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一、指导思想以《2022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认知能力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但可能还存在差异。他们已经学过中国历史,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世界史是第一次系统学习,缺乏系统的联系,时间线和空间概念混淆需要建立时空观念。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但分析复杂因果关系和批判性思维可能还在发展中。学生更喜欢多媒体、互动式的教学,比如视频、地图、角色扮演,而对单纯的背诵可能兴趣不高。但不同学生差异大,有的擅长记忆,有的擅长理解分析。三、教材分析本专辑全面把握教材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宏观全面的把控: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四、教学目标根据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和要求,面对学生历史时序性和历史时代特征掌握的薄弱情况,以及根据材料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一)聚焦各课时的主题和核心任务,创设核心学习活动的主问题和问题串,以学定教。突出单元主题,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二)时空观念,充分利用利用地图和时间轴、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建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帮助学生从横向和纵向比较历史事件,建构主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三)史料实证:突出史料教学,围绕主干知识、核心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探究的过程中,多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如何阅读材料,包括表格类材料、地图类材料、漫画类材料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如何从材料中找出核心关键词和句子,结合教材归纳概括材料。(四)历史解释: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历史问题,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五)家国情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寻找与家国情怀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六)唯物史观: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史料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辩证的历史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五、教学措施1、观察图片、阅读史料,渗透学科素养。新课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示,自主的去阅读教材,用笔在教材中圈划出重要信息,提取出有效信息。2、归纳整合、建构框架,夯实基础。教材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建构单元知识结构,归纳整合知识点,通过年代尺、表格、思维导图、知识树等形式,形象直观的整理知识点,形成系统化和条理性。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3、指导学生规范答题每次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集体订正,重点讲解错误率高的题目。如何圈划关键词,如何写出提示语,如何根据分数答题,如何科学规范答题做出示范。4、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嘴去说,让学生动笔去写,让学生动笔去圈划。让学生自主的阅读,自主的探究,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引导和启发、点拨。5、大单元教学:确定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整合相关的历史知识点、事件和概念。这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教学内容体系。六、个性化教学与差异化辅导1.了解学生差异: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反馈、交流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及存在的困难。这有助于教师制定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2.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拓展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补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3.个别辅导:针对学习有困难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别辅导。这包括课后答疑、学习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树立学习信心。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5.作业方面:由于各个班级各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同,作业尽量做到分层布置。6.拓展方面:鼓励中等生和优生多去阅读历史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去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多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把学习历史的视野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七、教学进度周次 单课内容安排 课时第1周 1.第1课 古代埃及 2.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2第2周 1.第3课 古代印度 2.第4课 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大帝 2第3周 1.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2.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第4周 1.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2.第8课 西欧庄园 2第5周 1.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2第6周 第一二三单元模拟练习 2第7周 1.第11课 古代日本 2.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2第8周 1.复习第四单元 2.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第9周 期中复习(一) 2第10周 期中复习(二) 2第11周 期中考试 2第12周 1.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2.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2第13周 1.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2.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2第14周 第五单元模拟练习 2第15周 1.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2.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第16周 1.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2.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第17周 第六七单元的模拟练习 2第18周 期末复习(一) 2第19周 期末复习(二) 2第20周 期末考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