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七上·鄞州期中)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关于太空实验,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B.熔化了的金属液滴为什么成球形C.带入太空的种子能否萌发D.失重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是否更轻松【答案】A【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科学问题是可以探究的问题,存在主观态度的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解答】A、夜空中哪颗星星最美是人的主观认识,不属于科学问题,故A符合题意;B、熔化了的金属液滴为什么成球形,属于科学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C、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萌发,属于科学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D、失重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是否更轻松,属于科学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是一门学不完的重要科目,不单单是在书本中可以找到,更要在实际生活中探索和追求。【解答】课本上的知识是重要的基础,但同时也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实验与思考再运用到实际,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去领略科学的奥秘,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2024七上·鄞州期中)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一部分和岩石圈的上层D.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约100 m的范围内【答案】B【知识点】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解析】【分析】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的。【解答】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B. 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物资和能量构成的统一整体,B错误;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一部分和岩石圈的上层,C正确;D.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约100 m的范围内,D正确;故答案为:B.4.(2024七上·鄞州期中)2023年8月16日下午,备受瞩目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现在的机器人可以与人对话,可以搜索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四处观察,还可以自动充电等。下列活动中,机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 )A.生长发育 B.向前运动 C.发出声音 D.看家护院【答案】A【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机器人是科学家模拟人类制造出来的,虽然能发出声音、运动、看家护园,但是它没有生命,不属于生物,故不能生长发育。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5.(2024七上·鄞州期中) 对哺乳动物进行分类,小科将“羊、牛、马”分成一组,将“虎、狮、狼”分成另一组。分析同一组动物的共同特点,猜想他的分组依据是( )A.身上是否被毛B.生活环境是陆生还是水生C.幼体是否哺乳D.以植物为食还是以其他动物为食【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解答】羊、牛、马、虎、狮、狼都属于哺乳动物,但马、牛、羊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以植物为食物,属于植食性动物;而虎、狮、狼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属于肉食性动物。故选:D。6.(2024七上·鄞州期中)金鱼藻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湖泊、池塘、水沟等静水处,可作为猪、鱼及家禽饲料。金鱼藻的茎细柔、叶轮生、花小、种子有坚硬的外壳。金鱼藻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D【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是比较高等的类群,体内都有输导组织,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体内都有导管,根系发达,都适应陆地生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果皮保护着种子。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解答】金鱼藻的种子有坚硬的外壳,说明金鱼藻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图示几种常见植物分类表,表中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玉米和小麦 B.银杏和大豆 C.银杏和玉米 D.大豆和小麦【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即属于同一个种的生物的共同点是最多的,结合分类表进行判断。【解答】A、玉米和小麦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A符合题意;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B不符合题意;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C不符合题意;D、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而小麦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2024七上·鄞州期中) 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答案】C【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解答】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与题干中的描述相似度最高的是爬行动物;故选:C。9.(2024七上·鄞州期中)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B.鲸鱼的肺通过进化后已适应水生生活C.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D.骆驼的驼峰和宽大的脚掌可以适应在沙漠中生活【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解答】A.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适于飞行,A不符合题意。B.鲸鱼适应水生生活,用肺呼吸体现生物适应陆生环境,用肺呼吸-般为陆生生物,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B符合题意。C.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C不符合题意。D.骆驼的驼峰和宽大的脚掌可以适应在沙漠较长时间生活,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2024七上·鄞州期中)宁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美食之都,宁波的名菜包括“雪菜大汤黄鱼”、“苔菜江白虾”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鱼、虾都属于脊椎动物B.鱼的身体大多呈纺锤形,表面覆有鳞片C.鱼是变温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D.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甲壳类节肢动物【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 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A.鱼的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虾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A错误。B.鱼的身体大多呈纺锤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鱼的体表常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作用,B正确。C.鱼是变温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与水中生活相适应,C正确。D.虾体内无脊柱,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甲壳类节肢动物,D正确。故答案为:A。11.(2024七上·鄞州期中)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蚯蚓的前端触觉不灵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鱼儿离不开水 D.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答案】B【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解答】 A.蚯蚓的前端触觉不灵敏,可以减少钻土时因土壤摩擦带来的痛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B符合题意。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表面具有黏液,鱼儿离开水,鳃丝就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导致鱼缺氧死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C不符合题意。D.生活在炎热缺水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2024七上·鄞州期中)今年 5 月, 有专家在浙江“树排沙”保护区观测到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鹭, 表明浙江在鸟类保护措施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如图)判断,最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A.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C.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D.重视树排沙保护区的建设【答案】D【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2、自然保护区的作用: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而划定的区域。它为保护对象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效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之一。【解答】由分析图表可知,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被破坏。故保护黑脸琵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故答案为:D。13.(2024七上·鄞州期中)为了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学校项目化小组同学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瓶号 甲 乙 丙加入物质 20毫升灭菌肉汤 20毫升灭菌肉汤 20毫升灭菌肉汤瓶口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温度 25℃ 5℃ 25℃A.2组,温度、消毒棉球 B.2组,温度、细菌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2组,温度、空气【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溢一的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甲和丙作对照,丙瓶口不做处理,空气中的细菌能进入甲锥形瓶,甲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空气中的细菌不能进入丙锥形瓶,除了有无细菌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以细菌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乙和丙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以温度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所以表中包含了2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细菌。ACD错误,B正确。故选:B。14.(2024七上·鄞州期中)某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部分结构及测量情况作了对比(如表)则当乙的示数为-2℃时,甲的示数为( )温度计 刻度线 刻度 温度计示数对比(℃)环境① 环境② 环境③甲 均匀 准确 20 80 ?乙 均匀 不准确 14 78 -2A.4℃ B.5℃ C.7℃ D.15℃【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先计算出每格表示的温度差,在根据相差的个数计算出相差的温度,最后算出甲的示数。【解答】已知甲温度计示数为2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14℃;甲温度计示数为8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78℃;甲温度计准确,乙温度计不准确,但甲和乙温度计刻度都均匀,说明乙温度计上标注14℃到78℃之间有格,则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乙温度计示数为时,该位置与乙温度计上示数为14℃之间的真实温度差为则乙温度计示数为,所代表的真实温度为。故答案为:B。15.(2024七上·鄞州期中)2023年10月30日,宁波邮局海关在对申报为“饼干”的3票入境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盒内饼干条之间藏着装有蚂蚁的塑料指形管共3117根。经实验室鉴定,这群蚂蚁均为外来物种——野蛮收获蚁,该外来物种进入国内,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 )A.国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B.野蛮收获蚁很快被淘汰C.国内生物物种数快速增加 D.国内生态环境更加稳定【答案】A【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解答】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可见,野蛮收获蚁属于外来物种,进入国内,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国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正确。故答案为:A。16.(2024七上·鄞州期中)给下列各量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 ;(2)一枚硬币厚度约2.1 ;【答案】(1)毫升(mL)(2)毫米(mm)【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生活常识结合常见的体积单位以及长度单位进行解答。【解答】(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mL。(2)一枚硬币厚度约2.1mm。17.(2024七上·鄞州期中)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小余和小姚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分别如图所示。(1)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选填“小余”或“小姚”);(2)小余同学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cm;(3)小余另取一刻度尺测量小姚的身高,五次结果分别为160.2cm,160.0cm,166.2cm,160.1cm,159.9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 cm。【答案】(1)小姚(2)3.80(3)1cm;160.1【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被测物体应与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3)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若存在与其他数据差异较大的数字,是错误数据,应舍弃。【解答】(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 则小姚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木块的长度为3.80cm。(3)根据160.2cm可知,数字“0”所在的单位cm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cm,五次结果中166.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那么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 则小姚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木块的长度为3.80cm。(3)[1][2]根据160.2cm可知,数字“0”所在的单位cm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cm,五次结果中166.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那么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8.(2024七上·鄞州期中)将下列生物特征的序号填入对应现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⑤生物需要营养物质(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朵朵葵花向太阳 ;(3)饥不择食 ;(4)冷开水不能养金鱼 。【答案】③;④;⑤;①【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对每个题目中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确定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即可。【解答】(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形象地描述了草生命周期的开始和结束,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故选③;(2)“朵朵葵花向太阳”指的是植物的向阳性,说明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④;(3)“饥不择食”指的是生物需要营养,故选⑤;(4)冷开水不能养金鱼,是因为开水中氧气含量较低,说明生物能呼吸,故选①。19.(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名称:A ,D 。(2)用于量取并加热4毫升液体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填字母)。【答案】(1)胶头滴管;试管(2)ABCDF【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1)A是胶头滴管,B是试管夹,C是量筒,D是试管,E是药匙,F是酒精灯,G是镊子,H是烧杯。(2)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当液体的体积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胶头滴管,仪器D的名称是试管。(2)量取4毫升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加热4毫升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1)仪器A的名称是胶头滴管,仪器D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胶头滴管;试管;(2)量取4毫升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加热4毫升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故填:ABCDF。20.(2024七上·鄞州期中)歌曲《洋葱》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1)如图甲所示,被“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的结构是洋葱的鳞片叶,其结构层次为 ;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则洋葱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2)“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 ] 中,与动物细胞比较,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①具有 作用。【答案】(1)器官;被子(2)⑤;液泡;支持【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种子植物【解析】【分析】(1)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2)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解答】(1)洋葱的鳞片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由“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可知,洋葱属于被子植物。(2)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⑤液泡中。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①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1)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洋葱的鳞片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由“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可知,洋葱属于被子植物。(2)⑤是液泡,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⑤液泡中。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①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21.(2024七上·鄞州期中)生石花是一种小型肉质植物,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能开花结果,常用种子繁衍后代,幼苗很小,生长迟缓。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1)生石花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这一形态特点与 的生存环境相适应。(2)根据“能开花结果,常用种子繁衍后代”的描述,说明生石花具有能 的生物基本特征。【答案】(1)干旱(2)繁殖后代【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1)生物作出的特殊改变是为了适应环境。(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描述的是石生花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特征。【解答】(1)生石花原产非洲南部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区,是一种小型肉质植物,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能够储存水分,这一形态特点与干旱缺水的生存环境相适应。(2)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生石花“能开花结果,常用种子繁衍后代”,说明生石花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生物基本特征。(1)生石花原产非洲南部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区,是一种小型肉质植物,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能够储存水分,这一形态特点与干旱缺水的生存环境相适应。(2)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生石花“能开花结果,常用种子繁衍后代”,说明生石花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生物基本特征。22.(2024七上·鄞州期中)有些动物名称或俗称中虽然带有“鱼”字,但却不属于鱼类;有些动物名称或俗称不带“鱼”字,却属于鱼类。下图是五种名称或俗称中带“鱼”或不带“鱼”字的动物。(1)海马名字中虽无“鱼”字,但却是一种鱼类,海马用 呼吸。(2)上述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上述动物中没有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是 类。(3)成体娃娃鱼主要用肺呼吸,兼用 呼吸。【答案】(1)鳃(2)墨鱼;鸟(3)皮肤【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根据鱼类通过鳃呼吸进行分析。(2)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是:脊椎动物有脊椎骨,而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3)两栖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解答】(1)海马是鱼类,用鳃呼吸。(2)海马是鱼类,娃娃鱼是两栖类,鳄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类,墨鱼是软体动物。以上五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墨鱼;在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中,上述动物里没有出现的类群是鸟类。(3)娃娃鱼属于两栖类,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1)海马是鱼类,用鳃呼吸。(2)海马是鱼类,娃娃鱼是两栖类,鳄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类,墨鱼是软体动物。以上五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墨鱼;在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中,上述动物里没有出现的类群是鸟类。(3)娃娃鱼属于两栖类,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23.(2024七上·鄞州期中)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填字母)的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cm3。【答案】A、C;5【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由D中总体积减去B中的体积即可求得石蜡的体积,据此判断不需要的步骤。【解答】沉坠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9cm3-54cm3=5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是没必要的。24.(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草属于 者;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者。(3)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该食物网中 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答案】(1)5;草→鼠→蛇→鹰(2)生产;分解(3)鹰【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蚯蚓等)组成。(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可知处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毒物质最多。【解答】(1)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中,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题干中草属于植物,是生产者;题干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还缺少分解者。(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1)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中,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题干中草属于植物,是生产者;题干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还缺少分解者。(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25.(2024七上·鄞州期中)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使用图2中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___________。A.1、3、5 B.2、4、6 C.2、3、5 D.2、4、5(3)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提高视野亮度? (写出两种方法)。【答案】(1)A(2)C(3)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整理收纳。1、取镜与安放安放显微镜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桌面要清洁、平稳,使用时先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桌上,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拭擦镜身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不可随意用手指试擦镜头,以免影响观察效果。2、对光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3、观察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弹簧夹或移光器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调焦时,旋转粗焦螺旋,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先慢慢降低镜筒,降低时,必须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与玻片标本相距5mm以上,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然后一面用左眼自目镜中观察,一面用右手旋转粗准焦螺旋(切勿弄错旋转方向),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解答】(1)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液滴的边缘,再缓缓盖下,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图中1、2有螺纹是物镜;3、4没有螺纹是目镜。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中5物镜距离玻片标本距离近,5的放大倍数比6中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故图中物镜2和目镜3的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近的是5,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视野越亮,凹面镜能聚光,反射的光线更强。故要提高视野亮度,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和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1)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液滴的边缘,再缓缓盖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图中1、2有螺纹是物镜;3、4没有螺纹是目镜。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中5物镜距离玻片标本距离近,5的放大倍数比6中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故图中物镜2和目镜3的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近的是5,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视野越亮,凹面镜能聚光,反射的光线更强。故要提高视野亮度,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和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26.(2024七上·鄞州期中)科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科进行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 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填序号)。为了将视野从A调到B,应将装片往 移动。(3)图乙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意图, 现将制作的评价标准制定如下。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 结构完整, 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 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 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根据评价指标, 小科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理由 。【答案】防止气泡产生;③;左边;良好;细胞质、液泡未标注【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根据制作洋葱鳞片叶装片的注意事项解答;(2)根据显微镜的调节方法解答;(3)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后再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2)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先将观察目标向左方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接下来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②反光镜的凹面,最后调节④细准焦螺旋,则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③粗准焦螺旋。(3)图乙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图,图中只标注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还没有标注细胞质、线粒体、液泡。结合指标评价标准可知,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应被评为良好。27.(2024七上·鄞州期中)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3)如下图是小组对上述四种植物编制的检索表,请判断乙代表的植物是 。有花 2 无花 甲 叶缘光滑平整 乙 叶缘带锯齿 丙 植物铭牌——金毛狗蕨 ____________(4)编制植物手册后,同学们开展为校园植物书写铭牌的活动,查阅发现金毛狗蕨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请你为金毛狗蕨写一段铭牌资料,要求25字左右,包含植物具有的器官、繁殖方式和适宜生活的环境等信息 。【答案】葫芦藓;合格,因为红叶石楠和桂树都是被子植物,所以手册只包含了3类植物;桂树;它包含根茎叶,孢子繁殖,生活于温暖(湿润南方)地区【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苔藓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没有根,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2)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乙有花,属于被子植物,叶缘光滑平整,表示桂树。(4)金毛狗蕨属于蕨类,孢子植物,器官有:根、茎、叶。【解答】(1)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3)甲无花,表示葫芦藓、金毛狗蕨;乙有花、叶缘光滑平整,表示桂树;丙有花、叶缘带锯齿,表示红叶石楠。(4)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不开花结果,它通过孢子繁殖后代。28.(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组同学外出旅游,小海和小曙各携带了差不多温度的开水,但不到一个小时,小海保温杯中的水已经变凉了,小曙保温杯中的水却还是暖暖的。于是他们提出问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同时利用家里两个不同品牌的智能保温杯(能显示杯内液体的温度)进行探究,并作了以下猜想:猜想一: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猜想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三: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们用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容积的保温杯装满沸水,放置在同一室内,所测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h 0 0.5 1.0 1.5 2.0 2.5 3.0 3.5水的温度/ 玻璃保温杯 100 60 50 40 30 20 20 20不锈钢保温杯 100 80 60 50 40 30 25 20(1)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通过 来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的室温为 ;(2)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3)如果要验证猜想三,需要选用同种材质的保温杯,装入 的液体。【答案】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的变化;20;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材料有关;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是通过比较经过相同时间的水温变化量来反应保温效果,采用了转换法。(2)由表中数据可知,唯一变量是保温杯的材质,可知探究的是材质对保温效果的影响,末温越高,说明保温效果越好。(3)要探究液体种类的影响,则应控制除液体种类以外的因素相同。【解答】(1)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越好,保温杯内水的温度降低的越慢,水的温度越高,所以实验中通过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的变化来比较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降低到20℃时,温度不再降低,由此可知实验时的室温是20℃。(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装满沸水的玻璃保温杯和不锈钢保温杯放置在同一室内,不锈钢保温杯内水的温度下降的慢,则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要好一些,这说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材料有关。(3)如果要验证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保温杯的材料相同、所装液体的质量相同,改变液体的种类;因此需要选用同种材质的保温杯,装入相同质量的不同种液体。29.(2024七上·鄞州期中)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温度计。如图甲所示为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 发现液柱不动, 原因可能是 ;(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 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是 ;(4)在1标准大气压下, 小科把自制的液体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 将液柱到达的位置分别标为 A 和B ,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 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 ℃。【答案】(1)瓶塞气密性不好或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2)左(3)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4)25【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液柱不动,说明没有形成稳定的压强差,可能是因为装置漏气或者气体热胀冷缩效果不明显,空气体积过小,或管的横截面积过大等。(2)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将液柱向左推。(3)可以增大气体的体积,在温度变化量一定时,压强变化量更大,体积变大程度更大,液柱移动距离更大;或减小管的横截面积,在压强变化量一定时,液柱移动的距离变大。(4)先计算每1小格表示的温度变化量,再根据移动的格数计算温度。【解答】(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说明该自制温度计的灵敏度不高,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或者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液柱向左移动。(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4)A位置对应为水的凝固点0℃,B位置对应水的沸点100℃,由图乙知,A和B之间有40小格,则每格代表的温度为2.5℃,现在液柱表面距离A有10格,则此时温度比0℃高出10×2.5℃=25℃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25℃+0℃=25℃。(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说明该自制温度计的灵敏度不高,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或者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液柱向左移动。(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4)A位置对应为水的凝固点0℃,B位置对应水的沸点100℃,由图乙知,A和B之间有40小格,则每格代表的温度为2.5℃,现在液柱表面距离A有10格,则此时温度比0℃高出10×2.5℃=25℃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25℃+0℃=25℃1 / 1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七上·鄞州期中)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关于太空实验,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B.熔化了的金属液滴为什么成球形C.带入太空的种子能否萌发D.失重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是否更轻松2.(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3.(2024七上·鄞州期中)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一部分和岩石圈的上层D.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约100 m的范围内4.(2024七上·鄞州期中)2023年8月16日下午,备受瞩目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现在的机器人可以与人对话,可以搜索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四处观察,还可以自动充电等。下列活动中,机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 )A.生长发育 B.向前运动 C.发出声音 D.看家护院5.(2024七上·鄞州期中) 对哺乳动物进行分类,小科将“羊、牛、马”分成一组,将“虎、狮、狼”分成另一组。分析同一组动物的共同特点,猜想他的分组依据是( )A.身上是否被毛B.生活环境是陆生还是水生C.幼体是否哺乳D.以植物为食还是以其他动物为食6.(2024七上·鄞州期中)金鱼藻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湖泊、池塘、水沟等静水处,可作为猪、鱼及家禽饲料。金鱼藻的茎细柔、叶轮生、花小、种子有坚硬的外壳。金鱼藻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7.(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图示几种常见植物分类表,表中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玉米和小麦 B.银杏和大豆 C.银杏和玉米 D.大豆和小麦8.(2024七上·鄞州期中) 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9.(2024七上·鄞州期中)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B.鲸鱼的肺通过进化后已适应水生生活C.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D.骆驼的驼峰和宽大的脚掌可以适应在沙漠中生活10.(2024七上·鄞州期中)宁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美食之都,宁波的名菜包括“雪菜大汤黄鱼”、“苔菜江白虾”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鱼、虾都属于脊椎动物B.鱼的身体大多呈纺锤形,表面覆有鳞片C.鱼是变温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D.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甲壳类节肢动物11.(2024七上·鄞州期中)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蚯蚓的前端触觉不灵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鱼儿离不开水 D.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12.(2024七上·鄞州期中)今年 5 月, 有专家在浙江“树排沙”保护区观测到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鹭, 表明浙江在鸟类保护措施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如图)判断,最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A.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C.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D.重视树排沙保护区的建设13.(2024七上·鄞州期中)为了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学校项目化小组同学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瓶号 甲 乙 丙加入物质 20毫升灭菌肉汤 20毫升灭菌肉汤 20毫升灭菌肉汤瓶口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温度 25℃ 5℃ 25℃A.2组,温度、消毒棉球 B.2组,温度、细菌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2组,温度、空气14.(2024七上·鄞州期中)某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部分结构及测量情况作了对比(如表)则当乙的示数为-2℃时,甲的示数为( )温度计 刻度线 刻度 温度计示数对比(℃)环境① 环境② 环境③甲 均匀 准确 20 80 ?乙 均匀 不准确 14 78 -2A.4℃ B.5℃ C.7℃ D.15℃15.(2024七上·鄞州期中)2023年10月30日,宁波邮局海关在对申报为“饼干”的3票入境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盒内饼干条之间藏着装有蚂蚁的塑料指形管共3117根。经实验室鉴定,这群蚂蚁均为外来物种——野蛮收获蚁,该外来物种进入国内,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 )A.国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B.野蛮收获蚁很快被淘汰C.国内生物物种数快速增加 D.国内生态环境更加稳定16.(2024七上·鄞州期中)给下列各量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 ;(2)一枚硬币厚度约2.1 ;17.(2024七上·鄞州期中)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小余和小姚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分别如图所示。(1)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选填“小余”或“小姚”);(2)小余同学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cm;(3)小余另取一刻度尺测量小姚的身高,五次结果分别为160.2cm,160.0cm,166.2cm,160.1cm,159.9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 cm。18.(2024七上·鄞州期中)将下列生物特征的序号填入对应现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⑤生物需要营养物质(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朵朵葵花向太阳 ;(3)饥不择食 ;(4)冷开水不能养金鱼 。19.(2024七上·鄞州期中)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名称:A ,D 。(2)用于量取并加热4毫升液体需要用到哪些仪器 (填字母)。20.(2024七上·鄞州期中)歌曲《洋葱》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1)如图甲所示,被“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的结构是洋葱的鳞片叶,其结构层次为 ;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则洋葱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2)“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 ] 中,与动物细胞比较,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①具有 作用。21.(2024七上·鄞州期中)生石花是一种小型肉质植物,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能开花结果,常用种子繁衍后代,幼苗很小,生长迟缓。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1)生石花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这一形态特点与 的生存环境相适应。(2)根据“能开花结果,常用种子繁衍后代”的描述,说明生石花具有能 的生物基本特征。22.(2024七上·鄞州期中)有些动物名称或俗称中虽然带有“鱼”字,但却不属于鱼类;有些动物名称或俗称不带“鱼”字,却属于鱼类。下图是五种名称或俗称中带“鱼”或不带“鱼”字的动物。(1)海马名字中虽无“鱼”字,但却是一种鱼类,海马用 呼吸。(2)上述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上述动物中没有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是 类。(3)成体娃娃鱼主要用肺呼吸,兼用 呼吸。23.(2024七上·鄞州期中)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填字母)的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cm3。24.(2024七上·鄞州期中)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草属于 者;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者。(3)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该食物网中 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25.(2024七上·鄞州期中)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使用图2中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___________。A.1、3、5 B.2、4、6 C.2、3、5 D.2、4、5(3)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提高视野亮度? (写出两种方法)。26.(2024七上·鄞州期中)科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科进行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 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填序号)。为了将视野从A调到B,应将装片往 移动。(3)图乙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意图, 现将制作的评价标准制定如下。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 结构完整, 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 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 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根据评价指标, 小科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理由 。27.(2024七上·鄞州期中)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3)如下图是小组对上述四种植物编制的检索表,请判断乙代表的植物是 。有花 2 无花 甲 叶缘光滑平整 乙 叶缘带锯齿 丙 植物铭牌——金毛狗蕨 ____________(4)编制植物手册后,同学们开展为校园植物书写铭牌的活动,查阅发现金毛狗蕨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请你为金毛狗蕨写一段铭牌资料,要求25字左右,包含植物具有的器官、繁殖方式和适宜生活的环境等信息 。28.(2024七上·鄞州期中)小组同学外出旅游,小海和小曙各携带了差不多温度的开水,但不到一个小时,小海保温杯中的水已经变凉了,小曙保温杯中的水却还是暖暖的。于是他们提出问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同时利用家里两个不同品牌的智能保温杯(能显示杯内液体的温度)进行探究,并作了以下猜想:猜想一: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保温杯的材料有关。猜想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三: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们用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容积的保温杯装满沸水,放置在同一室内,所测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h 0 0.5 1.0 1.5 2.0 2.5 3.0 3.5水的温度/ 玻璃保温杯 100 60 50 40 30 20 20 20不锈钢保温杯 100 80 60 50 40 30 25 20(1)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通过 来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的室温为 ;(2)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3)如果要验证猜想三,需要选用同种材质的保温杯,装入 的液体。29.(2024七上·鄞州期中)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温度计。如图甲所示为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 发现液柱不动, 原因可能是 ;(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 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是 ;(4)在1标准大气压下, 小科把自制的液体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 将液柱到达的位置分别标为 A 和B ,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 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科学问题是可以探究的问题,存在主观态度的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解答】A、夜空中哪颗星星最美是人的主观认识,不属于科学问题,故A符合题意;B、熔化了的金属液滴为什么成球形,属于科学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C、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萌发,属于科学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D、失重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是否更轻松,属于科学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是一门学不完的重要科目,不单单是在书本中可以找到,更要在实际生活中探索和追求。【解答】课本上的知识是重要的基础,但同时也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实验与思考再运用到实际,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去领略科学的奥秘,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答案】B【知识点】生物圈的定义及范围【解析】【分析】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的。【解答】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B. 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物资和能量构成的统一整体,B错误;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一部分和岩石圈的上层,C正确;D.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约100 m的范围内,D正确;故答案为:B.4.【答案】A【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机器人是科学家模拟人类制造出来的,虽然能发出声音、运动、看家护园,但是它没有生命,不属于生物,故不能生长发育。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5.【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解答】羊、牛、马、虎、狮、狼都属于哺乳动物,但马、牛、羊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以植物为食物,属于植食性动物;而虎、狮、狼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属于肉食性动物。故选:D。6.【答案】D【知识点】种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是比较高等的类群,体内都有输导组织,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体内都有导管,根系发达,都适应陆地生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果皮保护着种子。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解答】金鱼藻的种子有坚硬的外壳,说明金鱼藻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即属于同一个种的生物的共同点是最多的,结合分类表进行判断。【解答】A、玉米和小麦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A符合题意;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B不符合题意;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C不符合题意;D、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而小麦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答案】C【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解答】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与题干中的描述相似度最高的是爬行动物;故选:C。9.【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解答】A.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适于飞行,A不符合题意。B.鲸鱼适应水生生活,用肺呼吸体现生物适应陆生环境,用肺呼吸-般为陆生生物,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B符合题意。C.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C不符合题意。D.骆驼的驼峰和宽大的脚掌可以适应在沙漠较长时间生活,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 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A.鱼的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虾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A错误。B.鱼的身体大多呈纺锤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鱼的体表常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作用,B正确。C.鱼是变温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与水中生活相适应,C正确。D.虾体内无脊柱,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甲壳类节肢动物,D正确。故答案为:A。11.【答案】B【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解答】 A.蚯蚓的前端触觉不灵敏,可以减少钻土时因土壤摩擦带来的痛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B符合题意。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表面具有黏液,鱼儿离开水,鳃丝就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导致鱼缺氧死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C不符合题意。D.生活在炎热缺水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答案】D【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2、自然保护区的作用: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而划定的区域。它为保护对象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效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之一。【解答】由分析图表可知,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被破坏。故保护黑脸琵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故答案为:D。13.【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溢一的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甲和丙作对照,丙瓶口不做处理,空气中的细菌能进入甲锥形瓶,甲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空气中的细菌不能进入丙锥形瓶,除了有无细菌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以细菌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乙和丙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形成了以温度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所以表中包含了2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细菌。ACD错误,B正确。故选:B。14.【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先计算出每格表示的温度差,在根据相差的个数计算出相差的温度,最后算出甲的示数。【解答】已知甲温度计示数为2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14℃;甲温度计示数为8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78℃;甲温度计准确,乙温度计不准确,但甲和乙温度计刻度都均匀,说明乙温度计上标注14℃到78℃之间有格,则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乙温度计示数为时,该位置与乙温度计上示数为14℃之间的真实温度差为则乙温度计示数为,所代表的真实温度为。故答案为:B。15.【答案】A【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解答】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可见,野蛮收获蚁属于外来物种,进入国内,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国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正确。故答案为:A。16.【答案】(1)毫升(mL)(2)毫米(mm)【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生活常识结合常见的体积单位以及长度单位进行解答。【解答】(1)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mL。(2)一枚硬币厚度约2.1mm。17.【答案】(1)小姚(2)3.80(3)1cm;160.1【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被测物体应与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3)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若存在与其他数据差异较大的数字,是错误数据,应舍弃。【解答】(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 则小姚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木块的长度为3.80cm。(3)根据160.2cm可知,数字“0”所在的单位cm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cm,五次结果中166.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那么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 则小姚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木块的长度为3.80cm。(3)[1][2]根据160.2cm可知,数字“0”所在的单位cm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cm,五次结果中166.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那么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8.【答案】③;④;⑤;①【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对每个题目中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确定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即可。【解答】(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形象地描述了草生命周期的开始和结束,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故选③;(2)“朵朵葵花向太阳”指的是植物的向阳性,说明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④;(3)“饥不择食”指的是生物需要营养,故选⑤;(4)冷开水不能养金鱼,是因为开水中氧气含量较低,说明生物能呼吸,故选①。19.【答案】(1)胶头滴管;试管(2)ABCDF【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1)A是胶头滴管,B是试管夹,C是量筒,D是试管,E是药匙,F是酒精灯,G是镊子,H是烧杯。(2)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当液体的体积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胶头滴管,仪器D的名称是试管。(2)量取4毫升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加热4毫升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1)仪器A的名称是胶头滴管,仪器D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胶头滴管;试管;(2)量取4毫升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加热4毫升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故填:ABCDF。20.【答案】(1)器官;被子(2)⑤;液泡;支持【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种子植物【解析】【分析】(1)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2)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解答】(1)洋葱的鳞片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由“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可知,洋葱属于被子植物。(2)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⑤液泡中。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①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1)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洋葱的鳞片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由“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可知,洋葱属于被子植物。(2)⑤是液泡,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⑤液泡中。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①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21.【答案】(1)干旱(2)繁殖后代【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1)生物作出的特殊改变是为了适应环境。(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描述的是石生花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特征。【解答】(1)生石花原产非洲南部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区,是一种小型肉质植物,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能够储存水分,这一形态特点与干旱缺水的生存环境相适应。(2)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生石花“能开花结果,常用种子繁衍后代”,说明生石花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生物基本特征。(1)生石花原产非洲南部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区,是一种小型肉质植物,有两片肥厚多汁的叶子,能够储存水分,这一形态特点与干旱缺水的生存环境相适应。(2)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生石花“能开花结果,常用种子繁衍后代”,说明生石花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生物基本特征。22.【答案】(1)鳃(2)墨鱼;鸟(3)皮肤【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根据鱼类通过鳃呼吸进行分析。(2)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是:脊椎动物有脊椎骨,而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3)两栖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解答】(1)海马是鱼类,用鳃呼吸。(2)海马是鱼类,娃娃鱼是两栖类,鳄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类,墨鱼是软体动物。以上五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墨鱼;在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中,上述动物里没有出现的类群是鸟类。(3)娃娃鱼属于两栖类,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1)海马是鱼类,用鳃呼吸。(2)海马是鱼类,娃娃鱼是两栖类,鳄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类,墨鱼是软体动物。以上五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墨鱼;在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中,上述动物里没有出现的类群是鸟类。(3)娃娃鱼属于两栖类,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23.【答案】A、C;5【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由D中总体积减去B中的体积即可求得石蜡的体积,据此判断不需要的步骤。【解答】沉坠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9cm3-54cm3=5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是没必要的。24.【答案】(1)5;草→鼠→蛇→鹰(2)生产;分解(3)鹰【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蚯蚓等)组成。(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可知处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毒物质最多。【解答】(1)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中,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题干中草属于植物,是生产者;题干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还缺少分解者。(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1)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中,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题干中草属于植物,是生产者;题干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还缺少分解者。(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25.【答案】(1)A(2)C(3)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整理收纳。1、取镜与安放安放显微镜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桌面要清洁、平稳,使用时先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桌上,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拭擦镜身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不可随意用手指试擦镜头,以免影响观察效果。2、对光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3、观察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弹簧夹或移光器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调焦时,旋转粗焦螺旋,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先慢慢降低镜筒,降低时,必须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与玻片标本相距5mm以上,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然后一面用左眼自目镜中观察,一面用右手旋转粗准焦螺旋(切勿弄错旋转方向),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解答】(1)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液滴的边缘,再缓缓盖下,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图中1、2有螺纹是物镜;3、4没有螺纹是目镜。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中5物镜距离玻片标本距离近,5的放大倍数比6中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故图中物镜2和目镜3的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近的是5,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视野越亮,凹面镜能聚光,反射的光线更强。故要提高视野亮度,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和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1)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液滴的边缘,再缓缓盖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图中1、2有螺纹是物镜;3、4没有螺纹是目镜。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中5物镜距离玻片标本距离近,5的放大倍数比6中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故图中物镜2和目镜3的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近的是5,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视野越亮,凹面镜能聚光,反射的光线更强。故要提高视野亮度,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和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26.【答案】防止气泡产生;③;左边;良好;细胞质、液泡未标注【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根据制作洋葱鳞片叶装片的注意事项解答;(2)根据显微镜的调节方法解答;(3)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后再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2)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先将观察目标向左方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接下来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②反光镜的凹面,最后调节④细准焦螺旋,则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③粗准焦螺旋。(3)图乙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图,图中只标注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还没有标注细胞质、线粒体、液泡。结合指标评价标准可知,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应被评为良好。27.【答案】葫芦藓;合格,因为红叶石楠和桂树都是被子植物,所以手册只包含了3类植物;桂树;它包含根茎叶,孢子繁殖,生活于温暖(湿润南方)地区【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苔藓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没有根,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2)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3)乙有花,属于被子植物,叶缘光滑平整,表示桂树。(4)金毛狗蕨属于蕨类,孢子植物,器官有:根、茎、叶。【解答】(1)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3)甲无花,表示葫芦藓、金毛狗蕨;乙有花、叶缘光滑平整,表示桂树;丙有花、叶缘带锯齿,表示红叶石楠。(4)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不开花结果,它通过孢子繁殖后代。28.【答案】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的变化;20;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材料有关;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是通过比较经过相同时间的水温变化量来反应保温效果,采用了转换法。(2)由表中数据可知,唯一变量是保温杯的材质,可知探究的是材质对保温效果的影响,末温越高,说明保温效果越好。(3)要探究液体种类的影响,则应控制除液体种类以外的因素相同。【解答】(1)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越好,保温杯内水的温度降低的越慢,水的温度越高,所以实验中通过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的变化来比较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降低到20℃时,温度不再降低,由此可知实验时的室温是20℃。(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装满沸水的玻璃保温杯和不锈钢保温杯放置在同一室内,不锈钢保温杯内水的温度下降的慢,则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要好一些,这说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与材料有关。(3)如果要验证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跟所装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保温杯的材料相同、所装液体的质量相同,改变液体的种类;因此需要选用同种材质的保温杯,装入相同质量的不同种液体。29.【答案】(1)瓶塞气密性不好或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2)左(3)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4)25【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液柱不动,说明没有形成稳定的压强差,可能是因为装置漏气或者气体热胀冷缩效果不明显,空气体积过小,或管的横截面积过大等。(2)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将液柱向左推。(3)可以增大气体的体积,在温度变化量一定时,压强变化量更大,体积变大程度更大,液柱移动距离更大;或减小管的横截面积,在压强变化量一定时,液柱移动的距离变大。(4)先计算每1小格表示的温度变化量,再根据移动的格数计算温度。【解答】(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说明该自制温度计的灵敏度不高,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或者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液柱向左移动。(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4)A位置对应为水的凝固点0℃,B位置对应水的沸点100℃,由图乙知,A和B之间有40小格,则每格代表的温度为2.5℃,现在液柱表面距离A有10格,则此时温度比0℃高出10×2.5℃=25℃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25℃+0℃=25℃。(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说明该自制温度计的灵敏度不高,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或者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液柱向左移动。(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4)A位置对应为水的凝固点0℃,B位置对应水的沸点100℃,由图乙知,A和B之间有40小格,则每格代表的温度为2.5℃,现在液柱表面距离A有10格,则此时温度比0℃高出10×2.5℃=25℃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25℃+0℃=25℃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四校(鄞州实验、曙光、海三外、东钱湖)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