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家乡新变化》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家乡新变化》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家乡新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乡有哪些新变化。传统文化是家乡的底蕴,热爱传承传统文化。
2.通过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对比发现,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3.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知道家乡有哪些新变化。传统文化是家乡的底蕴,热爱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让时光倒流,你还记得小时候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吗?老师记得小时候,村民走的是小土路,吃水要从水井里担水回家,住着茅草屋或者土屋,农忙时节看大人们栽秧,吃着自然成熟的果实。那时的生活,虽然物质匮乏,但是也很美好。现在的家乡又是什么样子呢?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
二、讲授新课
我家门前新事多: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小,我家门前就有不少新事呢!
1.穿戴升级—衣:从前衣服破旧,现在美美的衣服数不胜数。
2.尽享美味—食:从前饥一顿饱一顿,现在大鱼大肉,有时还会浪费。
3.街道道路综合整治改造—住:改造前,破旧的小路承载着父辈们的希望,改造后,宽敞干净的街道满载孩童的嬉闹欢笑。
改造是项大工程,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改造街道,以便让人们的生活更便利,风景更优美。
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于是每座城市都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启航。
4.我们走在大路上—行:交通越来越便捷,以前走路靠双腿,慢慢有了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现在轿车都很普遍,地铁,高铁,飞机,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
5.丰富多彩的生活—乐:以前人们的娱乐几乎就是坐一起聊聊天,慢慢有了露天电影,只要一有电影,全村的人就迫不及待地搬着板凳,早早就坐好了。后来,广场舞流行了,茶余饭后,老人们随手就舞起来。
年轻人更喜欢的是荧光跑,慢跑,现在喜欢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
勤劳的人们,将荒漠变绿洲,万丈高楼平地起。以前的荒地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或是良田绿洲。
但是改变不仅仅是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的工厂偷偷排放污水,造成沿河的污染。碧水青山变成了污水一滩。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在风俗习惯上,家乡有哪些变化呢?
清明扫墓,从前是大量烧香,烟雾四起。现在改用鲜花祭拜祖先了,经济环保。
过年庆祝,从前是过年的前几天每天放鞭炮真热闹,现在电子鞭炮成新宠,没有噪音污染,也没有空气污染了。
我们小组同学也发现了家乡的很多变化。这是我们一起制作的剪贴报。你们有哪些发现呢?
视频:说说家乡新变化:我们也要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三、课堂小结
我们美丽的家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通过比较小时候和现在的家乡面貌就能体会到家乡的这种蓬勃发展。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所学去回报家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鸟问:你有什么别人不知道德特长吗?
猫头鹰回答:一般人不知道,我的爪子有那么长。
小鸟说:不是啦,是特长,不是长短啦。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特长吗?说一说你的特长。
同学们真的是多才多艺,有的会跆拳道,有的擅长画画,有的会京剧,有的会快板,皮影戏。这些特长中有和家乡的特色相关的吗?
二、讲授新课
(一)传统第一站—风味小吃
尝尝家乡的风味小吃。
说说你的家乡都有哪些传统小吃吧。
合肥的肥西老母鸡,想想都流口水。
藏族的酥油茶,体验一种心境和风情。
陕西的biang biang面,字虽不好写,但是面好吃。
糖画,小吃与艺术的结合,糖画历史悠久,口感极佳,视觉效果好,但是现在会做的人越来越少了。
(二)传统第二站—传统手艺
学个传统小手艺压压惊。
传统手艺很多,但是很多也在慢慢消失,补筐,光饼,泥人张,剪窗花,曾经是一代人的骄傲,也希望能成为下一代的自豪。
介绍了这么多传统文化,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家乡特色吧。
我用家乡话给大家说一段小快板。
三、课堂小结
家乡有悠久的历史,在这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传统特色。在社会瞬息万变的进程中,家乡也是不断地变化着,但是有些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家乡的内涵,家乡的传统。我们不仅要了解家乡的传统,还要继承、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让家乡特色代代相传。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