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潮汕美食牛肉丸一出锅就“香气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低,香味向外“飘得”越快
B.牛肉丸出锅时升起的“白气”是水蒸气
C.“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刚出锅时牛肉丸从空气中吸收热量
2.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棕子,粽香四溢说明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东莞市倡导建设无烟学校,校园内许多场所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校园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周围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4.下列现象,可以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运动的是(  )
A.大雪漫天飞舞 B.扫地尘土飞扬
C.玫瑰花香四溢 D.病毒飞沫传染
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只有气体分子之间才有间隙,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6.近年来许多家庭使用电热液体蚊香器(如图),瓶中的炭纤维棒将瓶内的杀虫剂吸到棒的顶端,而发热电阻传递的热会使棒的上端温度达到50℃左右,此时杀虫剂蒸发得更快从而提高了驱蚊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是液化的一种方式
B.在常温下,炭纤维棒里的杀虫剂分子不会运动
C.杀虫剂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50℃时杀虫剂分子运动得最慢
D.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汽化的速度会加快
7. 下列语句与参照物有关的是(  )
A.一只巴掌拍不响 B.巍巍青山两岸走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楼台倒影入池塘
8. 在考古发掘中,脆弱文物易因失水变形损坏。科学家常用“薄荷醇临时固型技术”进行保护:将熔化的薄荷醇喷洒到文物上,冷却后凝固形成支撑结构,待文物移至实验室后,在室温下薄荷醇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熔化过程,薄荷醇吸热
B.凝固过程,薄荷醇周围空气分子动能减小
C.升华过程,薄荷醇吸热
D.升华后,薄荷醇分子间距变大
9.糖画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有熬糖、绘制糖画和冷却定型三个步骤。下列关于糖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画师傅用铜勺舀起糖液时,糖液能附着在勺内而不立即流下,是因为糖液比热容大
B.绘制糖画时,手持勺子末端倾倒糖浆,此时勺子属于省力杠杆
C.糖浆从勺子滴落到铜板的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做好的糖画表面光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是因为光在糖画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10. 将等量白糖分别放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在不搅拌的情况下,热水变甜得更快。这里影响水变甜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A.体积 B.质量 C.温度 D.密度
11.如图为三峡大坝泄洪的画面。上游洪水从泄洪口喷出,江面上激起大量水雾,阳光白云下出现绚丽的彩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云是由江水升华形成的 B.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
C.水雾是分子热运动形成的 D.上游水位越高喷水速度越小
12.如图1为真空罩装置,图2表示真空罩模型中未抽气前气体分子的分布情况(“o”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泵抽出部分气体后,真空罩内气体分子的分布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13.济南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诗词吟咏的对象。下列诗句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中的“声震”是指水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云影入波天上下,藓痕经雨岸模糊”中的“云影”是云经过水面所成的虚像
C.“雨余水涨双堤远,风起荷香四面来”中的“荷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中的“雪”在熔化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14.生活中的瓶瓶罐罐都是科学研究的好器材。下列利用玻璃瓶做的4个物理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装满水的玻璃瓶分别正放、倒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两种情况下玻璃瓶对海绵的压力不同
B.乙实验,拿着用玻璃瓶制作的气压计乘坐电梯,发现楼层越高,细管中的水柱越高,说明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C.丙实验,把一根吸管a插入盛水的玻璃瓶中,将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吸管a的上端,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说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丁实验,用滴管分别向装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瓶中滴入一滴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三、填空题
15.汕头老妈宫粽球倍受海内外游客的欢迎.隔很远就能闻到粽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运动,粽叶与米粒会粘一起说明分子间有   .
16.打开中药包会闻到淡淡的药香味,这是   现象。慢火熬制,等药汤沸腾后,药香味更加浓郁,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药汤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17. 炎热的夏天洗完澡后身上有水,走动时会感到非常凉快,这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   (选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附近的人能闻到沐浴露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   。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夏日的荷塘边,满园的荷花香气扑鼻,这是   现象,荷叶上的水滴会自动聚集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19.春节燃放烟花是人们庆祝和祈福的常见方式,如图所示。燃放烟花时,火药爆炸使其周围的空气发生   ,从而发出巨大的声音;燃放烟花的过程中,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这属于   现象;为了不影响爷爷奶奶休息,小明将家中的门窗关起来,这是在   减弱噪声。
四、实验探究题
20.
(1)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当水温为89℃时开始计时,经5min水沸腾,再加热一段时间。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甲所示。从图像可知,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   ;水在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   。
(2)如图乙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的气体逐渐混合,颜色变得均匀,这一扩散现象说明   。
21.小明设计了一组实验,如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先在试管内装上半管有色水,再从管上部慢慢注满酒精,用塞子塞紧管口,上下颠倒几次看到管中液面降低了少许,此现象直接说明分子间有   ;
(2)如图乙所示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在A、B两种放置玻璃瓶方式中,   方式更合理,理由是   ;抽掉玻璃板后,静置一段时间,两瓶气体颜色相同;
(3)如图丙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把一块玻璃板拉出水面,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小明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   玻璃板所受到的重力,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五、简答题
22.做手工时,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在一起,且我们能闻到胶水的气味儿,这是为什么?
六、科普阅读题
23.蓄冷剂是食品运输和保险过程中的重要降温试剂。现有A、B两种蓄冷剂,财财同学和明海同学为了探究其蓄冷效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财财首先将质量均为100g的两种蓄冷剂分别装入完全相同的冰袋中,标明A、B,放入冰箱中冷冻为温度相同的固体。在容器1、2中分别加入质量为500g且温度相同的水,将冰袋从冰箱中拿出放入水中,并用隔热材料密封。明海同学通过温度传感器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蓄冷剂及水的温度,如图是明海记录的A、B两蓄冷剂及容器1、2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露露同学发现:蓄冷剂熔化前温度在升高,其分子热运动速度变   ;
(2)0~t1,水和蓄冷剂之间发生热传递,宇婷同学说其热传递方向为   ;
(3)0~t1, 蓄冷剂   吸热更快;
(4)t1~t2,容器1中水的温度降低10℃,若热量全部被冰袋吸收,经过计算,汉欢同学发现每克蓄冷剂 A 吸收的热量为   ;
(5)汉欢同学在深圳市内配送蛋糕时,选择蓄冷剂   更好,理由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C
14.【答案】B,C,D
15.【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16.【答案】扩散;剧烈;斥力
17.【答案】吸热;无规则运动
18.【答案】扩散;引力
19.【答案】振动;扩散;传播过程中
20.【答案】(1)升高;不变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1.【答案】(1)间隙
(2)A;见解析
(3)大于;引力
22.【答案】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我们能闻到胶水的气味儿,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3.【答案】(1)大
(2)从水到蓄冷剂
(3)A
(4)210J
(5)B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