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1.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总结,知道溶液的简单分类——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知道饱和与不饱和溶液判断、转化方法。
2. 通过具体实例辨析,能知道饱和、不饱和与溶液的浓、稀的关系。
像氯化钠一样,硝酸钾也是易溶于水的物质。然而,如果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能否无限地溶解?
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活动探究3-7:
1. 在室温下,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4 g 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继续加入4 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2. 加热上述烧杯,观察现象。待烧杯冷却后,观察现象。
3. 向冷却后的烧杯中再加入10 mL水,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硝酸钾全部溶解,继续加入硝酸钾,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加热后固体溶解,冷却后有晶体析出
加水后晶体全部溶解
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活动探究3-7:
硝酸钾在水中溶解的量受哪些因素影响?
实验证明,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地溶解。
影响因素
水(溶剂)的量
温度
动脑思考: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表述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时要指明溶质
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时,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高锰酸钾
再加硝酸钾
此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高锰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不溶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此时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水的质量+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溶解高锰酸钾的质量
溶液中有多种溶质时,溶液质量等于溶质总质量加上溶剂质量
m液=m剂+m质1+m质2+m质3+...
根据上述探究活动中的现象,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
不饱和
A溶液是 的硝酸钾溶液
B溶液是 的硝酸钾溶液
B
A
无法确定
那该如何确定我是什么溶液呢?
B溶液可能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也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动脑思考:
待测溶液
+固体溶质
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原溶液为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
固体不溶
当溶液中没有固体未溶解时:
溶液甲
蒸发10g水
溶液乙
溶液丙
析出3g晶体
蒸发10g水
无晶体析出
据此判断,此温度时,溶液甲、乙、丙是否饱和?
在温度不变时,某固体物质的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溶液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溶液丙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动脑思考:
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有条件的,改变条件就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
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
升温
增加溶剂
最简单且适用于任何溶液的方法
减少溶质
大多数物质:
特例:氢氧化钙 Ca(OH)2等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升温
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
降温
增加溶剂
减少溶质
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相对多少还可以将溶液分为两类。
浓溶液: 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稀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稀溶液 浓溶液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
动脑思考:
浓度大
浓度小
小资料:20℃时,蔗糖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3.9g,氯化钠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
在100g水中加入36g氯化钠得到氯化钠的 溶液。
在100g水中加入100g蔗糖得到蔗糖的 溶液。
不饱和
饱和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
动脑思考: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同种溶剂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浓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的关系
动脑思考:
1. 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在100 g水里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 t ℃时,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 t ℃时,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 在条件不变时,保持稳定的该物质的溶液
C
2. 能将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氯化钾溶液的方法是( C )
A. 升高温度 B. 加水
C. 加氯化钾固体 D. 倒出部分溶液
C
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