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百泉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024七上·武山期中)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与月球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国。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木星和土星之间C.火星和木星之间 D.金星和火星之间2.地球的天然卫星A是( )A.哈雷彗星 B.太阳 C.月球 D.金星【答案】1.D2.C【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八大行星【解析】【点评】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组成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可观测宇宙。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八大行星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此外还有较小的天体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也存在大量的小天体。还有很多卫星绕转在行星或者小天体周围。小行星带外侧的每颗行星都有行星环。1.读图分析可知,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地球是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哈雷彗星是彗星;太阳是恒星;金星是行星。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024七上·武山期中)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地球奥秘的探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4.从太空看地球呈蔚蓝色,主要原因是( )A.陆地面积大 B.海洋面积大 C.不停的旋转 D.表面云层厚5.关于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七大洲漂浮在四大洋上面C.地球表面大约三分海洋,七分陆地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答案】3.A4.B5.D【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地球的形状【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一根据太阳和月亮推测地球的形状一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3.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是盖天说(①)、浑天说(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④)、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②),所以排序为①③④②。故答案为:A。4.地球表面大约 71% 是海洋,29% 是陆地,海洋面积广阔,故而从太空看地球呈蔚蓝色,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5.A、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A 错误;B、七大洲是在地球内部的地壳板块上,并不是漂浮在四大洋上面,而是与大洋地壳共同构成地球的岩石圈,B 错误;C、地球表面大约七分海洋,三分陆地,C 错误;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 正确。故答案为:D。(2024七上·武山期中)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开赛,8月11日闭幕。2024年8月3日,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郑钦文为中国队斩获本届奥运会的第16枚金牌。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当日,地球位于图中的( )A.A—B段 B.C—D段 C.B-C段 D.D—A段7.根据图文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球运行到D时,兰州昼短夜长B.此次巴黎奥运会期间,北极点处于极夜C.此次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0-23.5°S之间。D.当地球公转到地球C时,兰州市学校的旗杆影子最长。【答案】6.C7.A【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6.地球公转轨道中,A 位置为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B 位置为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C 位置为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D 位置为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8 月 3 日处于夏至日(6 月 22 日)与秋分日(9 月 23 日)之间,即地球位于图中的 B-C 段。故答案为:C。7.A、当地球运行到 D(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兰州位于北半球,所以昼短夜长,A正确;B、此次巴黎奥运会期间是 7 月 26 日至 8 月 11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极点处于极昼,B错误;C、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即 0°-23.5°N 之间,C 错误;D、当地球公转到 C(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兰州市学校的旗杆影子长度适中,而不是最长,冬至日时旗杆影子最长,D错误。故答案为:A。8.(2024七上·武山期中)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甘肃地图 D.张掖地图【答案】D【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四副地图图幅相同,其中张掖市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9.(2024七上·武山期中)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表示0°经线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答案】B【知识点】重要经纬线【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10.(2024七上·武山期中)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也相等③在地球仪上,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是圆圈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D【知识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③在地球仪上,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是圆圈 ;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不能回到出发点。故D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经线都是半圆形,纬线都是圆形(极点除外);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纬线都相互平行。11.(2024七上·武山期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有(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交替现象C.五带的划分 D.昼夜长短的变化【答案】B【知识点】昼夜更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且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2024七上·武山期中)美国夏威夷群岛东南部的基拉韦厄火山(19.43°N,155.29°W)于今年当地时间5月3日发生熔岩喷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2.该火山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13.该火山喷发,说明当地( )A.处于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B.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C.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D.处于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活跃【答案】12.D13.B【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板块构造学说;南北半球的划分【解析】【点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12.根据题意可知, 基拉韦厄火山的纬度是19.43°N,是北纬度,因此位于北半球;经度是 155.29°W ,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因此位于为西半球。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基拉韦厄火山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二、综合题(每小题一分,共24分)14.(2024七上·武山期中)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A、D两点的经纬度:A纬度 经度 ;D纬度 经度 ;(2)判别方向:A点在B点的 方;(3)从图中看C点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哪一项 ①位于南半球 ②位于北半球【答案】(1)10°S;10°W;30°S;10°E(2)正西(3)①【知识点】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竖线是经线,横线是纬线。A点的纬度是 10° S,经度是 10°W ;D点的纬度是 30°S , 经度是10°E。(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3)读图分析可知,C点的纬度为30°S,是南纬度,因此因此可判定,C点位于南半球。故①正确。故答案为:(1)10°S;10°W;30°S;10°E;(2)正西;(3)①。【点评】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读图可知,A 点的经纬度是 (10° S, 10°W );D点的经纬度是 (30°S , 10°E)。(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 点在B 点的正西方向。(3)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C点的纬度为30°S,因此可判定,从南北半球看,C点位于南半球,故选①。15.(2024七上·武山期中)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A 板块,C 板块,E 板块,(2)在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 。(3)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答案】(1)亚欧(欧亚);印度洋;美洲(2)太平洋板块(3)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 其中A是欧亚板块;C是印度洋板块;E是美洲板块。(2)读图分析可知,在六大板块中, 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D太平洋板块,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地震。故答案为:(1)亚欧(欧亚);印度洋;美洲;(2) 太平洋板块 ;(3) 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1)读图可知,A是欧亚板块,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区域;C是印度洋板块;E是美洲板块,主要包括南美洲与北美洲。(2)读图可知,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即图中的D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3)读图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日本多地震。16.(2024七上·武山期中)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C ,D ,E 。(2)在AC、BC两条线路中,从 处爬山比较容易,原因是 。(3)山峰C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米。【答案】(1)山峰;陡崖;鞍部(2)A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1000【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C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且海拔中间高、四周低,因此是山峰;D位于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E是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2)读图分析可知,在AC 、BC两条线路中,其中AC线经过地区等高线相对稀疏,表示坡度更缓,因此从该处爬山更容易,(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50米。因此山峰C处的海拔高度在900米~1050米之间。因此山峰C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000米。故答案为:(1)山峰;陡崖;鞍部;(2)A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1000。【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1)读图可知,图中C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的山峰;D是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陡崖;E是位于两座山间的鞍部。(2)读图可知,在AC 、BC两条线路中,从AC处爬山更容易,因为此处等高线相对稀疏,表示坡度更缓。(3)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50米,山峰C处的海拔高度处于900米~1050米之间。故山峰C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000米。17.(2024七上·武山期中)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① ;⑤ ;③ 。(2)请将图中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B ;C ;D 。(3)图中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③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答案】(1)北美洲;亚洲;非洲(2)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4)南极洲【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大洲分界线【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⑤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③为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2)读图分析可知,B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C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D是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3)读图分析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③是非洲,⑤是亚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4)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因为该大洲位于地球最南端,跨所有的经度;南极洲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故答案为:(1)北美洲;亚洲;非洲;(2)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4)南极洲。【点评】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是亚洲;被赤道穿过的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世界四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轮廓像“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亚欧两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1)读图可知,①为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的北美洲;⑤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③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2) 读图可知,B是南美洲与非洲之间的大西洋;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D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的印度洋。(3)读图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③是非洲,⑤是亚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跨所有的经度。1 / 1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百泉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024七上·武山期中)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与月球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国。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木星和土星之间C.火星和木星之间 D.金星和火星之间2.地球的天然卫星A是( )A.哈雷彗星 B.太阳 C.月球 D.金星(2024七上·武山期中)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地球奥秘的探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4.从太空看地球呈蔚蓝色,主要原因是( )A.陆地面积大 B.海洋面积大 C.不停的旋转 D.表面云层厚5.关于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七大洲漂浮在四大洋上面C.地球表面大约三分海洋,七分陆地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2024七上·武山期中)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开赛,8月11日闭幕。2024年8月3日,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郑钦文为中国队斩获本届奥运会的第16枚金牌。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当日,地球位于图中的( )A.A—B段 B.C—D段 C.B-C段 D.D—A段7.根据图文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球运行到D时,兰州昼短夜长B.此次巴黎奥运会期间,北极点处于极夜C.此次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0-23.5°S之间。D.当地球公转到地球C时,兰州市学校的旗杆影子最长。8.(2024七上·武山期中)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甘肃地图 D.张掖地图9.(2024七上·武山期中)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表示0°经线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0.(2024七上·武山期中)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也相等③在地球仪上,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是圆圈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1.(2024七上·武山期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有(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交替现象C.五带的划分 D.昼夜长短的变化(2024七上·武山期中)美国夏威夷群岛东南部的基拉韦厄火山(19.43°N,155.29°W)于今年当地时间5月3日发生熔岩喷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2.该火山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13.该火山喷发,说明当地( )A.处于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B.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C.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D.处于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活跃二、综合题(每小题一分,共24分)14.(2024七上·武山期中)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A、D两点的经纬度:A纬度 经度 ;D纬度 经度 ;(2)判别方向:A点在B点的 方;(3)从图中看C点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哪一项 ①位于南半球 ②位于北半球15.(2024七上·武山期中)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A 板块,C 板块,E 板块,(2)在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 。(3)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16.(2024七上·武山期中)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C ,D ,E 。(2)在AC、BC两条线路中,从 处爬山比较容易,原因是 。(3)山峰C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米。17.(2024七上·武山期中)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① ;⑤ ;③ 。(2)请将图中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B ;C ;D 。(3)图中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③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C【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八大行星【解析】【点评】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组成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可观测宇宙。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八大行星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此外还有较小的天体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也存在大量的小天体。还有很多卫星绕转在行星或者小天体周围。小行星带外侧的每颗行星都有行星环。1.读图分析可知,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地球是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哈雷彗星是彗星;太阳是恒星;金星是行星。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3.A4.B5.D【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地球的形状【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一根据太阳和月亮推测地球的形状一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3.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是盖天说(①)、浑天说(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④)、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②),所以排序为①③④②。故答案为:A。4.地球表面大约 71% 是海洋,29% 是陆地,海洋面积广阔,故而从太空看地球呈蔚蓝色,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5.A、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A 错误;B、七大洲是在地球内部的地壳板块上,并不是漂浮在四大洋上面,而是与大洋地壳共同构成地球的岩石圈,B 错误;C、地球表面大约七分海洋,三分陆地,C 错误;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 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6.C7.A【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6.地球公转轨道中,A 位置为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B 位置为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C 位置为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D 位置为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8 月 3 日处于夏至日(6 月 22 日)与秋分日(9 月 23 日)之间,即地球位于图中的 B-C 段。故答案为:C。7.A、当地球运行到 D(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兰州位于北半球,所以昼短夜长,A正确;B、此次巴黎奥运会期间是 7 月 26 日至 8 月 11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极点处于极昼,B错误;C、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即 0°-23.5°N 之间,C 错误;D、当地球公转到 C(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兰州市学校的旗杆影子长度适中,而不是最长,冬至日时旗杆影子最长,D错误。故答案为:A。8.【答案】D【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四副地图图幅相同,其中张掖市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9.【答案】B【知识点】重要经纬线【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10.【答案】D【知识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③在地球仪上,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是圆圈 ;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不能回到出发点。故D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经线都是半圆形,纬线都是圆形(极点除外);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纬线都相互平行。11.【答案】B【知识点】昼夜更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且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答案】12.D13.B【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板块构造学说;南北半球的划分【解析】【点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12.根据题意可知, 基拉韦厄火山的纬度是19.43°N,是北纬度,因此位于北半球;经度是 155.29°W ,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因此位于为西半球。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基拉韦厄火山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4.【答案】(1)10°S;10°W;30°S;10°E(2)正西(3)①【知识点】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线和经度【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竖线是经线,横线是纬线。A点的纬度是 10° S,经度是 10°W ;D点的纬度是 30°S , 经度是10°E。(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3)读图分析可知,C点的纬度为30°S,是南纬度,因此因此可判定,C点位于南半球。故①正确。故答案为:(1)10°S;10°W;30°S;10°E;(2)正西;(3)①。【点评】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读图可知,A 点的经纬度是 (10° S, 10°W );D点的经纬度是 (30°S , 10°E)。(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 点在B 点的正西方向。(3)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C点的纬度为30°S,因此可判定,从南北半球看,C点位于南半球,故选①。15.【答案】(1)亚欧(欧亚);印度洋;美洲(2)太平洋板块(3)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 其中A是欧亚板块;C是印度洋板块;E是美洲板块。(2)读图分析可知,在六大板块中, 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D太平洋板块,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地震。故答案为:(1)亚欧(欧亚);印度洋;美洲;(2) 太平洋板块 ;(3) 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1)读图可知,A是欧亚板块,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区域;C是印度洋板块;E是美洲板块,主要包括南美洲与北美洲。(2)读图可知,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即图中的D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3)读图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日本多地震。16.【答案】(1)山峰;陡崖;鞍部(2)A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1000【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C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且海拔中间高、四周低,因此是山峰;D位于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E是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2)读图分析可知,在AC 、BC两条线路中,其中AC线经过地区等高线相对稀疏,表示坡度更缓,因此从该处爬山更容易,(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50米。因此山峰C处的海拔高度在900米~1050米之间。因此山峰C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000米。故答案为:(1)山峰;陡崖;鞍部;(2)A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1000。【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1)读图可知,图中C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的山峰;D是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陡崖;E是位于两座山间的鞍部。(2)读图可知,在AC 、BC两条线路中,从AC处爬山更容易,因为此处等高线相对稀疏,表示坡度更缓。(3)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50米,山峰C处的海拔高度处于900米~1050米之间。故山峰C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000米。17.【答案】(1)北美洲;亚洲;非洲(2)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4)南极洲【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大洲分界线【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⑤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③为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2)读图分析可知,B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C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D是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3)读图分析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③是非洲,⑤是亚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4)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因为该大洲位于地球最南端,跨所有的经度;南极洲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故答案为:(1)北美洲;亚洲;非洲;(2)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4)南极洲。【点评】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是亚洲;被赤道穿过的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世界四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轮廓像“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亚欧两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1)读图可知,①为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的北美洲;⑤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③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2) 读图可知,B是南美洲与非洲之间的大西洋;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D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的印度洋。(3)读图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③是非洲,⑤是亚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跨所有的经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百泉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学生版).docx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百泉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