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 课前预习单◎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萧红 (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她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等。2.背景介绍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 sou( )起来。(2)鸡汤端到旁边用tiáo gēng( )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3)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jiǎo ròu( 绞肉 )机绞成的牛肉。(4)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xīn jīn( )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5)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jiào duì( )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cǎo shuài( ),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 )之的。(7)到xǐ zǎo( )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8)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边,街坊早已沏好碧螺春,yōu rán( )提着精致的鸟笼和邻居扯起家长里短。(9)保姆总是fēn fù(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10)不加以查看就mǒ shā( )是不对的。(11)若小细绳上有一个ɡē dɑ(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12)对于大众而言,绚丽的色彩、扑鼻的香气是花卉的价值所在,但文人士大夫却bù yǐ wéi rán( )。2.理解词语抹杀: 。眼睛不济: 。揩: 。调羹: 。校对: 。忧郁: 。草率: 。悠然: 。深恶痛绝: 。◎感知形象特征1.文中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14个片段,这14个片段就像一张张照片,将一个生活化的鲁迅先生展现在读者面前。试梳理并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特征,再完成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生活片段 形象特征片段1: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片段2:鲁迅先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练敏捷、干脆利落片段3:鲁迅先生待客和饮食情况 热情周到,尊重妻子片段4:鲁迅先生和“我”开玩笑 幽默风趣片段5:天气放晴,鲁迅先生会心的笑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片段6:鲁迅先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爱青年,严格要求片段7: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原稿、校样满不在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8: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先生是忙碌的 辛勤、忙碌片段9:夜里看完电影,鲁迅先生坐在路边等车 先人后己,平静慈祥片段10:鲁迅先生的休息方式——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 热爱工作,珍惜时间片段11: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和彻夜工作 真诚待人,忘我工作片段12:鲁迅先生亲自验证海婴的鱼丸是否新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13:鲁迅先生包书整整齐齐 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片段14:鲁迅先生带病拼命工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写许先生 劝客人再坐一会儿讲述她读书时的一些经历忙碌写海婴 用包饺子的面饼做船和小鸡等车时不安地来回乱跑嚷嚷丸子不新鲜◎课文精读1.课文开篇从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写起,有什么用意?2.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出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持怎样的态度?3.作者为什么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4.“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概括本文的主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 课前预习单◎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萧红 (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她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等。2.背景介绍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 sou( 咳嗽 )起来。(2)鸡汤端到旁边用tiáo gēng( 调羹 )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3)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jiǎo ròu( 绞肉 )机绞成的牛肉。(4)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xīn jīn( 薪金 )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5)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jiào duì( 校对 )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cǎo shuài( 草率 ),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 深恶痛绝 )之的。(7)到xǐ zǎo( 洗澡 )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8)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边,街坊早已沏好碧螺春,yōu rán( 悠然 )提着精致的鸟笼和邻居扯起家长里短。(9)保姆总是fēn fù( 吩咐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10)不加以查看就mǒ shā( 抹杀 )是不对的。(11)若小细绳上有一个ɡē dɑ( 疙瘩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12)对于大众而言,绚丽的色彩、扑鼻的香气是花卉的价值所在,但文人士大夫却bù yǐ wéi rán( 不以为然 )。2.理解词语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眼睛不济:眼睛不顶用、不发挥作用。揩:擦,抹。调羹:南方方言,普通话叫勺子或汤匙。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忧郁:忧愁苦闷。草率:轻率,不慎重,含贬义。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感知形象特征1.文中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14个片段,这14个片段就像一张张照片,将一个生活化的鲁迅先生展现在读者面前。试梳理并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特征,再完成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生活片段 形象特征片段1: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片段2:鲁迅先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练敏捷、干脆利落片段3:鲁迅先生待客和饮食情况 热情周到,尊重妻子片段4:鲁迅先生和“我”开玩笑 幽默风趣片段5:天气放晴,鲁迅先生会心的笑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片段6:鲁迅先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爱青年,严格要求片段7: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原稿、校样满不在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8: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先生是忙碌的 辛勤、忙碌片段9:夜里看完电影,鲁迅先生坐在路边等车 先人后己,平静慈祥片段10:鲁迅先生的休息方式——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 热爱工作,珍惜时间片段11: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和彻夜工作 真诚待人,忘我工作片段12:鲁迅先生亲自验证海婴的鱼丸是否新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13:鲁迅先生包书整整齐齐 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片段14:鲁迅先生带病拼命工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参考答案]①走路很轻捷 ②认真展读青年的来信 ③淡泊名利,不拘小节 ④尊重孩子,实事求是2.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写许先生 劝客人再坐一会儿讲述她读书时的一些经历忙碌写海婴 用包饺子的面饼做船和小鸡等车时不安地来回乱跑嚷嚷丸子不新鲜这是侧面描写。通过写许先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既体现了许先生贤内助的形象,也从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热情好客和忙碌。通过描写海婴的片段来烘托鲁迅先生对孩子的慈爱,丰富了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课文精读1.课文开篇从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写起,有什么用意?开头直接描写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别具一格。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的鲁迅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他不再是神情严峻、“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而是一位慈爱的长者,从而拉近了读者与鲁迅之间的距离。 2.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出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持怎样的态度?这反映出鲁迅先生对青年人要求很严格,非常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同时也表现了他宽以待人、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 3.作者为什么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①强调环境的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②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工作的情景,写出鲁迅先生由夜里工作至天明的时间之长,工作之刻苦,表现了鲁迅先生就像一个战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忍地战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的曙光。 4.“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用一连串的动作、包的方正、绳头的整齐,生动细腻地突出了鲁迅先生对小事一丝不苟的态度。 ◎概括本文的主旨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领略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展现了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学案 原卷版.doc 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学案 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