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电影中的下列片段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敖丙把水变成冰 B. 太乙真人用藕粉重塑肉身
C. 天元鼎里三昧真火炼丹 D. 陈塘关房屋倒塌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
B. 石墨具有导电性,故可用作润滑剂
C. 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 为防止CO中毒,可在煤炉旁放一盆清水
3.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方便生活
B. 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 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D. 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连接橡胶塞 B. 滴加液体
C. 振荡试管 D. 加入块状固体
5.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作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o
C. 钬原子的中子数为67
D. 钬原子的质量为164.9
6.奥司他韦(C16H28N2O4)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奥司他韦是氧化物 B. 奥司他韦由四种元素组成
C. 奥司他韦中含有氮分子 D. 奥司他韦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
7.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在其表面发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C. 该反应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D. 甲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8.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60℃),一段时间后通入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比通入O2后甲、乙烧杯中的现象可知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B. 对比乙烧杯中通入O2前、后的现象可知燃烧需O2
C. 该装置中的水能吸收白磷燃烧产生的P2O5减少空气污染
D. 该装置中的白磷全部换成红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9.构建模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化学模型错误的是(  )
A.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B.原子核结构模型 C.铁合金的含碳量 D.六类营养物质
A. A B. B C. C D. D
1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水反应
C 剪一段镁条,称其质量为M1,将其点燃后,收集生成的白色粉末,称其质量为M2 M1≠M2 该反应不遵规守质量守恒定律
D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A. A B. B C. C D. D
11.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片刻,再升温至30℃,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 B. 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
C.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12.向一定量含H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Ba(OH)2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0-a段产生BaSO4沉淀 B. a-b段发生中和反应
C. x=33.1 D. d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Ba(OH)2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3.钨(W)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用黑钨矿(主要含FeWO4)制得金属钨(W)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a2WO4溶液为无色;H2WO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WO3难溶于水。
(1)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______。
(2)FeWO4中W的化合价为+6,由此可以判断FeW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
(3)酸浸槽中通过操作a得到X溶液,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4)还原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金属钨(W)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生活中常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______的性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4.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aCO3+O2+2SO22CaSO4+2X。
(1)该反应原理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多少kg碳酸钙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
(3)实验室用C代替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可达到“随用随停”的效果,实验过程中,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原理是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西瓜味道甘美,适宜生长在pH=6~7的土壤中,某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土壤是否适合种植西瓜进行了如下项目式活动。
活动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1)取少量土壤样品,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______得出pH值。
活动二:分析土壤酸碱性的原因
【调查取证】经调查,该土地之前施用了大量硫酸铵化肥。
【查找资料】铵盐(含)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土壤呈酸性的原因是含有大量的硫酸铵;
【实验验证】
(2)该兴趣小组同学取活动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①: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 土壤中含有离子
步骤②:向步骤①中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______ 土壤中含有离子
活动三:设计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案
(3)假设土壤浸出液的酸只有H2SO4,写出用熟石灰中和H2S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以“金属材料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铜的冶炼
我国是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古书记载“曾青得铁则化铜”。
(1)“青铜”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合金”)。
(2)“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湿法炼铜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项目夺】铜的化学性质
为探究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及其与氢的位置关系,设计如图实验。
(3)①实验a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②为达成预期实验目的,至少还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是______。
【项目三】分析铜锈的成分
铜锈赋予青铜器历史感。铜锈主要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界根据铜锈是否会加速铜的锈蚀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其作用示意图如下:
(4)据图可知Cu2(OH)3Cl具有______(填“致密”或“疏松”)结构,属于有害锈原因______。
(5)Cu2(OH)2CO3可表示为xCu(OH)2 yCuCO3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x:y=______。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价
过滤

熔点高
14.【答案】CO2;
2.5kg
15.【答案】锥形瓶;
;AD或AE;
关闭弹簧夹;关闭弹簧夹后,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16.【答案】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半分钟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H2SO4+Ca(OH)2=CaSO4+2H2O
17.【答案】合金;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①析出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②稀硫酸和铜粉混合(答案不唯一);
疏松;疏松多孔,能够吸收水蒸气、氯化物和氧气,促进生锈;
1:1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