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限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校开展了“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主题板报设计活动。以下适合写入板报
的正确观点有(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理想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④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居于国家机构的最高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以“宪法地位”为主题开展歌谣创作大赛。以下几位同学的创作符合该主题的有( )
创作一:治国安邦总章程,立法基础和依据
创作二:司法机关为人民,独立行权不受干预
创作三:咱们国家根本法,法律总和就是它
创作四:公民权利保证书,守护一生“宪”给你
A.创作一和创作二 B.创作一和创作四
C.创作二和创作三 D.创作三和创作四
3.某班计划围绕“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出一期主题黑板报。下列图片中可以入选的( )
(
A.
B.
C.
D.
)
D.
4.漫画《权力与责任》启示政府工作人员( )
①在其位谋其责,不推诿责任 ②加大公权力的监察监督力度
③依法执政预防腐败 ④积极履行职责为人民谋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某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下列案件中,小法官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序号 案件 小法官
① 陈成在上学路上捡到了一个手机并占为己有 侵犯了失主的物质帮助权
② 青年李某报名参军后,怕苦怕累,拒服兵役 李某没有履行依法服兵役义务
③ 小明给班里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 侵犯了同学的人格尊严
④ 张某冒名顶替王某进入某职业技术学院就读 张某侵犯王某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6.某校举行“了解国家机关”的主题实践活动,小徐收集了三则案例进行汇报,根据其收集的案例最适合的汇报标题是( )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作业、手机、体质等“五项管理”开展督查。 ●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诋毁贬、贬损戍边官兵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A.国家主席是我国的国家元首 B.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C.人民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 D.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7.下列镜头最适合的宣传标题是(   )
镜头一:8点30分: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老人有了“窗帘之约”,约定八点半拉窗帘报平安,用浓浓爱心守护社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
镜头二:9点30分:居委会组织预防网络诈骗知识宣讲。
A.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B.转变政府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D.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共建设美好家园
8.为防止更多的老年人受到诈骗分子的不法侵害,需要( )
①社区对老年人加大防诈骗的法治宣传力度
②监察机关加大监察调查力度
③执法机关加快对诈骗犯罪分子的审判处罚速度
④老年人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台阶变坡道,让行动不便的人放心走出家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让身处无声世界的人“读懂”世界的斑斓;公共交通设置爱心座椅,以满足老、弱、病、残、孕及携带幼儿乘客的出行需要……这些细节说明(   )
①特殊人群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实现平等要求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③每个公民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A B C D
)10.下列是某学习小组4位同学用不同方法进行的知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30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5分)
电影《第二十条》,聚焦“正当防卫”这一法条,电影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规定,讲述了基层青年检察官顶住重重阻力,追根溯源还原案件真相,守护公平正义底线的故事。电影中检察官的台词更是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深深共鸣: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
请你以一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解读台词蕴含的道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6分)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强大动力,彰显了显著优势。以下是我国制度绘就民营经济发展的故事。
故事1 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调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认真研究民营经济发展问题。2025年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此法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
故事2 各级政协委员,关注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将民营经济发展列为重点协商议题,就企业融资破解、产业升级、就业与技能培训等方面提案建议,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依据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制度优势,绘就民营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的?
1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7分)
某小区一名业主把自己家里的物品长期堆放在楼道和楼梯间,堵住了消防通道,引起了邻居的不满。围绕该事件,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邻居甲:自己的东西爱放哪里就放哪里,这是人家的自由和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邻居乙:私人物品堆放在公共空间,脏乱且有安全隐患,应该报警,只有报警才能解决问题。
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12分)
材料一:宪法依据。人民网依托“领导留言板”推出2025年全国两会版“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各界群众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人民网“我给两会捎句话”踊跃建言,帮助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材料二:宪法“力度”。2024年,我国修改监督法、监察法、国务院组织法等,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能源法、学前教育法等,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审议法律案,常态化开展合宪性涉宪性问题研究,依法对法律草案进行合宪性审查,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
材料三:践行宪法。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校,我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宪法宣誓模拟活动和模拟法庭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民网开展“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议征集活动的宪法依据。(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宪法力度”的理解。(4分)
(3)仿照材料三,再例举两项你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践行活动。(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