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4.2 让家更美好总议题:从“豆腐姑娘李福贵”悟家之美好自主预习2如何体味亲情?阅读教材P29—33,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如何呵护亲情?4如何传承家庭美德?1如何建设美好家庭?5如何承担家庭责任?自主预习通过了解李福贵的家庭情况,引导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通过“吐槽家人”的议学活动,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掌握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健全人格通过制定“家庭责任承诺书”,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如何体味亲情?环节一环节一:如何体味亲情?福贵的父母均有智力缺陷,母亲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如厕不能自理,自打她记事起,她要不时为母亲换裤子,教她拿筷子,给她剪头发,给她擦脸,哄她吃饭。父亲的智力“相当于十岁孩子”,在家里打下手干农活。福贵记忆里,常常因为琐事,父亲被爷爷训斥得畏手畏脚。然而,当提到父亲时,她这么说(播放视频)。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李福贵家人之间的爱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议学提示:李福贵家人之间的爱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里,用行动诠释着 “爱”。环节一:如何体味亲情?议学活动:爱的回忆录说一说在你的家庭中,父母及家人表达爱的方式是什么?自然随和内敛深沉温馨和睦磕磕绊绊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知 识 小 结1.如何建设美好家庭?(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P30原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如何呵护亲情?环节二环节二:如何呵护亲情?爷爷,总在微光中等候着卖货晚归的福贵。一次,福贵歉疚说没卖多少,爷爷只道:“安全回来比啥都强。”福贵很爱自己的爷爷,说,没有爷爷,这个家庭不敢相信会变成什么样。她有能力后,带爷爷爬长城、看升旗,游桂林赏山水,去橘子洲头看毛主席雕像,还上了湖南电视。爷爷笑开了花,像孩子般用手机记录这大千世界。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李福贵与爷爷的相处之道启示我们应如何建设美好家庭?议学提示:建设美好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议学活动:家人吐槽大会虽说家人间的爱像空气般自然,可随着年岁渐长,那些藏在日常褶皱里的小“碰撞”,又何尝不是躲不开的家常便饭?在这里来吐槽一下吧!任务要求:结合日常生活中你和家人的“碰撞”经历(如学习、隐私空间、穿着打扮等等)进行思考,展开吐槽。思考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会怎么办?吐槽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家人。环节二:如何呵护亲情?知 识 小 结1.如何建设美好家庭?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P31原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回报爱。具体做法:①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②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如何传承家庭美德?环节三环节三:如何传承家庭美德?李福贵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努力支撑着这个家,给母亲换裤子、教她拿筷子,十年如一日地为母亲梳理头发、擦拭脸颊,她用行动诠释着“孝”。面对困境她从不抱怨,凭借坚韧和踏实一步步前行,她用自己的努力为家庭撑起一片天,也让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家庭中延续。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从李福贵及家人身上,你看到了哪些美德?议学提示:勤俭持家、自强不息知 识 小 结1.如何建设美好家庭?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P32原因: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具体做法: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如何承担家庭责任?环节四环节四:如何承担家庭责任?有网友想资助李福贵,她说,不需要,她的爸爸凭借着开三轮车的本领挣得一份运送垃圾的工作,她的叔叔还能在工地干活,她的爷爷勤劳能干,而她能走村卖货,她的小火车是老人的“便民服务站”,她觉得很幸福。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这启示我们要如何建设美好家庭?议学提示:建设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知 识 小 结1.如何建设美好家庭?④建设美好的家庭,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P32原因: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具体做法: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环节四:如何承担家庭责任?议学活动:制定“家庭责任承诺书”打造温馨和睦的家,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的用心付出。请想清楚:在家里,自己该扛下哪些事儿?希望爸妈在家庭中分担些什么?等大家达成共识后,一起定下一份家庭责任承诺书,然后照着约定去做。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咱们的家会越来越棒。家庭责任承诺书共建和谐家庭,父母应当:1.2.3.共建和谐家庭,我应当:1.2.3.我承诺:严格承担以上责任!承诺人/孩子:父母:如何向父母表达爱?环节五环节五:如何向父母表达爱?议学延伸当被问及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李福贵说想继续走在乡路上,因为那些日复一日的坚持、点点滴滴的善意,终将汇聚成照亮生活的光。这份对生活的热忱与坚守,也启示我们,家人间的爱同样需要用心表达。 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从多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比如说出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给父母一个拥抱、给父母写一封信等,并付诸行动,向父母传递自己的爱。 课 堂 小 结让家更美好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随 堂 练 习1.(2025·云南文山·期末)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下列有助于形成美好家庭的是( )①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②家庭成员间产生分歧时据理力争,互不相让③兄弟姐妹间团结友爱,相携相助④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相互协作、共同分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②:家庭成员分歧时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会激化矛盾,不利于家庭和谐,故②说法错误;2.(2025·陕西安康·期末)杨立才被评为2024年三季度孝老爱亲“西安好人”。我们以杨立才为榜样,见贤思齐,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 )①自觉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②理解、尊敬父母,勇担家庭责任③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④辍学出去打工,挣钱孝敬父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④:辍学打工违反义务教育法,且孝敬父母不应以牺牲学业为代价,故④说法错误;3.(2025·新疆·中考真题)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李靖夫妇给予哪吒的理解、包容和爱让我们感动。一句“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让我们体味到(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完全相同B.母爱最伟大,要事事顺从父母C.家人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D.家和万事兴,要消除家庭矛盾CB:母爱虽伟大,但“事事顺从父母”不符合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的原则,故B说法错误;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方式各有不同,并非完全相同,故A说法错误;D:家庭矛盾无法完全消除,应通过沟通化解而非强行消除,故D说法错误;4.(2025·福建宁德·期中)儿子:爸爸,你回来了!记得把手机放到手机袋里哦。爸爸:好的,今天是家庭团聚日。以上对话内容告诉我们建设和谐家庭要( )①珍惜相聚时光,用心体味亲情②相互协作配合,成员共同分担③专心陪伴家人,拒绝使用手机④学会交流沟通,化解亲子冲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③:“拒绝”说法过于绝对,我们要理性使用手机,不要让手机夺走亲情,故③说法错误;④:漫画主要启示我们要珍惜相聚时光,并未体现“化解亲子冲突”,故④不符合题意;5.(2025·四川宜宾·二模)【善用网络之窗构筑家庭暖阳】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诸多问题。在家里,成员间的交流被网络悄然“偷走”。晚餐桌上,父母对着手机刷视频,孩子沉浸在游戏或短视频里,一家人鲜少交流,亲情的温度逐渐冷却;孩子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不堪重负,近视率持续攀升;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设下各种陷阱,诱使人们转账汇款,导致不少人遭受金钱损失。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请你对家庭成员提一些建议。【答案】①制定家庭“无屏时间”规则:在用餐时,所有成员放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专心交流,分享一天见闻。②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父母和孩子共同约定每日屏幕时间上限(如孩子不超过1小时),并定时休息(每30分钟眺望远方),保护视力。③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家庭成员一起学习防诈骗知识(如不点击陌生链接、不轻信转账要求),遇到可疑信息及时与家人或警方沟通。④增加家庭互动活动:定期组织户外运动、游戏或读书会,替代部分网络娱乐,增进情感。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4.2 让家更美好 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成长的时空(二)主题概述:1.本单元以“成长的时空”为主题,体现了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父母、老师和朋友的重要陪伴和见证。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围绕“成长的时空”这一主题,引领学生踏上成长的节拍,体会人际关系变化的意味,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理解宽容,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成长进步。引导学生关注与家人的关系,学会建设美好家庭;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建立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师生关系;能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掌握交友的智慧,结交益友;感受集体的作用和力量,为建设美好集体做贡献。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3.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在重点研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参照课程标准,并结合生活价值提取出“建设美好家庭、珍惜师生情谊、学会结交益友、共建美好集体”的单元大概念。在大概念的引领下,立足“成长的时空”主题,采用现实情境转化为问题或任务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和谐家庭—师生情谊—结交益友—美好集体”为主线,构建家庭篇、师生篇、交友篇、集体篇的完整成长链条,构成了以生活逻辑为线索的单元教学设计,体现了立足单元主题,统筹单元活动,实现了单元内容的整体性。每课时都以议题的形式呈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发现陈述等方式,力求实现学科内容的学习,体现情境化、建构性、活动型的议题式教学特征。(三)主题学情分析:1.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自我意识增强、思维能力发展快,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他们与父母亲人的关系,是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道德浸润作用。2. 本单元第五课基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和当代教师职业的新特点,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从而更好地理解身边的教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与教师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恰当处理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同时,本课需要帮助学生从双向互动的角度认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彼此尊重,携手共进;在接受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的同时,学会主动关心、帮助老师,与老师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共度教育好时光。3.中学阶段,学生对于友谊有着超乎常人的重视。本单元第六课聚焦学生交往话题,引导学生了解建立友谊的重要意义,树立主动交往的意识,培养辨别良好关系的能力,积极建立以关爱、道义为基础的友谊。引导学生在交往中积极践行“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高交往能力,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4.本单元第七课聚焦“集体”,将学生成长从自我认识、与他人交往方面扩展到集体生活。使学生明确,在集体中生活,不仅要了解个人如何依靠和运用集体的力量获得成长,也要认识到良好的集体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从而使学生乐于共建、共享美好集体,承担责任,与集体共同成长。同时,通过在集体生活的学习中逐渐渗透公共生活的要素,进一步拓展青春生命成长的学习资源,为八年级展开社会公共生活的学习奠定基础。(四)开放性学习环境: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等数字资源。(五)单元学习目标:通过即兴采访、角色扮演、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家庭、师生、友谊对成长的独特意义,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引导关注与家人的关系,学会建设美好家庭;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建立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师生关系;能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掌握交友的智慧,结交益友;感受集体的作用和力量,为建设美好集体做贡献。通过情境材料分析、亲身经历分享等形式认识家庭、师生、友谊的影响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美好关系中,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同时,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理解宽容,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成长进步。(六)单元评价建议: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了解家庭的含义,知道家庭的重要性,能够为建设美好家庭出谋划策。2.了解教师的含义及重要性,知道珍惜师生情谊的要求,做到珍惜师生情谊。3.理解友谊的特点,掌握交友的智慧。4.了解集体的含义及作用,掌握建设美好集体的方法。学习能力 1.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会把握机遇,促进自我发展能力。2.能够正确理解家庭、师生、友谊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学会理解宽容。3.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自我管理,不断成长进步。价值观念 1.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2.学会理性面对成长中的友谊,正确面对交友中的问题,善于结交益友。3. 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以集体利益为重,增强建设美好集体的意识和能力。素养达成 政治认同 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道德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劳节俭、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家庭的好成员。健全人格 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责任意识 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二、具体课时设计:4.2 让家更美好1.新课程标准要求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道德修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建设美好家庭;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表达对父母亲人的爱。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建设美好家庭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把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3.学情分析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极大关爱,有的学生在溺爱中成长,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有的家庭以爱之名义,对子女的教育几近苛刻,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且初中生由于年幼,以往是处于被关爱的角色,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对父母和家人关心较少,对与家人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缺乏责任意识。因此,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因此,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建设美好家庭的方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家国情怀。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建设美好家庭(2)教学难点:建设美好家庭5.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通过了解李福贵的家庭情况,引导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2)健全人格:通过“吐槽家人”的议学活动,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掌握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家庭幸福和谐。(3)责任意识:通过制定“家庭责任承诺书”,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6.设计意图本课以“豆腐姑娘李福贵一家”的生活故事为载体,精心设计系列议学任务与实践活动。环节一:如何体味亲情?环节二:如何呵护亲情?环节三:如何传承家庭美德?环节四:如何承担家庭责任?通过沉浸式探究,引导学生体悟构建美好家庭的智慧与路径,在主动参与中深化对家庭责任、亲情维系等传统美德的理解,进而提升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让历久弥新的家庭美德在青春成长的轨迹中焕发时代光彩。7.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展示材料她是谁?豆腐姑娘李福贵!“打——豆腐的来啦!”这个夏天,河南卫辉姑娘李福贵一声清亮的乡音走红网络。她是努力担起家庭责任的“卖货郎”,也是村里老人竖起大拇指夸的“自家闺女”。今天,我们跟随“豆腐姑娘李福贵”的镜头学习《让家更美好》。(设计意图:以网红“豆腐姑娘李福贵”的真实故事切入,用乡音、责任担当等鲜活元素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她担责顾家、受乡邻称赞的事例,自然引出《让家更美好》的主题,为后续探讨家庭美德、构建美好家庭奠定情感与认知基础。)(2)自主学习:(3)新课讲授环节一:如何体味亲情?议学情境:福贵的父母均有智力缺陷,母亲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如厕不能自理,自打她记事起,她要不时为母亲换裤子,教她拿筷子,给她剪头发,给她擦脸,哄她吃饭。父亲的智力“相当于十岁孩子”,在家里打下手干农活。福贵记忆里,常常因为琐事,父亲被爷爷训斥得畏首畏尾。然而,当提到父亲时,她这么说。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李福贵家人之间的爱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李福贵家人之间的爱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里,用行动诠释着 “爱”。议学活动:爱的回忆录说一说在你的家庭中,父母及家人表达爱的方式是什么?教师总结:1.建设美好家庭(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P30原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呈现李福贵照料智残父母、家人日常互动的细节,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感知亲情的朴素表达。结合“爱的回忆录”活动,将文本案例与学生个人经验联结,让学生理解亲情藏于日常点滴,进而认同“用心体味亲情是建设美好家庭的基础”,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共鸣。)过渡语:我们已经从福贵一家的日常里,读懂了亲情藏在换裤子、教用筷的琐碎里,藏在笨拙却真诚的陪伴里。可这份藏在点滴里的爱,并非自然而然就能保鲜——就像福贵要耐心教母亲吃饭,要体谅父亲的孩子气,亲情也需要我们主动去呵护。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当爱有了温度,该如何用行动为它添柴加火,让家的温暖细水长流?环节二:如何呵护亲情?议学情境:爷爷,总在微光中等候着卖货晚归的福贵。一次,福贵歉疚说没卖多少,爷爷只道:“安全回来比啥都强。”福贵很爱自己的爷爷,说,没有爷爷,这个家庭不敢相信会变成什么样。她有能力后,带爷爷爬长城、看升旗,游桂林赏山水,去橘子洲头看毛主席雕像,还上了湖南电视。爷爷笑开了花,像孩子般用手机记录这大千世界。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李福贵与爷爷的相处之道启示我们应如何建设美好家庭?学生:建设美好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议学活动:家人吐槽大会虽说家人间的爱像空气般自然,可随着年岁渐长,那些藏在日常褶皱里的小“碰撞”,又何尝不是躲不开的家常便饭?在这里来吐槽一下吧!任务要求:结合日常生活中你和家人的“碰撞”经历(如学习、隐私空间、穿着打扮等等)进行思考,展开吐槽。思考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会怎么办?吐槽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家人。教师总结:1.建设美好家庭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P31原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回报爱。具体做法:①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②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设计意图:通过福贵与爷爷互相关爱、尊重的事例,引导学生提炼呵护亲情的核心要素。“家人吐槽大会”活动搭建真实表达平台,让学生在分享矛盾与解决思路中,理解相互关爱、尊重及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将抽象的家庭美德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方法,深化对建设美好家庭路径的认知。)过渡语:福贵与爷爷的相互疼惜,让我们看见呵护亲情的模样。可这份藏在一家一院里的温暖,从来不止于小家——从福贵照料父母的孝,到祖孙相依的情,都是祖辈传下的家风在闪光。当这些朴素的善意跨过岁月,便成了值得珍视的家庭美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如何让这些流淌在血脉里的美好,在我们手中继续传递?环节三:如何传承家庭美德?议学情境:李福贵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努力支撑着这个家,给母亲换裤子、教她拿筷子,十年如一日地为母亲梳理头发、擦拭脸颊,她用行动诠释着 “孝”。面对困境她从不抱怨,凭借坚韧和踏实一步步前行,她用自己的努力为家庭撑起一片天,也让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家庭中延续。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从李福贵及家人身上,你看到了哪些美德?学生:勤俭持家、自强不息教师总结: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P32原因: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具体做法: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李福贵十年如一日照料母亲、以坚韧支撑家庭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孝”与自强不息等美德的实践形态。结合议学问题,让学生从案例中提炼传统家庭美德的内涵,再通过教师总结链接理论,使学生理解传承美德是家庭建设的根基,将个体行为与民族传统、时代新风相联结,深化认知并激发践行自觉。)过渡语:从福贵十年如一日的孝行里,我们读懂了传统美德在生活中的重量。可美德从不是挂在嘴边的名词,而是落在肩头的担当——就像她扛起照料家人的担子,用卖豆腐的吆喝撑起一个家。这份在困境中不弯腰的责任,正是让家稳稳站立的柱石。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在自己的家里,我们该如何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环节四:如何承担家庭责任?议学情境:有网友想资助李福贵,她说,不需要,她的爸爸凭借着开三轮车的本领挣得一份运送垃圾的工作,她的叔叔还能在工地干活,她的爷爷勤劳能干,而她能走村卖货,她的小火车是老人的 “便民服务站”,她觉得很幸福。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这启示我们要如何建设美好家庭?学生:建设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教师总结:④建设美好的家庭,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P32原因: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具体做法: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议学活动:制定“家庭责任承诺书”打造温馨和睦的家,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的用心付出。请想清楚:在家里,自己该扛下哪些事儿?希望爸妈在家庭中分担些什么?等大家达成共识后,一起定下一份家庭责任承诺书,然后照着约定去做。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咱们的家会越来越棒。(设计意图:以福贵一家拒绝资助、各尽所能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责任需共同承担。通过制定“家庭责任承诺书”活动,将认知转化为实践,强化责任意识,助力美好家庭建设。)过渡语:我们懂得了分担家庭责任,可责任之外,那份藏在心底的爱也该说出口。就像福贵用陪伴与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我们又该如何让父母听见心底的声音?接下来,聊聊怎样把爱说出来、做出来。环节五:如何向父母表达爱?议学延伸:当被问及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李福贵说想继续走在乡路上,因为那些日复一日的坚持、点点滴滴的善意,终将汇聚成照亮生活的光。这份对生活的热忱与坚守,也启示我们,家人间的爱同样需要用心表达。 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从多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比如说出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给父母一个拥抱、给父母写一封信等,并付诸行动,向父母传递自己的爱。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沿着“豆腐姑娘李福贵”的生活轨迹,探寻了美好家庭的密码。从她为母亲换裤子、教拿筷子的细碎日常里,我们学会了在平凡中体味亲情——原来爱从不在华丽的辞藻里,而在日复一日的照料与陪伴中。 从爷爷那句“安全回来比啥都强”的牵挂,到福贵带爷爷看世界的孝心,我们懂得了呵护亲情需要双向的尊重与关爱,懂得了沟通与理解是化解矛盾的钥匙。 她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我们看见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如何在生活中扎根;一家人拒绝资助、各尽所能的担当,则让我们明白:家的稳固,从来不是一人的独撑,而是每个成员并肩的托举。 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感悟,把体谅藏进日常,把责任扛在肩头,让美德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醇厚,让家永远是疲惫时的依靠、成长时的暖阳。10.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以李福贵家庭故事为线索,通过情境分析与实践活动,将家庭美德具象化,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家庭责任承诺书”环节,部分学生对责任分工的思考停留在表面,未能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内容,反映出对家庭角色认知的浅层化。此外,“向父母表达爱”的讨论中,学生分享多集中于物质层面,对情感沟通的理解不够深入。后续可增加亲子互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精神关怀;在责任制定环节加入家庭角色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家庭责任的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 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4.2 让家更美好(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