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真奇妙 第1课时课件(共29张PPT)-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化学真奇妙 第1课时课件(共29张PPT)-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伴随的现象;能初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导入
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化学是科学的魔法,它能改变世界,也能改变你。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化学的面纱,一起掌握这神奇的魔法!
化学改变了世界
观察思考 1-1
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说一说哪些是来
自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哪些是来自用化
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
品全部消失,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工制造的物质随处可见,由此可知,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改变了世界

羊毛


涤纶
腈纶
铝箔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为原料,经化学聚合而成,主要有涤纶、锦纶(尼龙)、腈纶(合成羊毛)、等。
天然纤维:分为植物纤维(棉花等)与动物纤维(羊毛等)。
化学改变了世界

化肥与农药的使用极大提升了粮食产量。
化肥与农药都是人们通过化学方式合成的。
食物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变得美味可口,是因为在制作时发生了几个特殊的化学变化。
化学改变了世界

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很多来自化学工业,例如:
结构材料用的水泥、金属、玻璃、塑料等;
装饰材料用的涂料、油漆、镀层、各色瓷砖等;
专用材料用的防水、防火、阻燃、隔音、保温涂层等。
化学改变了世界

化学在交通运输中的贡献:
制造交通工具用的材料,如:合金,合成橡胶等;
交通运输用的燃料,是由化学工业生产的;
为“节能减排”提供了理论基础。
化学改变了世界
1
3
4
2
钻木取火的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近代工业大发展的时代
飞速发展的
信息时代
每一次时代变革,化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化学改变了世界
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化学研究
太空探索
材料研制
生命过程研究
新能源开发
环境保护
化学改变了世界
1965年,我国化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1969年至1973年,屠呦呦率领团队使用化学方法研制出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我国化学成就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自然界中的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请问这些变化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又有何种区别?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可将变化分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撕碎纸张
煤炭开采
水结冰
整张纸撕开成碎纸屑,但纸张成分并未变化
将煤块粉碎开采,煤的成分不变
水从液态变为固态,但水分子仍是水分子
此类变化均未生成新的物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定义:
现象:
物质的状态、尺寸、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伴随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变化形式:
形状变化:延展、压缩、拉伸等。
状态变化:融化、沸腾、凝固等。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光合作用
葡萄酿酒
铁生锈
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糖类和水
葡萄内的糖类发酵成酒精
铁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此类变化均生成了新的物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化学变化
定义:
特征:
注意: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也可称作化学反应)。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时常伴随有能量变化。
有变色、发光等现象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也并非有明确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化学变化常有明显的现象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将稀硫酸倒入装有锌粒的试管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
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混合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锌粒逐渐消失,生成大量气泡
蓝色溶液变为无色,生成蓝色沉淀
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
发光放热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在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称为化学能,化学能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其他能量。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断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电能
光能
热能
释放
能量
化学反应
储存
能量
光合作用
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二者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②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对新物质的理解: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物质不同的物质。但“新物质”并不一定是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
正确认识沉淀、变色等现象:
并非在变化中观察到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就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彩笔涂色等均是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变化是何种变化:①钢铁生锈、②呼吸作用、③纸张燃烧、④蒸腾作用、⑤气球爆炸、⑥杀菌消毒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 ② ③ ⑥
④ ⑤
2.2022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给世界带来冰天雪地里的视觉盛宴。下列与北京冬奥会有关的描述,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硅胶加工冰墩墩 B.点燃奥运圣火
C.人工降雪 D.运动员空中技巧
B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之前的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之前的物质在颜色和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相对于液态水来说是新物质。
B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理性质
定义:
实例:
描述: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沸点、溶解性、
挥发性、导电性等。
能借助感官直接感受或通过仪器间接测量。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实例:
描述: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化学性质的描述取决于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思考反思:
仔细观察氢气的性质描述,试判断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那么性质和变化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又如何正确描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的固有属性,表示一种能力,是变化的内在原因;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描述物质性质时,常用“能”“会”“易”“难”等词汇。
汽油燃烧——化学变化 、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汽油挥发——物理变化 、汽油能挥发——物理性质
变化
性质
用途
决定
反映
决定
反映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随堂练习
4.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铁在实验室里可以用来制取其他金属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C.铁的熔点是1535℃ D.铁丝可在纯氧中燃烧
D
C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B
6.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下列关于正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
B.易燃
C.沸点为95.8 ℃
D.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等
本课小结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①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②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1.化学学科概况:
①化学的发展史。
②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③化学学科特点与研究方向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