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课件20张)-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人口(课件20张)-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目 录
世界人口大国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数量
2020年11月第七次人口普查
人口总数为14.12亿
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人口增长特点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③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降低;
(原因: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人口政策不断优化
目的:为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
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原因: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1.根据表1.3的数据,参照图1.11中已绘制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 完成图1.11的绘制。
2.总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
3.从劳动力供应和消费的角度,讨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4.谈谈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活动 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分析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将人口普查数据绘制成适宜的图像,是帮助我们直观了解人口变化特征的一种方法。
16.60%
13.26%
17.95%
18.70%
70.14%
63.35%
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劳动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供应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带动医疗、养老等消费市场增长。
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劳动力短缺,促进人口
长期均衡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人口密度
面积 (万平方千米) 人口(亿)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中国 960 14.12亿
世界
147
60
人口密度=
区域人口
区域面积
(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特点
图1.13
不均,
东密西疏;
1.12
94%
6%
黑河
腾冲
图1.13
人口分界线
黑龙江省的黑河—
云南省的腾冲
1.12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东部:
西部:
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自然原因)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社会原因)
地形崎岖,气候恶劣(自然原因)
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社会原因)
思与学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怎么来的
图1.12中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的直线,是中国
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怎么来的?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利用各县人口与土地面积数据,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他从图中发现,黑龙江省瑗珲县(今黑河市爱辉区)至云南省腾冲县(今腾冲市)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他将这条线作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直至今日,虽然我国人口增长了2倍多,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体现的人口分布大胡焕庸(1901-1998)格局却一直没有改变。
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
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
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
活动 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人口密度是描述某区域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通过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区域间人口密度的对比,可以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也可以进一步思考这种人口分布特征变化的可能性。
1.在图1.12中找出黑河一腾冲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2.在图1.12中找出江苏和青海,据表1.4资料,计算两省人口密度并填入表中。
3.针对下面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791
8


青 海
东密西疏
不能。西部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
先上升,后下降;
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
2016年;
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
2021年;
我国近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人口总数的变化特点:
先增加,后减少;
1
你会判读吗
读2015~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1-2题
1.关于2015~2022年我国人口的描述,正确是( )
A.2016年人口总数最多
B.2022年人口总数最少
C.2017年起人口总量逐年减少
D.2016年起人口增速逐年下降
2.针对图中反映的人口现状,应采取措施是( )
A.鼓励乡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
B.停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积极尝试人工智能养老服务
D.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
C
小试牛刀
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读我国第5—7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完成3-4题。
3.从图中看出,我国( )
A.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4.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B
A
读表,完成5-6题。
5.据表可知,我国( )
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
C.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2023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
6.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
C.城市空气质量优良 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C
D
读我国1949年至2021年人口增长及生育政策变化图,完成7-8题。
7.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8.我国不断调整人口生育政策,是为了( )
①保持适度的人口增长速度
②提高老龄人口平均寿命
③促使人口地区均衡分布
④促进人口与社会均衡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D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银发经济”,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读我国近几年人口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完成9-10题。
9.图中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B.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C.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10.“银发经济”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力量,主要是因为( )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老年人口增长迅速
C.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
D.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C
B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读2023年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密度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河南、甘肃 B.山西、青海
C.河南、陕西 D.山东、西藏
12.图文资料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 )
A.北密南疏 B.北疏南密
C.东密西疏 D.东疏西密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