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暑假深度阅读任务单《红岩》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2962 第一部分 阅读规划(放假前/阅读初期完成) 1HYPERLINK \l _Toc3279 第二部分 阅读记录与思考(贯穿整个阅读过程) 3HYPERLINK \l _Toc19686 《红岩》阅读任务单1 3HYPERLINK \l _Toc17114 《红岩》阅读任务单2 4HYPERLINK \l _Toc5765 《红岩》阅读任务单3 5HYPERLINK \l _Toc12895 《红岩》阅读任务单4 6HYPERLINK \l _Toc13296 《红岩》阅读任务单5 7HYPERLINK \l _Toc25268 第三部分 成果展示与分享(阅读完成后) 8HYPERLINK \l _Toc2035 《红岩》整本书综合阅读任务单 8HYPERLINK \l _Toc2580 第四部分 阅读总结与反思(阅读完成后) 11HYPERLINK \l _Toc3076 附:《红岩》人物速查表 12HYPERLINK \l _Toc4971 附:“圈点批注法”指南 13温馨提示:制定计划:参考第二部分的阶段划分,制定个人阅读日程表。勤动笔墨:阅读时进行圈点批注,圈画重点、记录疑问、写下感悟。及时完成:读完一个阶段,立刻完成该阶段任务单,让思考保鲜。分享收获:优秀任务单、创意作品和深度思考将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第一部分 阅读规划(放假前/阅读初期完成)《红岩》导读1948年,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关键的转折期,胜利即将到来。然而,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正处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样黑暗的时刻,山城重庆正在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小说围绕着三条线索来展开对斗争的描写:“人间地狱”——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与反动派之间的生死较量;地下党所领导的城市运动;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最终汇集到狱中斗争这条主线索上。作者集中描写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为迎接全国的解放,彻底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殊死斗争,真实再现了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进行最后决战的艰巨性,揭露了敌人垂死挣扎的极端凶残和色厉内荏的本质,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书籍初印象1.拿到书后,先观察封面、封底、勒口、前言/序言、目录。2.《红岩》:书名“红岩”有什么象征意义?故事主要发生在哪里?主要围绕哪些人物展开?书名源于重庆“红岩村”——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曾在此工作),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战斗堡垒。“红”象征革命者的鲜血与赤诚信仰,“岩”代表坚定的立场与不屈的斗志。红色岩石寓意共产党人如岩石般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在白色恐怖中屹立不倒。故事主要发生在重庆的渣滓洞、白公馆、重庆市区及周边。主要围绕以江雪琴、许云峰、成岗、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展开。预测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这本书主要会讲述什么故事?你期待从中了解到什么?制定我的阅读计划表总阅读天数:____天(建议:15-20天,包含任务单完成时间)《红岩》阅读计划表(阅读进度记录表)阅读阶段 阅读范围 计划完成日期 实际完成日期 任务单完成情况(√)狱外斗争 阶段1:山雨欲来 第1-5章(地下工作暴露)阶段2:暗流汹涌 第6-10章(甫志高叛变)狱内斗争 阶段3:淬炼忠魂 第11-16章(渣滓洞集中营)阶段4:破晓前夜 第17-23章(白公馆集中营)阶段5:血色黎明 第24-30章(迎接黎明)成果展示与分享 整本书阅读综合任务单签名承诺:我将尽力按照计划执行! 签名:第二部分 阅读记录与思考(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红岩》阅读任务单1阅读阶段:阶段1 山雨欲来阅读范围:第1-5章(地下工作暴露)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时代拼图】1948年的重庆社会环境有何特点?从文中找出3处细节说明(如特务活动、学生运动、民生困境)。细节描述 反映的社会现状元旦街头报童叫卖“警备司令部命令:新年期间禁止放爆竹,严防火警”,并有特务盘查往来旅客。 特务活动猖獗:军警以“治安”为名实施高压管制,民众生活在严密监控下。公教人员因年关全家服毒自杀,“留下万言绝命书”;工人棚户区被烧毁,工人断炊。 民生极端困苦:底层民众在通货膨胀(万元大钞作彩带)、失业和剥削下陷入绝境。学生为炮厂工人募捐,与三青团分子冲突,特务魏吉伯开黑名单打伤学生。 学运与反动势力对抗:进步学生组织反内战活动,遭特务镇压,校园成为斗争前沿。【人物初识】列出本阶段出现的3位关键人物(如许云峰、成岗、江姐),概括其身份及首次出场场景。人物 身份 出场场景关键词许云峰 中共地下党领导人,工运领袖。 余新江向甫志高传达其指示,要求解决炮厂工人困难。成岗 修配厂厂长,秘密负责《挺进报》印刷。 在第三章家中出场,妹妹成瑶带回《挺进报》引发争执。江姐(江雪琴) 地下党员,负责联络站与学运工作。 第四章开头化装前往川北,在朝天门码头与甫志高交接药品。【悬念追踪】“沙坪书店”暴露的危机是什么?推测后续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危机 ①人员隐患:郑克昌主动卖大衣资助刊物,刻意接近陈松林,自称因传递《挺进报》被邮局开除。甫志高未经严格审查,擅自让郑克昌住进书店,违反秘密工作“减少人员接触”原则。②行为异常:郑克昌对《挺进报》过度热情,并试探联络站运作方式(如寄送方法)。推测 ①书店遭破坏:郑克昌实为特务卧底,可能引军警搜查书店,逮捕陈松林,获取联络线索。②甫志高暴露:甫志高作为书店领导者,其银行职员身份可能被顺藤摸瓜查出,牵连地下金融网络。③组织受创:书店是备用联络站,暴露将切断一条重要情报通道,并危及与华为、黎纪纲等学运骨干的联系。《红岩》阅读任务单2阅读阶段:阶段2 暗流汹涌阅读范围:第6-10章(甫志高叛变)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敌营剖析】从徐鹏飞办公室的布设(如“蛛网”隐喻、刑具声)和其言行,分析特务机关的运作逻辑与统治手段。原文细节 象征意义/统治手段环境描写:黑沉沉的大楼,“像一匹狰狞巨大的野兽,蹲伏在暗处”;厚窗帘遮光;日夜不停的电台密码声;报话员机械重复指令 监控与恐怖统治:以隐蔽的暴力机器制造恐惧,用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蛛网”)监控社会,切断民众与外界的联系。“蛛网”隐喻:各地特务站如“密布的蛛丝”,徐鹏飞是“毒蜘蛛”,风吹草动即“倾巢出动” 集权控制:层级分明的情报体系,权力高度集中(徐鹏飞为“主宰”),通过暴力威慑维持统治,任何反抗都会被迅速镇压。刑具声与惨叫:徐鹏飞听着“受刑者的嚎叫像欣赏音乐”,脸上浮现“冰凉的冷笑” 暴力驯化:用酷刑摧毁肉体与意志,将施虐制度化(“不断刑讯才能感到存在”),培养特务的嗜血本性。豪华办公室:彩色地毯、沙发盆景,墙上挂满军用地图 伪善伪装:以“慈居”之名掩盖特务机关本质,用物质享受腐蚀权力者,美化暴力统治。【信仰对决】对比许云峰与甫志高:面对危机时,两人的选择与动机有何本质不同?人物 关键选择 动机分析许云峰 (1)放弃联络站:发现书店暴露后,果断撤离陈松林,切断所有关联;(2)拒绝自白:刑场上宣言“拷打得不到的,刑场同样得不到” 以组织安全为最高准则,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信革命真理不可摧毁,用生命捍卫集体尊严。甫志高 (1)违抗命令回家:无视撤离警告,为见妻子返回;(2)叛变求生:被捕后供出同志,配合敌人设宴诱降 贪恋家庭温暖和个人地位(“银行职位”“主编理想”),恐惧压倒信仰,最终为活命出卖灵魂。【审讯交锋】许云峰在刑讯室面对成岗受刑时,如何反击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摘录1处最震撼的对话并批注其精神内核。原文摘录 批注“拷打得不到的东西,刑场上同样得不到。” ①揭穿敌人暴力本质的虚弱——肉体摧残无法动摇信仰;②用“埋葬蒋家王朝”宣告革命必然性,将个人受刑转化为对敌人的终极审判。【陷阱识破】许云峰在宴会上如何拆穿敌人四重阴谋?(如碰杯拍照、散布合作谣言等)用流程图梳理其反击步骤。《红岩》阅读任务单3阅读阶段:阶段3 淬炼忠魂阅读范围:第11-16章(渣滓洞集中营)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英雄的陨落】梳理龙光华牺牲的过程(从受伤到牺牲),提炼他的3个精神品质,结合文中细节说明。事件节点 精神品质 原文依据冒死挖水坑送水 无私奉献 “龙光华接连取水,被特务殴打”重伤高呼口号 革命忠诚 “高举手臂挥动军帽:'特务破坏水——'”牺牲时保持军人仪容 尊严不屈 “丁长发为他扣好军服,戴正五角星军帽”【不屈的脊梁】填写江姐受刑的关键信息,并分析她的话语“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的象征意义。受刑方式 敌人目的 江姐的反应 话语象征意义竹签钉指尖 逼供党组织秘密 “沉默,毫无呻吟”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将肉体痛苦与钢铁意志对比,揭示信仰力量远超酷刑。凉水灌鼻、电刑 摧毁生理极限 “冷笑:'你们休想得到任何材料!'”【信仰的传递】完成“江姐与战友”关系图,说明她如何影响狱中斗争。人物 受江姐影响的行动 体现的精神纽带孙明霞 为江姐包扎伤口,传递"意志如钢"名言 同志情谊与精神传承全体女牢 绣锦旗、写春联支持斗争 集体反抗意志"监狱之花" 江姐怀抱婴儿说"孩子是我们的" 革命希望的延续【“新年心愿”墙】假设你是狱中一员,写下你在那个特殊新年里最想表达的“心愿”(一句话),并说明理由(可结合书中人物心境)。新年心愿 愿这牢笼的每一次心跳,都化作黎明前的战鼓;愿我们今日的“无声”,终成明日破晓时的惊雷!理由 ①呼应书中抗争精神,如新年联欢时同志们戴镣扭秧歌的“当啷”声,铁链撞击本是痛苦象征,却被转化为抗争的节奏。②暗合人物心境,江姐怀抱“监狱之花”时曾说“孩子是我们的”,此愿延续她对未来的托付:牢中人的“心跳”是为后代搏出生机。龙光华牺牲前幻觉听到“山炮声”,而“战鼓”“惊雷”正是对他未竟胜利的承诺。③历史隐喻,书中反复强调“天快亮了”,此愿以“黎明”“破晓”暗喻1949年解放大势,将个人命运融入时代洪流。《红岩》阅读任务单4阅读阶段:阶段4 破晓前夜阅读范围:第17-23章(白公馆集中营)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立场抉择】面对“单独释放”的诱惑,刘思扬为何坚决拒绝?结合原文分析他的选择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哪些精神品质。拒绝原因 精神品质①敌人只放他一人,是为制造“和谈诚意”假象(原文:“你们明令释放全国政治犯,结果只放我一个!”);②拒绝用个人自由换取政治欺骗(原文:“不和中美合作所被关的全部战友一道恢复自由,我一个人决不出去!”)。 集体主义:坚持与狱友共命运;政治敏锐:识破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牺牲精神:放弃优渥生活,宁回牢狱。【环境对比】填写白公馆与渣滓洞的差异表:对比维度 白公馆 渣滓洞氛围特点 死寂冰冷(“连放风都无人说话”) 有斗争活力(集体学习、歌声)人物状态 麻木戒备(老疯子跑步、散步者眼神灰暗) 团结乐观(互赠咸蛋、诗稿)管理手段 单独囚禁+药物实验(对成岗注射致幻剂) 集体关押+公开酷刑【心灵轨迹】梳理小萝卜头在狱中的关键事件(至少3件),分析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他对自由与光明的渴望。关键事件 对自由与光明的渴望画“黎明”水彩画 用色彩想象山外的光明世界,寄托解放希望放走翠绿小虫 “它坐飞机回家”映射对飞出牢笼的向往告别时赠画成岗 “你要画一张祖国的黎明”传递革命必胜信念【无声战场】完成表格:从“破书传信仰”“地板下的笔”两个细节,分析文化斗争的意义。细节 斗争形式 精神内核“车耀先每天都在图书馆里,修补图书。所以许多书上,都留下了他的笔迹。他用的那个大铜墨盒,现在还在图书馆里……” 保存思想火种 知识是刺破黑暗的匕首“胡浩……没有睡,手上握着笔,凑近纸张,在昏暗的光线下,近视的眼睛几乎贴在纸上,一笔不苟地写……”“胡浩不停地写,直到天快亮了,才把纸、笔放回地板底下,翻身睡去。” 秘密记录历史 用文字捍卫尊严,传承真相《红岩》阅读任务单5阅读阶段:阶段5 血色黎明阅读范围:第24-30章(迎接黎明)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信念象征】“绣红旗”的场景发生在什么背景下?这个情节为何感人至深?红旗象征着什么?背景 发生在渣滓洞女牢。难友们通过秘密渠道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1949年10月1日),用珍藏的红色被面和黄纸剪成的五角星,在狱中连夜绣制红旗。感人至深的原因 ①绝境中的信仰:在屠杀前夕(特务已下令“转移”),众人明知必死却以绣红旗庆祝胜利,展现“向死而生”的壮烈。②集体仪式感:孙明霞念诵新闻、李青竹提供针线、江姐宣布“让红旗插遍牢房”,所有人一针一线将生命寄托于红旗(“把坚贞的爱织绣出闪亮的金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①革命理想:五星图案虽不标准(中央大星代党,四角小星代人民),却凝聚对新中国最纯粹的想象。②精神传承:红旗是“监狱之花”母亲留下的遗物(弹孔血迹未褪),象征先烈血染的信仰由后人继承。【精神升华】故事的结局(如部分同志突围成功)和书名“红岩”有何联系?你认为“红岩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结局和书名“红岩”的联系 ①“岩”的隐喻:齐晓轩牺牲时屹立红岩,鲜血浸染岩石,化身“红色的星辰”;突围同志迎来嘉陵江上的黎明,红岩既是斗争之地,更是精神丰碑。②岩石象征共产党人的坚韧(如许云峰地窖挖通道、成岗忍受酷刑),红色则代表鲜血铸就的信仰。“红岩精神”的核心 忠诚与坚韧:在酷刑、离间、绝望中捍卫信仰(如华子良装疯15年)。集体主义:牺牲自我保全组织(许云峰拒走地道,留通道给战友;江姐赴死前安排工作)。理想高于生命:“为共产主义献身”是共同遗言。【“最后的留言”】选择一位在最后时刻牺牲的英雄(如江姐、许云峰),以他/她的口吻,写一句最想留给后人的话(遗言或信念)。江姐的信念:“孩子,你要记住: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献上无愧的一生!”【人物纪念馆】选择一位烈士(如江姐、许云峰),为其撰写“纪念馆导览词”(200字),需涵盖:生平缩影、精神符号、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导览词:这里纪念的,是中共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他被囚白公馆地窖,在黑暗逼仄中徒手挖通越狱通道,却将生机留给战友,自己从容赴死。他的精神符号,是那柄磨破血肉的半截铁箍——在无光无声的绝境中,他靠触觉挖掘岩石,以“为党保存力量”的信念对抗孤独。锈蚀的脚镣(他曾发现前任抗争者的断镣)是他“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见证。对当代青年,他昭示:真正的勇气,是在至暗时刻仍做“破壁的光”。当个人命运与理想相悖,他选择以毁灭自我成就集体。他的生命刻度提醒我们:信仰之力,可凿穿最坚硬的岩层。第三部分 成果展示与分享(阅读完成后)《红岩》整本书综合阅读任务单【阅读测试】1.《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他们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目睹了许多革命者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2.《红岩》中出自豪门大户,在渣滓洞中经常作诗,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彻底地背叛了家庭,甘愿吃苦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中共党员是刘思扬。3.她面对敌人的酷刑,平静地宣布: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她虽是弱小的女子,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誓死保卫党的秘密,她就是江姐(江雪琴)。4.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主要关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的白公馆,另一个是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的渣滓洞。5.华为的母亲是一位传奇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也是被大家称为“双枪老太婆”的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6.狱中有个从小就跟着父母住在监狱,发育不良的孩子,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他经常帮大家传递消息,他在狱中有一个老师是黄以声,老师会叫他的大名宋振中。7.江姐第一次与成岗见面是要他参加印刷宣传刊物《挺进报》。8.同志们越狱出来的最后时刻,矗立在岩石上,用自己的身体吸引敌人全部毒弹袭击的人是齐晓轩。9.孙明霞手里有一面珍藏的红旗,这面红旗是“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来的。女牢的同志们也绣好了一面五星红旗,孙明霞双手捧起叠好的五星红旗,带着无限的喜悦,请江姐揭开这象征黎明和解放的战旗,宣布胜利的到临。10.“他穿一身整洁的灰布军衣,不管天气多热,领口的风纪扣,总是紧扣在脖子上,他不像其他的人,只穿短裤,却穿了一条长长的军裤,衣袖高高卷起,露出一双黝黑的手臂,头上端正地戴着一顶军帽。”文中的“他”是龙光华。11.下列关于《红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A.成岗在被捕前曾经在许云峰、甫志高、江姐、李敬原的领导下工作。B.徐鹏飞用尽心思,大摆宴席,请许云峰吃饭,在花言巧语毫不奏效的情况下,毛人凤只好亲自出面和许云峰单独交谈。C.刘思扬所在的牢房里空间狭小、燥热、肮脏,但大家还是忍住口渴,把宝贵的水留给重伤病员饮用。D.许云峰在狱中醒来之后,轻唱《义勇军进行曲》,激起了战友们的共鸣,楼上楼下,四面八方,响起了雄壮庄严的歌声。【解析】成岗被捕前没有在甫志高底下工作过。他当过许云峰的交通员,在江姐、李敬原的领导下参加《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12.小说《红岩》塑造了众多革命烈士的形象,下面语段分别是谁的语录?( D )①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高声说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②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她凛然说道:“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③他在英勇就义前毅然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A.成岗、李青竹、齐晓轩 B.刘思扬、江雪琴、许云峰C.刘思扬、李青竹、齐晓轩 D.成岗、江雪琴、许云峰【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红岩》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运用,要结合具体语言,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判定所涉及的具体人物。①是成岗在《我的“自白”书》中的话,国民党注射药剂,让注射者产生幻想,以此来折磨成岗时,他以超强的意志力控制自己,表现出他对党的忠诚、对党的热爱;②这是江姐即江雪琴1948年6月14日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到敌人逼供时所说的话;③这是许云峰在英勇就义前,面对敌人时说出的慷慨就义言辞,体现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13.阅读选文,能够表现小萝卜头此刻心理的一项是( D )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A.兴奋,能马上见到父母了。 B.担忧,再也见不到父母了。C.欣慰,解救了一个小生命。 D.喜悦,向往自由美好生活。【解析】本文段选自《红岩》。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描写了小萝卜头狱中“放虫子”这一事件。结合《红岩》的背景可知,小萝卜头此时身陷囹圄,但是看到小虫子飞走时,“高兴地拍着手叫”,体现他心情的愉悦,对生活的乐观心态;“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体现了他对民族解放充满信心,写出了他对虫子能够自由飞翔的羡慕,表现了他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14.以下是关于名著《红岩》《红星照耀中国》中两个人物的描述,语段中的“他”分别是( C )(1)他在被捕之前在窗口外面的钉子上挂上了一把扫帚,警示来找他的同志,不要再进厂里来。在敌人严刑拷打他之后,他写下了《我的“自白书”》让敌人目瞪口呆。(2)他曾就读于南开大学,作为学生运动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获释后去了法国,在巴黎帮助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他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A.许云峰 周恩来 B.成岗 朱德C.成岗 周恩来 D.许云峰 朱德【解析】当敌人即将实施抓捕时,成岗镇定地在窗口外的钉子上挂上了笤帚作为危险的警示(《红岩》第八章),经历敌人拷打后写下《我的“自白书”》,可知(1)中的“他”是成岗;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第二节《叛徒》原文“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接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最后是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周恩来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周恩来获释后去了法国。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但是蒋介石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是因为周恩来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可知,(2)中的“他”是周恩来。【读书笔记】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阅读《红岩》整本书之后,小冀同学针对《红岩》的结尾部分展开联想,写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以此为例,为《红岩》开头部分写一则读书笔记。开头: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这个阴沉沉的早晨,把人们带进了动荡年代里的又一个年头。 读书笔记:示例一: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阴沉沉”的早晨,这让我联想到在国民党统治下地下党组织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悄悄发展壮大,但是一股暗藏的危机也在悄悄的蔓延着。示例二:山城重庆的这个“阴沉沉”的早晨,到处“灰蒙蒙的”,被“浓云迷雾笼罩”。这让我联想到战争年代,那些在渣滓洞,白公馆里的革命先辈们,他们经受着炼狱般的考验。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坚信,重庆终会扒开云雾见太阳!结尾: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读书笔记:山城重庆的又一个早晨,天空出现“红光”“朝霞”,黎明到来。这让我联想到在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地战斗之后,胜利即将到来,重庆就要迎来解放。【整本书阅读】结合整本名著《红岩》的阅读,回答问题。1.《红岩》中最后幸存的共产党员是( C )A.刘思扬 B.齐晓轩 C.华子良 D.成岗2.在《红岩》中,他被敌人注射了麻醉剂,仍然凭着坚强的意志,保守了党的机密。这里的“他”是谁?“他”入狱前为办《挺进报》承担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成岗;先是负责《挺进报》印刷工作,后来独自承担刻钢板、印刷工作。3.这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让你为其中的一位送上一束鲜花,你最想送给下列哪位?请说明理由。江姐 许云峰 成岗 华子良 刘思扬示例一:把鲜花送给江姐。她有坚定的革命信念,知道丈夫牺牲后,抑制住内心的悲痛,英勇投入战斗;被捕后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决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成熟稳重,坚强勇敢,坚贞不屈,不怕牺牲。示例二:把鲜花送给许云峰。因为他机智勇敢,为重庆地下党的领袖,他尽职尽责,为地下党做了很多贡献,却被叛徒出卖,在被抓捕的最后关头,他依然淡定地掩护李敬原,自己被捕入;他在狱中不断与敌人周旋,却没有屈服;他在黑暗的牢里,用自己的双手,凿穿了狱墙,为共产党员们的越狱准备了条件。示例三:把鲜花送给成岗。成岗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夜里十点了,成岗还在印刷《挺进报》;他具有顽强不屈的革命意志,成岗即使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也绝不向敌人写“自白书”;成岗细心机智,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敌人来了,成岗立即挂出扫帚,以告诉找自己的同志;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即便在被注射致幻药物的情况下,他依旧能够保持理智,不出卖党和战友们。【串联情节】《红岩》中众多的英雄人物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感动着无数的读者。请根据人物的相关情节,仿照首句补全句子。面对敌人的酷刑,为了保守党的机密,江姐傲然宣告: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面对就在眼前的大屠杀,为了把越狱的通道留给同志们,许云峰毅然带着对胜利坚定的信念慷慨就义。面对敌人疯狂地扫射,为了给战友赢得突围时间,齐晓轩挺立在探照灯光柱里,吸引敌人的火力从容赴难。【英雄推荐】学校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校园文化长廊中的“英雄人物雕塑”设计方案。你会推荐下列作品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介绍你推荐的理由。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红星照耀中国》 C.《红岩》示例一:我推荐《红岩》中的小萝卜头(宋振中)。他在狱中放飞一只小虫子的举动,突出表现了他对生活和自由的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将这一形象做成雕塑矗立在我们校园,可以时刻提醒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振奋我们学习的积极性。示例二: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他头部受了重伤;在与病魔的搏斗中,保尔又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献身于革命事业的决心创造了奇迹。将这一形象做成雕塑矗立在我们校园,可以时刻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时,要坚定顽强,乐观豁达,勇于战胜自己、战胜困难。第四部分 阅读总结与反思(阅读完成后)我的阅读收获大盘点完成阅读计划了吗?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的?通过阅读,你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更深的理解?书中哪个人物、哪个情节、哪句话让你最难忘?为什么?这次阅读经历,对你的阅读习惯或思考方式有什么帮助或改变?自我评价我对本次《红岩》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打_____分(1-100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老师的悄悄话/建议(关于任务单、关于阅读、关于这本书的任何想法都可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红岩》人物速查表人物 人物特征 人物形象江雪琴(江姐) 身份:川东临时工委联络员、下川东地委委员、《挺进报》原领导人 外貌:不到三十岁,短发,中等身材,目光温和现出纯洁的党性意识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 ①幼年失去双亲,流落孤儿院,吃尽苦头,不到9岁便做了童工,后得重病被赶出工厂,成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②在成岗家里,她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③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无比悲痛,但一想到当时的环境和新的战斗任务,很快控制了悲痛的感情,更英勇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④被捕后,徐鹏飞及其手下特务接连对她进行刑讯,用竹签钉手指等酷刑折磨她,致使她一次次痛昏过去,但她始终未吐露一点情报。 ⑤在监狱里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和狱友一起绣红旗,最终被枪杀。 稳重、精细、沉着冷静、勇敢刚强、坚韧不屈,处处表许云峰(老许) 身份: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外貌:高高的前额、清瘦的脸膛、厚厚的嘴唇、阔大的嘴角 ①在沙坪书店一出场就显示出他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处理意外情况的果断与镇静。②在监狱中与狡猾的军统嫡系特务头子之一的徐鹏飞面对面的斗争中,他沉着冷静,巧妙地把敌人引入错误的判断中,保护了同志和组织。③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暗的地窖里用手指和铁镣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遇事镇静,处事果断;胆识过人,智慧非凡;不卑不亢,刚正不阿;处处为党、为同志考虑。成岗 身份:地下党、许云峰的交通员、《挺进报》的负责人、修配厂厂长 外貌:宽肩,方脸,丰满开阔的前额下长着一双正直的眼,中等身材 ①为以李敬原为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工作,负责该刊物的编辑、发行工作,因甫志高叛变,在印《挺进报》时被抓,他在临危时挂出的信号(悬挂的扫帚)保卫了党。②被捕后,在敌人的酷刑逼供下,他坚贞不屈,从渣滓洞被转移到白公馆后,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 坚守气节、不怕牺牲。宋振中(小萝卜头) 身份:杨虎城将军秘书宋绮云的孩子 外貌:身子细弱、大脑袋、头圆圆的、长着一双聪明诱人的眼睛 在监狱中长大,6岁在被关押的东北军军长黄以声将军的帮助下学习。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非常尊敬老师,这个小英雄在狱中传递情报、打探消息,为我党开展的狱中斗争作出了贡献。遇害时年仅9岁。 聪明伶俐、刻苦、顽强。附:“圈点批注法”指南1.常用符号圈 (○): 关键词语(核心概念、传神字词、术语)。点 ( 或 △): 重要句子(主旨句、过渡句、精彩句)。直线 (——): 重要段落、核心论点、关键情节。波浪线 (): 优美语句、精彩描写、富有哲理的句子。问号 (?): 有疑问、不理解、想探究的地方。感叹号 (!): 特别赞同、强烈感受、出乎意料之处。方框 (□): 需要重点注意、需要查证或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难点、疑点。箭头 (→): 表示关联(如因果、转折、呼应)。2.勾画内容重点、难点、疑点、精彩处(人物描写、关键事件、重要数据、深刻议论、生动语言)。3.批注类型:分析式:解释含义、分析作用(如:这段外貌描写突出了毛泽东的什么特点?)。概括式:总结段落/章节大意。评价式:评价人物、事件或写作手法(如:这个细节很真实/这个比喻很生动)。感想式:记录阅读时的联想、感受、启发。疑问式:标记不理解的地方(人物、事件、背景、词语)。4.常用句式“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此处运用了……手法,作用是……”“这个词用得好,因为……”“我不同意,因为……”“作者可能想表达……”“我感到……因为……”“此处与……(前文/其他文本)形成对比/呼应……”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暑假深度阅读任务单《红岩》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2962 第一部分 阅读规划(放假前/阅读初期完成) 1HYPERLINK \l _Toc3279 第二部分 阅读记录与思考(贯穿整个阅读过程) 3HYPERLINK \l _Toc19686 《红岩》阅读任务单1 3HYPERLINK \l _Toc17114 《红岩》阅读任务单2 4HYPERLINK \l _Toc5765 《红岩》阅读任务单3 5HYPERLINK \l _Toc12895 《红岩》阅读任务单4 6HYPERLINK \l _Toc13296 《红岩》阅读任务单5 7HYPERLINK \l _Toc25268 第三部分 成果展示与分享(阅读完成后) 8HYPERLINK \l _Toc2035 《红岩》整本书综合阅读任务单 8HYPERLINK \l _Toc2580 第四部分 阅读总结与反思(阅读完成后) 11HYPERLINK \l _Toc3076 附:《红岩》人物速查表 12HYPERLINK \l _Toc4971 附:“圈点批注法”指南 13温馨提示:制定计划:参考第二部分的阶段划分,制定个人阅读日程表。勤动笔墨:阅读时进行圈点批注,圈画重点、记录疑问、写下感悟。及时完成:读完一个阶段,立刻完成该阶段任务单,让思考保鲜。分享收获:优秀任务单、创意作品和深度思考将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第一部分 阅读规划(放假前/阅读初期完成)《红岩》导读1948年,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关键的转折期,胜利即将到来。然而,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正处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样黑暗的时刻,山城重庆正在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小说围绕着三条线索来展开对斗争的描写:“人间地狱”——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与反动派之间的生死较量;地下党所领导的城市运动;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最终汇集到狱中斗争这条主线索上。作者集中描写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为迎接全国的解放,彻底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殊死斗争,真实再现了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进行最后决战的艰巨性,揭露了敌人垂死挣扎的极端凶残和色厉内荏的本质,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书籍初印象1.拿到书后,先观察封面、封底、勒口、前言/序言、目录。2.《红岩》:书名“红岩”有什么象征意义?故事主要发生在哪里?主要围绕哪些人物展开?预测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这本书主要会讲述什么故事?你期待从中了解到什么?制定我的阅读计划表总阅读天数:____天(建议:15-20天,包含任务单完成时间)《红岩》阅读计划表(阅读进度记录表)阅读阶段 阅读范围 计划完成日期 实际完成日期 任务单完成情况(√)狱外斗争 阶段1:山雨欲来 第1-5章(地下工作暴露)阶段2:暗流汹涌 第6-10章(甫志高叛变)狱内斗争 阶段3:淬炼忠魂 第11-16章(渣滓洞集中营)阶段4:破晓前夜 第17-23章(白公馆集中营)阶段5:血色黎明 第24-30章(迎接黎明)成果展示与分享 整本书阅读综合任务单签名承诺:我将尽力按照计划执行! 签名:第二部分 阅读记录与思考(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红岩》阅读任务单1阅读阶段:阶段1 山雨欲来阅读范围:第1-5章(地下工作暴露)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时代拼图】1948年的重庆社会环境有何特点?从文中找出3处细节说明(如特务活动、学生运动、民生困境)。细节描述 反映的社会现状【人物初识】列出本阶段出现的3位关键人物(如许云峰、成岗、江姐),概括其身份及首次出场场景。人物 身份 出场场景关键词【悬念追踪】“沙坪书店”暴露的危机是什么?推测后续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危机推测《红岩》阅读任务单2阅读阶段:阶段2 暗流汹涌阅读范围:第6-10章(甫志高叛变)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敌营剖析】从徐鹏飞办公室的布设(如“蛛网”隐喻、刑具声)和其言行,分析特务机关的运作逻辑与统治手段。原文细节 象征意义/统治手段【信仰对决】对比许云峰与甫志高:面对危机时,两人的选择与动机有何本质不同?人物 关键选择 动机分析许云峰甫志高【审讯交锋】许云峰在刑讯室面对成岗受刑时,如何反击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摘录1处最震撼的对话并批注其精神内核。原文摘录 批注【陷阱识破】许云峰在宴会上如何拆穿敌人四重阴谋?(如碰杯拍照、散布合作谣言等)用流程图梳理其反击步骤。《红岩》阅读任务单3阅读阶段:阶段3 淬炼忠魂阅读范围:第11-16章(渣滓洞集中营)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英雄的陨落】梳理龙光华牺牲的过程(从受伤到牺牲),提炼他的3个精神品质,结合文中细节说明。事件节点 精神品质 原文依据【不屈的脊梁】填写江姐受刑的关键信息,并分析她的话语“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的象征意义。受刑方式 敌人目的 江姐的反应 话语象征意义【信仰的传递】完成“江姐与战友”关系图,说明她如何影响狱中斗争。人物 受江姐影响的行动 体现的精神纽带【“新年心愿”墙】假设你是狱中一员,写下你在那个特殊新年里最想表达的“心愿”(一句话),并说明理由(可结合书中人物心境)。新年心愿理由《红岩》阅读任务单4阅读阶段:阶段4 破晓前夜阅读范围:第17-23章(白公馆集中营)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立场抉择】面对“单独释放”的诱惑,刘思扬为何坚决拒绝?结合原文分析他的选择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哪些精神品质。拒绝原因 精神品质【环境对比】填写白公馆与渣滓洞的差异表:对比维度 白公馆 渣滓洞氛围特点人物状态管理手段【心灵轨迹】梳理小萝卜头在狱中的关键事件(至少3件),分析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他对自由与光明的渴望。关键事件 对自由与光明的渴望【无声战场】完成表格:从“破书传信仰”“地板下的笔”两个细节,分析文化斗争的意义。细节 斗争形式 精神内核《红岩》阅读任务单5阅读阶段:阶段5 血色黎明阅读范围:第24-30章(迎接黎明)核心任务(请阅读完成后完成):【信念象征】“绣红旗”的场景发生在什么背景下?这个情节为何感人至深?红旗象征着什么?背景感人至深的原因红旗的象征意义【精神升华】故事的结局(如部分同志突围成功)和书名“红岩”有何联系?你认为“红岩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结局和书名“红岩”的联系“红岩精神”的核心【“最后的留言”】选择一位在最后时刻牺牲的英雄(如江姐、许云峰),以他/她的口吻,写一句最想留给后人的话(遗言或信念)。【人物纪念馆】选择一位烈士(如江姐、许云峰),为其撰写“纪念馆导览词”(200字),需涵盖:生平缩影、精神符号、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导览词:第三部分 成果展示与分享(阅读完成后)《红岩》整本书综合阅读任务单【阅读测试】1.《红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他们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目睹了许多革命者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______________。2.《红岩》中出自豪门大户,在渣滓洞中经常作诗,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彻底地背叛了家庭,甘愿吃苦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中共党员是_______。3.她面对敌人的酷刑,平静地宣布: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她虽是弱小的女子,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誓死保卫党的秘密,她就是______________。4.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主要关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的_______,另一个是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的_______。5.华为的母亲是一位传奇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也是被大家称为____________的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6.狱中有个从小就跟着父母住在监狱,发育不良的孩子,大家都叫他_________,他经常帮大家传递消息,他在狱中有一个老师是_______,老师会叫他的大名_______。7.江姐第一次与成岗见面是要他参加印刷宣传刊物__________。8.同志们越狱出来的最后时刻,矗立在岩石上,用自己的身体吸引敌人全部毒弹袭击的人是_______。9.孙明霞手里有一面珍藏的红旗,这面红旗是______________留下来的。女牢的同志们也绣好了一面五星红旗,孙明霞双手捧起叠好的五星红旗,带着无限的喜悦,请_______揭开这象征黎明和解放的战旗,宣布胜利的到临。10.“他穿一身整洁的灰布军衣,不管天气多热,领口的风纪扣,总是紧扣在脖子上,他不像其他的人,只穿短裤,却穿了一条长长的军裤,衣袖高高卷起,露出一双黝黑的手臂,头上端正地戴着一顶军帽。”文中的“他”是_______。11.下列关于《红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成岗在被捕前曾经在许云峰、甫志高、江姐、李敬原的领导下工作。B.徐鹏飞用尽心思,大摆宴席,请许云峰吃饭,在花言巧语毫不奏效的情况下,毛人凤只好亲自出面和许云峰单独交谈。C.刘思扬所在的牢房里空间狭小、燥热、肮脏,但大家还是忍住口渴,把宝贵的水留给重伤病员饮用。D.许云峰在狱中醒来之后,轻唱《义勇军进行曲》,激起了战友们的共鸣,楼上楼下,四面八方,响起了雄壮庄严的歌声。12.小说《红岩》塑造了众多革命烈士的形象,下面语段分别是谁的语录?( )①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高声说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②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她凛然说道:“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③他在英勇就义前毅然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A.成岗、李青竹、齐晓轩 B.刘思扬、江雪琴、许云峰C.刘思扬、李青竹、齐晓轩 D.成岗、江雪琴、许云峰13.阅读选文,能够表现小萝卜头此刻心理的一项是( )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A.兴奋,能马上见到父母了。 B.担忧,再也见不到父母了。C.欣慰,解救了一个小生命。 D.喜悦,向往自由美好生活。14.以下是关于名著《红岩》《红星照耀中国》中两个人物的描述,语段中的“他”分别是( )(1)他在被捕之前在窗口外面的钉子上挂上了一把扫帚,警示来找他的同志,不要再进厂里来。在敌人严刑拷打他之后,他写下了《我的“自白书”》让敌人目瞪口呆。(2)他曾就读于南开大学,作为学生运动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获释后去了法国,在巴黎帮助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他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A.许云峰 周恩来 B.成岗 朱德C.成岗 周恩来 D.许云峰 朱德【读书笔记】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阅读《红岩》整本书之后,小冀同学针对《红岩》的结尾部分展开联想,写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以此为例,为《红岩》开头部分写一则读书笔记。开头: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这个阴沉沉的早晨,把人们带进了动荡年代里的又一个年头。 读书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读书笔记:山城重庆的又一个早晨,天空出现“红光”“朝霞”,黎明到来。这让我联想到在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地战斗之后,胜利即将到来,重庆就要迎来解放。【整本书阅读】结合整本名著《红岩》的阅读,回答问题。1.《红岩》中最后幸存的共产党员是( )A.刘思扬 B.齐晓轩 C.华子良 D.成岗2.在《红岩》中,他被敌人注射了麻醉剂,仍然凭着坚强的意志,保守了党的机密。这里的“他”是谁?“他”入狱前为办《挺进报》承担的具体工作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让你为其中的一位送上一束鲜花,你最想送给下列哪位?请说明理由。江姐 许云峰 成岗 华子良 刘思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串联情节】《红岩》中众多的英雄人物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感动着无数的读者。请根据人物的相关情节,仿照首句补全句子。面对敌人的酷刑,为了保守党的机密,江姐傲然宣告: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面对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把越狱的通道留给同志们,许云峰毅然带着对胜利坚定的信念慷慨就义。面对__________________,齐晓轩挺立在探照灯光柱里,吸引敌人的火力从容赴难。【英雄推荐】学校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校园文化长廊中的“英雄人物雕塑”设计方案。你会推荐下列作品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介绍你推荐的理由。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红星照耀中国》 C.《红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部分 阅读总结与反思(阅读完成后)我的阅读收获大盘点完成阅读计划了吗?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的?通过阅读,你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更深的理解?书中哪个人物、哪个情节、哪句话让你最难忘?为什么?这次阅读经历,对你的阅读习惯或思考方式有什么帮助或改变?自我评价我对本次《红岩》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打_____分(1-100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老师的悄悄话/建议(关于任务单、关于阅读、关于这本书的任何想法都可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红岩》人物速查表人物 人物特征 人物形象江雪琴(江姐) 身份:川东临时工委联络员、下川东地委委员、《挺进报》原领导人 外貌:不到三十岁,短发,中等身材,目光温和现出纯洁的党性意识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 ①幼年失去双亲,流落孤儿院,吃尽苦头,不到9岁便做了童工,后得重病被赶出工厂,成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②在成岗家里,她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③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无比悲痛,但一想到当时的环境和新的战斗任务,很快控制了悲痛的感情,更英勇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④被捕后,徐鹏飞及其手下特务接连对她进行刑讯,用竹签钉手指等酷刑折磨她,致使她一次次痛昏过去,但她始终未吐露一点情报。 ⑤在监狱里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和狱友一起绣红旗,最终被枪杀。 稳重、精细、沉着冷静、勇敢刚强、坚韧不屈,处处表许云峰(老许) 身份: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外貌:高高的前额、清瘦的脸膛、厚厚的嘴唇、阔大的嘴角 ①在沙坪书店一出场就显示出他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处理意外情况的果断与镇静。②在监狱中与狡猾的军统嫡系特务头子之一的徐鹏飞面对面的斗争中,他沉着冷静,巧妙地把敌人引入错误的判断中,保护了同志和组织。③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暗的地窖里用手指和铁镣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遇事镇静,处事果断;胆识过人,智慧非凡;不卑不亢,刚正不阿;处处为党、为同志考虑。成岗 身份:地下党、许云峰的交通员、《挺进报》的负责人、修配厂厂长 外貌:宽肩,方脸,丰满开阔的前额下长着一双正直的眼,中等身材 ①为以李敬原为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工作,负责该刊物的编辑、发行工作,因甫志高叛变,在印《挺进报》时被抓,他在临危时挂出的信号(悬挂的扫帚)保卫了党。②被捕后,在敌人的酷刑逼供下,他坚贞不屈,从渣滓洞被转移到白公馆后,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 坚守气节、不怕牺牲。宋振中(小萝卜头) 身份:杨虎城将军秘书宋绮云的孩子 外貌:身子细弱、大脑袋、头圆圆的、长着一双聪明诱人的眼睛 在监狱中长大,6岁在被关押的东北军军长黄以声将军的帮助下学习。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非常尊敬老师,这个小英雄在狱中传递情报、打探消息,为我党开展的狱中斗争作出了贡献。遇害时年仅9岁。 聪明伶俐、刻苦、顽强。附:“圈点批注法”指南1.常用符号圈 (○): 关键词语(核心概念、传神字词、术语)。点 ( 或 △): 重要句子(主旨句、过渡句、精彩句)。直线 (——): 重要段落、核心论点、关键情节。波浪线 (): 优美语句、精彩描写、富有哲理的句子。问号 (?): 有疑问、不理解、想探究的地方。感叹号 (!): 特别赞同、强烈感受、出乎意料之处。方框 (□): 需要重点注意、需要查证或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难点、疑点。箭头 (→): 表示关联(如因果、转折、呼应)。2.勾画内容重点、难点、疑点、精彩处(人物描写、关键事件、重要数据、深刻议论、生动语言)。3.批注类型:分析式:解释含义、分析作用(如:这段外貌描写突出了毛泽东的什么特点?)。概括式:总结段落/章节大意。评价式:评价人物、事件或写作手法(如:这个细节很真实/这个比喻很生动)。感想式:记录阅读时的联想、感受、启发。疑问式:标记不理解的地方(人物、事件、背景、词语)。4.常用句式“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此处运用了……手法,作用是……”“这个词用得好,因为……”“我不同意,因为……”“作者可能想表达……”“我感到……因为……”“此处与……(前文/其他文本)形成对比/呼应……”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上册《红岩》暑假深度阅读任务单 - 答案.doc 八年级上册《红岩》暑假深度阅读任务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