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体验化学探究.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体验化学探究.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通过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增进对科学探究各环节的理解。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玻璃制品
塑料制品
纤维制品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
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哪个更重要呢?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堂活动
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观察蜡烛燃烧后提出了数十个需要科学探究的科学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诸多新的科学发现。
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观察思考 1-3
课堂活动
(1)取一支蜡烛,点燃,仔细观察刚点燃时、燃烧过程中、熄灭时、熄灭1分钟后的现象。
提示1: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现象和火焰的状态。
提示2: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有用信息。
课堂活动
刚点燃时 火焰较小,烛芯周围的石蜡由固体变为________,烛芯上吸有熔化的石蜡,火焰逐渐变______
燃烧过程中 放出______,火焰呈黄白色,分为_______层;______层最亮,内层最暗,液态的石蜡顺着蜡烛流下并凝固,蜡烛逐渐变短
熄灭时 产生______,同时闻到特殊气味
熄灭1分钟后 烛芯周围的液体变为______。
液体

热量


白烟
固体
课堂活动
(2)取一根火柴梗,将其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
火柴梗的两端部分最先变黑(炭化),这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课堂活动
(3)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符号:CO2
课堂活动
(4)通过实验,可以提出的问题有(提出三条即可):
①用火柴点蜡烛时,为什么开始很难点着 如果没有棉芯,蜡烛是否还能燃烧?
②蜡烛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燃烧
⑥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④蜡烛燃烧时,为什么有火焰?火焰有几层?哪层温度最高?
③蜡烛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蜡烛为什么可以燃烧?生成的产物是什么?
⑤蜡烛燃烧为什么会有液体流下,流下的半透明液体是什么?为什么一会儿又会凝固
课堂活动
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
仔细观察,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不轻信现成的结论,不迷信权威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课堂活动
科学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呢?
课堂活动
首先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提出猜想或假设;
然后通过试验、调查或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与归纳,得出结论;
最后还要对探究的过程及结论进行反思评价。
课堂活动
提出问题
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
形成假设
设计并实施实验或调查方案
形成结论
课堂活动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活动探究 1-1
[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蜡烛的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的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这是为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从蜡烛上切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
固体石蜡不能被点燃。
课堂活动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活动探究 1-1
(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用火柴点燃石蜡油。
(3)用坩埚钳夹持一根短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
[形成结论]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能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石蜡油不易被点燃。
尖嘴处有火焰产生。
课堂活动
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行后而三思”同样重要,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
通常可从以下方面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反思与交流]
1.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在试图点燃液态石蜡油时,起初是先把石蜡油滴到蒸发皿中再尝试点燃的,结果由于石蜡油冷凝太快,始终未能得到液态石蜡。后来想到的改进方法为:熄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尝试点燃烛芯周围的石蜡油,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可见勤于思考是保障探究成功的关键!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从石蜡燃烧的不同部位引出的气体都能继续燃烧吗?
(2)如何证明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活动探究 1-2
书写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探究蜡烛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燃烧
实验过程:1.从蜡烛上刮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
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点燃石蜡油;3.用坩锅钳夹持一根短玻璃管,将其一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另一端点燃。
实验现象:1.固体石蜡不能被点燃;2.石蜡油不易被点燃;3.短玻璃管上端有火焰产生。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从石蜡火焰不同部位引出的气体都能燃烧吗?
如何证明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日期: 。
实验名称: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反思:
1.对本次实验的反思: 。
2.希望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课堂活动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或调查方案、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及建构模型、反思评价及表达交流等。
3.科学探究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动脑思考,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紧密相结合的过程。
4.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交流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1. 点燃蜡烛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火焰外焰最亮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C. 蜡烛的火焰分三层
D.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课堂检测
2. 要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 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B. 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C. 固执己见尽量不去交流,这样可以排除其他人对自己观点的干扰
D. 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C
课堂检测
3.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当个人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应三缄其口
B.当个人的实验结论与书上的权威结论不一致时,应相信权威
C.当个人实验获得了与多数人不同的结果时,应相信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D.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认真分析实验任务,仔细设计好实验方法和步骤,做好一切准备
D
课堂检测
4. 为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并记录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较混乱,现编号如下:
①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该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②将燃烧的木条插入该瓶气体中,观察到木条熄灭;③该气体是二氧化碳;④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只二氧化碳,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不如用澄清石灰水理由充分。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______,属于获得结论的是_____,属于反思评价的______。

②④


课堂检测
本课结束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