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金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金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3年6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将杜鹃座恒星L168-9命名为“丹凤”,将围绕着它公转的行星L168-9b命名为“青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与“青鸾”“丹凤”所形成的天体系统同一级别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
2.下列关于天体“丹凤”的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
A.以太阳为公转中心 B.与地球体积相当
C.表面可能存在生命 D.由炽热气体组成
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溶洞内莲花盆体量巨大的原因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长期流水侵蚀③石灰岩层较厚④人类破坏较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与莲花盆成因相同的地貌形态有( )
A.溶沟、残丘 B.石笋、钙华 C.石芽、石林 D.溶洞、石柱
磁纬度是地球磁场坐标的要素之一,磁极点的磁纬度为90°,距磁极点约30°范围为极光多发区。2023年12月1号晚,我国北京、漠河、美国阿拉斯加的网友分别拍摄到了红色极光、红绿交错极光、绿色极光。下图示意地球磁纬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四地拍摄的极光多以红色为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极光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①极光是旅游资源,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②极光出现期间会威胁到太空中航天器安全
③极光出现时不会对当地电网产生干扰
④极光是高能带电粒子轰击高层大气的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多地收到地震预警,下图为某网友手机接收到的地震预警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地震预警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预警是震前准确预测地震时间
B.收到地震预警整理好东西迅速撤离
C.电波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传播速度
D.监测震源附近的岩层变化进行预警
8.抗震救灾过程中,救援人员可以利用( )
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潜在的滑坡体②数字地球统计受灾人员的数量
③地理信息系统确定掩埋人员的位置
④遥感查看道路的毁坏情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为“青岛—一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如果③为地球内部圈层分界面,则②圈层为(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岩石圈
10.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主要发源于①圈层 B.横波经过③界面后速度增加
C.③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D.距海越近①圈层的厚度越薄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代表,下图示意四大圈层对桂林“山水”形成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分别代表(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2.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圈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圈层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②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C.③圈层连续但不规则
D.各圈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据报道,美国华盛顿于当地时间2023年8月7日出现雷暴天气,部分地区出现风速超过每小时12.7千米的强风和冰雹,导致多地航班暂停起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低层大气中水汽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洋上空含量低于陆地上空②近地面水汽的含量小于高空
③裸地上空含量低于森林上空④存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飞机正常飞行时所处的大气层( )
A.存在电离层 B.存在臭氧层 C.主要组成是水汽 D.大气温度下高上低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发生与地形、松散堆积物、流水、人类活动等因素关系密切。辽宁省是我国北方泥石流多发省份之一。下左图为辽宁省简图,右图为泥石流发生频次与海拔高度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高海拔地区相比,低海拔地区泥石流发生频率较高的可能原因是( )
A.低海拔地区松散物质堆积多 B.低海拔地区年降水量少
C.低海拔地区人口稀少影响小 D.低海拔地区地质更稳定
16.在野外考察时,避防泥石流灾害可采取( )
A.遭遇泥石流,躲在沟谷中的树上 B.向泥石流上游撤离
C.连续降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D.向泥石流下游奔跑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读图,辐射逆温最强盛时一般出现在一天中的( )
A.正午过后 B.日出前后 C.日落时刻 D.子夜时分
18.考虑辐射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一天中最不适合户外运动的时段是( )
A.清晨 B.中午 C.午后 D.傍晚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农作物长势喜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枯草秸秆所起的作用是( )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减少水分蒸发 D.减少下渗
20.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
C.环境污染小 D.资金投入少
2024年10月17日19点26分(北京时间)月球迎来满月时刻,并且成为年度最大满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当满月出现在正南天空位置时最可能是当地( )
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
22.3天后,同一时刻(也能看到月亮)观测到的月相高度与形态( )
A.变高变小 B.变低变小 C.变高变大 D.变低变大
研究发现,阴山南麓洪积扇发育众多,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如同叠瓦,被称为“叠瓦状洪积扇”。下图为阴山南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高 B.沟谷众多 C.河流季节变化大 D.地势落差大
24.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 )
A.持续变干 B.冷暖交替 C.持续变湿 D.干湿交替
25.甲地堆积物下层比上层( )
A.形成早,颗粒大 B.形成晚,颗粒大
C.形成早,颗粒小 D.形成晚,颗粒小
二、多选题
2024年5月在贵州安龙的稻田里发现了一种长着三只眼睛的神奇生物,它是当今见证恐龙时代的最佳活化石生物,因此得名“三眼恐龙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三眼恐龙虾原始繁生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中生代 B.第四纪 C.古生代 D.三叠纪
27.在三眼恐龙虾原始繁生的地质年代发生的重要事件有( )
A.欧亚和北美抬升成陆地 B.鱼类开始向鸟类进化
C.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 D.历史上重要的造煤期
海南岛西北部的五彩湾存在大量海蚀平台地貌,海蚀崖底部有沉积沙滩、崖底植被和水下沉积物。下图为五彩湾海岸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8.关于该地区地貌形成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蚀崖基底部位最易被侵蚀 B.海蚀崖的中部易侵蚀成海蚀洞
C.海蚀平台面积始终保持稳定 D.海蚀柱随时间演变可能会坍塌
29.能有效减轻海浪对海蚀崖的侵蚀作用的措施有( )
A.严禁开挖水下沙体 B.崖顶建风力发电厂
C.扩大海蚀平台面积 D.开发近海海洋牧场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地市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B.b代表市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
C.a、d的气压差小于b、c气压差
D.气流运动方向为b→a→d→c
31.当a、b之间的气压差扩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大气污染物加速扩散
B.市区气温下降,有助于节能减排
C.市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可能增加
D.市区气温升高,引发水资源短缺
32.河流阶地是指在地壳运动和河流下切侵蚀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黄河某段河流阶地剖面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黄河东岸为侵蚀岸
B.图示最先形成的河流阶地是第一级阶地
C.图示黄河西岸为侵蚀岸
D.图示最先形成的河流阶地是第四级阶地
三、综合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图。甲地位于长江上游的横断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等原因孕育了多样的地表形态。虎跳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磅礴,吸引着大批游客去当地探秘。嘉陵江为长江的一级支流,青居镇位于嘉陵江曲流处,形成了江心洲,如图2所示。
材料二我国不同区域地貌图。
(1)材料一中乙、丁两地的典型地貌分别对应材料二中的 、 。(填序号)
(2)甲所在区域地势落差大,多峡谷,此地貌谷底 ,两岸 ,河床多呈现 形。
(3)青居江心洲的形成主要是 而成,从洲头到洲尾沉积物粒径不断 (减小或增大),下列各地形成原因与江心洲相同的是 。(单项)
A.海南岛 B.台湾岛 C.崇明岛 D.舟山群岛
(4)符合青居曲流弯道AB处河床剖面的是( )
A. B.
C. D.
(5)图中丙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请至少写出三种治理措施。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浙江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某晴朗的上午进行大气受热过程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三个玻璃箱和温度计规格均相同),实验数据见表。
观测时间 室内(于10:10移出) 室外 室内(于10:50移入)
10:10 10:30 10:50 11:30
甲 26℃ 27℃ 28℃ 26℃
乙 26℃ 28℃ 30℃ 27℃
丙 26℃ 29℃ 32℃ 26.5℃
材料二温室大棚是我国北方冬季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农业设施。下图2为大棚农业景观图及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在A-D中选择合适的选项,补全该小组制定的“大气受热过程”模拟实验装置细目。
实验装置或操作 所验证或依据的原理
分别于室内、室外测温
覆盖透明薄膜
丙组放置沙土
温度计放置在适当高度
A.大气保温作用强弱 B.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
C.太阳辐射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D.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据材料可知10:30-11:30,乙、丙玻璃箱内温度变化幅度不同。与乙相比,说明丙玻璃箱温度变化幅度的特征并解释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温室大棚的保温原理: (写名称)可以透过薄膜进入温室,同时温室阻挡 (写序号)和大气辐射的热量散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农民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常向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促进 作用。冬季当大棚的门打开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空气流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4)大气受热时,由于海洋和陆地性质不同导致海陆间形成热力环流。请运用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分析我国海南岛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的原因。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D B C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B A C B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B A A
26.AD 27.CD
28.AD 29.AD
30.CD 31.AC
32.CD
33.(1) ③ ②
(2) 狭窄 陡峭 V
(3) 流水沉积(堆积) 减小 C
(4)A
(5)植树种草(造林),保持水土坡耕地修建梯田沟底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
34.(1) C A B D
(2)特征:变化幅度大原因:丙内有沙土,比热容较小升温幅度大,降温幅度也大
(3) 太阳辐射 ③ 光合作用 D
(4)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足水汽,形成降雨;夜晚陆地降温速度快,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不易形成降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