳大湾区是建设中的世界超级城市群,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个城市组成。读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口西侧,紧邻珠海 B.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C.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发达 D.外向型经济,劳动力廉价
2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有( )
①香港金融信息等服务水平高;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达;③澳门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④大湾区铁路和海洋运输较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台湾同胞与我们同根同源。台湾省保存有许多闽南传统文化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木结构的三合院。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3.台湾传统三合院的建筑文化源于( )
A.福建省 B.江西省 C.浙江省 D.安徽省
24.台湾传统三合院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木材建造,因为当地( )
A.环境污染加剧 B.地震灾害频发 C.人口数量增加 D.科学技术发达
二、解答题
25.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以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为案例,探究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及中国对中南半岛水稻生产的积极影响。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水稻起源
(1)读图1,目前已发掘的水稻遗址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国的 (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探究二:共同条件
(2)读图1,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地形类型均以 为主,土壤肥沃,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 。
(3)读图2,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的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有利于水稻生长。
(4)兴修水利工程是应对旱涝灾害、保障水稻稳定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中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成就显著,请写出图1中我国一个著名水利工程的名称: 。
探究三:积极影响
(5)越南从1992年开始大量引进中国杂交水稻,读图3,2020年越南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992年增加了 吨/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居东南亚第一位,成为世界主要的水稻出口国之一。
26.“十四五”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能源行业加快转型,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能源革命 势在必行
(1)读图,写出我国2020年消费占比最大的能源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探究二:以智创新 领跑全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是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位于深圳的我国某汽车企业、以技术突破为基础,成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2)说出深圳所在工业基地的名称、并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探究三:绿色方案 惠及世界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国造”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中国工业的又一闪亮名片,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3)举例说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27.读黄土高原图和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示意图(烧杯中阴影部分表示泥沙),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A是 (山脉),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这里。
(2)读右图观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图中甲、乙、丙中泥沙量最多的是 。由此可以得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茂密,水土流失越 (填“多”或“少”)。因此为了保持黄土高原的水土,可以采取 等生物措施,也可采取 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各一条即可)
28.读长江经济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1)长江经济带的下游长江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其地理位置突出的优势是地处 交汇之地,它的核心城市是 ,该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便捷的交通,其中最突出、廉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人口优势是 、 。
(4)为促进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必须坚持 (社会/经济/生态) 优先战略。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C C B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D A A D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B D A B
25.(1)南方地区
(2) 平原 灌溉水源
(3) 热带季风 雨热同期
(4)都江堰(三峡、葛洲坝)
(5)2.8
26.(1)煤炭;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会导致资源枯竭等(任答出一点即可)。
(2)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靠近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各国,地理位置优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科技人才聚集,技术力量雄厚;人口、城市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等(任答出一点即可)。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绿色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
27.(1) 秦岭 800
(2) 丙 少 恢复植被/植树种草 建梯田/修挡土坝
28.(1) 江海 上海 提供科技;资金;管理经验;就业机会等(任答出一点即可)
(2)水运
(3) 人口密集 劳动力资源丰富
(4)生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