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是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编写的全新教材。2022年版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思政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我们要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我们要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我们要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为的根本任务。二、教学目标我们要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培育好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秩序、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对少年梦想、学会交友、生命的真谛、人生目标与价值、情绪调节、自尊自信自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基本知识等都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有些学生的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规则与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我们有必要进行个人与社会、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的教育教学。四、教材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成长的我”为原点,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依据,依照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人类文明的逻辑关系来编写。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维护社会秩序”,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这是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分别讲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国家,培养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和行为。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提升媒介素养,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发展。本单元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健康成长”与“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三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特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中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要做到正确对待、使用网络,做到理智上网、文明上网。第二单元: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维护社会秩序靠规则。“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要了解社会规则,理解社会规则的价值和意义,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学习并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本单元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和“提升法治素养”三课,旨在引导学生做守规则、讲道德、懂法治的中国人。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美好社会生活,离不开责任和奉献。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我们的价值追求。维护自由平等、捍卫公平正义是勇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我们要懂得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解责任和奉献的意义,珍视自由平等,捍卫公平正义,在承担责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本单元有“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和“积极奉献社会”三课,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并付之于行动,做到奉献社会,勇担社会责任。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维护国家安全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民军队是的坚强柱石。面对当前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人民军队必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以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是我们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本单元有“国家利益至上”“军强才能国安”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三课,体现了治军思想,强调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至上,对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遵守社会规则的做法;如何做到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友善待人;践行平等的做法;守护正义的行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教学难点:如何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怎样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如何做到积极奉献社会;如何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2.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3.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辅导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4.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赛、社会调查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5.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六、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案例分析法: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后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实践活动法: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七、个性化教学与差异化辅导了解学生差异: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反馈、交流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及存在的困难。这有助于教师制定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拓展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补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个别辅导:针对学习有困难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别辅导。这包括课后答疑、学习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附教学进度表:周 次 教学内容 课 节 备 注 第1周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8课时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2课时 1.认识社会生活 1 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 第2周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2课时 1.人的社会化 1 2.养成亲社会行为 1 第3周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2课时 1.网络改变世界 1 2.营造晴朗空间 1 第4周 第一单元复习 2课时 第5周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9课时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2课时 1.维护秩序靠规则 1 2.遵守规则 1 第6周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3课时 1.文明有礼 1 2.诚实守信 1 第7周 3.友善待人 1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2课时 1.树立法治意识 1 第8周 2.学会依法办事 1 第9周 第二单元复习 2课时 期中复习 2课时 第10周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8课时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2课时 1.珍视自由 1 2.践行平等 1 第11周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2课时 1.坚守公平 1 2.守护正义 1 第12周 第九课 积极奉献社会 2课时 1.社会责任我担当 1 2.奉献社会我践行 1 第13周 第三单元复习 2课时 第14周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8课时 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 2课时 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 2.捍卫国家利益 1 第15周 第十一课 军强才能国安 2课时 1.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1 2.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 第16周 第十二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2课时 1.认识国家安全 1 第17周 2.维护国家安全 1 第18周 第四单元复习 2课时 第19周 期末总复习 2课时 第20周 期末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