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肇庆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肇庆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肇庆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9分。
1.怀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崇高信念,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 侯德榜 B. 道尔顿 C. 张青莲 D. 拉瓦锡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能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移走蒸发皿 C.收集氢气 D.氧气验满
A. A B. B C. C D. D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随意丢弃电池 B. 露天焚烧树叶 C. 任意排放污水 D. 分类回收垃圾
据新华社12月4日报道: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化学视角认识春节,完成各小题。
5.下列春节活动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剪窗花 B. 贴春联 C. 燃爆竹 D. 扫灰尘
6.央视发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巳升升”,“巳升升”的眉眼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的歧羽纹、臣字目。青铜是铜锡合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青铜是混合物 B. 青铜加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
C. 青铜比锡的硬度大 D.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7.春节——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网红烟花“加特林”中添加有高氯酸钾(KClO4),KClO4属于(  )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8.我国成功提纯的“超级金属”铼,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如图是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中子数75 B. 金属铼的化学式为re
C. 铼元素为金属元素 D. 铼原子的原子质量为186.2
9.脱氢乙酸钠(C8H7NaO4)是一种防腐保鲜剂,但长期摄入会对眼睛、呼吸道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将于2025年2月8日起禁止使用,下列关于脱氢乙酸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 该物质由8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钠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7+23×1+16×4
D. 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0.汽车尾气催化处理装置可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进行转化。其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7 D. 空气中物质丁的体积分数为78%
11.某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了如下户外净水器。以下有关此净水器工作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水中的钙、镁离子能通过离子交换树脂
B. 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利用它疏松多孔的结构
D. 该净水器净化后的水为纯净水
12.下列基于科学思维及实验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
13.工业制备的K2Cr2O7中常混有KCl,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2Cr2O7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 将60℃的146gK2Cr2O7溶液降温至40℃,析出固体20g
C. 40℃时,饱和KC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2:3
D. 60℃时,M点对应的K2Cr2O7溶液和KCl溶液均不饱和
14.下列物质的除杂或鉴别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 先加水,再过滤
C 鉴别H2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 鉴别水与酒精 观察颜色
A. A B. B C. C D. D
15.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CO2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此实验中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
A. 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B. 0-25s没产生气体是因为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
C. 0-100s时段溶液pH下降
D. 200s和250s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相同,都只有一种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6.某化学小组围绕四氧化三铁开展主题学习。
已知:FeOOH为棕黄色不溶性粉末。
方法一:低碳铁片Fe3O4
方法二:
(1)方法一中发生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 ______色固体,为防止低碳铁皮在空气中生锈,常用的方法为 ______(答出一种)。
(2)方法二中获得A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3)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为 ______。
(4)从反应所需条件分析,与方法二比较,方法一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答1点即可)。
(5)氢氧化氧铁(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6)纳米高性能Fe3O4可以实现高效催化分解水,其反应历程如图2所示。该过程中 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过程中 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补充FeO。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7.《本草纲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①“烧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实验室存放酒精一般用 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运输酒精的车辆上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______;(填字母)
a.b.c.
②“味极浓烈”,能闻到烧酒的浓烈气味,从分子角度解释该现象 ______。
(2)“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HgS)而出”。丹砂(HgS)只宜生服不能炼服。因为丹砂炼制时可转化为(HgO),服入后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作用生成剧毒Hg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其原理分别为:
①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
②火法炼铜:
上述两种方案中较优的是 ______(填数字序号),理由是 ______。
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8.火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最初人类使用的燃料是木材,后来逐渐出现了煤炭、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等。人类使用燃料主要是为了获得能量,如1kgC3H8和1kgCH4完全燃烧可以放出的热量分别约为5.04×104kJ、5.01×104kJ。随着工业的发展,使用的燃料增多,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引起气候变化。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我国明确提出了减排的“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如利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CO(NH2)2],减少碳排放,该方式是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技术选择。
(1)煤炭中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生活中常用燃烧木材引燃煤炭,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木材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
(2)CO2合成尿素时,还生成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CO2能与H2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其中有一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实现了“零排放”,该产物是 ______。(填字母)
a.甲醇(CH4O)b.甲酸(CH2O2)c.乙酸(C2H4O2)
(4)列举一种低碳生活的方式: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9.学习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装置利用H2和O2模拟工业制备H2O2,再制备供氧剂CaO2用于水产养殖。
Ⅰ.H2和O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H2,需选用的装置分别是______(填标号从A、B、D、E中选择)。利用装置C干燥H2,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填名称)。
(3)高锰酸钾分解制取O2可利用装置B,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设计装置模拟工业制备H2O2。反应过程分两步进行,流程和部分装置如下:
(4)关闭K2,打开K1,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反应①。加热前需先通一段时间H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原因是______。
Ⅲ.制备供氧剂用于水产养殖
查阅资料后动手实践:往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加入H2O2溶液,保持0~5℃充分反应,过滤、水洗并烘干后得到CaO2。
(5)原理分析:补充完整制备CaO2的化学方程式CaCl2+2NH3+H2O2=CaO2↓+2______,其副产物可在农业上用作______。
(6)供氧剂使用:水产养殖中,CaO2与水缓慢反应释放出O2为鱼类供氧,反应的另一产物属于微溶于水的碱,该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0.同学们把盛有自上而下依次呈现多种颜色溶液的试管称为“彩虹管”。小组同学看到某个“彩虹管”的制作过程(如图)后,对影响“彩虹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彩虹管”呈现出的颜色越多、保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进行实验】
实验1:用蒸馏水浸泡黑枸杞得到浸取液,分别滴入pH不同的无色溶液中,记录现象。
pH ≤3 4~5 6~8 9~11 12 ≥13
溶液颜色 红色 粉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6mL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滴入5滴黑枸杞浸取液、振荡,再逐滴滴入约3mL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之后记录溶液颜色。
实验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颜色
① 5 5 红色
② 5 10 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蓝色、黄色,静置约6分钟只剩红色、黄色
③ 5 15 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蓝色、黄色,静置约20分钟仍无明显变化
④ 10 5 自上而下为无色、红色
⑤ 10 10 红色
⑥ 10 15 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蓝色、黄色,静置约6分钟只剩红色、黄色
【解释与结论】
(1)向pH=7的无色溶液中滴加黑枸杞浸取液,溶液颜色变为______。
(2)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溶质成分有______(不考虑黑枸杞浸出成分)。
(3)实验2中,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4)实验2中,“彩虹管”效果最佳的是③,理由是______。
【进一步探究】
查阅资料发现,在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2CO3可使“彩虹管”效果更好。小组同学设计实验3进行验证,并与实验2中③对照。
实验3:向100质量分数为15%的NaOH溶液中加入1gNa2CO3固体,搅拌后得到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
操作 现象
向试管中加入6mL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滴入5滴黑枸杞浸取液、振荡,再逐滴滴入约 ______ mL溶液a 立即出现气泡;滴加完成后溶液颜色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粉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静置约1小时仍无明显变化
【交流与讨论】
(5)实验3中所需溶液a体积为______mL。
(6)实验3中观察到气泡,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Mg2Ni合金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储氢合金。一种Mg2Ni储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的过程如图所示。
(1)Mg2Ni中镁、镍(Ni)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
(2)氢气储存过程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中,若有107gMg2Ni可以储存H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Mg2Ni储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Mg表面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层(MgO)。Mg2Ni合金中氧元素的含量与储氢能力的关系如图2,Mg氧化程度越高,储氢能力 ______ (填“越高”或“越低”)。当储氢材料中氧元素的含量为a%时,MgO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用a的代数式表示)。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7.【答案】C 、B 、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黑;涂油(答案不唯一);
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过滤;
得到的四氧化三铁纯度低(答案不唯一);
+3;
太阳;不需要
17.【答案】细口瓶;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HgO+2HCl=HgCl2+H2O;
①;火法炼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答案不唯一)
18.【答案】C+O2CO2;使煤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O2+2NH3CO(NH2)2+H2O;
B;
随手关灯(答案不唯一)
19.【答案】长颈漏斗;
AE;浓硫酸;
试管口未放入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
氢气不纯时会发生爆炸;
NH4Cl;氮肥;
Ca(OH)2
20.【答案】紫色
HCl+NaOH=NaCl+H2O;NaCl和HCl
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与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对“彩虹管”效果的影响
呈现出的颜色多、保持时间长
3
Na2CO3+2HCl=2NaCl+H2O+CO2↑
21.【答案】48:59;
4g;
越低;2.5a%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