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一、指导思想
以《2022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认知能力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但可能还存在差异。他们已经学过中国历史,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世界史是第一次系统学习,缺乏系统的联系,时间线和空间概念混淆需要建立时空观念。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但分析复杂因果关系和批判性思维可能还在发展中。学生更喜欢多媒体、互动式的教学,比如视频、地图、角色扮演,而对单纯的背诵可能兴趣不高。但不同学生差异大,有的擅长记忆,有的擅长理解分析。
三、教材分析
本专辑全面把握教材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宏观全面的把控:
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四、教学目标
根据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和要求,面对学生历史时序性和历史时代特征掌握的薄弱情况,以及根据材料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聚焦各课时的主题和核心任务,创设核心学习活动的主问题和问题串,以学定教。突出单元主题,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二)时空观念,充分利用利用地图和时间轴、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建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帮助学生从横向和纵向比较历史事件,建构主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史料实证:突出史料教学,围绕主干知识、核心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探究的过程中,多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如何阅读材料,包括表格类材料、地图类材料、漫画类材料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如何从材料中找出核心关键词和句子,结合教材归纳概括材料。
(四)历史解释: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历史问题,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
(五)家国情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寻找与家国情怀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六)唯物史观: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史料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辩证的历史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五、教学措施
1、观察图片、阅读史料,渗透学科素养。
新课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示,自主的去阅读教材,用笔在教材中圈划出重要信息,提取出有效信息。
2、归纳整合、建构框架,夯实基础。
教材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建构单元知识结构,归纳整合知识点,通过年代尺、表格、思维导图、知识树等形式,形象直观的整理知识点,形成系统化和条理性。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每次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集体订正,重点讲解错误率高的题目。如何圈划关键词,如何写出提示语,如何根据分数答题,如何科学规范答题做出示范。
4、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历史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嘴去说,让学生动笔去写,让学生动笔去圈划。让学生自主的阅读,自主的探究,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引导和启发、点拨。
5、大单元教学:
确定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整合相关的历史知识点、事件和概念。这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教学内容体系。
六、个性化教学与差异化辅导
1.了解学生差异: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反馈、交流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及存在的困难。这有助于教师制定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2.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拓展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补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
3.个别辅导:针对学习有困难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别辅导。这包括课后答疑、学习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树立学习信心。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作业方面:由于各个班级各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同,作业尽量做到分层布置。
6.拓展方面:鼓励中等生和优生多去阅读历史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去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多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把学习历史的视野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进度
周次 单课内容安排 课时
第1周 1.第1课 古代埃及 2.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2
第2周 1.第3课 古代印度 2.第4课 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大帝 2
第3周 1.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2.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
第4周 1.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2.第8课 西欧庄园 2
第5周 1.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2
第6周 第一二三单元模拟练习 2
第7周 1.第11课 古代日本 2.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2
第8周 1.复习第四单元 2.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
第9周 期中复习(一) 2
第10周 期中复习(二) 2
第11周 期中考试 2
第12周 1.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2.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2
第13周 1.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2.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2
第14周 第五单元模拟练习 2
第15周 1.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2.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
第16周 1.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2.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
第17周 第六七单元的模拟练习 2
第18周 期末复习(一) 2
第19周 期末复习(二) 2
第20周 期末考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