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测评生物学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测评生物学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测评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科研人员解决了由蓝细菌和绿藻大量繁殖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打造了“会呼吸”的生态景观湖。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细菌以RNA为遗传物质,绿藻以DNA为遗传物质
B.二者均具有以脂质和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细胞膜
C.二者均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D.二者均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细胞中有很多大分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含有大分子物质
B.大分子物质均在核糖体上合成,核糖体中既具有蛋白质也具有核酸
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
D.肌糖原和肝糖原都可以直接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
3.下列叙述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是(  )
A.小肠内的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表面积,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B.植物细胞最外层细胞壁是系统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C.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D.内质网膜可与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直接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4.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需要不断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进入人体不同细胞的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一般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
C.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蛋白质协助的方式只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D.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自身构象会发生可逆性改变,载体蛋白可重复利用
5.鱼肉的鲜味程度与其含有的肌苷酸(IMP)和次黄嘌呤的含量有关,IMP和次黄嘌呤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已知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降低有助于保持鱼肉的鲜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MP可参与构成核糖核酸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者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体现了专一性
C.推测次黄嘌呤的含量越高,鱼肉鲜味相对越浓
D.鱼肉中ATP所储存的能量只占鱼呼吸作用释放的一小部分
6.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可以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神经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神经元的过程中基因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B.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基因组成不同
C.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功能也不相同
D.神经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都是干细胞,他们的全能性与细胞分裂能力均相同
7.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绿肥”与“红瘦”描述的是海棠花的相对性状
B.小麦的抗倒伏和抗条锈病属于优良性状,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C.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D.纯合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F1自交,因基因重组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8.下图是某同学利用蚕豆(2n=12) 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到的有丝分裂显微照片,已知该蚕豆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B.甲细胞含有12条染色体、24条染色单体
C.乙细胞中含有6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
D.若基因A和b出现在乙细胞的同一极,则说明发生了突变或基因重组
9.蚕的有斑纹基因和无斑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利用X射线照射,使显性有斑纹基因易位至W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将发生易位的雌蚕与无斑纹雄蚕交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无斑纹蚕一定是雄性
B.育种方式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子代中雌蚕表型为有斑纹和无斑纹
D.斑纹表型是基因共显性的结果
10.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均用了差速离心法
B.研究CO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孟德尔获得遗传规律和萨顿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人和小鼠细胞膜融合实验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研究均使用了荧光蛋白标记法
11.如图为某DNA半保留复制过程的部分示意图,非复制区与复制区的相接区域会形成Y字形结构,称为“复制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聚合酶能催化前导链和滞后链由3'端向5'端延伸
B.整个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的
C.DNA连接酶在DNA复制过程中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细胞中双链DNA解螺旋时都需要解旋酶参与断开氢键
12.原核生物的结构如图所示,阻遏蛋白可结合到操纵基因上,使RNA聚合酶向结构基因的滑动受阻,导致结构基因不能转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阻遏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B.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中嘌呤碱基的数目不等于嘧啶碱基的数目
C.若操纵基因突变无法结合阻遏蛋白,则基因Z、Y、A表达量下降
D.推测该段DNA分子上的基因表达时P、O片段不会被翻译
13.生物性状受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引起DNA的碱基序列改变是随机的
B.③水平的高低可能受途径①②的调节
C.②引起的变异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
D.④可引起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14.爬山虎和葡萄是葡萄科的两个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均为二倍体。农业技术人员将爬山虎的花粉涂抹在未授粉的葡萄柱头上,获得了无籽葡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爬山虎花粉涂抹后产生的葡萄是单倍体
B.葡萄与爬山虎属于同一物种
C.产生无籽葡萄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无籽葡萄经无性繁殖产生的植株仍可结籽
15.单峰驼鼻孔可以关闭,蹄子宽大,具有可储存大量水分的胃和驼峰,也可以通过减少排尿和出汗降低水分流失。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峰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其在沙漠中长期生存
B.单峰驼为适应在沙地行走产生了使蹄子宽大的有利变异
C.单峰驼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能力较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研究单峰驼的前肢骨骼结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间接证据
16.为控制某森林区域害虫的数量,林业部门在森林边缘向外0~10km范围内(区域B)定期喷洒农药。该方法能减少农药用量,阻止害虫从外部侵入。已知某种害虫的Res基因与其农药抗性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农药的诱变作用下,害虫基因突变产生了具有抗药性的Res基因
B.在区域B中由于农药的选择作用,害虫种群中Res基因频率可能会增加
C.距森林边缘向外0~50km区域内,害虫受到农药的选择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D.区域B内的害虫种群将因为农药的选择作用迅速进化成新物种
二、实验题
17.图1中①②③④代表生物膜上的不同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不同方式。图2表示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
(2)水分子进入细胞时,可通过图1的 (填字母)方式进行。
(3)图2中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为 。图中Na+-K+泵的作用是 (答出2点)
(4)研究发现中药藿香、苍术分别通过促进小肠上皮细胞上的GLUT2、SGLT1的合成促进葡萄糖的吸收。为探究2种中药共同作用与单独作用对葡萄糖吸收速率上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离体培养的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含葡萄糖的培养液、藿香提取物、苍术提取物、细胞培养箱、离心机等开展实验。实验应设置 组,一段时间后对细胞培养物离心后,通过测定 中的葡萄糖含量,计算葡萄糖的吸收速率,通过比较得出相应结论。
三、解答题
18.番茄是汉中市重要的经济作物,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灌溉量最高指标的75%~90%(对照)、65%~85%(T1)、50%~70%(T2)、30%~50%(T3)、29%~35%(T4),结果如表(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对照 T1 T2 T3 T4
叶绿素a(mg·g-1) 1.35 1.49 1.54 1.70 1.54
叶绿素b(mg·g-1) 0.37 0.41 0.47 0.43 0.41
净光合速率 6.20 5.68 5.06 3.66 2.88
气孔导度(mmol) 0.182 0.164 0.147 0.138 0.110
胞间CO2浓度 242 234 240 252 2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色素还有 ;欲提取和分离色素,可用 提取,用 法分离。
(2)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是 。
(3)据表分析,T3和T4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4)另一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光照强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①图甲中a对应图乙中 点的生理状态,b代表光照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
②若土壤中缺镁,则图乙中f点将向 移动。
19.图甲为某真核细胞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图乙为核DNA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过程属于基因表达中的 过程,该过程需要 酶的催化,①过程一般不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分裂期,可能的原因是 。
(2)②④过程属于基因表达中的 过程,该过程中在 中进行,通过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 和 加工修饰的结果。
(3)由图乙可知基因M、R的本质区别在 ,若基因M含有600个碱基对,那么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最多为 个。
20.白粉病是导致普通小麦(雌雄同株的两性花植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长穗偃麦草某条染色体上携带抗白粉病基因,与普通小麦亲缘关系较近。下图是科研小组利用普通小麦和长穗偃麦草培育抗病新品种的育种方案,图中A、B、C、D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小麦属于 倍体。杂交后代①不可育,由此可知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获取杂交后代②时用热休克法(用略低于致死温度的高温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也能得到类似秋水仙素处理的结果,推测其机理是 。杂交后代②的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③的A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时易丢失,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 。杂交后代③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后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介于 之间。
(4)γ射线处理杂交后代④的花粉,使含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连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类型为 。用γ射线直接照射普通小麦也可能获得抗白粉病品种,其育种原理是 。
(5)图中乙过程的具体操作包括 ,与多代自交、筛选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势体现在 。
21.某种昆虫的背色有黄色和红色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A/a、B/b共同控制。已知A基因控制黄色物质向红色物质的转化,B基因会抑制A基因的作用(图1),且A基因纯合时会使该昆虫致死。研究人员将亲本(P)黄色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实验,统计后发现正交、反交实验的子代(F1)均为红色:黄色=1:5(图2)。请分析回答:
(1)等位基因A/a、B/b位于 (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理由是 。
(2)昆虫背色的遗传遵循 遗传定律,理由是 。
(3)亲本黄色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F1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
(4)将F1中的红色雌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C
6.C
7.C
8.D
9.A
10.B
11.C
12.D
13.C
14.D
15.B
16.B
17.(1)磷脂双分子层
(2)ac
(3) 主动运输、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运输Na 和K 、催化ATP的水解
(4) 4 上清液(或培养液)
18.(1) 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无水乙醇 纸层析法
(2)先增多后减少
(3)与对照组相比,番茄叶片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却升高
(4) e 小于 右
19.(1) 转录 RNA聚合 在细胞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不易解旋
(2) 翻译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3) 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200
20.(1) 六 物种
(2) (高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56
(3) 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 42~49
(4)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突变
(5) 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 、人工(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1.(1) 常染色体 亲本(P)黄色雌雄个体进行正交、反交实验后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相同
(2) 自由组合 亲本黄色雌雄个体杂交,F1中红色Aabb占1/6=2/3×1/4,且AA基因纯合致死,可推导出A/a、B/b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 AaBb和AaBb 5
(4)红色:黄色=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