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 同步教学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八上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 同步教学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01
02
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角边角”和“角角边”.
会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角边角”和“角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02
新知导入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
A
B
C
“两角及夹边”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它们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A
B
C
03
新知讲解
合作学习
已知∠α,∠β和线段 a(如图 ),用直尺和圆规作△ABC,使∠A=∠α,∠B=∠β,AB=a。
将你作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所作的三角形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acm
β
α
先画出AB=acm,然后画∠B=β,最后画∠A=α.
acm
β
α
03
新知探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SA):
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在△ABC 与 △ A′B′C′ 中,
∴△ABC ≌△A′B′C′
∠B =∠B′
BC = B′C′
∠C =∠C′
几何语言:
A
B
C
A'
B'
C'
(ASA)
03
新知讲解
做一做
一块三角形玻璃被摔成三片(如图)。如果只带上其中的一片,玻璃店的师傅就能重新配一块与原来相同的三角形玻璃,那么你知道应带哪一片碎玻璃吗?请说明理由。
带③去,因为有两角且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03
新知讲解
已知 :如图,在△ABC 和△A'B'C'中,∠A=∠A',∠B=∠B',BC=B'C'。求证:△ABC≌△A'B'C'。
例6
证明:因为∠A=∠A',∠B=∠B(' 已知),
∠A+∠B+∠C=∠A'+∠B'+∠C'=180°,
所以∠C=∠C'。
在△ABC和△A'B'C'中,因为
所以△AB≌△A'B'C(' ASA)
03
新知讲解
试一试
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
求证:AD=AE.
证明:在△ACD和△ABE中,
∠A=∠A ,
AC=AB,
∠C=∠B,
所以△ACD≌△ABE(ASA).
所以AD=AE.
D
E
B
C
A
03
新知讲解
思考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C'
A'
B'
C
A
B
提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已知:∠A =∠A′,∠B =∠B′,BC = B′C′.
求证:△ABC ≌△A′B′C′
03
新知探究
在△ABC 中, ∠A +∠B +∠C = 180°
∠B =∠B'
BC = B′C′
∠C = ∠C'
所以△ABC ≌△A′B′C′
证明:
C
A
B
C'
A'
B'
(ASA)
所以∠C = 180° –∠A –∠B
同理∠C' = 180° –∠A' –∠B'
又 ∠A =∠A', ∠B =∠B',
所以∠C = ∠C'
在△ABC 和△A′B′C′ 中,
03
新知探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AS ):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在△ABC 与 △ A′B′C′ 中,
∴△ABC ≌△A′B′C′
∠A =∠A′
∠B =∠B′
BC = B′C′
几何语言:
A
B
C
A'
B'
C'
(AAS)
03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AC 与 DB 相交于点 P,∠1=∠2,∠ABC=∠DCB。
求证:AP=DP,BP=CP。
例7
分析:要证 AP=DP,BP=CP,可通过证明△ABP≌△DCP 得到。而在△ABP 和△DCP 中,只有∠APB=∠DPC,还缺两个条件,需要通过证明△ABC △DCB得到。
03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AC 与 DB 相交于点 P,∠1=∠2,∠ABC=∠DCB。
求证:AP=DP,BP=CP。
例7
证明:在△ABC和△DCB中,
因为
所以△ABC △DCB(ASA),
所以AB=DC,∠A=∠D。
在△ABP和△DCP中,
因为
所以△ABP≌△DCP(AAS),
所以AP=DP,BP=CP。
03
新知讲解
试一试
如图,在△ABC和△ADC中,∠B=∠D=90°,∠BAC=∠DAC.
求证:△ABC≌△ADC.
证明:在△ABC和△ADC中,
∠B=∠D,
∠BAC=∠DAC,
AC=AC,
∴△ABC≌△ADC(AAS).

A
B
D
C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一定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
C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  )
A.∠B=∠C B.AD=AE
C.BD=CE D.BE=CD
D
3. 如图,∠1=∠2,∠C=∠B,则能直接判定△ACD≌△ABD的依据是( A )
A. AAS B. ASA C. SSS D. SAS
A
A. AAS B. ASA C. SSS D. SAS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4. 如图,点A,B,D,E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C∥EF.
求证:△ABC≌△DEF.
证明:因为AC∥DF,所以∠A=∠EDF.
又因为BC∥EF,所以∠ABC=∠E.
在△ABC和△DEF中,因为
所以△ABC≌△DEF(ASA)
04
课堂练习
提升题
1. 如图,在△ABE和△ACD中,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AB=AC,现添加下列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的是( B )
A. ∠B=∠C B. BE=CD
B
C. BD=CE D. AD=AE
04
课堂练习
提升题
2. 如图,AB∥CD,AB=CD,点B,E,F,D在同一条直线上,∠A=∠C. 有下列结论:① △ABE≌△CDF;② AE=CF;③ BE=DF;④ BF=DE;⑤ AE∥CF. 其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 (填序号).
①②③④⑤ 
04
课堂练习
拓展题
1. 已知CD是经过∠BCA的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是直线CD上两点,且∠BEC=∠CFA=α.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点E,F在射线CD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 如图①,若∠BCA=90°,α=90°,则BE  = CF,EF  = |BE-AF|(填“>”“<”或“=”),请说明理由;
= 
= 
解:(1) 理由:因为∠BCA=90°,α=90°,所以∠BCE+∠ACF=90°,∠BCE+∠CBE=90°.所以∠CBE=∠ACF.
在△BCE和△CAF中,因为 所以△BCE≌△CAF(AAS).所以BE=CF,CE=AF. 所以EF=|CF-CE|=
|BE-AF|.
04
课堂练习
拓展题
(2) 如图②,若0°<∠BCA<180°,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  ∠BCA=180°-α ,可以使(1)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加以证明.
∠BCA=180°-α 
(2) 因为∠CBE+∠BCE=180°-∠BEC=180°-α,∠BCA=180°-α,所以∠CBE+∠BCE=∠BCA.
因为∠ACF+∠BCE=∠BCA,所以∠CBE=∠ACF.
在△BCE和△CAF中,因为
所以△BCE≌△CAF(AAS).
所以BE=CF,CE=AF. 所以EF=|CF-CE|=|BE-AF|
05
课堂小结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SA):
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AS):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06
板书设计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SA):
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AS):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