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全国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映的是A.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B.冰融化成水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D.铝片与稀硫酸反应2.高纯硅(Si)是当今科技的核心材料,是现代电子信息工业的关键材料。利用高纯硅可制成计算机内的芯片和CPU,还可以制成太阳能光伏电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制备高纯硅的反应为:SiCl +2H 高温 Si+4HCl。 制取高纯硅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 H—H键放出能量B.形成 Si——Si键放出热量C.需要高温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共价键 H-H H-O键能/(kJ· mol ) 436 463热化学方程式 21H (g)+() (g)——2H.()(g) △H--482kJ· mol则 的△H 为A.428kJ· mol B.-428kJ· mol'C.498kJ· mol D.-498kJ· mol'4.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B.100体积的水和100体积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 200体积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等5.用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碱稍过量)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酸、碱混合前应分别测量其温度B.酸、碱混合时,应将碱溶液一次性快速加入酸中C.实验中应上下拉动玻璃搅拌器D.用量筒取盐酸时若仰视读数,则测得的反应热△H 偏大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B.已知4P(红磷,s)══P (白磷,s) △H>0,则红磷比白磷稳定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D.已知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7.已知几种离子反应如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②Ba (aq)+SO (aq)══BaSO (s) △H ③B H 8.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用CuO与 Cu高温烧结可制取Cu O,已知反应:1则 的△H 等于9.反应热(△H)因化学反应的分类不同给予不同的名称,如我们学过的燃烧热(△H。),又如由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mol 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生成热(△H );断裂1m ol 化学键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如图分别表示 1m ol 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情况(单位: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O(g)的生成热:B. CO(g)的燃烧热:C. O—H键的键能:10.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和过量O 反应可直接生成SO B.若 则2H O (aq)= 为放热反应高二上月考卷(一)·化学 第2页(共6页)选择性必修1C.SO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含0.5m ol H SO 的稀溶液与足量 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中和反应的反应热11.工业上利用甲酸的能量关系转换图如图所示,则反应 的焓变△H 为12.碳酸钠晶体( 失水可得到 或 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碳酸钠晶体 失水是物理变化失水生成D.向 Na CO (s)中滴加几滴水,温度升高13.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H ) SO 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H 为A.+533kJ/ molB.+686kJ/ molC.+838kJ/ molD.+1143kJ/ mol14.在298K、1.01×10 Pa条件下,将22g CO 通入。 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kJ 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mol CO 通入 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热量,则CO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HCO 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O (g)+NaOH(aq)══NaHCO (aq) △H=-(2x-y)kJ· mol B. CO (g)+NaOH(aq)══NaHCO (aq) ΔH=-(2y-x)kJ· mol 1C. CO (g)+NaOH(aq)══NaHCO (aq) △H=-(4y-x)kJ· mol ID. CO (g)+NaOH(aq)══NaHCO (aq) ΔH=-(4x-y)kJ· mol 115. AlH 是一种储氢材料,可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通过激光加热引发AlH 的燃烧反应之后,AlH 燃烧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燃烧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如下:Al(s)=== Al(g) △H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lH 燃烧需要激光加热引发,所以 AlH 燃烧是吸热反应B.其他条件相同时,等物质的量的 Al(s)燃烧放热大于 Al(g)燃烧放热C.在反应过程中,a点时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最小I H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2分)完成下列问题。(1)第十九届亚运会于 2023年9 月22日在杭州隆重开幕,本次开幕式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亚运史上首次利用废碳再生技术生成的零碳甲醇点燃,甲醇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如图是一定量甲醇(CH O)完全燃烧生成CO 和 2m olH 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图中的括号内应该填入 (“+”或“一”)。②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用CH 催化还原NO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 还原NO 生成N ,放出的热量为 kJ。(3)反应热大小比较(填“”“〈”或“=”)。A(g)+B(g)═C(g) △H <0;A(g)+B(g)═C(l) ΔH <0,则 △H ;S 0,则 △H ;则△H △H 。17.(12分)(1)已知:(i)H (g)═H (l) △H=-0.92kJ·mol (ii)O (g)══O (l) △H=-6.84kJ·mol (iii)H O(1)══H O(g) △H=+44.0kJ·mol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科学家提出以 为催化剂,光热化学循环分解法达到减少大气中 含量的目的,反应机理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全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物质的量 物质 完全断键所需吸收的总能量1mol 1598kJ1m ol CO 1072kJ1mol 496 kJ(3)贮氢合金 可催化由 CO、H 合成 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高二上月考卷(一)·化学 第4页(共6页)选择性必修1式为 。[已知温度为T时: = )(4)用O 将HCl转化为Cl ,可提高经济效益。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1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其中,反应①为 ,反应②生成1mol Cl (g)的反应热为△H ,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热用△H 和△H 表示)。(5)CO 与H 在某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如图2所示,断开1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kJ)如表所示:436 326 803 464 414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LiBH 是近年来常用的储氢材料。 体系放氢焓变示意图如下:则 Mg(s)与B(s)反应生成MgB (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8.(16分)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使用时会污染环境,科学家们正积极寻找其他清洁能源作为替代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映的是 (填字母)。A.灼热的碳与CO 反应 B.铝和氧化铁反应C. CaCO 受热分解 D.锌与盐酸反应(2)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用 E 表示。已知:化学键 H—H O=O O—H436 497.3 462.8计算:(3)已知在25℃、101kPa时;写出 Na O 与 Na反应生成Na ()的热化学方程式: 。(4)二甲醚(CH OCH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CO和H 反应制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1,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 H ,某时刻测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1.5kJ,此时CO高二上月考卷(一)·化学 第5页(共6页)选择性必修1的转化率为 。(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①利用实验装置(b)测定盐酸与 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若取 的盐酸,则还需加入 (填字母)。A.1.0g NaOH 固体氨水溶液②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能量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将实验(b)中玻璃搅拌器改为铁质搅拌器后,实验测得的△H 。19.(15分)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CO 和NH 合成尿素 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C H (l)在O (g)中燃烧生成CO(g)和H O(g)的△H难以测量,原因是 。已知CO的燃烧热,若想计算△H,还需要知道 (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H 表示)。(3)H (g)与F (g)反应生成 HF(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能量-反应过程曲线图的是 (填“甲”或“乙”)。(4)图4表示ⅥA族的O、S、 Se、 Te在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数据可确定c代表 (填元素符号)的氢化物,写出 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已知:S ;1个S 分子中有8个硫硫键,1个 SO 分子中有2个硫氧键;破坏1mol硫氧键、1m ol 氧氧键所需能量分别为b kJ、c kJ,则生成1mol硫硫键释放的能量为 。高二上月考卷(一)·化学 第6页(共6页)选择性必修1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 AA.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为吸热反应,A符合题意;B.冰融化成水吸收热量,但为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D.铝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 BA.断开H—H键吸收能量,A错误;B.形成 Si—Si键放出热量,B正确;C.反应条件与反应放热吸热没有绝对关系,如 是吸热反应,C错误;D.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错误;故选 B。3. D 已知反应的△H=2×E(H——H)+E(O—O)—4×(H—O),即- E(O—O)—4×463kJ·mol ,解得O—O键能为 同一反应中断裂、形成等量的相同化学键,吸收、放出的能量相同,两个氧原子结合生成氧气的4. C 略。5. D酸、碱混合前应分别测量其温度,A正确;酸、碱混合时,应将碱溶液一次性快速加入酸中,避免热量损失,B正确;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通过上下拉动玻璃搅拌器来使溶液充分反应,C正确;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一般 NaOH 溶液稍过量,用量筒取盐酸时若仰视读数,量得盐酸偏多,导致反应放出更多热量,△H为负值,放热越多△H越小,D错误。6.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而是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高低,A正确;已知4P(红磷,s)══P (白磷,s)ΔH>0,则白磷能量高于红磷,能量越低越稳定,红磷比白磷稳定,B正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结冰是一个放热过程,故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低,C正确;氢气的燃烧热为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题给方程式中水为气态,则氢气的燃烧热不可能是241.8kJ·mol ,D错误。7. 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则① l)为放热反应, 错误;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②+2×反应④=反应③,则反应②=反应③-2×反应④, △H ,由于反应④为放热反应,△H <0,所以 B错误;反应①和反应④均为放热反应,且反应①中 的电离过程吸热,所以反应①放出的热量比反应④少,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则 △H ,C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③=反应②+2×反应④,所以。 D错误。8. D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②)÷2计算可得 的 kJ/ mol)]÷2=-22kJ/ mol,故选 D。9. DH (g)、O (g)生成H O(g)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H O(g)的生成热 A错误。CO(g)的燃烧热是1mol CO(g)完全燃烧生成1mol CO (g)放出的热量, B错误。根据图示,H—H键的键能为 键的键能为 (g) △H=+243kJ·mol ,△H=反应物总键能一生成物总键能, 中含2mol O—H键,O—H键的键能 C错误。 (g)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 D正确。10. B 不管O 是否过量,S和O 反应都只生成SO ,不能直接生成SO ,A错误;据图可知, ⅲ. △H ,根据盖斯定律,(j— ⅱ— ⅲ)×2可得2H O (aq)══2H O(l)+O (g) △H=2[△H —(△H +△H )],若 则△H<0,为放热反应,B正确;S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褪色,C错误;反应生成BaSO 沉淀,会放出热量,故含( 的稀溶液与足量 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反应的反应热,D错误。11. A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可知 代入数值可得 故A正确。全国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12. D从反应1的能量变化图可看出反应物能量低,生成物能量高, 是吸热反应, A错误;失水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错误;由反应1得①高二上月考卷(一)·化学 参考答案 第1页(共2页)选择性必修1Na CO ·10H O(s)══Na CO ·H O(s)+9H O(g) △H ,由反应2得( CO (s)+10H O(g),②-①得Na CO ·H O(s)══Na CO (s)+H O(g) △H=△H —△H ,C错误;向 中滴加几滴水, 和水反应过程中会放热,温度升高,D正确。13. C根据循环过程示意图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变化,可以得出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Cl ( (g)= s) 则⑤+①-⑥-②+③得④,得到14. D 设22gCO 与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 由碳原子守恒可得: 由钠原子守恒可得:2a+b=2×0.375,解得(a=b=0.25,由反应放出xkJ热量可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2CO (g)+3NaOH(aq)══Na CO (aq)+NaHCO (aq)+H O(l) △H = 由1mol CO 与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放出ykJ热量可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CO (g)+ 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②可得反应C -y)kJ15. C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 AlH 燃烧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其他条件相同时,Al(s)具有的能量比Al(g)小,所以等物质的量的 Al(s)燃烧放热小于 Al(g)燃烧放热,B项错误;在 燃烧过程中,a点时温度最高,放出的热量最多,根据能量守恒可知,a点时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最小,C项正确;已知:(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3+③×2+④×2得: ,D项错误。16.(每空2分)(2)173.4(3)> < <17.(每空2分)(2)2CO (g)══2CO(g)+O (g) △H=+556kJ·mol -1(6) Mg(s)+2B(s)===MgB (s) △H=-93kJ·mol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1)BD(3分)(4)25%(3分)(5)①C ②不变 偏大19.(除标注外,每空2分)(2)难以控制只生成CO 2C H (l)+15O (g)══12CO (g)+6H O(g) △H(3)甲1(5)(2b-a-c)kJ(3分)高二上月考卷(一)·化学 参考答案 第2页(共2页)选择性必修1全国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皇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粥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逃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圜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如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散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S32长、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R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B.冰融化成水器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D.铝片与稀硫酸反应2.高纯硅(S)是当今科技的核心材料,是现代电子信息工业的关键材料。利用高纯硅可制成计安算机内的芯片和CPU,还可以制成太阳能光伏电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想产第一大国。制备高纯硅的反应为:SC,十2H,高巡s十4HC1。制取高纯硅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H一H键放出能量B.形成Si一Si键放出热量C.需要高温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己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共价键H-HH-()键能/(x·mol1)435463热化学方程式21I(g)十(e(g)=-2IL()(g)H--482kJ·mol则2O(g)—=()2(g)的△H为A.428kJ·molJB.一428kJ·molC.498kJ·mol1D.-498kJ·mol14.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高二上月考卷(一)·化学第1页(共6页)选择性必修1B.100体积的水和100体积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200体积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等5.用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碱稍过量)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酸、碱混合前应分别测量其温度B.酸、碱混合时,应将碱溶液一次性快速加人酸中C,实验中应上下拉动玻璃搅拌器D.用量简取盐酸时若仰视读数,则测得的反应热△H偏大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B.已知4P(红磷,s)一P,(白磷,s)△H0,则红磷比白膦稳定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D.已知2H(g)+O2(g)一2H2O(g)△H=一483.6kJ·mol-1,则氢气的然烧热为241.8kJ·mol-7.已知几种离子反应如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NH·H2O(ag)+H+(aq)--NIHt(ag)+H2O(I)△H1②Ba2+(aq)+SO (aq)=BaSO,(s)△H2Ba2(aq)2H(aq)+20H(ag)4SO(ag)-BaSO(s)+2H2O(1)AH3④H(aq)+OH-(aq)=H2O(1)△H,A.△H1>0△H2<0B.△H2<△H3C.△H>△H4D.△H3=△H2十△H8.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用CuO与Cu1高温烧结可制取C2O,已知反应:2Cu(s)+O2(g)—2CuO(s)△H1=-325kJ·mol-12Cuz0(s)+02(g)=4Cu0(s)△H2=-281kJ·mol1则CuO(s)十Cu(s)—CuO(s)的△H3等于A.+11kJ·mol-1B.-11kJ·mol-1C.+22kJ·mol-1D.-22kJ·mol-19.反应热(△H)因化学反应的分类不同2Hg+0(g)C(s)+20(g)给予不同的名称,如我们学过的燃烧2472H(g+号0,g494热(△H。),又如由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C(s)+0,g)mo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生成热436109CO(g)++0,(g)(△H);断裂1mol化学键时所吸收的H,g+0,g)能量称为键能。如图分别表示1mol243H,0g)285Co,(g)H2O、1 mol CO2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情图11mol水分解时的能量变化图21 mol CO,分解时的能量变化况(单位: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g)的生成热:△H,=十243kJ·molB.CO(g)的燃烧热:△H。=-570kJ·moJC.O一H键的键能:436kJ·mol-tD.CO(g)+H2O(g)=C)2(g)+H2(g)△H=-42kJ·mol·10.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如图。下列途径①说法正确的是HzOz(aq)AHA.S和过量O2反应可直接生成S)aB.若△H<△I1十△Ha,则2HzO2(aq)一SG)S.)0eH2SO,(aq)H01)2H2O(1)+Oz(g)为放热反应△H→S0(g)-△H1途径①高二上月考卷(一)·化学第2页(共6页)选择性必修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东北三省、内蒙古2025~2026学年度全国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东北三省、内蒙古2025~2026学年度全国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化学试卷(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