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4. 我们都是中国人》教案【教学目标】1.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明确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的行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牢记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同时了解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分布地区、风俗习惯和特色文化。2.认识到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地位平等,亲如一家,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感受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深厚情谊,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视频,视频中展示56个民族不同服饰、特色舞蹈的精彩片段。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的视频好看吗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呀 ”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在视频中观察到的不同民族的特点,如独特的服装样式、欢快的舞蹈动作等。二、民族大家庭初相识1.展示教材图片:翻开教材,展示56个民族的集体合照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民族的单张图片,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教师手指图片,依次介绍:“同学们,看这张大合照,上面的人们来自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再看这张,这是蒙古族的叔叔阿姨,他们穿着漂亮的长袍,戴着独特的帽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各民族人物的服饰、发型等特征。2.小组观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民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民族在穿着、外貌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发现。三、汉族与少数民族1.知识讲解。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同学们,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是汉族,大家想想,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比如过年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 引导汉族学生分享自己家庭过年时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等。接着介绍:除了汉族,其他55个民族我们统称为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2.案例分享。以蒙古族为例,详细介绍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族的朋友们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他们擅长骑马。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会有精彩的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他们住的是蒙古包,方便搬迁。蒙古族的美食也很有特色,像烤全羊、手抓羊肉,味道鲜美。”在介绍过程中,展示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蒙古包、美食等相关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四、民族平等一家亲1.故事讲述。讲述“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很久以前,汉朝和匈奴两个民族之间关系不太稳定。为了让两个民族能够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汉族的王君姑娘,勇敢地远嫁匈奴。她带去了汉族的文化和技术,促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从那以后,汉族和匈奴之间很长时间都没有战争,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讲完故事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王昭君为什么要去匈奴呀 她的做法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友好相处的重要性。2.教材内容解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文字内容和相关图片,如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玩耍、各民族代表共同参加重要会议等图片。教师提问:在这些图片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一起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各民族平等团结的理解。五、民族团结力量大1.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现代社会中各民族团结协作取得成就的案例,如青藏铁路的建设。教师问:同学们,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它修建在非常高、非常艰苦的青藏高原上。在修建这条铁路的时候,有汉族、藏族、回族等很多民族的建设者一起努力。汉族的工程师运用先进的技术设计方案,藏族的工人熟悉当地的环境,帮忙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回族的厨师为大家做出美味的饭菜,让建设者们有充足的体力工作。正是因为各民族建设者团结一心,才让青藏铁路顺利建成,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每个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六、我为民族团结做贡献1.情景模拟。设置学校组织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的情景,有少数民族同学因为语言不通,不太敢和大家交流。在班级活动中,有同学对少数民族同学的特殊饮食习惯不理解,还嘲笑他们等。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进行模拟表演,表演后讨论:“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如主动和少数民族同学用简单的语言交流,帮助他们介绍自己的文化;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饮食习惯,不嘲笑,还可以了解他们饮食背后的文化等。2.制定行动卡。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行动卡,让学生在上面写下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为促进民族团结可以做的一件小事。比如“我要和班里的少数民族同学交朋友,一起玩游戏”“我会在家人面前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化,让他们也尊重不同民族”等。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行动卡内容。七、课堂总结1.回顾梳理。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特点,各民族平等团结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我们如何为民族团结做贡献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如:“同学们,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呀 谁能说一说蒙古族有什么特色习俗 ”2.情感升华:教师强调:“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爱护不同民族的小伙伴,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俗,让我们的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传播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