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1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专题讲座。开展此活动旨在( )A.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D.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2. 下边漫画主旨与以下宪法规定相契合的是( )A.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C.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D.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3. 某校开展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的普法宣传活动。此举有利于青少年(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和原则②认同宪法,接受宪法要求与指引③践行宪法,运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④尊崇宪法,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 下列对宪法规定的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序号 宪法规定的内容 知识理解①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财产权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物质帮助权③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④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 ① B. ② C. ③ D. ④5. 在我国,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下列行为体现公民既在享受权利,又在履行义务的是( )A. 李某主动按时缴纳应缴税款 B. 小亮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士兵C. 小丽在校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D. 唐某参加县人大代表的选举6. 小强与小西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强不慎致小西受伤,就赔偿问题产生纠纷。经双方家长直接对话,分清责任,最终达成协议。这种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A. 仲裁 B. 诉讼 C. 和解 D. 调解7. 小强到超市购物,结账离开时被保安强行搜身。保安的做法侵犯了小强的( )A. 财产权 B. 姓名权 C. 人身自由权 D. 荣誉权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模仿、伪造他人的声音、面孔、视频等信息进行诈骗(如下图所示)。对此类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②受害者只能通过诉讼维权③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④这是利用高科技致富的手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在法律知识竞赛上,主持人出示了标有“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两个信息的题卡。综合这些信息,你认为这项政治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10. 下面是《2024年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化、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发展。 ★始终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打造优质环境,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以上。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市( )①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②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④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 小兰在自主学习中,探究下列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大代表 ③人民 ④人民政府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12.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政协( )①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作为国家机关积极行使职权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小华同学在社区门口看到一则会议通知(见下表)。下列宣传标语适合本次会议内容的是( )通知 各位居民议事会成员: 拟于6月23日上午9点,在社区会议室召开本年度第三次议事会,议题如下: 1.商讨小区加装电梯事宜。 2.商讨增聘垃圾分类管理员。 ××社区居民议事会A. 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C. 发展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础D. 发展协商民主,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4. 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正;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A.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基本经济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5. 如图漫画“你就是再大,也没有法大”表达的观点是( )①宪法至上,权力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保障的②法大于权,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③权大于法,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国家强制力④权力至上,宪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 阅读下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参会情况部分数据统计表类别项目 妇女代表 专业技术人员代表 一线工人、农民代表 少数民族代表总人数(人) 790 634 497 442占代表总人数比例(%) 2654 2130 16.69 14.85与上届相比提高百分点 1.64 0.73 0.99 0.15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④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广泛代表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7. 阅读两则材料,完成相应任务。材料一 2025年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当地的共产党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紧急驰援,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实践证明:大战大考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的理由。材料二 某校八年级(1)班就“AI技术走进生活,你我共同面对”为议题,展开讨论。请你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身份 内容选摘老师 AI技术已进入我们的生活,使用AI技术是我们权利,但我们要……同学:小华 参观博物馆时,利用AI技术,实现虚拟主播用多种语言播报,利用“AI+翻译”功能将语言实时、快速地转换成文字。同学:小丽 AI“复活”、AI生成论文、AI投资顾问……在这些新的应用领域,也会发生法定权利的争议和纠纷。(2)根据讨论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续写老师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8. 某校八年级同学围绕“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明晰立法原理】知悉和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是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公民明晰法治常识。2025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保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履行代表的义务,发挥代表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请你阐述该法第一条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依据是什么?【明确权利边界】“用权不能任性,义务必须履行。”是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有助于公民增强守法意识。2024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之一:被告乙饲养的黑色大型犬追逐原告甲所骑的电瓶车,导致原告受惊吓摔倒,膝关节受伤。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乙赔偿原告甲合理费用211264.63元。(2)该案属于什么性质的诉讼?有的同学认为被告乙“有些冤屈”,你会如何引导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观点?【明白用权程序】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是提升法治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和要求 评议流程图评议内容 工作业绩:履行职责、完成年度重要工作等 工作效率:办理、管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效率等 执行力建设:依法行政、队伍建设、廉洁自律等评议要求 浏览被评议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根据自己对相关情况的了解,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个选项进行评议。公民对该部门工作有意见和建议的,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反映(3)为了促进本地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请参照评议内容,选择其中一项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1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7题答案】【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灾难面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③中国共产党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地震之后及时抗震救灾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2)观点:使用AI技术是我们权利,但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理由: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18题答案】【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2)(1)民事诉讼;(2)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被告乙饲养大型犬,未有效管控导致原告受惊受伤,已构成侵权,需承担相应责任,并非“冤屈”;②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有饲养动物的权利,同时负有管理动物、避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被告乙未履行好管理义务,理应承担赔偿责任;(3)以工作效率为例:建议:①推动“一站式”政务服务升级,对高频事项进一步简化流程,实现“一次受理、全程办结”;②建立政务办理时限公示制度,对办理进度实时更新,方便公民查询;对超时办理明确问责机制,倒逼工作人员提高效率;③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增设线下“绿色通道”和专人协助服务,避免因线上操作不便导致的办事效率低下问题。以工作业绩为例:建议:①制定年度民生重点领域工作目标时,提前通过线上问卷、社区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公民意见,确保工作业绩方向与群众实际需求一致;②建立工作业绩阶段性公开机制,每季度通过政府官网、政务新媒体等渠道,公示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接受公民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③对已完成的工作业绩开展“回头看”评估,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群众对工作效果的反馈,作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的重要依据,形成“制定-落实-评估-优化”的闭环;以执行力建设为例:建议:①针对“依法行政”环节,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法治培训,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与岗位绩效挂钩,提升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避免因法律知识薄弱导致执行偏差;② 围绕“队伍建设”,建立执行力监督反馈通道,允许公民实名或匿名举报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等行为,相关部门及时核查并公开处理结果,强化队伍责任意识;③针对“廉洁自律”,推动执行过程公开化,对涉及关键工作,通过政府官网公示执行依据、流程及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