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响水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响水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响水河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米饭 B. 黄瓜 C. 牛肉 D. 苹果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可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症状的气体是(  )
A. N2 B. O2 C. He D. CO2
3.下列发电方式,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  )
A. 潮汐能发电 B. 火力发电
C. 太阳能发电 D. 风力发电
4.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闻气体气味
C. 读液体体积 D. 连接仪器
5.钯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其制作的催化剂能高效净化汽车尾气,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钯的原子序数是46 B. 钯的元素符号为Pd
C. 钯原子的质量为106.4g D. 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46
6.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 分子的体积变大 B. 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 分子的间隔变大 D. 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7.为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辽宁,下列做法不提倡的是(  )
A. 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B.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D. 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再排放
8.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 若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②中的错误操作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 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9.下列灭火方法所用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用砂子盖灭燃着的木柴 B. 棉被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 森林火灾时将火场周围树木砍伐掉
10.肼(N2H4)是一种火箭燃料。其燃烧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相等
二、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阅读下面文章。
萤石(主要成分CaF2)是金属冶炼的重要助熔剂,可将炼钢温度从1600℃降至1400℃。我国萤石储量约占全球18.75%,其开采与浮选过程蕴含着诸多化学奥秘。
萤石矿通常深埋地下,开采时需先将岩石破碎,对于坚硬的岩石,常采用乳化炸药爆破的方式,将其炸成碎块后运出矿洞。
开采出的萤石矿石需要进行浮选提纯。浮选时,先将矿石破碎、研磨成细粉,再加水调成矿浆。为增强萤石颗粒的疏水性,在矿浆中加入捕收剂,调节pH使萤石颗粒附着气泡上浮,收集含萤石的泡沫,再经过浓缩、过滤、干燥得到纯度较高的精矿。对捕收剂的种类与pH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的数据如图所示。
萤石在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利用萤石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氟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F2+H2SO4(浓)=CaSO4+2HF↑,氢氟酸在芯片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CaF2中,Ca的化合价为+2价,则F的化合价为 ______价。
(2)金属冶炼过程中使用萤石作为助熔剂的优势是 ______。
(3)采用乳化炸药炸碎岩石的过程属于 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浮选时加入捕收剂的目的是 ______。
(5)收集含萤石的泡沫,经过浓缩、______、干燥得到精矿。
(6)根据图像可知,若要获得高浮选回收率,应选择捕收剂 ______(填“A”或“B”),并控制pH在 ______范围内。
(7)若要通过实验确定萤石浮选的最佳温度,应开展的实验是 ______。
(8)萤石与浓硫酸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______反应。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Ⅰ.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下同);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制取0.96g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______g。
(2)实验室制取CO2和O2,均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
(3)若用下图装置收集CO2,应从 ______(填“a”或“b”)端进气。
Ⅱ.二氧化碳的性质
(4)
操作 实验现象 性质
软塑料瓶变瘪 CO2能 ______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为 ______ ,物理性质为 ______
X为澄清石灰水时,现象为 ______ 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X为 ______ 时,现象为 ______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3.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
Ⅰ.铜的矿产
(1)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2,根据其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推断用黄铜矿炼铜过程中产生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Ⅱ.铜的冶炼
(2)中国应用的湿法炼铜技术是对世界化学史的一个贡献。现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里充分反应。反应后固体表面附着一层______色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在古代应用非常广泛。黄铜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黄铜与黄金外观上非常相似,请用一种化学方法对两者进行区分:______。
Ⅲ.铜的锈蚀
出土的青铜器(铜和锡的合金)表面锈蚀物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无害锈是一层致密薄膜,如铜绿;有害锈含氯,可加快青铜器锈蚀。锈层成分如图1所示。
(4)形成铜绿的过程中,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了反应。
(5)图中属于有害锈的物质是______。
(6)写出一条保护青铜器的措施:______。
Ⅳ.铜的回收
从废弃白铜[主要含铜、镍(Ni),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中回收金属铜和镍的流程如图2所示。
资料:镍是一种银白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2价镍的化合物和氢气。
(7)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8)固体甲是______。
(9)“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自热小火锅中的发热包,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探究发热剂的发热原理
(1)小李同学认为发热原因与氧化钙有关,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为探究发热包中只用氧化钙是否可行,取3克氧化钙、3克发热剂,分别与等体积的水反应,用数字化实验获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发热剂不单独使用氧化钙的原因:______。
查阅资料: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同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
(3)发热剂产生高温可能是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导致的,请写出发热剂加水后产生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任务二】探究影响发热剂发热效果的因素
设计方案:按表格中各物质的用量配比,分别进行实验,测得5min、10min、15min容器内温度如下表。
实验编号 氧化钙的质量/g 铝粉的质量/g 碳酸钠的质量/g 水的体积/mL 时间、温度/℃ 持续发热的时间/min
5min 10min 15min
① 5 5 0 50 34 35 37 15
② x 5 2 50 40 55 55 30
③ 5 5 4 50 38 45 76 20
④ 5 5 6 50 65 90 95 15
(4)分析上表可知②中x=______。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钠含量越多,发热可达到的最高温度越高”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
(6)分析发热达到的最高温度及发热时间,最适合作发热剂的是实验______(填实验编号)。
(7)若要探究“水的体积对发热剂发热效果的影响”,请说明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任务三】如何科学使用发热包
(8)发热包在使用时要远离明火的原因是______。
【项目小结】
(9)同学们在自制自热食品时,除了考虑发热剂的组成、配比,还应考虑的问题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还有哪些类型发热剂产品应用于我们生活,小组同学继续探究之旅……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1;
降低炼钢温度,减少能源消耗;
物理;
使捕收剂吸附在萤石表面,增强其疏水性,使其易附着气泡上浮;
过滤;
A;8~9;
控制捕收剂的种类与pH相同,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浮选实验;
复分解
12.【答案】B;;9.48;
D;
a;
溶于水;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13.【答案】SO2;
红;Fe+CuSO4=FeSO4+Cu;
金属材料;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答案不唯一);
氧气、水、二氧化碳;
CuCl和粉状锈;
防氯(答案不唯一);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铜或Cu;
Ni+H2SO4=NiSO4+H2↑
14.【答案】CaO+H2O=Ca(OH)2
氧化钙放热较少且持续时间短
Na2CO3+Ca(OH)2=CaCO3↓+2NaOH
5
对比②③组实验,③组中Na2CO3质量大,但在第5min和第10min的温度均比②组低

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水的体积进行对比实验
发热过程中有氢气生成,氢气易燃,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容器的耐热性或容器的大小或包装材料或食物的种类或制作发热包的成本或产品说明书设计等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