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周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周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周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16小题,其中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轮状病毒为双链RNA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下列关于该病毒的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和核糖交替排列形成的骨架是决定该RNA特异性的结构之一
B.若该RNA有m个碱基对,其中碱基A有n个,则碱基间氢键有3m-n个
C.双链RNA和其每条单链RNA中(A+U)/(C+G)的值不同
D.单链RNA中有羟基和磷酸基团的末端分别称为5'端和3'端
2.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a,现有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多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b,求此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 )
A.(b-an)/(a-18) B.(b-18n)/(a-18) C.[(b-18n)/(a-18)]-1 D.(b-m)/(a)
3.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化学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B.若②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糖原彻底氧化分解产能多
C.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③为核糖核苷酸D.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4.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多B.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C.Mg2+是红细胞内血红素的必要成分D.大量出汗后饮用淡盐水有利于维持细胞渗透压
5.下列是某学校食堂提供的部分早餐食物:肠粉、牛奶、鸡蛋、玉米、红薯、小笼包和青菜。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红薯和肠粉可为人体提供糖类物质B.小笼包含有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C.青菜可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D.煮熟的鸡蛋因蛋白质变性有利于消化吸收
6.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含有C、H、O、N,且以碳链为骨架
B.细胞中的核酸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的产物分别是4种和8种
C.某些蛇毒中的碱性蛋白酶能催化膜脂降解,导致细胞溶解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氨基酸由tRNA 运输到核糖体上进行翻译
7.为探究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有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主要步骤如表。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步骤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 加入2mL淀粉溶液 加入2mL淀粉溶液 加入2mL蔗糖溶液
② 加入2mL淀粉酶溶液 加入2mL蒸馏水 ?
③ 水浴加热,然后各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再次水浴加热
A.丙组步骤②应加入2mL蔗糖酶溶液B.两次水浴加热的主要目的都是提高酶活性
C.步骤③也可直接用碘-碘化钾溶液检验D.设置乙组的目的是确认淀粉溶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8.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是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D.①→②→③过程均有水产生
9.定西粉条是一种传统食品,是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粉条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粉碎、过滤、淀粉糊化、粉条成型和烘干等步骤,传统手工制作的粉条色泽透亮、光滑、有淡淡的马铃薯香味,干品易折断、耐保存,泡发后柔韧爽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粉碎前的马铃薯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化合物是淀粉,淀粉的组成元素是C、H、O
B.淀粉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大分子物质,其与脂肪均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C.若使用斐林试剂鉴定马铃薯粉条中的淀粉含量,则可以通过观察砖红色沉淀的多少来判断
D.人体摄入马铃薯粉条后,其中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1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硫键只用于连接不同肽链,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盐酸不会破坏胰蛋白酶的空间结构,且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C.载体蛋白参与物质运输时都需要ATP磷酸基团的磷酸化D.转运蛋白参与物质运输时自身构象常常会发生改变
11.西梅被赋予“奇迹水果”的美誉,富含膳食纤维、钾、镁、磷、铁等多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梅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与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关
B.钾、镁、磷、铁属于大量元素,在细胞中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C.西梅多汁,说明果肉细胞中水均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D.西梅果肉匀浆与斐林试剂呈砖红色反应,说明西梅中含有葡萄糖
12.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刚收获的种子甲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后,分别形成了种子乙、种子丙、种子丁,如下图所示,其中的①、②反映的是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丙给予适当的水分等条件能正常萌发B.与种子甲相比,种子乙干重减少量小于种子丁
C.萌发形成种子丁的过程中,细胞中①/②的比值会增大D.②在细胞中主要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
13.“结构与功能观”指的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描述符合结构与功能观的是( )
A.血红蛋白为正常的球状结构,有利于维持红细胞镰刀型的形状
B.传出神经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有利于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中
C.线粒体的嵴增大了相关酶附着面积,有利于无氧呼吸进行
D.植物脂肪与动物脂肪相比,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更高,常温下呈固态
14.阻断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蛋白,可以抑制细胞Ca2+内流,从而产生降压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Ca2+内流属于主动运输B.Ca2+与钙通道蛋白的特殊位点结合才能进入细胞
C.人体内的Ca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导致肌肉抽搐
15.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原理。下列关于农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锄头出肥”指的是松土有利于植物生长,土壤板结主要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B.“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讲的是套种的好处,农业生产上的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均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C.“谷连谷,坐着哭”突显了轮作的优势,轮作可避免田地中一些元素大量减少
D.“无水肥无力”是指施肥的同时应适当浇水,原因是矿质元素溶解在水中容易被植物吸收
16.某同学绘制了一概念图如下,用于表示①由②、③、④构成或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表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淀粉、纤维素、脂肪
B.若①表示核苷酸,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核苷、含氮碱基、磷酸基团
C.若①表示生物大分子,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多糖、蛋白质、核酸
D.若①表示线粒体,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外膜、内膜、膜间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6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
17.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占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和脂肪含量的变化,研究者将收获后的干种子放在温度、水分、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和脂肪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III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目的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颗粒。
(2)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主要靠细胞内多糖等物质进行吸水,随着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 ,细胞代谢越旺盛。图中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干重增加,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碳”“氮”或“氧”)。
(3)图中BC段干重减少的原因是 。若C点之后干重开始增加,推测此时提供的条件是 。
18.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1)21种氨基酸差异性取决于分子结构中 ,氨基酸通过 反应形成肽链。在蛋白质营养价值时人们特别注重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理由是 。
(2)某小组欲探究赖氨酸是否为必需氨基酸,利用相关材料开展下列实验。
材料:若干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幼年小鼠、21种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
实验流程:
组别 配食 实验前处理 饲喂 观察测量
甲组 食物A: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 基酸的食物,加入21种氨基酸 称量体重 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 观察营养状况、测量体重
乙组 食物B: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 氨基酸的食物,加入①。
a、完成上表中实验步骤:① ;
b、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若甲组小鼠营养状况均正常且体重基本相同,则赖氨酸不是小鼠的必需氨基酸;若 ,则赖氨酸是小鼠的必需氨基酸。
(3)由于谷类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用谷类食品饲喂小鼠时,常需额外添加赖氨酸。但长期服用赖氨酸可能产生精氨酸拮抗,使精氨酸的利用率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欲探究小鼠食物中最佳赖氨酸添加量,写出实验思路是: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若干正常幼年小鼠随机均分为多组, 。
19.脂肪酸和甘油合成脂肪存储于脂滴中。糖类代谢异常时,脂肪可分解为脂肪酸为机体供能。为研究脂肪酸供能的转运路径,科研人员让小鼠成纤维细胞摄入红色荧光标记的外源脂肪酸后,分别置于细胞培养液和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用绿色荧光、蓝色荧光分别标记细胞的脂滴和线粒体,分析荧光重合程度,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目的是使细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动员 为细胞供能。
(2)据图分析,标记的脂肪酸能被细胞吸收并存储于脂滴中,依据是 ;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肪酸的转运路径是 。
(3)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时间内,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滴的数量增加。推测脂滴中的脂肪酸来源与溶酶体参与的细胞自噬有关,理由是 。欲为该推测提供实验证据,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和3-MA(一种自噬抑制剂)为材料设计实验,完善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对照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 中培养;实验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 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 。
(4)在营养匮乏状态下,有些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会出现游离脂肪酸的过量堆积,导致脂毒性的发生。从脂肪酸转运路径的角度推测,细胞出现脂毒性的原因是 (答出1点)。
20.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葡萄糖和淀粉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Ⅰ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 (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2)请设计实验来验证(1)中的判断:
①实验器材: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香蕉果肉、磨浆机、试管若干、大烧杯、量筒、酒精灯、碘液、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等。
②实验原理: ,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成正比: 与葡萄糖混合,水浴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置于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2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入2mL第y天的提取液。
第二步: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液; 。
第三步:观察实验现象并比较a、c试管中和b、d试管中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 。
(3)若还想检测香蕉中是否有蛋白质,实验试剂如果没有现成的双缩脲试剂,只提供的是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和蒸馏水,能完成本组实验吗? 。怎样操作可以得到双缩脲试剂? 。
21.人体每天都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其中部分会作为原料用于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水果甜脆多汁,是由于含水量较高,糖等多种物质溶解于水中。说明细胞中的水的功能为 。水具有这种功能的原因是 。
(2)人体会从食物中吸收各种无机盐,如果Fe摄入不足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体现无机盐具有 的功能;如果血液中Ca含量不足,人体会出现抽搐等症状,体现无机盐具有 的功能。
(3)“瘦素”是人体合成的一种重要激素,它能控制人的食欲。注射“瘦素”后,人的食欲会下降,从而对控制人的体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请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 ,并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甲组 ,乙组 ;
第三步:在 条件下分别饲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 ,并统计各组大鼠的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B D D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B D B C
17.(1) 洗去浮色 橘黄
(2) 增大 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大量脂肪转变为糖类,导致种子干重增加 氧
(3) 随着脂肪的减少,脂肪的转化率降低,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有机物,干重逐渐下降 一定强度光照
18.(1) R基 脱水缩合 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2) 除赖氨酸以外的20种氨基酸,其含量与比例与食物A相同 乙组小鼠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而甲组小鼠正常
(3)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赖氨酸的谷物类食品饲喂各组小鼠,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如体重、体长等),比较不同组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确定最佳赖氨酸添加量
19.(1)脂肪
(2) 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重合程度高 从脂滴转运到线粒体
(3) 在营养匮乏时,溶酶体可降解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释放脂肪酸 不含有3-MA的无机盐缓冲液 含有3-MA的无机盐缓冲液 细胞中脂滴的数量
(4)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脂滴(或脂肪酸无法及时转运到线粒体)
20.(1)淀粉
(2) 淀粉遇碘液变蓝 斐林试剂 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并进行水浴加热 a、c试管中呈蓝色,且a试管颜色深于c试管
(3) 能 用蒸馏水把斐林试剂乙液稀释5倍即可得到双缩脲B液,A液与斐林试剂甲液相同
21.(1) 可以作为细胞中良好的溶剂 水是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
(2) 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的成分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
(3) 选取身体健康、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大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每天注射一定量的“瘦素”溶液 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相同且适宜 食欲状况 体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