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题1.(2024八上·杭州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C.破坏亚马孙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D.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2.(2024八上·杭州期末)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配制蔗糖溶液B.获取纯净水C.获取氯化钠晶体D.配制 10%的食盐水3.(2024八上·杭州期末)下表是杭州某天的天气预报信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相对湿度33℃ 24℃ 雷阵雨转中雨 东风4-5级 83%A.这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B.这一天大气运动的示意图与图中乙地相似C.这一天的风大致从东面吹来D.相对湿度83%,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4.(2024八上·杭州期末)下列各种植物的感应性运动中,其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触碰含羞草,羽状复叶闭合下垂B.郁金香在温度升高时开放C.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长D.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阴天关闭5.(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实验装置:一个是自制气压计;另一个是装满水的玻璃杯,杯口用硬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还有一个充气的氢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的体积变大 B.玻璃钟罩内气压变小C.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D.玻璃杯口的塑料片会掉下来6.(2024八上·杭州期末)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有趣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图中B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学习行为C.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遗传因素无关D.图中D,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不会消退7.(2024八上·杭州期末)下面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甲.肾上腺激素 乙.甲状腺激素 丙.胰岛素 丁.生长激素a.幼年期 b.成年期 ①过多 ②过少A.丙+b+②……糖尿病 B.乙+a+①……呆小症C.甲+a+①……甲亢 D.丁+b+②……侏儒症8.(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的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9.(2024八上·杭州期末)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测量结果分别绘成如图所示的a、b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A.0~1h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B.1~2h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C.4h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更强10.(2024八上·杭州期末)“生命吸管(Lifestraw)”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和部分重金属;超滤膜可滤除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网有过滤的作用,能去除颗粒物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去除异味C.超滤膜与将自来水煮沸的作用相同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可直接饮用11.(2024八上·杭州期末)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带负电 B.蜜蜂带正电 C.空气不带电 D.空气带负电12.(2024八上·杭州期末)某停车场有自动和人工两种抬杆放行方式。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车牌成功,自动闭合,付费成功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若识别车牌失败,无法闭合,则付费后利用人工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此功能的是( )A. B.C. D.13.(2024八上·杭州期末)小明在洗水果时发现,丢入水中的苹果有这样的运动过程:苹果先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在全部浸没在水中后会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关于苹果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变大B.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C.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变小,最后变大D.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不变,最后变小14.(2024八上·杭州期末)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对此有下列几种猜想,其中可能的是( )①灯L2的电阻太小;②灯L2两端电压较大;③通过L1、L2的电流不等;④通过灯L1、L2的电流相同;⑤灯L2的灯丝断了,灯座未短路;⑥灯泡L2的灯座被短路。A.① B.②③⑥ C.②⑤ D.①④15.(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读数变化情况( )A.V2增大,V1不变,A不变 B.V2增大,V1减小,A减小C.V2减小,V1增大,A增大 D.V2为零,V1增大,A增大16.(2024八上·杭州期末)某款AI(人工智能)机器人,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 。机器人的智能摄像头主要通过感知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信息接收,智能摄像头模拟人类反射弧中 。17.(2024八上·杭州期末)小科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型的支架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再用箱子将植物罩住。图甲是透光的箱子,图乙是不透光的箱子,箱子的下端均开了一小孔,在乙地上放置光源照射幼苗,两个装置都放在适宜幼苗生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所示。(1)图甲是为了验证重力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还需要设置一个与甲进行对照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用文字或示意图呈现均可)(2)根据图乙幼苗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影响幼苗背地生长因素 影响向光生长因素(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2024八上·杭州期末)老鸭汤是一道以美味著称的传统汤菜,制作原料主要有鸭、水、调料等。(1)烹饪时,下列调料中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的有____(选填字母)A.食盐 B.料酒 C.植物油 D.胡椒粉(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鸭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的特点。(3)吃不完的鸭汤可暂时放入冰箱,为了去除异味,冰箱中往往会放入活性炭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 的作用。19.(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1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2是大气层的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1)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图1所示的 (选填字母“a”“b”“c”“d”)层,飞机也主要在这一层飞。(2)图1中a层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3)图2中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 (选填“向上”或“向下”)。(4)图3中在A处的天气系统的控制下,天气特点是 ,C处过境时的天气特点是 。20.(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所示,小烧杯装有未完全溶解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其中漂浮着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将小烧杯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向大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温度发生变化。不考虑木块和硝酸钾溶液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当温度改变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1)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V增大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请判断实验时在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3)木块在A、B时刻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1.(2024八上·杭州期末)(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2)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3)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2021年11月,仙居遭遇到了极强寒潮,11月8日仙居城区最低气温仅为3℃,括苍山顶出现了-6℃的低温。仙居城区与括苍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两地 不同。22.(2024八上·杭州期末)在今年的抗击新冠疫情中,负压式救护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气压,防止车内气体向外扩散,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概率。(1)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______;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 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 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2)救护车多设计为流线型(如图),当救护车高速行驶时,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会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受到的重力;(3)请解释我们为什么能把饮料吸到嘴里? 。23.(2024八上·杭州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食品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按实验要求,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3)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小婧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她应_________(填序号)。A.增加适量氯化钠的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4)若所用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4.(2024八上·杭州期末)山药多糖是山药中的一种物质,为研究山药多糖和降糖药物对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研究人员每天对实验大鼠进行如下处理,15天后,在各组大鼠进食馒头的 0、60、120分钟后分别测定血糖浓度,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 大鼠状态 处理方式 血糖浓度(毫摩尔/升)0(分钟) 60(分钟) 120(分钟)A 健康 灌服生理盐水 6.43 8.67 7.14B 患糖尿病 灌服生理盐水 10.28 14.25 12.51C 患糖尿病 灌服山药多糖 7.31 10.38 8.14D 患糖尿病 灌服格列苯脲(降糖药物) 7.8 10.46 9.25(1)设置A组的目的是 。(2)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获得的结论是: 。(3)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请提出一点建议 。25.(2024八上·杭州期末)为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科和小丽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为5欧。实验次数 一 二 三电压/V 1.0 1.5 2.0电流/A 0.2 0.3 0.4(1)如图甲,若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则待接导线应与 相连(填字母);(2)闭合开关,小科发现电压表指针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则故障可能是 。(3)小科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4)小丽用另一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26.(2024八上·杭州期末)假期时,小明登顶浙东南最高峰——括苍山,他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和一些必要的器材估测括苍山的高度。到达山顶后,他首先排尽针筒内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小孔,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已知在一定范围内,竖直方向高度每上升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已知:山脚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1.0×105帕)。(1)括苍山山顶常年刮大风,山上建有全国第四大风力发电场,所以他应选择 (选填“室内”或“室外”)进行实验。(2)实验测得活塞刚好被拉动时测力计示数F为17.6牛,针筒壁有刻度部分长度L为5厘米,请计算括苍山的高度。 (3)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括苍山的实际高度为1380米,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可能为 。27.(2024八上·杭州期末)某科创小组进行项目化实践活动——制作一台“浮力秤”。小组同学按照设计进行组装:选择轻质的圆柱形小筒,在其底部均匀地放上细沙,上端放一个轻质的小秤盘。如图甲所示,将小筒放在水中,就制成了一个“浮力秤”。(1)将组装好的小筒和空秤盘,放入水中,并使它漂浮在水面上。用记号笔在小筒外侧水面的位置画上一个刻度a,标记为 g;(2)在秤盘中只放入一个10g的砝码,用记号笔在小筒外壁水面位置画上刻度b,标记为10g;在秤盘中只放入一个20g的砝码,用记号笔在小筒外侧水面位置画上刻度c,标记为20g;如图乙所示,则a、b、c三个位置正确的是 (填“A”或“B”);(3)用刻度尺测量发现ab=bc,说明这个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接下来分别在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平均分成5等分,就完成了浮力秤的刻度的标记。这个浮力秤的分度值是 g;(4)同学们利用制作好的浮力秤来测黄豆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将五颗黄豆放在秤盘中,待秤筒稳定后,发现水面对应的位置小于分度值,认为浮力秤的精确度不够。为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小组同学提出的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A.用直径更大的大筒 B.用直径更小的小筒C.增大小筒中细沙的质量 D.大筒中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28.(2024八上·杭州期末)在电解水实验中,往往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某同学分别在等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硫酸,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出收集20mL氢气所需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序号 1 2 3蒸馏水的体积/mL 200 200 200加入硫酸的体积/mL 10 5 2收集 20mL 氢气所需的时间/s 396 758 1231(1)图甲中的A端为电源 极(填”正”或”负”)。(2)图乙是每次实验产生气泡的速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结合实验数据说明曲线变化的原因 。(3)若实验中用4%的硫酸溶液100克,通电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则被分解的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29.(2024八上·杭州期末)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个用10根完全相同的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筏,每根竹子质量为,体积为,忽略制作竹筏所使用绳子的质量和体积。计算():(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是 牛。(2)不载人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大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竹筏上每人的平均体重为,则该竹筏最多能载几人 ?30.(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电阻R2的滑片P从下端往上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呈图乙所示的规律。求:(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 (3)电源电压和电阻R1各是多大 31.(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安,电压表的读数为2.5伏。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6安,电压表的读数为3伏,由于R1、R2中有一个电阻出现故障。(1)R2电阻为多少 ?(2)电源电压为 伏;(3)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32.(2024八上·杭州期末)“渐冻症”(ASL),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1)ASL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 (填序号)。(2)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_________。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3)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渐冻症”这一疾病,开展了一项“冰桶挑战赛”慈善活动。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皮肤毛细血管 (选填“收缩”或“舒张”),血流减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地表径流,④地下径流,⑤植物蒸腾,⑥下渗。不同的人类活动或自然变化会对水循环的不同环节产生影响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人工降雨影响的是降水环节;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水汽输送是指大气中水分的移动,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解答】A、中国水资源存在严重的空间分配不均匀问题。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而中国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却严重缺水,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以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南水北调改变的是地表径流,①为水汽输送,故A错误;B、人工降雨会改变降水的时空分布,③为地表径流,故B错误;C、破坏亚马孙雨林会造成植物蒸腾作用减弱,⑤为植物蒸腾,故C正确;D、水汽输送为海洋上空水汽运动到陆地上空,故①为水汽输送,故D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A、依据蔗糖能溶于水的知识解决;B、依据过滤所除掉的杂质情况进行分析;C、依据蒸发能使溶质氯化钠与溶剂水分离进行分析.D、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相关的溶液计算并判断即可;【解答】A、因为蔗糖能溶于水并形成溶液,所以100mL水与1g蔗糖混合搅拌后能得到蔗糖溶液,此选项实验操作正确;B、过滤操作能除掉的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泥浆水过滤后能除掉不溶于水的泥浆,但溶于水的大量杂质不能被除掉,所以不能获取纯净水,此选项实验操作错误;C、经过蒸发操作后食盐水中的水会被蒸发掉,剩余的溶质氯化钠会存在于蒸发皿中,所以可获取氯化钠晶体,此选项实验操作正确;D、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且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50mL水的质量是50g,则50mL水倒入50g20%的食盐水中所得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这样操作可得10%的氯化钠溶液,此选项实验操作正确。故答案为:B。3.【答案】B【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陆地一天之中的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在14时前后。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从气流来说是反气旋,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等压线数值内小外大为低压,从气流来说是气旋,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解答】A、一般,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A正确,不符合题意;B、从表格可知,这一天当地的天气是雷阵雨转中雨,故可知当地是上升气流,与图中甲地相似,B不正确,符合题意;C、从表格可知,这一天的风大致从东面吹来,C正确,不符合题意;D、相对湿度83%,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作用于植株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感性运动多数属膨压运动,即由细胞膨压变化所导致的。常见的感性运动有感夜性、感震性和感温性。【解答】A、含羞草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触碰含羞草的叶,是植物的感震性;B、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属于感温;C、植物的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是植物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属于应激性;D、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阴天关闭是植物的感光性。故答案为:C5.【答案】C【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1)气球的大小由内外压强差决定;(2)(3)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罩内气压减小,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4)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解答】AB、当抽气机向外抽气时,玻璃罩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氢气球内气压大于球外气压,会鼓起,所以氢气球体积会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自制气压计,当气压计外部气压小于内部气压时,管中液面上升,故C错误,符合题意;D、倒置的装满水的玻璃杯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硬塑料薄片不掉下来,因为抽气后玻璃罩内气压减小,杯口的塑料片会掉下来,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答案】B【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学习行为建立后,如果不强化,可能会消退 。【解答】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涡虫对光照的反应“身体舒展”,这是涡虫的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也是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可见,图中B被电击身体收缩也是先天性行为,A错误。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对强光的反应身体也会收缩是后天形成的一种学习行为,B正确。C、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涡虫的学习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学习”和遗传物质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C错误。D、图中D,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D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不同激素的作用不同,分泌异常会导致不同的病症。例如: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幼年期分泌过少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期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幼年期分泌过少患呆小症,成年期分泌过多患甲亢,分泌过少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胰岛素由胰岛分泌,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患糖尿病 。肾上腺激素由肾上腺分泌,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皮肤血管扩张等 。【解答】A、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成年期胰岛素过少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可能引发糖尿病。可见,丙(胰岛素)+ b(成年期)+ ②(过少)对应糖尿病,A正确。B、甲状腺激素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乙(甲状腺激素)+ a(幼年期)+ ①(过多)会导致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毒症等,而不是呆小症。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期甲状腺激素过少导致的,B错误。C、肾上腺激素主要参与应激反应和调节血压等,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的,与肾上腺激素无关。可见,甲(肾上腺激素)+ a(幼年期)+ ①(过多)不能对应甲亢,C错误。D、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发育,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过少导致的。可见,丁(生长激素)+ b(成年期)+ ②(过少)不能 对应侏儒症,D错误。故答案为:A。8.【答案】D【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根据①溶液变化为②溶液,没有晶体析出,②③都是恒温蒸发情况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④是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增大的饱和溶液进行解答。【解答】A、根据①溶液变化为②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所以图①和图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在①→②过程中,溶剂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②>①故A说法错误;B、②③都是恒温蒸发得到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以图②和图③中溶液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说法错误;C、在③→④过程中,升温蒸发水分,此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④>③,所以溶剂水的质量分数③>④,即溶剂质量分数减小,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故C说法错误;D、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在③→④过程中,升温蒸发水分,此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④>③,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9.【答案】D【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图示中,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后,a的血糖含量在短暂升高后即恢复正常,而b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较高浓度,可见a为正常人,b可能患有糖尿病;曲线b在2小时后下降,是由于一部分血糖随尿排出体外,形成了糖尿。【解答】A、0h~1h,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血糖含量高的原因,A正确。B、口服葡萄糖1--2小时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而造成的,B正确。C、由曲线图可以看出,4小时候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C正确。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甲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D错误。故答案为:D。10.【答案】D【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C、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解答】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C、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是因为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该选项说法正确;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D。11.【答案】A【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是: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解答】由于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规律可知,蜜蜂带负电,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2.【答案】C【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和闭合后,电动机所在电路被接通,只闭合时,电路也能被接通,可知与、并联,电动机在干路上。【解答】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车牌成功,S1自动闭合,付费成功S2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说明S1和S2是串联的,若识别车牌失败,S1无法闭合,则付费后利用人工闭合S3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说明S3和S1、S2并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答案】D【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A.苹果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苹果的体积,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化,苹果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B.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浸没前,V排变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大,重力大于浮力;CD.由题意可知V排先变大,再不变,后变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苹果受到的浮力变化。【解答】 A.苹果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苹果的体积,ρ液和V排都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苹果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故A错误;B.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浸没前,V排变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大,重力大于浮力,故B错误;CD.由题意可知V排先变大,再不变,后变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不变,最后变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4.【答案】D【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功率【解析】【分析】(1)首先明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而灯泡的亮度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由电功率的计算式P=I2R可知,在电流一定时,实际功率大的电阻较大,即亮度大的阻值大,其两端的实际电压大;(2)已知两灯的额定电压相等,由公式知,在额定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额定功率越小。根据上述分析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①由于两灯串联在电路中,所以通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相同;开关闭合后,灯泡L1较亮,灯泡L2较暗,说明前者的实际功率大,由P=I2R可知,电流相同时,功率越大,阻值越大,因此灯L2的电阻太小,故①正确;②因为R1>R2,而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由U=IR可知,灯L1两端的实际电压较大,故②错误;③④由于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L1、L2的电流相等,故③错误,④正确;⑤灯泡都发光,说明电路为通路,所以灯L2的灯丝没有断,灯座没有短路,故⑤错误;⑥灯泡L2的灯座短路,则灯泡L2将不会发光,故⑥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④,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答案】A【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左边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判断三电表示数的变化。【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滑片左边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的示数不变;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2所测电阻变大,由串联分压可知,电压表V2示数变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答案】细胞体;感受器【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观图可知:A模拟突起,B模拟细胞体。(2)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解答】 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观图可知:感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图中A模拟突起,B模拟细胞体。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所以机器人的智能摄像头主要通过感知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智能摄像头模拟人类反射弧中的感受器。17.【答案】设置一个与图甲相同的透光箱子,但将箱子倒置,使幼苗的生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小于【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叫向光性。正常情况下,在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向地性。【解答】(1)分析题干可知,验证重力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故单一变量为重力,其余实验条件应该相似,故对照组应为:选与甲装置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安装在相同的L形支架上,并使装置绕辅助线d匀速缓慢旋转(如图),其余实验条件与甲保持一致。(2)分析图乙可知,幼苗处于暗箱中,只从一侧的小孔接收到单侧光照,因此一段时间后,幼苗会弯向光源生长。小科欲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即光源生长),故影响幼苗背地生长因素小于影响向光生长因素。18.【答案】(1)A;B(2)均一性(3)吸附【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1)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2)根据溶液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A、食盐易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B、料酒能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D、胡椒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鸭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分子,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效果;吃不完的鸭汤可暂时放入冰箱,为了去除异味,冰箱中往往会放入活性炭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的作用。(1)A、食盐易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B、料酒能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D、胡椒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B;(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鸭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分子,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效果;吃不完的鸭汤可暂时放入冰箱,为了去除异味,冰箱中往往会放入活性炭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的作用。19.【答案】(1)b(2)有强烈的对流运动(3)向上(4)晴朗;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1)大气层的结构与成分分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等。对流层(a 层)是大气最下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平流层(b 层 )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且约 90% 的臭氧集中在平流层 。(2)对流层的特点: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这是因为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进而形成对流,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也与对流运动有关 。(3)空气对流运动的判断:在对流运动示意图中,暖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冷空气密度大则下沉。图 2 中 A 处为暖区,空气受热膨胀,会向上流动 。(4)天气系统与天气特点:高压系统(A 处 )中心气流下沉,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不易凝结,多晴朗天气;冷锋(C 处 )过境时,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变化 。【解答】(1)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平流层中,平流层的平均海拔高度12-55千米之间,即在图1所示的b层。(2)图1中的a层为对流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该层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天气现象多变的特点。(3)图2是大气层的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乙处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向上。(4)图3中A处为高压系统,气流下层,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带来晴朗稳定的天气;C处为冷锋过境时,通常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等天气现象。(1)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平流层中,平流层的平均海拔高度12-55千米之间,即在图1所示的b层。(2)图1中的a层为对流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该层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天气现象多变的特点。(3)图2是大气层的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乙处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向上。(4)图3中A处为高压系统,气流下层,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带来晴朗稳定的天气;C处为冷锋过境时,通常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等天气现象。20.【答案】(1)变小(2)C(3)等于【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确定溶液密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溶解度的变化,最后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即可;(2)根据物质溶解时吸热还是放热的知识解答;(3)根据漂浮条件分析解答。【解答】(1)木块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图片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溶液密度减小,即溶解度变化,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减小。(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加入固体后温度降低了,即它吸热,由于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氯化钠溶解温度不变,因此应该是硝酸铵,故选C。(3)根据前面的分析知道,木块在A、B时刻受到浮力不变,即(1)木块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图片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溶液密度减小,即溶解度变化,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减小。(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加入固体后温度降低了,即它吸热,由于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氯化钠溶解温度不变,因此应该是硝酸铵,故选C。(3)根据前面的分析知道,木块在A、B时刻受到浮力不变,即21.【答案】快;乙;地形【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据题干中信息解答。【解答】(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因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海边城市往往成为人们的避暑胜地。(2)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晚上陆地比海洋气温低,陆地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表示晚上空气流动的是乙图。(3)仙居城区与括苍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两地地形不同。22.【答案】(1)D(2)小于(3)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一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使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吸管中。【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分析各个选项中相关装置内外的气压关系进行判断。(2)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3)把饮料吸到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强。【解答】(1)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机舱外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所以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其内部的气压要小于人体外气压,药水才能被大气压压入注射器内,所以注射器内处于“负压”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D。(2)救护车设计为流线型,上方凸起,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平滑,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救护车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重力。(3)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一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使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吸管中。(1)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机舱外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所以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其内部的气压要小于人体外气压,药水才能被大气压压入注射器内,所以注射器内处于“负压”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D。(2)救护车设计为流线型,上方凸起,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平滑,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救护车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重力。(3)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一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使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吸管中23.【答案】(1)玻璃棒(2)④③①②(3)B(4)偏小【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进行分析;(2)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进行分析;(3)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烧杯未干燥,杯壁有水,使得溶剂水偏多进行分析。【解答】(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答案为:④③①②;(3)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位置放反了,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过多,应适量减少药品,直到天平平衡,故选B;(4)烧杯未干燥,杯壁有水,使得溶剂水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答案为:④③①②;(3)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位置放反了,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过多,应适量减少药品,直到天平平衡,故选B;(4)烧杯未干燥,杯壁有水,使得溶剂水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24.【答案】对照作用;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山药多糖和降糖药物都能降低大鼠血糖,且山药多糖对降低大鼠血糖作用更有优势;每组大鼠数量增加,取血糖平均值或多次重复实验【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的设置: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能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便于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清晰体现出实验因素的作用。(2)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推导:分析实验结果时,需对比不同组别的数据差异,结合实验处理(灌服不同物质 ),判断自变量(山药多糖、降糖药物 )对因变量(大鼠血糖浓度 )的影响,从而推导结论。(3)实验准确性的保证: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需考虑样本数量、实验重复次数等,避免因样本过少或偶然因素导致结果偏差,通常可通过增加样本数量、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等方式实现。【解答】(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由实验表格可知,A组老鼠是健康的且没有服用多糖和降糖药物,属于实验设计中的对照组。因此,设置A组的目的是对照作用。(2)由实验中的数据可知,服用山药多糖和降糖药物的患糖尿病的老鼠的血糖浓度都降低了;且服用山药多糖的老鼠的血糖降低的更多。因此,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获得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山药多糖和降糖药物都能降低大鼠血糖,且山药多糖对降低大鼠血糖作用更有优势。(3)由于实验中存在着偶然性,所以老鼠要用多只,进行重复实验,并对每组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25.【答案】B;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断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左,电压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右,前两种同时存在【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若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可知变阻器用的是A接线柱;(2)根据电流表判断故障类型,根据电压表判断故障位置;(3)分析表格中数据得结论;(4)分析图像乙找出问题。【解答】(1)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说明接入阻值长度变短,由此可知,滑动变阻器是右下接线柱B接入电路。(2)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排除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定值电阻两端无电压,即说明R被短路(或电压表断路)。(3)由表格数据知道,电压变大,电流变大,比值不变。由此得出结论为: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4)由图乙知道,当电流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右;或者是电流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左。26.【答案】室内;1200m;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解析】【分析】(1)室外会存在自然环境的风,这种因素难以控制和避免,所以应该尽量在室内;(2)已知活塞的容积和有刻度部分的长度,计算横截面积S,以及测出拉动活塞时的拉力F,根据求出山顶的大气压强的值;根据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的规律,再知道山下的大气压强,则山下的气压减去减小的部分,就是山上的气压,据此可求出山的高度;(3)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大,山脚与山顶压强差变小,据此分析。【解答】(1)山顶常年刮大风,对实验有影响,故应该选择在室内进行实验。(2)由题可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山顶的压强为设山顶的相对高度为h,则山上的压强p=p0- Δp,即8.8×104Pa=1.0×105Pa﹣×100Pa解得h=1200m。(3)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可能为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27.【答案】(1)0(2)A(3)2(4)B【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装置漂浮时,与水面相切的位置标为零刻度,在后续的测量中可以避免装置自重对测量的影响。(2)秤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越大,排开液体额体积越大,秤在水中的深度越深。(3)分度值指的是最近两个刻度表示的质量差。(4)提高精确度,即物体质量变化一定时,深度发生更大的变化,可通过减小桶的直径或减小液体的密度进行改进。【解答】(1)秤盘上是空的,没有质量,所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筒外侧的刻度应标为0g。(2)秤盘上的质量越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刻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即从下往上依次为a、b、c三个位置。故答案为:A。(3)由题知道,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质量是10g,把它分成5等份,每等份就是2g,所以这个浮力秤的分度值是2g。(4)用直径更小的小筒,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浸入水中的高度变化越明显,精确度就更高。故答案为:B。(1)秤盘上是空的,没有质量,所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筒外侧的刻度应标为0 g。(2)秤盘上的质量越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刻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即从下往上依次为a、b、c三个位置,故选A。(3)由题知道,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质量是10 g,把它分成5等份,每等份就是2 g,所以这个浮力秤的分度值是2 g。(4)用直径更小的小筒,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浸入水中的高度变化越明显,精确度就更高。28.【答案】(1)负(2)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电解消耗的水越多,硫酸浓度越大,水电解的速度就越快(3)设分解的水的质量为x,则:100g×4%=(100g-x)×5%解得x=20g,答:分解的水的质量为20g。【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大的气体是氢气。(2)硫酸可以加快电解的速度,随着水被电解,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大,电解速度加快。(3)根据电解前后硫酸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A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是B试管内气体体积的二倍,因此A试管中的气体为氢气,图甲中的A端为电源负极。(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中硫酸浓度越大,水电解速率越快。结合反应时间与产生气泡的速度关系图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即水电解速度越快,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电解水的不断进行,水在不断消耗,导致硫酸的浓度不断增大,进而使水电解的速度加快。(1)根据图示可知,A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是B试管内气体体积的二倍,因此A试管中的气体为氢气,图甲中的A端为电源负极;(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中硫酸浓度越大,水电解速率越快。结合反应时间与产生气泡的速度关系图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即水电解速度越快,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电解水的不断进行,水在不断消耗,导致硫酸的浓度不断增大,进而使水电解的速度加快;(3)见答案。29.【答案】800;0.08m3;8【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利用G=mg求出竹筏的重力,然后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其所受浮力大小;(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3)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总体积的一半,然后利用F浮=ρ水gV排可求竹筏此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计绳子的质量,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求人的总重力,进而可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解答】(1)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2)由知道,不载人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为(3)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为忽略制作竹筏所使用绳子的质量,竹筏仍然漂浮,则人的总重力所以,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所以最多为8人。即此时竹筏的最大载重量与竹筏受到的浮力相等,即竹筏的最大载重量是5×103N。答:(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是800N;(2)不载人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为0.08m3;(3)该竹筏最多能载8人。30.【答案】10Ω;0 25Ω;3V;5Ω【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根据图象读出R2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2接入电路的阻值;(2)当滑片位于下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然后得出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3)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位于上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象读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1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解答】(1)由乙图可知,当电流I1=0.2A时,对应电压U1=2V,由甲图知,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故滑动变阻器此时接入电路的阻值(2)由甲乙图知,当滑片在最上端时,滑动变阻器未连入电路,此时电路电流最大,滑片滑至最下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最小电流为,对应电压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5Ω;(3)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源电压不变,联合乙图可知解得电源电压答:(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10Ω。(2)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0~25Ω。(3)电源电压为3V,R1阻值为5Ω。31.【答案】(1)(2)3(3)R1断路【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串联;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可解决此题。【解答】(1)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串联,电压表的读数为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则R2电阻为R1电阻为(2)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3)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所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断路。(1)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串联,电压表的读数为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则R2电阻为R1电阻为(2)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3)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所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断路。32.【答案】(1)E(2)A(3)收缩【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肌肉属于效应器部分。(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渐冻症” 是运动神经元疾病,影响的是传出神经,不影响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感觉传导,所以刺激能传到大脑产生感觉,但传出神经受损无法引起效应器反应 。(3)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可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4)题图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F是下行传导束,H是上行传导束。【解答】(1)在题图中,E代表的是效应器,它通常是由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在ASL患者中,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传出神经(D)到效应器(E)的信号传递受阻,长期不能运动,效应器(E)即肌肉得不到足够的神经刺激和锻炼,因此会发生萎缩。所以,发生萎缩的结构是E。(2)当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这一刺激首先会被感受器(A)接收,并通过传入神经(B)传递到神经中枢(C)。然后再沿着上行神经纤维(F),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被敲击的感觉。然而,由于ASL患者运动神经元受损,传出神经(D)无法将信号传递到效应器(E),即膝盖下方的肌肉,因此膝跳反射不会发生。可见,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有感觉,但不发生膝跳反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时,身体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来应对这种寒冷刺激。为了保持体温稳定,皮肤中的毛细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皮肤的血流量也会减少,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1)在题图中,E代表的是效应器,它通常是由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在ASL患者中,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传出神经(D)到效应器(E)的信号传递受阻,长期不能运动,效应器(E)即肌肉得不到足够的神经刺激和锻炼,因此会发生萎缩。所以,发生萎缩的结构是E。(2)当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这一刺激首先会被感受器(A)接收,并通过传入神经(B)传递到神经中枢(C)。然后再沿着上行神经纤维(F),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被敲击的感觉。然而,由于ASL患者运动神经元受损,传出神经(D)无法将信号传递到效应器(E),即膝盖下方的肌肉,因此膝跳反射不会发生。可见,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有感觉,但不发生膝跳反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时,身体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来应对这种寒冷刺激。为了保持体温稳定,皮肤中的毛细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皮肤的血流量也会减少,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1 / 1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题1.(2024八上·杭州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C.破坏亚马孙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D.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答案】C【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地表径流,④地下径流,⑤植物蒸腾,⑥下渗。不同的人类活动或自然变化会对水循环的不同环节产生影响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人工降雨影响的是降水环节;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水汽输送是指大气中水分的移动,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解答】A、中国水资源存在严重的空间分配不均匀问题。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而中国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却严重缺水,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以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南水北调改变的是地表径流,①为水汽输送,故A错误;B、人工降雨会改变降水的时空分布,③为地表径流,故B错误;C、破坏亚马孙雨林会造成植物蒸腾作用减弱,⑤为植物蒸腾,故C正确;D、水汽输送为海洋上空水汽运动到陆地上空,故①为水汽输送,故D错误。故答案为:C。2.(2024八上·杭州期末)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配制蔗糖溶液B.获取纯净水C.获取氯化钠晶体D.配制 10%的食盐水【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A、依据蔗糖能溶于水的知识解决;B、依据过滤所除掉的杂质情况进行分析;C、依据蒸发能使溶质氯化钠与溶剂水分离进行分析.D、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相关的溶液计算并判断即可;【解答】A、因为蔗糖能溶于水并形成溶液,所以100mL水与1g蔗糖混合搅拌后能得到蔗糖溶液,此选项实验操作正确;B、过滤操作能除掉的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泥浆水过滤后能除掉不溶于水的泥浆,但溶于水的大量杂质不能被除掉,所以不能获取纯净水,此选项实验操作错误;C、经过蒸发操作后食盐水中的水会被蒸发掉,剩余的溶质氯化钠会存在于蒸发皿中,所以可获取氯化钠晶体,此选项实验操作正确;D、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且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50mL水的质量是50g,则50mL水倒入50g20%的食盐水中所得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这样操作可得10%的氯化钠溶液,此选项实验操作正确。故答案为:B。3.(2024八上·杭州期末)下表是杭州某天的天气预报信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相对湿度33℃ 24℃ 雷阵雨转中雨 东风4-5级 83%A.这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B.这一天大气运动的示意图与图中乙地相似C.这一天的风大致从东面吹来D.相对湿度83%,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答案】B【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陆地一天之中的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在14时前后。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从气流来说是反气旋,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等压线数值内小外大为低压,从气流来说是气旋,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解答】A、一般,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A正确,不符合题意;B、从表格可知,这一天当地的天气是雷阵雨转中雨,故可知当地是上升气流,与图中甲地相似,B不正确,符合题意;C、从表格可知,这一天的风大致从东面吹来,C正确,不符合题意;D、相对湿度83%,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2024八上·杭州期末)下列各种植物的感应性运动中,其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触碰含羞草,羽状复叶闭合下垂B.郁金香在温度升高时开放C.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长D.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阴天关闭【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作用于植株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感性运动多数属膨压运动,即由细胞膨压变化所导致的。常见的感性运动有感夜性、感震性和感温性。【解答】A、含羞草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触碰含羞草的叶,是植物的感震性;B、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属于感温;C、植物的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是植物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属于应激性;D、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阴天关闭是植物的感光性。故答案为:C5.(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实验装置:一个是自制气压计;另一个是装满水的玻璃杯,杯口用硬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还有一个充气的氢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的体积变大 B.玻璃钟罩内气压变小C.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D.玻璃杯口的塑料片会掉下来【答案】C【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1)气球的大小由内外压强差决定;(2)(3)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罩内气压减小,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4)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解答】AB、当抽气机向外抽气时,玻璃罩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氢气球内气压大于球外气压,会鼓起,所以氢气球体积会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自制气压计,当气压计外部气压小于内部气压时,管中液面上升,故C错误,符合题意;D、倒置的装满水的玻璃杯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硬塑料薄片不掉下来,因为抽气后玻璃罩内气压减小,杯口的塑料片会掉下来,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4八上·杭州期末)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有趣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图中B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学习行为C.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遗传因素无关D.图中D,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不会消退【答案】B【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学习行为建立后,如果不强化,可能会消退 。【解答】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涡虫对光照的反应“身体舒展”,这是涡虫的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也是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可见,图中B被电击身体收缩也是先天性行为,A错误。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对强光的反应身体也会收缩是后天形成的一种学习行为,B正确。C、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涡虫的学习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学习”和遗传物质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C错误。D、图中D,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D错误。故答案为:B。7.(2024八上·杭州期末)下面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甲.肾上腺激素 乙.甲状腺激素 丙.胰岛素 丁.生长激素a.幼年期 b.成年期 ①过多 ②过少A.丙+b+②……糖尿病 B.乙+a+①……呆小症C.甲+a+①……甲亢 D.丁+b+②……侏儒症【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不同激素的作用不同,分泌异常会导致不同的病症。例如: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幼年期分泌过少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期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幼年期分泌过少患呆小症,成年期分泌过多患甲亢,分泌过少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胰岛素由胰岛分泌,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患糖尿病 。肾上腺激素由肾上腺分泌,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皮肤血管扩张等 。【解答】A、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成年期胰岛素过少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可能引发糖尿病。可见,丙(胰岛素)+ b(成年期)+ ②(过少)对应糖尿病,A正确。B、甲状腺激素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乙(甲状腺激素)+ a(幼年期)+ ①(过多)会导致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毒症等,而不是呆小症。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期甲状腺激素过少导致的,B错误。C、肾上腺激素主要参与应激反应和调节血压等,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的,与肾上腺激素无关。可见,甲(肾上腺激素)+ a(幼年期)+ ①(过多)不能对应甲亢,C错误。D、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发育,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过少导致的。可见,丁(生长激素)+ b(成年期)+ ②(过少)不能 对应侏儒症,D错误。故答案为:A。8.(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的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答案】D【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根据①溶液变化为②溶液,没有晶体析出,②③都是恒温蒸发情况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④是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增大的饱和溶液进行解答。【解答】A、根据①溶液变化为②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所以图①和图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在①→②过程中,溶剂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②>①故A说法错误;B、②③都是恒温蒸发得到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以图②和图③中溶液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说法错误;C、在③→④过程中,升温蒸发水分,此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④>③,所以溶剂水的质量分数③>④,即溶剂质量分数减小,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故C说法错误;D、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在③→④过程中,升温蒸发水分,此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④>③,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9.(2024八上·杭州期末)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测量结果分别绘成如图所示的a、b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A.0~1h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B.1~2h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C.4h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更强【答案】D【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图示中,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后,a的血糖含量在短暂升高后即恢复正常,而b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较高浓度,可见a为正常人,b可能患有糖尿病;曲线b在2小时后下降,是由于一部分血糖随尿排出体外,形成了糖尿。【解答】A、0h~1h,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血糖含量高的原因,A正确。B、口服葡萄糖1--2小时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而造成的,B正确。C、由曲线图可以看出,4小时候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C正确。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甲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D错误。故答案为:D。10.(2024八上·杭州期末)“生命吸管(Lifestraw)”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和部分重金属;超滤膜可滤除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网有过滤的作用,能去除颗粒物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去除异味C.超滤膜与将自来水煮沸的作用相同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可直接饮用【答案】D【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C、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解答】A、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C、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是因为加热煮沸时能使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该选项说法正确;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D。11.(2024八上·杭州期末)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带负电 B.蜜蜂带正电 C.空气不带电 D.空气带负电【答案】A【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是: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解答】由于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规律可知,蜜蜂带负电,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2.(2024八上·杭州期末)某停车场有自动和人工两种抬杆放行方式。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车牌成功,自动闭合,付费成功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若识别车牌失败,无法闭合,则付费后利用人工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此功能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和闭合后,电动机所在电路被接通,只闭合时,电路也能被接通,可知与、并联,电动机在干路上。【解答】车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车牌成功,S1自动闭合,付费成功S2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说明S1和S2是串联的,若识别车牌失败,S1无法闭合,则付费后利用人工闭合S3电动机工作,抬杆放行,说明S3和S1、S2并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2024八上·杭州期末)小明在洗水果时发现,丢入水中的苹果有这样的运动过程:苹果先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在全部浸没在水中后会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关于苹果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变大B.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C.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变小,最后变大D.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不变,最后变小【答案】D【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A.苹果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苹果的体积,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化,苹果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B.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浸没前,V排变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大,重力大于浮力;CD.由题意可知V排先变大,再不变,后变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苹果受到的浮力变化。【解答】 A.苹果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苹果的体积,ρ液和V排都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苹果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故A错误;B.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浸没前,V排变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大,重力大于浮力,故B错误;CD.由题意可知V排先变大,再不变,后变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不变,最后变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4.(2024八上·杭州期末)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对此有下列几种猜想,其中可能的是( )①灯L2的电阻太小;②灯L2两端电压较大;③通过L1、L2的电流不等;④通过灯L1、L2的电流相同;⑤灯L2的灯丝断了,灯座未短路;⑥灯泡L2的灯座被短路。A.① B.②③⑥ C.②⑤ D.①④【答案】D【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功率【解析】【分析】(1)首先明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而灯泡的亮度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由电功率的计算式P=I2R可知,在电流一定时,实际功率大的电阻较大,即亮度大的阻值大,其两端的实际电压大;(2)已知两灯的额定电压相等,由公式知,在额定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额定功率越小。根据上述分析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①由于两灯串联在电路中,所以通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相同;开关闭合后,灯泡L1较亮,灯泡L2较暗,说明前者的实际功率大,由P=I2R可知,电流相同时,功率越大,阻值越大,因此灯L2的电阻太小,故①正确;②因为R1>R2,而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由U=IR可知,灯L1两端的实际电压较大,故②错误;③④由于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L1、L2的电流相等,故③错误,④正确;⑤灯泡都发光,说明电路为通路,所以灯L2的灯丝没有断,灯座没有短路,故⑤错误;⑥灯泡L2的灯座短路,则灯泡L2将不会发光,故⑥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④,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读数变化情况( )A.V2增大,V1不变,A不变 B.V2增大,V1减小,A减小C.V2减小,V1增大,A增大 D.V2为零,V1增大,A增大【答案】A【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左边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判断三电表示数的变化。【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滑片左边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的示数不变;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2所测电阻变大,由串联分压可知,电压表V2示数变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2024八上·杭州期末)某款AI(人工智能)机器人,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 。机器人的智能摄像头主要通过感知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信息接收,智能摄像头模拟人类反射弧中 。【答案】细胞体;感受器【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观图可知:A模拟突起,B模拟细胞体。(2)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解答】 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观图可知:感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图中A模拟突起,B模拟细胞体。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所以机器人的智能摄像头主要通过感知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智能摄像头模拟人类反射弧中的感受器。17.(2024八上·杭州期末)小科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型的支架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再用箱子将植物罩住。图甲是透光的箱子,图乙是不透光的箱子,箱子的下端均开了一小孔,在乙地上放置光源照射幼苗,两个装置都放在适宜幼苗生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所示。(1)图甲是为了验证重力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还需要设置一个与甲进行对照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用文字或示意图呈现均可)(2)根据图乙幼苗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影响幼苗背地生长因素 影响向光生长因素(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设置一个与图甲相同的透光箱子,但将箱子倒置,使幼苗的生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小于【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叫向光性。正常情况下,在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向地性。【解答】(1)分析题干可知,验证重力因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故单一变量为重力,其余实验条件应该相似,故对照组应为:选与甲装置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安装在相同的L形支架上,并使装置绕辅助线d匀速缓慢旋转(如图),其余实验条件与甲保持一致。(2)分析图乙可知,幼苗处于暗箱中,只从一侧的小孔接收到单侧光照,因此一段时间后,幼苗会弯向光源生长。小科欲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即光源生长),故影响幼苗背地生长因素小于影响向光生长因素。18.(2024八上·杭州期末)老鸭汤是一道以美味著称的传统汤菜,制作原料主要有鸭、水、调料等。(1)烹饪时,下列调料中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的有____(选填字母)A.食盐 B.料酒 C.植物油 D.胡椒粉(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鸭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的特点。(3)吃不完的鸭汤可暂时放入冰箱,为了去除异味,冰箱中往往会放入活性炭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 的作用。【答案】(1)A;B(2)均一性(3)吸附【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1)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2)根据溶液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A、食盐易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B、料酒能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D、胡椒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鸭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分子,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效果;吃不完的鸭汤可暂时放入冰箱,为了去除异味,冰箱中往往会放入活性炭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的作用。(1)A、食盐易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B、料酒能溶于水,能够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D、胡椒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B;(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鸭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分子,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效果;吃不完的鸭汤可暂时放入冰箱,为了去除异味,冰箱中往往会放入活性炭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的作用。19.(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1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2是大气层的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1)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图1所示的 (选填字母“a”“b”“c”“d”)层,飞机也主要在这一层飞。(2)图1中a层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3)图2中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 (选填“向上”或“向下”)。(4)图3中在A处的天气系统的控制下,天气特点是 ,C处过境时的天气特点是 。【答案】(1)b(2)有强烈的对流运动(3)向上(4)晴朗;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天气预报与天气图【解析】【分析】(1)大气层的结构与成分分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等。对流层(a 层)是大气最下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平流层(b 层 )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且约 90% 的臭氧集中在平流层 。(2)对流层的特点: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这是因为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进而形成对流,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也与对流运动有关 。(3)空气对流运动的判断:在对流运动示意图中,暖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冷空气密度大则下沉。图 2 中 A 处为暖区,空气受热膨胀,会向上流动 。(4)天气系统与天气特点:高压系统(A 处 )中心气流下沉,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不易凝结,多晴朗天气;冷锋(C 处 )过境时,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变化 。【解答】(1)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平流层中,平流层的平均海拔高度12-55千米之间,即在图1所示的b层。(2)图1中的a层为对流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该层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天气现象多变的特点。(3)图2是大气层的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乙处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向上。(4)图3中A处为高压系统,气流下层,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带来晴朗稳定的天气;C处为冷锋过境时,通常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等天气现象。(1)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平流层中,平流层的平均海拔高度12-55千米之间,即在图1所示的b层。(2)图1中的a层为对流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该层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天气现象多变的特点。(3)图2是大气层的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乙处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向上。(4)图3中A处为高压系统,气流下层,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带来晴朗稳定的天气;C处为冷锋过境时,通常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等天气现象。20.(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所示,小烧杯装有未完全溶解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其中漂浮着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将小烧杯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向大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温度发生变化。不考虑木块和硝酸钾溶液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当温度改变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1)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V增大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请判断实验时在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3)木块在A、B时刻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1)变小(2)C(3)等于【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确定溶液密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溶解度的变化,最后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即可;(2)根据物质溶解时吸热还是放热的知识解答;(3)根据漂浮条件分析解答。【解答】(1)木块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图片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溶液密度减小,即溶解度变化,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减小。(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加入固体后温度降低了,即它吸热,由于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氯化钠溶解温度不变,因此应该是硝酸铵,故选C。(3)根据前面的分析知道,木块在A、B时刻受到浮力不变,即(1)木块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图片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溶液密度减小,即溶解度变化,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减小。(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加入固体后温度降低了,即它吸热,由于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氯化钠溶解温度不变,因此应该是硝酸铵,故选C。(3)根据前面的分析知道,木块在A、B时刻受到浮力不变,即21.(2024八上·杭州期末)(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2)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3)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2021年11月,仙居遭遇到了极强寒潮,11月8日仙居城区最低气温仅为3℃,括苍山顶出现了-6℃的低温。仙居城区与括苍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两地 不同。【答案】快;乙;地形【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据题干中信息解答。【解答】(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因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海边城市往往成为人们的避暑胜地。(2)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晚上陆地比海洋气温低,陆地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表示晚上空气流动的是乙图。(3)仙居城区与括苍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两地地形不同。22.(2024八上·杭州期末)在今年的抗击新冠疫情中,负压式救护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气压,防止车内气体向外扩散,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概率。(1)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______;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 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 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2)救护车多设计为流线型(如图),当救护车高速行驶时,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会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受到的重力;(3)请解释我们为什么能把饮料吸到嘴里? 。【答案】(1)D(2)小于(3)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一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使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吸管中。【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分析各个选项中相关装置内外的气压关系进行判断。(2)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3)把饮料吸到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强。【解答】(1)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机舱外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所以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其内部的气压要小于人体外气压,药水才能被大气压压入注射器内,所以注射器内处于“负压”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D。(2)救护车设计为流线型,上方凸起,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平滑,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救护车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重力。(3)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一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使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吸管中。(1)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机舱外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所以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其内部的气压要小于人体外气压,药水才能被大气压压入注射器内,所以注射器内处于“负压”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D。(2)救护车设计为流线型,上方凸起,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平滑,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救护车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重力。(3)用吸管吸饮料时,用力一吸,管中的空气被吸走,使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吸管中23.(2024八上·杭州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食品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按实验要求,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3)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小婧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她应_________(填序号)。A.增加适量氯化钠的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4)若所用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玻璃棒(2)④③①②(3)B(4)偏小【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进行分析;(2)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进行分析;(3)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烧杯未干燥,杯壁有水,使得溶剂水偏多进行分析。【解答】(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答案为:④③①②;(3)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位置放反了,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过多,应适量减少药品,直到天平平衡,故选B;(4)烧杯未干燥,杯壁有水,使得溶剂水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答案为:④③①②;(3)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位置放反了,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过多,应适量减少药品,直到天平平衡,故选B;(4)烧杯未干燥,杯壁有水,使得溶剂水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24.(2024八上·杭州期末)山药多糖是山药中的一种物质,为研究山药多糖和降糖药物对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研究人员每天对实验大鼠进行如下处理,15天后,在各组大鼠进食馒头的 0、60、120分钟后分别测定血糖浓度,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 大鼠状态 处理方式 血糖浓度(毫摩尔/升)0(分钟) 60(分钟) 120(分钟)A 健康 灌服生理盐水 6.43 8.67 7.14B 患糖尿病 灌服生理盐水 10.28 14.25 12.51C 患糖尿病 灌服山药多糖 7.31 10.38 8.14D 患糖尿病 灌服格列苯脲(降糖药物) 7.8 10.46 9.25(1)设置A组的目的是 。(2)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获得的结论是: 。(3)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请提出一点建议 。【答案】对照作用;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山药多糖和降糖药物都能降低大鼠血糖,且山药多糖对降低大鼠血糖作用更有优势;每组大鼠数量增加,取血糖平均值或多次重复实验【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的设置: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能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便于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清晰体现出实验因素的作用。(2)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推导:分析实验结果时,需对比不同组别的数据差异,结合实验处理(灌服不同物质 ),判断自变量(山药多糖、降糖药物 )对因变量(大鼠血糖浓度 )的影响,从而推导结论。(3)实验准确性的保证: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需考虑样本数量、实验重复次数等,避免因样本过少或偶然因素导致结果偏差,通常可通过增加样本数量、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等方式实现。【解答】(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由实验表格可知,A组老鼠是健康的且没有服用多糖和降糖药物,属于实验设计中的对照组。因此,设置A组的目的是对照作用。(2)由实验中的数据可知,服用山药多糖和降糖药物的患糖尿病的老鼠的血糖浓度都降低了;且服用山药多糖的老鼠的血糖降低的更多。因此,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获得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山药多糖和降糖药物都能降低大鼠血糖,且山药多糖对降低大鼠血糖作用更有优势。(3)由于实验中存在着偶然性,所以老鼠要用多只,进行重复实验,并对每组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25.(2024八上·杭州期末)为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科和小丽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为5欧。实验次数 一 二 三电压/V 1.0 1.5 2.0电流/A 0.2 0.3 0.4(1)如图甲,若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则待接导线应与 相连(填字母);(2)闭合开关,小科发现电压表指针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则故障可能是 。(3)小科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4)小丽用另一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答案】B;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断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左,电压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右,前两种同时存在【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若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可知变阻器用的是A接线柱;(2)根据电流表判断故障类型,根据电压表判断故障位置;(3)分析表格中数据得结论;(4)分析图像乙找出问题。【解答】(1)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说明接入阻值长度变短,由此可知,滑动变阻器是右下接线柱B接入电路。(2)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排除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定值电阻两端无电压,即说明R被短路(或电压表断路)。(3)由表格数据知道,电压变大,电流变大,比值不变。由此得出结论为: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4)由图乙知道,当电流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右;或者是电流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左。26.(2024八上·杭州期末)假期时,小明登顶浙东南最高峰——括苍山,他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和一些必要的器材估测括苍山的高度。到达山顶后,他首先排尽针筒内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小孔,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已知在一定范围内,竖直方向高度每上升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已知:山脚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1.0×105帕)。(1)括苍山山顶常年刮大风,山上建有全国第四大风力发电场,所以他应选择 (选填“室内”或“室外”)进行实验。(2)实验测得活塞刚好被拉动时测力计示数F为17.6牛,针筒壁有刻度部分长度L为5厘米,请计算括苍山的高度。 (3)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括苍山的实际高度为1380米,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可能为 。【答案】室内;1200m;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解析】【分析】(1)室外会存在自然环境的风,这种因素难以控制和避免,所以应该尽量在室内;(2)已知活塞的容积和有刻度部分的长度,计算横截面积S,以及测出拉动活塞时的拉力F,根据求出山顶的大气压强的值;根据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的规律,再知道山下的大气压强,则山下的气压减去减小的部分,就是山上的气压,据此可求出山的高度;(3)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大,山脚与山顶压强差变小,据此分析。【解答】(1)山顶常年刮大风,对实验有影响,故应该选择在室内进行实验。(2)由题可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山顶的压强为设山顶的相对高度为h,则山上的压强p=p0- Δp,即8.8×104Pa=1.0×105Pa﹣×100Pa解得h=1200m。(3)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可能为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27.(2024八上·杭州期末)某科创小组进行项目化实践活动——制作一台“浮力秤”。小组同学按照设计进行组装:选择轻质的圆柱形小筒,在其底部均匀地放上细沙,上端放一个轻质的小秤盘。如图甲所示,将小筒放在水中,就制成了一个“浮力秤”。(1)将组装好的小筒和空秤盘,放入水中,并使它漂浮在水面上。用记号笔在小筒外侧水面的位置画上一个刻度a,标记为 g;(2)在秤盘中只放入一个10g的砝码,用记号笔在小筒外壁水面位置画上刻度b,标记为10g;在秤盘中只放入一个20g的砝码,用记号笔在小筒外侧水面位置画上刻度c,标记为20g;如图乙所示,则a、b、c三个位置正确的是 (填“A”或“B”);(3)用刻度尺测量发现ab=bc,说明这个浮力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接下来分别在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平均分成5等分,就完成了浮力秤的刻度的标记。这个浮力秤的分度值是 g;(4)同学们利用制作好的浮力秤来测黄豆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将五颗黄豆放在秤盘中,待秤筒稳定后,发现水面对应的位置小于分度值,认为浮力秤的精确度不够。为提高浮力秤的精确度,小组同学提出的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A.用直径更大的大筒 B.用直径更小的小筒C.增大小筒中细沙的质量 D.大筒中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答案】(1)0(2)A(3)2(4)B【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装置漂浮时,与水面相切的位置标为零刻度,在后续的测量中可以避免装置自重对测量的影响。(2)秤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越大,排开液体额体积越大,秤在水中的深度越深。(3)分度值指的是最近两个刻度表示的质量差。(4)提高精确度,即物体质量变化一定时,深度发生更大的变化,可通过减小桶的直径或减小液体的密度进行改进。【解答】(1)秤盘上是空的,没有质量,所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筒外侧的刻度应标为0g。(2)秤盘上的质量越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刻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即从下往上依次为a、b、c三个位置。故答案为:A。(3)由题知道,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质量是10g,把它分成5等份,每等份就是2g,所以这个浮力秤的分度值是2g。(4)用直径更小的小筒,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浸入水中的高度变化越明显,精确度就更高。故答案为:B。(1)秤盘上是空的,没有质量,所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筒外侧的刻度应标为0 g。(2)秤盘上的质量越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所以刻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即从下往上依次为a、b、c三个位置,故选A。(3)由题知道,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质量是10 g,把它分成5等份,每等份就是2 g,所以这个浮力秤的分度值是2 g。(4)用直径更小的小筒,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浸入水中的高度变化越明显,精确度就更高。28.(2024八上·杭州期末)在电解水实验中,往往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某同学分别在等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硫酸,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出收集20mL氢气所需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序号 1 2 3蒸馏水的体积/mL 200 200 200加入硫酸的体积/mL 10 5 2收集 20mL 氢气所需的时间/s 396 758 1231(1)图甲中的A端为电源 极(填”正”或”负”)。(2)图乙是每次实验产生气泡的速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结合实验数据说明曲线变化的原因 。(3)若实验中用4%的硫酸溶液100克,通电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则被分解的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负(2)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电解消耗的水越多,硫酸浓度越大,水电解的速度就越快(3)设分解的水的质量为x,则:100g×4%=(100g-x)×5%解得x=20g,答:分解的水的质量为20g。【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大的气体是氢气。(2)硫酸可以加快电解的速度,随着水被电解,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大,电解速度加快。(3)根据电解前后硫酸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A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是B试管内气体体积的二倍,因此A试管中的气体为氢气,图甲中的A端为电源负极。(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中硫酸浓度越大,水电解速率越快。结合反应时间与产生气泡的速度关系图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即水电解速度越快,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电解水的不断进行,水在不断消耗,导致硫酸的浓度不断增大,进而使水电解的速度加快。(1)根据图示可知,A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是B试管内气体体积的二倍,因此A试管中的气体为氢气,图甲中的A端为电源负极;(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中硫酸浓度越大,水电解速率越快。结合反应时间与产生气泡的速度关系图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即水电解速度越快,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电解水的不断进行,水在不断消耗,导致硫酸的浓度不断增大,进而使水电解的速度加快;(3)见答案。29.(2024八上·杭州期末)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个用10根完全相同的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筏,每根竹子质量为,体积为,忽略制作竹筏所使用绳子的质量和体积。计算():(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是 牛。(2)不载人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大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竹筏上每人的平均体重为,则该竹筏最多能载几人 ?【答案】800;0.08m3;8【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利用G=mg求出竹筏的重力,然后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其所受浮力大小;(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3)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总体积的一半,然后利用F浮=ρ水gV排可求竹筏此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计绳子的质量,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求人的总重力,进而可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解答】(1)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2)由知道,不载人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为(3)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为忽略制作竹筏所使用绳子的质量,竹筏仍然漂浮,则人的总重力所以,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所以最多为8人。即此时竹筏的最大载重量与竹筏受到的浮力相等,即竹筏的最大载重量是5×103N。答:(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是800N;(2)不载人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为0.08m3;(3)该竹筏最多能载8人。30.(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电阻R2的滑片P从下端往上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呈图乙所示的规律。求:(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 (3)电源电压和电阻R1各是多大 【答案】10Ω;0 25Ω;3V;5Ω【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根据图象读出R2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2接入电路的阻值;(2)当滑片位于下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然后得出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3)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位于上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象读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1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解答】(1)由乙图可知,当电流I1=0.2A时,对应电压U1=2V,由甲图知,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故滑动变阻器此时接入电路的阻值(2)由甲乙图知,当滑片在最上端时,滑动变阻器未连入电路,此时电路电流最大,滑片滑至最下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最小电流为,对应电压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5Ω;(3)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源电压不变,联合乙图可知解得电源电压答:(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10Ω。(2)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0~25Ω。(3)电源电压为3V,R1阻值为5Ω。31.(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安,电压表的读数为2.5伏。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6安,电压表的读数为3伏,由于R1、R2中有一个电阻出现故障。(1)R2电阻为多少 ?(2)电源电压为 伏;(3)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答案】(1)(2)3(3)R1断路【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串联;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可解决此题。【解答】(1)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串联,电压表的读数为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则R2电阻为R1电阻为(2)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3)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所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断路。(1)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串联,电压表的读数为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则R2电阻为R1电阻为(2)由图可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3)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所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断路。32.(2024八上·杭州期末)“渐冻症”(ASL),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1)ASL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 (填序号)。(2)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_________。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3)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渐冻症”这一疾病,开展了一项“冰桶挑战赛”慈善活动。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皮肤毛细血管 (选填“收缩”或“舒张”),血流减少。【答案】(1)E(2)A(3)收缩【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肌肉属于效应器部分。(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渐冻症” 是运动神经元疾病,影响的是传出神经,不影响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感觉传导,所以刺激能传到大脑产生感觉,但传出神经受损无法引起效应器反应 。(3)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可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4)题图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F是下行传导束,H是上行传导束。【解答】(1)在题图中,E代表的是效应器,它通常是由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在ASL患者中,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传出神经(D)到效应器(E)的信号传递受阻,长期不能运动,效应器(E)即肌肉得不到足够的神经刺激和锻炼,因此会发生萎缩。所以,发生萎缩的结构是E。(2)当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这一刺激首先会被感受器(A)接收,并通过传入神经(B)传递到神经中枢(C)。然后再沿着上行神经纤维(F),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被敲击的感觉。然而,由于ASL患者运动神经元受损,传出神经(D)无法将信号传递到效应器(E),即膝盖下方的肌肉,因此膝跳反射不会发生。可见,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有感觉,但不发生膝跳反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时,身体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来应对这种寒冷刺激。为了保持体温稳定,皮肤中的毛细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皮肤的血流量也会减少,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1)在题图中,E代表的是效应器,它通常是由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在ASL患者中,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传出神经(D)到效应器(E)的信号传递受阻,长期不能运动,效应器(E)即肌肉得不到足够的神经刺激和锻炼,因此会发生萎缩。所以,发生萎缩的结构是E。(2)当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这一刺激首先会被感受器(A)接收,并通过传入神经(B)传递到神经中枢(C)。然后再沿着上行神经纤维(F),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被敲击的感觉。然而,由于ASL患者运动神经元受损,传出神经(D)无法将信号传递到效应器(E),即膝盖下方的肌肉,因此膝跳反射不会发生。可见,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有感觉,但不发生膝跳反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时,身体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来应对这种寒冷刺激。为了保持体温稳定,皮肤中的毛细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皮肤的血流量也会减少,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