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平均数与方差(3) 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平均数与方差(3) 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资源简介

1 平均数与方差(3)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学习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探索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1????(x1+x2+…+xn),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
?
1.什么是算术平均数?
2.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一般地,如果在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
出现fk次(这时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
新课导入
1.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在很多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根据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赋一个“权”,这时求出的平均数称为加权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中的“权”反映了各个数据在这组数据中的“重要程度”,权越大,数据越重要.
新课讲授
探究:加权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一般而言,一组数据x1,x2,…,xn,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如果分别赋予它们的权数为f1,f2,…,fn,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1+????2????2+…+????????????????????1+????2+…+????????,
这个平均数称为加权平均数.
?
新课讲授
3.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区别
联系
算术
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对应的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相同.
若各个数据的“权”相同,则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因而算术平均数实际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加权
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对应的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一定相同,即各个数据的“权”不一定相同.
新课讲授
权的表现形式:
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权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三种.
对于一组数据x1,x2,…,xn,
①将它们按照f1∶f2∶…∶fn的比例计算;
②它们出现的次数分别是f1次、f2次、…、fn次;
③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f1,f2,…,fn(f1,f2,…,fn均为百分数,且f1+f2+…+fn=100%).
以上三种情况,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均为????1????1+????2????2+…+????????????????????1+????2+…+????????.
?
例1.在一次“爱心互助”捐款活动中,某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捐款的金额如下表所示: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金额/元
5
6
7
10
人数
2
3
2
1
人数应是“权”.
典例分析
这8名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  )
A.3.5元 B.6元 C.6.5元 D.7元
C
【解析】x=5×2+6×3+7×2+10×18=6.5(元).
?
1.为了解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情况,某老师在所任教班级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一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其统计数据如下表:
D
时间/h
4
3
2
1
0
人数
1
3
3
1
2
小牛试刀
这10名学生做家务的平均时间为(  )
A.3.5 h B.3 h C.2.5 h D.2 h
例2.某校拟招聘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设置了笔试、面试、试讲三项水平测试,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30%,
面试占30%,试讲占40%进行计算,小徐
的三项测试成绩如图所示,则她的综合成
绩为________分.
典例分析
笔试
面试
试讲
测试项目
分数
85.8
【解析】86×30%+80×30%+90×40%=85.8(分).
因此,她的综合成绩为85.8分.
2.学校广播站要新招1名广播员,甲、乙两名同学经过选拔进入到复试环节,参加了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两项测试,成绩如下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应聘者
项目
口语表达
写作能力

80分
90分

90分
80分
小牛试刀
学校规定口语表达按70%,写作能力按30%计入总成绩,根据总成绩择优录取.通过计算,你认为 ________ 同学将被录取.

1.在学校的卫生检查中,规定各班的教室卫生成绩占30%,环境
卫生成绩占40%,个人卫生成绩占30%.八年级一班这三项成绩分
别为85分,90分和95分,则该班卫生检查的总成绩是(  )
?
C
A.88分               B.89分       C.90分     D.91分
学以致用
2.在一次数学测评中,一班的23名男生的平均分为????,22名女生
的平均分为???? ,则这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分为(  )
?
C
A.????+????45 B.????+????2
C.23????+22????45 D.23(????+????)45
?
学以致用
3.某校八(3)班第二小组期中数学测验成绩分布如表所示:
成绩/分
60
70
80
90
人数
1
3
2
该班第二小组这次数学测验成绩平均分是77分,则成绩为
80分的人数为(  )
A
A.4     B.3     C.2     D.1
学以致用
4.学校食堂有15元、18元、20元三种盒饭供学生选择(每人购买
一份).某天盒饭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当天学生购买盒饭费用
的平均数是(  )
B
A.16元   B.17元  C.18元  D.19元
学以致用
5.开学初,张明和李强结伴去买笔记本,二人购买三种笔记本的价格
和数量如下表所示.(1)从平均价格看,二人谁买的笔记本要便宜些?
价格/(元/本)
4
3
2
张明购买数量/本
2
2
2
李强购买数量/本
1
2
3
学以致用
解:????张明=4×2+3×2+2×22+2+2=3(元/本);
????李强=4×1+3×2+2×31+2+3=83(元/本).
因为83<3,
所以李强买的笔记本要便宜些.
?
5.开学初,张明和李强结伴去买笔记本,二人购买三种笔记本的价格
和数量如下表所示.(2)学期中,张明又分别购买了三种笔记本各1本,
请你计算此次购买笔记本的平均价格与
他开学初购买时相比是否发生变化.
价格/(元/本)
4
3
2
张明购买数量/本
2
2
2
李强购买数量/本
1
2
3
学以致用
解:因为????=4+3+23=3(元/本),
所以此次购买笔记本的平均价格
与他开学初购买时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
5.开学初,张明和李强结伴去买笔记本,二人购买三种笔记本的价格
和数量如下表所示.(3)学期末,李强又购买了三种笔记本共12本,且
平均价格与自己开学初购买时相比未
发生变化,请你直接写出他学期末
购买三种笔记本的数量分别为多少?
(写出一种可能的购买情况即可)
价格/(元/本)
4
3
2
张明购买数量/本
2
2
2
李强购买数量/本
1
2
3
学以致用
解:购买价格为4元/本的2本,价格为3元/本的4本,价格为2元/本
的6本.(答案不唯一).
课堂小结
加权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加权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